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四零章 大军

大明新命记 第一零四零章 大军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杨振打发了李吉,叫他重新赶往来州府城收拾汤若望遗物,为其修造衣冠冢的几乎同一时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的辽西,终于有了消息。

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午,蓟辽督师府的行人洪承撰以及锦州锦义伯帅府的祖思也即祖泽润,带着一支由十几艘一百料、二百料战船组成的小船队,直接走海路抵达了双岛湾。

这个规模不大的船队,是由洪承畴之前的中军副将,现任觉华岛副总兵的江翥指挥的。

四十出头的江翥,是洪承畴麾下的一员勐将,但是他不并不懂水师。

江翥奉命镇守觉华岛两年来,虽然其麾下营伍不断充实壮大,将觉华岛上的几处屯粮城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但是麾下觉华岛水师营却几乎没什么变化。

当然了,觉华岛水师营的船只也有所增加,可是增加的船只,依然是以平底沙船为主的运输船。

虽然二百料以上的战船有几艘,但是四百料的战巡船、战座船,尤其装载红夷重炮的四百料战巡船,那是一条也没有。

他们日常担负的任务,就是守卫觉华岛上的屯粮城,同时其水师营也担负着从山海关出海转运粮草,或者将粮草转运至笔架山岛的屯粮城。

而他们这样老老实实地甘作一支近海运输船队,也正符合杨振的心意。

现如今,辽东半岛东西两侧的海上,从辽东湾内,直到瀛洲岛、五岛列岛一带的制海权,都在金海镇各路水师手中。

对此,杨振不希望看到任何新的变化或者威胁,包括所谓的友军水师营。

而这次,洪承撰、祖思以及江翥觉华岛水师船队的到来,再一次打消了杨振心中的疑虑。

也让杨振更加放心,将辽西各营看好的金海镇新式火器按友情价出售给他们。

当然了,洪承撰、祖思以及江翥他们这次前来金海镇,有着多重目的。

他们这次来,首先就是向杨振及其统领的东线军队,通报辽西那边的最新情况。

自从上次洪承撰、祖思来过之后,辽西那边与杨振已经有近三个月没联系了。

虽然在此期间,朝廷已经下达了旨意,明确了洪承畴、祖大寿以及杨振等人各自的统属地位,可是对清虏发起决战,依然是一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

兵马钱粮没有到位之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就在前不久,宣镇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以及山海关总兵马科、蓟镇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相继率师出关抵达宁远城。

而沉廷扬也已经率领船队将第一批供应大战的粮草,经海路运抵辽西觉华岛和笔架山岛的屯粮城,于是对虏作战这件大事,在皇帝和监军的一再催促下,也不得不提上日程了。

“那么,洪先生,祖先生,辽西那边,洪督师、祖大帅麾下,现如今调集了多少兵马?”

“加上都督你松山城内的兵马,现如今辽西各方已调集步骑车炮兵马十四万!”

杨振到双岛湾迎接洪承撰和祖思之后,便将江翥及其船队交给了严省三等人照应,尔后陪同洪承撰、祖思二人回到了旅顺南城的总镇府。

在为二人接风洗尘的酒席,杨振听完他们简单通报的情况后,径直问起了云集辽西的兵马数量。

“加上我部松山兵马,共十四万兵马?”

“正是。再加上都督金海、登来二镇的各个团营,此番平虏复辽的兵马,已足有二十万之众!”

面对祖思的回答,杨振点了点头,心中却细算了一下。

他知道原时空的情况,知道原时空松锦大战的时候,大明朝廷累计征集了超过十三万兵马投入这场关系国运的决战。

现在看来,这一世的情况朝廷在蓟辽宣大能够征调的兵力竟然也差不多。

由此可见,在原时空,崇祯皇帝真的是孤注一掷了。

这一世,与原时空相比,唯一不同的是,不仅辽西松山城内有了自己留下的松山团营,而且辽东半岛的敌后也有自己的金海镇。

原时空十三万多将近十四万兵马没有完成的事业,这一次加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实力,以及给清虏造成的损失,不知道会不会有所不同。

杨振正想着这些问题,却又听见洪承撰开口补充道:

“这个,是这样的。杨都督,辽西现如今的十四万兵马,除了松山夏总兵所部之外,另有祖大帅辽东镇马步车炮各营兵马四万八千人,宣府镇杨总兵马步军两万五千人,大同镇王总兵马步军一万两千人。

“此外,就是蓟辽督师府中军直属车炮马步各营有两万人,山海关总兵马科部一万两千人,蓟镇总兵白广恩部一万人,玉田总兵曹变蛟部八千人。总计十三万五千人。外加松山夏总兵处可调用五千人,如此总计十四万兵马!”

洪承撰倒是说得详细,在杨振面前,将各路兵马的基本情况开诚布公,和盘托出。

“这么说,宣镇杨大帅共出兵两万五千人?”

“正是。宣镇杨大帅公忠体国,毫不藏私,圣上曾在杨大帅率军东出,途径昌平时,召杨大帅入京,据闻圣上当面赞誉汝叔侄二人,皆国之干城!”

“圣上过誉了!”

听了洪承撰的这个说辞,杨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杨振曾经对杨国柱说起过宣大兵马奉旨开赴关外,参加对虏决战之后,有可能造成宣大地区兵力空虚的局面。

并且杨振也曾经向杨国柱提议,请他考虑扩充兵马,留足留守宣镇的兵力。

只是好久没再联络,不知道宣镇的情况如何,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叔父有没有把自己的话听到心里去。

如果杨国柱还是如同原时空那样实诚,把宣镇兵马主力尽皆调往关外,京师西边的防御就将出现漏洞。

原时空的时候,就是这样,宣大兵马开赴关外作战,杨国柱战殁,王朴逃回以后被斩首,而他们带出去的宣大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结果导致宣大兵力严重不足,等到李自成在关中称帝之后兵发山西,突破宁武关后,进入宣大,一路势如破竹,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杨国柱战死辽西之后,宣大已无能战之兵。

当然,面对洪承撰和祖思等人,杨振也无法将自己心中对于宣大兵力空虚的担忧说出来。

好在这一世,他也很有信心在即将发起的决战中,重创或者一举灭亡清虏。

所以,他想来想去,最后干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澹澹问道:

“那么,宣镇兵马现如今驻于何处?”

这一回,倒是祖思闻言后抢先回答道:

“都督容禀,现在辽西大军云集,各城驻军相当拥挤,唯有松山城内外稍显宽裕,因此之故,宣镇兵马自出关门以来,即在松山附近,沿吕洪山小凌河一线扎营!”

“吕洪山小凌河一线?”

“正是。”

“呵呵,这是叫我叔父杨大帅的宣镇兵马为辽西十数万大军当先锋吗?”

“这个——”

祖思的回答,令杨振一阵不爽。

杨振之前在松山城那么久,又曾在那里几经大战,是很清楚吕洪山与小凌河一线意味着什么的。

当然了,现如今有了义州城,情况肯定是比过去好了不少。

但是把杨国柱的宣镇兵马摆在这个地带,其用心也很有问题了。

就在杨振的反问使得祖思一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洪承撰笑着出言说道:

“这个,恐怕是杨都督你误会了。宣镇杨大帅率军出关,抵达宁远城后,洪督师、祖大帅等辽西各总镇有过军议。

“当时军议之上,洪督师、祖大帅讲明情况之后,是宣镇杨大帅自己,自请暂驻军吕洪山小凌河一线,甘为大军先锋。

“对此,自洪督师以下辽西各营将领莫不深感敬佩。而且吕洪山小凌河一线,也有都督当年旧营盘,且与都督部下松山团营有旧,彼此相处无碍,比之他处,岂不更好一些?”

“正是,正是如此!”

对于洪承撰所作的解释,杨振默默无言,不过在一边的祖思闻言后,立刻出声附和起来。

其实,杨振也懂他们的意思。

夏成德所领的松山团营,虽然驻扎在辽西,但是却并不归祖大寿或者蓟辽督师府统属,而是归杨振指挥。

也因此,不管是对祖大寿来说,还是对洪承畴来说,被他们坑过一次的夏成德松山城的那大几千人,在战时未必能够如臂使指。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杨振的叔父杨国柱派到那边去,夏成德自然不敢造次。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杨国柱所部宣镇兵马的驻地问题,同时也顺便达成了通过杨国柱指挥夏成德松山团营的目的,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安排。

再赶上杨国柱这种扛不住高帽子忽悠,更扛不住各种激将之法的刚烈之人,简直是一算计一个准,根本不用多费口舌或者拿利益交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