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143章 人选

大明新命记 第143章 人选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朝廷颁给杨振的圣旨里面,包含有“该营饷额,暂定三千,营中缺员,准卿自募”的字句。

这个意思很明确,就是准许杨振自行招募士卒,补足现在的缺额。

所以,从“政策”上来说,杨振派人去关里招兵,并不存在什么官方的障碍。

到时候,带着这道圣旨去招兵,哪个地方的官府也不敢阻挠。

问题在于,派谁去。

招兵的人派出去以后,他们带走了杨振好不容易弄来的银子,万一一去不回了怎么办?!

杨振以前的旧部,多是广宁后屯卫的军户出身,这些人可靠是可靠,但是现在广宁后屯卫所在的义州地区,早就成了一片废墟,军户逃散,人烟稀少,根本无兵可募。

其他人,比如祖克勇现在的部众、徐昌永现在的部众,还有杨振从袁进那里挖过来的严省三和郭小武,跟随杨振的时间毕竟还短,值不值得充分信赖,还不好说。

当然了,这也是杨振刻意拉拢严省三和郭小武这些出身关内的部下的原因。

这一回,他将投靠自己没有多久的严省三一举提拔为先遣营的千总官,并将投靠自己时间更短的郭小武提拔为自己亲兵队里的把总官,都有这样的意图在里面。

一来,自己的部众成分不能太单一了,不能都还是出身广宁后屯卫的军户。

因为部众太单一了的话,不利于今后自己的发展壮大。

毕竟辽西地区的汉人人口已经所剩不多了,而且这点所剩不多的汉人人口也几乎都被祖大寿以及祖大寿麾下的各路辽东军阀所掌握。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的将来若是仍旧以辽人守辽土,只是把辽西或者关外的汉人作为自己的兵源来依靠,那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二来,也是为了今后往关内招兵买马提前下好先手棋。

毕竟招募关内人到关外从军,还是关内人去做比较合适,乡里乡亲的也好说话。

杨振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苦于自己时间太过有限,身边部众之中来自关内的人还是太少了,觉得可靠放心的就更少了。

但是再难,眼下已经事到临头了,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做。

“杨兄弟!招兵嘛,咱也不是只有去关里这一条路!从咱们松山城往西去,出边外,到东蒙古草原上去,还是能找到一些不服满鞑子的散兵游勇蒙古人!只要咱们给粮给饷,就能把他们招到松山来!桑噶尔赛手下的蒙古营,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徐昌永听了杨振之前说的话,想了想自己手底下的那些蒙古兵,却是不是去关里招兵的合适人选。

不过想到了那些蒙古兵,他却突然想到了桑噶尔赛手底下那些蒙古营的兵源地。

对徐昌永来说,到锦州去招兵,确实不合适,那是祖大寿的地盘,去那里招兵等于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是对于桑噶尔赛,他却没有什么敬意,抢了他的兵源又如何?!

徐昌永说完话,杨振点了点头,但是没有当场给出自己的意见。

对于招募那些失去自己的部落的蒙古人,招募那些流散在草原上四处打劫抢掠的蒙古游骑,他的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

以前辽东地区的很多城池,还有后来辽西地区的很多城池,都是因为蒙古雇佣兵的叛变或者内应而被鞑子攻占的。

招募一些可以,招多了肯定不行,不光是这些人不太可靠,而且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粮饷养这种雇佣兵。

杨振正在思考着徐昌永所说路子的可行性,这个时候在场的杨珅突然发话了。

“大人!二少爷现在二爷的麾下!我们何不派人往西,绕道草原去宣府,联系二少爷,或者,干脆径直请二爷帮忙招兵!

“反正宣府那里也是兵荒马乱,流民遍地,我们把流民青壮招走了,也能给二爷那里减轻一点儿剿匪的负担!

“再说,咱们先前也在宣府镇那里干过!就张守备手下那个新任把总马壮,不就是张家口内的军户出身吗?!去那里招兵买马也是轻车熟路啊!”53中文网

说到这里,杨珅突然站了起来,冲着杨振一抱拳,大声说道:“如果大人同意,卑职愿意带队,前往宣府一带招兵!”

杨珅之前说的什么二少爷、二爷,一开始把杨振给搞懵了,直到杨珅说到宣府,他的脑筋转了半天,才总算是转过来了。

杨珅嘴里说的二少爷,指的是杨振的弟弟杨捷;他说的二爷,指的是杨振的叔父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

杨振弄明白了杨珅话里的意思之后,想了半天,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张得贵突然插话说道:“杨珅!不要说什么二少爷、二爷的话!咱们这是先遣营的军议!不要拿那些有的没的在这里信口就说!再说了,二少爷早就过继给了二爷做了嗣子!以后不要再二少爷长二少爷短了!”

杨珅听了这话,愣在当场,不知道是该继续站着,还是该怎么办了。

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杨振发话了。

“杨珅的说法倒是启发了我!徐大哥的说法,也值得大家考虑!——这样吧!杨珅,你的想法,我同意了!

“明后天,你就把你手头的事情交割一下,然后挑几个你看好的人手,也带上那个马壮,再挑一批战马,你们就往西,去边外,找路南下,到宣府去!”

说完了这些,杨振沉吟了一下,又对站着的杨珅说道:“我这里有一笔从宁远带回来的银子!朝廷赏赐先遣营的五百两银子!我做主了,你们带到宣府去!给我招回来五百个青壮!当然了,先遣营不嫌人多,你们带回来的人马越多越好!”

对于这个杨珅,现在的杨振不太了解,所以之前不敢重用,不过,最近这段时间的接触,让他认识到,这个杨珅是一个有内秀的人。

特别是杨珅刚才说的那番话,也让杨振认识到,杨珅与杨振的家族渊源很深,在当前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背叛杨振和先遣营的可能。

即便是出了意外,他最多也就是滞留在宣府回不来或者不回来,可是就算是他不回来,最终还是得去依附杨国柱或者杨捷。

说来说去,终归也还是一家人。

想通了这些,杨振也就不再犹豫了,干脆把自己这次从宁远带回来的所有现银,全都给了杨珅,让他去招兵。

且说杨珅听了杨振的话,立刻走到了前面,在杨振的面前,单膝跪在地上行了礼,然后对着杨振说道:

“卑职定不辜负大人的信任与重托!”

杨珅二十七八岁上下的样子,身材并不高大,只能算是中等个头,相貌也普通平常,只有额头和面部东一条西一道的疤痕,时时提醒着别人他二三十年的人生其实历尽了风险坎坷。

他说的话并不多,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不过听在杨振的耳朵里,却是格外的踏实。

杨振看着他,又想了想,对他叮嘱道:“后天吧!后天早上出发前,你到我这里再来一趟!我还有些话要跟你再说说!”

说完这话,杨振摆了摆手,让杨珅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然后对着众人说道:“边外蒙古游骑,其实也可以招募!但是却不宜过多!

“我们先遣营是大明的官军、朝廷的军队,更是汉人的军队!终究还是要以跟我们一样的汉人,做我们先遣营的主力人马!”

说到这里,杨振看着徐昌永,对他说道:“徐大哥!如果你手底下有合适的人手,也可以派几个,跟着杨珅一起往西,到了边外,让他们分头行事!但要注意保密,不要说杨珅他们去边外的目的!”

“杨兄弟你放心!这个我老徐懂得!懂得!回去我就安排!一定找几个妥当人跟着杨守备出去!”

事情说到了这里,时辰已经过了四更,眼瞅着就要到鸡鸣时分了。

这个时候,杨振也累了,想尽快结束这个话题,放大家回去休息,自己也好睡上一觉。

于是他又对众人说道:“杨珅去宣府,是一条路,徐大哥派人去边外,招募蒙古游骑,也是一条路!但是,这两条路,风险大,变数多,不是大路,也不是长路!什么是大路?!什么是长路?!”

杨振先是这么反问了几句,然后看了看了看众人,紧接着继续说道:“我看祖副将方才所说,才是大路,才是正道,才是长远的路啊!

“靠亲,靠友,靠金,靠银,都不如靠我们自己!我有意派人去关里募兵,诸位,哪个有意?!哪个——愿替我去?!”

杨振把话说到这里,眼睛直往严省三、郭小武身上打量,然而就在这时,杨占鳌突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大人!卑职愿往关里一行,替大人,替先遣营前去募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