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八三章 万一

大明新命记 第八八三章 万一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振之所以对消灭清虏八旗汉军重炮队伍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并非是因为清虏八旗汉军重炮队伍相对较弱较好打。

而是因为他深知,清虏八旗下面的汉军重炮队伍,恰恰是清虏那边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一支人马。

同时也是因为他知道,清虏八旗下面的汉军重炮队伍,在原来的时空当中,对于清虏入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清虏光有满蒙骑兵,他们或许可以一次次打进关内四处劫掠,但是他们打进去了也没有用,因为他们无法攻克占据关内数不尽的坚城,所以到最后总得撤兵。

如果没有八旗汉军所属的重炮队伍,光是辽西走廊上的一座座坚城,就足以成为清虏兵马无法逾越的一道障碍了。

所以,在清虏所有的兵马队伍当中,杨振最想干掉的,或者说最为忌惮的,反倒不是清虏号称满万不可敌的满蒙骑兵,而是八旗汉军里面的诸多重炮牛录。

特别是,就目前镇江堡守卫战的形势来说,打掉了清虏旗下的重炮队伍,镇江堡保卫战就将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一步步打掉了清虏旗下的重炮队伍,一步步削弱了清虏八旗在火器方面的实力,也有利于实现自军重炮队伍在数量规模上的逆袭。

到那时,管你是什么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狗屁女真骑兵,还是什么自诩弓马骑射天下第一的满蒙联军,在金海镇海量的重炮、冲天炮以及其他犀利火器面前,都是送死的货。

杨振无比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但是他也知道,要想做到那一步,首先就要打掉八旗汉军下面的一支支重炮队伍。

早在驻守松山期间,卧牛沟之战消灭了石廷柱父子以及两白旗下面的大批重炮队伍,并且第一次俘获到了大批重炮。

后来移防金海镇之初的那场观马山之战,杨振率军消灭掉了李巴彦率领的正蓝旗汉军重炮队伍,同时也消灭掉了恭顺王孔有德所指挥的正红旗汉军重炮队伍。

再后来,就是这次镇江堡之战的战果和收获了。

初入镇江堡城的时候,完完整整地缴获了清虏镶蓝旗汉军重炮队伍的几乎所有重炮。

甚至济尔哈朗和尚可喜从旗下汉军队伍里精挑细选出来的重炮炮手们,也跟着金玉奎成为了杨振麾下重炮营的一部分。

再然后就是白天刚刚过去的那一场炮战了。

当时杨振透过千里镜亲眼所见,清虏布置在江面炮阵上的大批重炮,最后只有最外围的七门炮车,被抢救下来,拖拽了回去。

至于剩下的,则全都被击毁或者被遗弃在了鸭江江面的冰雪中。

回顾两年多来,在对清虏的历次作战之中,迄今为止,最令杨振最感满意的战果,其实就是这些了。

如果这一次,通过石明雄和宋国辅的内应,自军能够把耿仲明麾下的所谓怀顺王部兵马一举歼灭,那么不仅眼前这场镇江堡守卫战,自己可以不用再担心了,而且在将来一段时间之内,自己的重炮队伍也将在辽东战场上,特别是在清虏东线战事中真正占据优势地位。

也正因此,当杨振听到仇震海说起眼下正有一个绝佳的打掉耿仲明兵马的机会,他立刻就急切追问了起来。

当然了,在场的其他人,见杨振如此反应,当下也都立刻正襟危坐,并把目光转到了仇震海的身上,期待着仇震海方才所说的绝佳机会。

“如果石明雄、宋国辅二人成为咱们的内应,卑职愿率领守卫东城的兵马出击威化岛清营,到时候有石宋二人为内应,咱们趁夜突袭必能成功!”

“那你有没有想过,到时候若是我军出击兵马不能速战速决,而清虏其他营地大军闻讯支援威化岛,我军又该怎么办呢?”

杨振听到仇震海所说的绝佳机会,原来只是一次以石宋二人为内应的突袭威化岛作战而已,心中有些兴味索然,当下便反问了一句。

但是,叫他没有想到的是,仇震海听了他所说的话,却是突然一笑,然后显得胸有成竹很有信心地说道:

“卑职知道都督必有此问,所以卑职也已经想到了应对之法。而且保管叫清虏其他营地的兵马进退两难,不敢放手支援威化岛!”

“哦?有什么应对之法?”

对杨振来说,耿仲明麾下石宋二人愿做自己内应的话,那么出击威化岛,就是正常人都能想到的打法。

如果镇江堡外清虏兵马不多,或者只要耿仲明所部人马,那么毫无疑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威化岛,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眼下镇江堡的外围,可不是只有城东江上威化岛一座清虏大营啊!

城西,城南,城北,皆有清虏大营,一旦出击威化岛清营的作战开始,清虏四面八方来援,那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就算到时候自己的人马顺利攻入了威化岛清营,又有什么用呢?

反倒有极大的可能,会被清虏里应外合给包了饺子。

再说了,谁知道石宋二人是真心要投降自己,还是诈降使计,算计自己呢?

杨振正想着,就见仇震海咧嘴一笑,从旁边的小几上端起一个茶碗,站了起来,来到灯火通明的议事厅正中,随即蹲下。

然后拿手蘸了茶水,就在杨振身前不远的平整如镜的地砖上,画了一个椭圆,然后仰脸对杨振说道:

“这是镇江堡城。”

再然后,又在那个椭圆水迹的右侧和左侧,分别画了一个小圈,接着说道:“这是威化岛,这是城西清虏大营!”

说完这些,仇震海长身而起,先是环顾而一圈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众人,尔后将目光转回到杨振这边,说道:

“如果石宋二人投诚是真,——卑职以为是真是假也很好判断,愿做我军内应,那么到时候我们可以兵分两路,其中一虚一实。

“一路出东门往东,等到石宋二人在威化岛发动兵变,打开营门之后,我军主力直扑过去,速战速决!”

“同时另一路则出西门向西,发起大举炮击,并进攻清虏城西大营。当然这是虚招,声势可以造的大一些,牵制清虏其余兵力!

“咱们可以将出城作战安排在夜里,到时候夜色昏暗,加上天寒地冻,清虏不知其中虚实,定然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咱们在城西发起的炮击与虚张声势,也能掩盖掉城东威化岛方向的厮杀之声,如此一来,一举灭掉盘踞在威化岛上的清营,尤其是耿仲明的重炮队伍,就有很大机会成功!”

这是仇震海第一次,在杨振的面前,当着城中所有各路人马主要将领的面儿这样侃侃而谈建言献策,公开表达自己对一场战事的全盘主张与谋划。

当然,这也是杨振喜闻乐见的场面。

在杨振的诸多部将之中,祖克勇、吕品奇、袁进全都已经独当一面了,包括夏成德、许天宠也已经独当一面了,的确是时候考虑其他人了。

想当初,他安排张臣和仇震海两人分别担任镇江堡西城和东城防御总指挥,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虽然当时杨振没有对他们两人明说自己有意要让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出任一方总兵,但是这样的安排一出来,他们两个也都心领神会了。

他们知道自己这一次的表现如果能令杨振感到放心甚至是满意,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从副将的位置上升任某一路或者某一处的总兵,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因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镇江堡守卫战取得成功之后,杨振是不可能长期留在镇江堡城里的。

毕竟,他们身后金海镇那么大一片基业,得由杨振回去亲自坐镇主持。

这样一来的话,镇江堡城这一带的兵马城池,将会交到谁的手里呢?

对于这个问题,别说张臣、仇震海两个人都在关心着,就连这次跟着杨振打下镇江堡城然后又在城里守了几个月的其他将领们,也都在关心着。

当然了,杨振之前的安排也已经令所有人看清了,将来镇守镇江堡的人物,或者说下一个新鲜出炉的一路协守总兵官,肯定是要从张臣和仇震海两个人中间出了。

那么到底会是张臣呢,还是仇震海呢?

杨振部下所有人都在猜测,张臣和仇震海这两个几乎已经摆在明面儿上的当事人,当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尤其是仇震海,在投效杨振之后,虽然给杨振不少船只,不少水手船工,可是一直以来主要是充当海上运输大队长的角色,在战功方面乏善可陈。

比起张臣这样的人物来说多有不如。

与此相应的是,仇震海在杨振军中尤其是主力兵马当中的声望,当然就更不如张臣了。

但是,仇震海却有一个张臣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优势,那就是他的亲侄女可是杨振的继室,是崇祯皇帝都已经认可并封赏了的金海伯夫人。

也就是说,杨振可是仇震海的侄女婿。

光是这一条,就让任何人都不能无视仇震海在杨振面前或者说在金海镇的超然地位了。

仇震海本人对此,当然也有清醒的认识。

对他来说,只要他在杨振面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杨振麾下其他将领们的面前,表现出自己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那么他期待中的位置,十有**就会是他的了。

也因此,这一次他才这样积极主动。

同样,当仇震海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杨振跟前一起议事的其他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张臣,都想听听张臣的看法。

杨振见状,干脆就对张臣说道:“张副将,仇副将所说的法子,你认为怎样?”

此时的张臣,可能心里也知道别人的意思了,听见杨振的问话,当下微微一笑,目视杨振回答道:

“呵呵,以卑职之见,仇副将说的,大体没错。如果耿仲明麾下石宋二将真心来降,甘当我军内应,那么这一次,的确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先前大家都想出击,如今出击的机会来了,就怕——”

“就怕什么?”

“就怕万一,万一这个石明雄和宋国辅投书求降、甘做内应是假,引我入围、诱我中计是真,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