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七七章 谣言

大明新命记 第八七七章 谣言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类似张存仁这样明军降将出身然后占据高位的人物,在如今的大清国内甚至八旗之内还有很多。

同样坐在八旗汉军固山额真高位上的明军降将,就有好几个,比如马光远、王世选、孟乔芳、金玉和等人。

张存仁的意外叛变,让黄台吉对自己先前重用明军降将对抗其他八旗权贵的策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摇。

事实上,在续顺公沉志祥突然叛清归明,背叛大清国投效杨振以后,黄台吉就对旗下汉军将领们产生过疑虑。

尤其是对那些剃发归降时间较短的所谓汉军将领们,已经生出了提防之心。

只是当时他的应对方法,仍旧是施恩,想通过施恩,通过更加重视他们提拔他们,坚定他们效忠大清的决心。

而张存仁等人,之所以能够当上八旗汉军的固山额真之一,就是黄台吉这种刻意施恩拉拢做法的结果。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手似乎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自己已经顶着压力把张存仁这样的人超常规提拔到了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的高位上了,他们显然仍旧不肯死心塌地地效忠大清效忠自己。

而这一点,才是让黄台吉既伤心又恐惧的地方。

张存仁已经背叛了自己背叛了大清,那其他的明军降将们呢?

马光远、王世选、孟乔芳、金玉和这些人呢?

包括怀顺王耿仲明、恭顺王孔有德他们呢?

这些人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背叛大清,背叛自己呢?

黄台吉心里越想越后怕,最后颓然地跌坐在身后的罗汉床上,惊得赫舍里希福连忙膝行上前好几步,直到看见黄台吉并未跌倒他才停了下来。

“皇上,皇上龙体要紧,余事皆不足虑!以奴才之见,祖大寿、吴三桂所部兵马,之所以敢出兵谋夺广宁城,必是因为他们得知了皇上率军东征在外,同时两白旗兵马又被金海镇其他兵马所牵制的消息。

“眼下局面不难破解,只要皇上率两黄旗主力回师盛京城,或者皇上一道旨意调动两白旗兵马前往辽西,广宁城失守所造成的困局,必将迎刃而解!”

盛京城里并不是没有兵马,比如正红旗、正蓝旗的满蒙牛录以及正黄旗的汉军重炮队伍都在,只是那些兵马谁也不敢轻易调动。

因为一旦把他们调出去了,那么盛京城可就空了。

这个时候万一多尔衮兄弟搞事情,趁机率军入主了盛京城,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摆在留守大臣希福等人面前的选择,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请黄台吉尽快返回盛京主持大局,黄台吉一回去,盛京城就稳了,云集盛京城的几旗兵马就可以杀向广宁城去了。

第二个就是请黄台吉亲自下一道旨意给多尔衮兄弟,叫他们开赴辽西,去夺回广宁城及其附近各处旗营驻防的屯堡。

多尔衮与阿济格两兄弟一向嚣张跋扈惯了,若是没有黄台吉的旨意,留守盛京城的王公贝勒大臣们谁也没有把握指挥得动两白旗的兵马。

所以,到最后还得是派人前来请示黄台吉,请他亲自做出安排或者下达旨意。

“回师,回师,你说得倒是轻巧,哼,朕亲率大军东征,已有仨月之久,朕岂不愿早日回师,只是眼下围攻镇江堡城胜利在即,此时回师岂不是给了杨振兵马一个喘息之机!”

知情人当然会知道这是黄台吉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但是此时在场的除了黄台吉之外,就只有赫舍里希福和马喇希。

至于内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以及其他侍从护卫人员,都被赫舍里希福早一步撵了出去。

所以,此时镇江堡一带的战局和形势,也自然由得黄台吉自说自话了。

果然黄台吉这么一说,赫舍里希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毕竟镇江堡城对大清国的重要程度,并不比辽西的广宁城差多少。

或许唯一的差别,就是从广宁城到盛京城的道路一马平川,而从镇江堡到盛京城的道路,则是崇山峻岭。

眼见希福和马喇希沉默,黄台吉似是从方才谈及的话题当中想起了盛京城里让他牵挂的人,于是向赫舍里希福问道:

“你来的时候,可曾向宫中辞行,朕的中宫皇后,还有东宫大福晋,可还安好?”

“这个——”

赫舍里希福作为奉旨留守的亲信重臣,离开盛京外出公干的时候,当然得向黄台吉钦命总摄宫中事务的清宁宫皇后哲哲辞行,告知其外臣们的决定以及自己的去向。

也因此,黄台吉方有此一问。

只是面对黄台吉的询问,赫舍里希福稍微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把了解到的实情说出来。

毕竟他也知道,眼前的这个皇上虽然是个叱吒风云威武雄壮的人物,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情种,叫他在军前知晓了宫中情况,难免要分心走神。

可是赫舍里希福这么一犹豫的工夫,却叫黄台吉看出不对来了。

“说话!朕的中宫皇后,还有东宫大福晋,可还安好?”

“启禀皇上,奴才离京之日,去到凤凰楼下,向皇后娘娘辞行,娘娘说宫中无事,叫奴才转呈皇上无须担心。唯有一点,娘娘委托奴才转呈皇上,说当初——”

在黄台吉的喝问下,赫舍里希福扛不住压力,便把其离京之际向中宫皇后辞行时的情况说了出来,只是说到一半打住了,不知道该怎么说合适了。

“朕的皇后说什么了,当初如何?!”

“娘娘说,当初皇上派人回盛京去传召鲍承先等学士赶赴军前效力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乱嚼舌根子的,把皇上招降杨振的条件以及杨振归降的条件走了风声,竟然传到宫中传到辰妃娘娘那里去了,以致宫中谣言四起——”

“什么?!——什么谣言?!希福你说,什么谣言?!”

黄台吉听见赫舍里希福说的这个话,突然一下子就从罗汉床上站了起来,满脸怒色地指着希福呵斥了起来。

赫舍里希福见状,连连叩首,一边斟酌着用语,一边吞吞吐吐地说道:“有谣言说,皇上为了招降杨振,可能会将辰妃娘娘,将辰妃娘娘赠予杨振!”

“是谁?!是谁造谣,朕要杀了他,朕要杀了他!”

听见赫舍里希福所说的话,黄台吉顿时如同遭遇了五雷轰顶一般,再一次暴跳如雷,随后在大帐中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腰刀,锵啷一声抽出来,对着空气一通左噼右砍。

把跪在地上的马喇希与赫舍里希福吓得噤若寒蝉,唯恐黄台吉手里挥舞的腰刀噼砍在自己的身上。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皇后娘娘在听闻有此谣言之际,就已下了懿旨彻查,几个月来宫内宫外,已诛杀了数十人。”

“朕的辰妃呢?朕的东宫大福晋呢?现在怎样了?!”

听闻皇后哲哲已经因此诛杀了数十人,黄台吉的怒气总算略略收起来了一些,当下拿刀指着赫舍里希福再次厉声喝问起了海兰珠的现状。

“这个,辰妃娘娘自从得知有那样的谣言,即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奴才此次向皇后娘娘辞行之际,娘娘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嘱咐奴才返回之际,务必从皇上这里请得一封亲笔手书,好向辰妃娘娘澄清,皇上并无拿辰妃娘娘招降杨振之意!”

“朕绝无此意,朕绝无此意!”

黄台吉听见赫舍里希福最后所说的话,彷佛将希福和马喇希两人先前禀报的广宁城丢失那样的大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心里装的已全都是海兰珠。

“不,朕不需要你这个奴才转递手书,朕要亲口告诉朕的东宫大福晋,朕绝无此意,莫说拿一个杨振一个金海镇来换,就是拿整个南朝来换,朕也绝对不会拿朕的辰妃来换!”

黄台吉先前还在犹豫到底该怎么办,是该容忍镇江堡城暂被杨振兵马盘踞,还是该当暂时容忍辽西的广宁城被祖大寿吴三桂等人夺取。

但是到了此时此刻,听说自己的爱妃海兰珠,竟然因为一个谣言而终日以泪洗面,甚至可能会因为一个谣言而对自己产生误会之后,他立刻做出了取舍。

“朕要马上返回盛京,朕要马上返回盛京,朕要马上见到朕的东宫大福晋,马上见到朕的辰妃!”

已经四十九岁的黄台吉,此时竟然像热恋中的男女一样,一听说自己的爱妃海兰珠有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天大的误会,立刻就魔怔了一样。

甚至连镇江堡城外的十数万大军都不管不顾了,当场就要收拾行装,哭着喊着涕泪皆流,要求立刻启程返回盛京城去。

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黄台吉在自己大帐中状若疯癫的表现,很快就引来了先前被撵出去的内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以及众多亲信侍卫臣子们的集体觐见。

而到了这个时候,黄台吉决心已定,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叫了众人进来,让赫舍里希福个马喇希重新将辽西发生的情况述说了一遍,然后当众做出了自己准备马上返回盛京的决定。

众人守在大帐外的时候,早就听到大帐中黄台吉的几次咆孝与怒吼。

原来还不知道黄台吉到底是因为何事如此怒气冲冲的王公贝勒大臣们,此时听了赫舍里希福和马喇希讲述的西线情况后,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黄台吉的决定了。

好在跟着黄台吉围困镇江堡的诸多王公贝勒大臣们的劝说,也打消了黄台吉要求的立刻马上返回盛京的念头。

毕竟,镇江堡城外的十几万兵马与跟役阿哈,总不能真的不管不问,一走了之吧。

于是,到了当日己时前后,镇江堡城西清虏镶蓝旗大营那里就出现了杨振等人看到的诡异一幕。

只是这其中的详情,目前杨振他们,自是无从得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