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六三章 海上

大明新命记 第八六三章 海上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十三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尤其从冬月进入腊月之后,辽东半岛以东的黑水洋北部海域,也就是后世北黄海北部海域,冰情越发严重了。

虽然大部分海域并没有冻结,但是海面上浮冰涌动,几乎连成了片,而且越是靠近北部海岸的海域,冰情就越复杂。

从鸭绿江口开始,往西南方向,沿着海岸直到广鹿岛海域,往东南方向,沿着海岸直到白翎岛海域,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

特别是在接近海岸几里乃至十几里内的海面上,很多地方海面的冰层,都已经厚达一尺以上。

从鸭绿江口往西南,金海东路的近岸海域,大鹿岛、石城岛、广鹿岛以西海面尽皆冰封,已经与陆地连成了一片。

好在海冰的厚度并不平均,离岸最近的几里海面冰层厚达一二尺,而离岸较远的地方特别是距离河口地带较远的地方,海面上的冰层就比较薄了。

至于大鹿岛东南以及石城岛、广鹿岛以东以南的广阔海域,则是以浮冰为主,并没有完全封冻。

虽然有的海域浮冰严重一些,比如大鹿岛东南海域,但是这片广阔海域仍旧可以通航,即使是洋河口的大鹿岛,也并没有变成被冰封在海上的孤岛。

与此相应的是,皮岛海域,即东江岛海域,以及云从岛附近海域,也都被一层层浮冰包围了。

至于东江岛以北、云从岛以北直到平安道海岸、黄海道海岸,更是全部封冻了。

类似这样的酷寒,在先前东江镇还在的时候,都不曾出现过。

以往鸭绿江口东西两个方向的海岸线附近,几里或者十几里内的海面,当然也会结冰,但是东江岛、云从岛海域稍稍靠南了一点,轻易不会完全封冻。

就算是北面海峡封冻了,冰层也较薄,根本经不起大批兵马的踩踏冲击,也足以保证东江岛、云从岛等岛屿在寒冬季节的安全。

但是,崇祯十三年的腊月,严寒非同一般,不仅风雪一场接着一场下个没完,就连海面结冰的面积,也一天天不断增大。

到了十二月上旬的时候,东江岛北面与铁山半岛之间的海面,云从岛北端与当面海岸之间的海面,就已经完全结冰了。

虽然因为洋流的关系,附近海域情况复杂,各处的冰层厚薄不一,但是率领船队驻扎在东江岛、云从岛海域的俞亮泰船队和林庆业船队,却不能不万分小心地防备着清虏兵马突然踏冰过海来袭。

也因此,为了确保大船队人员的安全以及几个岛屿大批移民屯户的安全,俞亮泰、林庆业两人在率领船队接回了沈器成沈器周兄弟率领的平壌义兵等撤离队伍之后,稍事休整,就率领大批主力人马直接转进到海洋岛去了。

只留下了仇震海之子仇必先率领金海南路水师营的主力战斗船队,驻泊在东江岛和云从岛南面不远的大和岛海域,作为海上前哨。

他们一边担负着留守看护东江岛、云从岛等地基业的重任,另一边也担负着分船巡弋平安道黄海道漫长海岸,刺探清虏兵马军情消息的职责。

毕竟,清虏伪帝黄台吉亲率清虏大军早已经进抵汉阳城下了,接下来李氏小朝廷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或者说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必须尽快打探清楚。

万一将来杨振派人问起李朝消息,而自己们率军遥居海上却什么也不知道,那其中的罪过可就大了。

虽然俞亮泰他们已经从沈氏兄弟等人那里,了解到了许多李朝近期的情况,同时也从林庆业派人从江华岛接应撤离的大批林氏、沈氏、柳氏等亲明派将领官员的眷属族人那里,了解到了许多最近发生的事情,比如说金尚宪等大批亲明派官员被杀等消息。

但是,他们所知道的内情,终究有限。

因为林氏、沈氏、柳氏等家族的亲眷族人开始潜逃出走的时候,清虏伪帝黄台吉的兵马还没有抵达汉阳城下。

所以,汉阳城以及整个李朝南方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情,他们也并不知情,而且也完全无法想象黄台吉率军进抵汉阳城后会如何处置李倧以及其他朝臣。

而这一点,正是俞亮泰、林庆业以及沈氏兄弟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同时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杨振最关心的事情。

所以,当他们在十二月上旬率领大批船只队伍撤离东江岛云从岛之后,并没有放松对黄台吉在李朝境内动向的关注。

而仇必先所率领的留守船队,就担负着这样的任务。

当船队主力撤往海洋岛驻泊之后,年轻的仇必先并没有躲在相对安全的大和岛猫冬,而是很快将自己率领的金海南路水师营作了分派——

一部前往鸭绿江口外海方向,守候镇江堡城可能传出的消息。

一部前往定州海岸以及清川江口外海方向,警戒清虏兵马可能对云从岛等地发起的攻击。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水师人马,则由仇必先亲自率领,沿着已经冰封的半岛海岸南下,直接前往江华湾打探消息。

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率部沿着海岸南下的仇必先一行,来到了大同江口。

大同江口终究是靠南方一些,江口外海的冰情,比起北方的鸭绿江口、清川江口外海要轻微一些,虽然浮冰云集,但是并未完全冻结成片。

这天下午,难得晴空万里,仇必先率领船队行经大同江口外海的时候,见这里冰情并不严重,遂决定驻泊在江口外海一处不知名的小岛边上。

到了傍晚时分,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仇必先叫随行的其他船只驻泊岛旁休整,而他自己则亲自带领了一艘炮船沿着飘满散碎浮冰的江口逆流而上。

然后在军中朝人向导的指引之下,一路竟行至江口内的卧牛岛附近。

此地就是后世大同江口的南浦港所在的地方,江口水面广大,北侧岸边有一岛形似卧牛,因此俗称卧牛岛。

卧牛岛再往里,江口海湾内淡水居多,冰层依然渐渐厚重,仇必先虽然胆大包天,可是也夕阳余晖下夜幕即将降临,他也不敢再深入下去。

然而,就是在这个卧牛岛停泊哨探期间,仇必先派上岸的探子小队好巧不巧地撞上了正沿着海岸到处寻找船只的沈越仁一行人。

此时的沈越仁及其随行人马,都已经剃发易服了,虽然金钱鼠尾在大冷天里并没有露在外面,可是他们身上穿着的清虏衣甲却让仇必先派上岸的摊子小队对他们差点大打出手。

好在仇必先的人马衣甲服饰,乃是大明朝金海镇的制式冬衣。

虽然没有什么铆钉棉甲之类的甲胄,但是他们厚实的毡帽与毛皮长袄以及他们手里的火枪与胸前的手榴弹袋还是十分醒目,敌我身份,一目了然。

曾经跟在沈器远的身边,在江华岛见识过大明征东将军杨振麾下火枪营装束的沈越仁,自然一看便知这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友军,因此及时开口喝止了一场遭遇战。

否则的话,恐怕一个照面,他们就要死在他们已经苦苦寻找了大半天的明军手上。

就这样,当天晚上,沈越仁登上了仇必先停泊在卧牛岛的座船,然后跟着船只连夜出了海。

而意外地从沈越仁这里了解到了李倧剃发易服、清虏已然北返的重大消息之后,仇必先自然立刻就放弃了继续南下的计划。

他们在大同江外海浮冰较少的那个无名小岛海湾内休整了一夜之后,次日清晨即扬起风帆,带着沈越仁直奔海洋岛去了。

“什么?!黄台吉已经从汉阳城撤兵了?已经,已经过了平壌城了?!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已经是三天前的事情了。”

“这么说,眼下清虏兵马岂不是已经又回到镇江堡城下了吗?!这,这可如何是好?既然如此,我们须得尽快派船向杨都督通报此事,须得尽快集结兵船,返回东江岛驻地!”

十二月十九日的傍晚时分,海洋岛一带海域难得风平浪静,经历三天两夜的海上航行之后,仇必先一行小船队,终于抵达海洋岛,见到了避居该岛的俞亮泰、林庆业、沈器成、沈器周以及其他大小将领。

就在海洋岛简陋的海港码头上面,仇必先把黄台吉已经撤军而且已经撤过了平壌城的消息告知了闻讯前来迎他和沈越仁的众人。

众将知道仇必先一行前来必然有重要消息送达,同时又已知沈器远的亲儿子也在其中,因此尽皆前来迎候。

没想到仇必先一见众将的面儿,就立刻道出了一个令他们感到震惊的消息,以至于俞亮泰刚听了一半就忍不住惊问起详情来。

而面对小将仇必先对他的回答,俞亮泰也难得面露紧张惶恐之色,别的什么情况也顾不上问了,当场就下了决心,要率兵船尽快赶回距离鸭江口外海不远的东江岛驻地去了。

因为眼下杨振还被“围困”在镇江堡城之中,而俞亮泰他们这些人却撤离了东江岛云从岛,跑到了黑水洋深处的海洋岛。

虽然说优先保存实力,不跟清虏硬碰硬,是杨振一贯的主张,可是一路撤到海洋岛驻泊的俞亮泰,心里仍然有点忐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