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八八章 围解

大明新命记 第八八八章 围解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济尔哈朗一开始听到威化岛炮声隆隆的时候,也曾有所疑惑,并且心里十分不满,认为耿仲明这个事情处理的动静太大,没必要像这样大动干戈使用重炮。

但是他依然坚信,耿仲明自己能够处理好怀顺王兵自己内部的纷争。

所以在他听到炮声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派出自己的巴牙喇营和阿礼哈超哈营,前去协助耿仲明“平叛”。

而只是派了几个身边值守的巴牙喇,叫他们前去看看情况,同时叫他们提醒一下怀顺王,不要把清除异己的事情搞得太过火了。

等到他派出去的几个巴牙喇匆匆忙忙赶回来报信,让他终于搞清楚了威化岛那边的真相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

再等到济尔哈朗从城西清虏大营里派出的大批巴牙喇兵以及阿礼哈超哈马甲兵主力,绕道镇江堡城北,抵达鸭江江面的时候,威化岛上的三处清营,已经全部落入杨振所部人马之手了。

在宋国辅、石明雄指挥的七门重炮的轰击之下,同时也在孙登选指挥的几十门冲天炮的乱炸之下,抵达鸭江冰面上的大批清虏镶蓝旗马队,只对威化岛发起了一次冲击,就非常“聪明”地退了回去。

因为在夜暗之中,他们搞不清楚杨振所部兵马到底有多少人,只觉得到处都是喊杀声。

与此同时,杨振所部兵马已经占据了岛上有利的地势,不仅有岛上的营盘作为屏障容身,而且麾下还有七门重炮以及几十门冲天炮可用。

更别说杨振的麾下,还有潘喜所率领的大批最擅长依托工事防守反击的掷弹兵了。

所以,前来支援威化岛清营的清虏巴牙喇和马甲兵们,再发起了一次攻势之后,只得丢下了一批伤亡的人马,远远地退了开去。

正当率队救援威化岛清营的镶蓝旗大臣篇古,认识到了威化岛形势的危险与诡异,准备派人回去请示郑亲王济尔哈朗接下来应当怎么办的时候,却突然收到了济尔哈朗紧急派出的传令兵。

镇江堡城西的清虏大营遇袭了,郑亲王命他立刻放弃救援威化岛,叫他们火速回师!

到这时,镶蓝旗大臣篇古方才恍然大悟过来,在马上捶胸顿足仰天哀叹郑亲王和自己中了杨振的连环计。

然而事已至此,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张臣统率的出击城西清营的各路人马,在威化岛那边打响了之后,意识到威化岛的内应石宋二人并没有完全按照杨振的计划行事,当下他们自己也干脆将计就计,调整了行动的部署。

张臣、李禄与杨珅他们商量了一番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在城西发起炮击。

相反,他们十分大胆地将攻击城西清营的人马放出了城去,在城东威化岛传来的隆隆炮声之中,在天黑后浓重的夜色掩护之下,硬是摸到了镇江堡城西清虏大营的附近。

张臣率领所部火枪手六个哨,一千八百余人。

李禄率领所部掷弹兵五个哨,一千五百多人。

杨珅亲率所部冲天炮营数十门冲天炮以及炮手千余人。

加上金玉奎所部人马七百多人,整支队伍累计五千多人,花费了将近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分批出城,迂回越过夜色笼罩下的旷野,部署到了城西清虏大营的眼皮子底下。

直到杨张臣他们亲耳听见马蹄声的轰鸣,亲眼看见成群结队的清虏马甲兵出了营地,绕道镇江堡城北前往支援威化岛而去,他们才骤然吹响了进攻的哨音,炸塌了清虏围城的栅栏,冲向了毫无防备镶蓝旗营地。

几个月来,清虏在镇江堡城西、北、南三面环城构筑的长垒与栅栏,将镇江堡城围得水泄不通。

但是长垒与栅栏构筑起来的几个月时间里面,镇江堡城内的杨振所部兵马从来不曾出城作战。

而黄台吉、济尔哈朗他们一开始设想的围城打援计划,也彻底落空了,因为没有一丁点的援军前来替镇江堡城解围。

如此一来,济尔哈朗他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构筑起来的长垒与栅栏,竟然一点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这些围城的长垒与栅栏的存在,反倒成为了阻挡城外清虏兵马从其他方向攻城或者巡哨的障碍。

至少在之前的攻城作战中,城西的长垒与围栏,就成为了清虏兵马攻城不利撤退时的障碍,导致兵马拥堵在出口处,被镇江堡城头的重炮打死打伤了大批人马。

自从那次事件之后,围城的长垒成了鸡肋,城外各处清虏兵马也就放松了对围城长垒与围栏的加固和维护。

同时又因为镇江堡城内的兵马,即使在黄台吉、济尔哈朗等人率军东征李朝,镇压李朝北方二道叛乱期间,也没有出城攻击清营的缘故,从李朝班师返回城西驻地后的济尔哈朗,就更加没把杨振所部兵马可能出城袭击自己营地的危险放在心里了。

在他看来,镇江堡城内的兵马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真敢出城作战,那也一定会选择城东方向。

毕竟那里没有构筑围城的深壕长垒,没有长垒上的原木围栏。

而且他们若是真敢出城作战,攻击威化岛清营,自己麾下镶蓝旗大批马甲兵转瞬即至,定能让出城的杨振所部兵马有来无回。

正是出于这点考虑,自以为终于逮到机会的济尔哈朗在得知镇江堡出兵威化岛之后,立刻派出了几乎所有精锐的巴牙喇兵和阿礼哈超哈马甲兵前往支援作战,寄希望于一战将杨振的主力消灭在冰冻的江面之上。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杨振的胆子,或者说杨振部下将领兵马的胆子,竟然这么大,大到了敢于两面出击的程度!

当张臣和李禄等人,以张天宝所部掷弹兵携带的飞将军、爆破筒开道,炸毁了城西清虏大营的栅墙,大举突入营地之中的时候,济尔哈朗的营盘里只有少量巴牙喇亲随跟在他身边。

而在大之营中担负守卫营地重任的兵马,只有镶蓝旗旗下新编的大批高丽牛录。

这一批由朝人青壮编录而成的高丽牛录,有多达二十五个之众,而且个个满编,人数足有七千五百多人。

但是朝人就是朝人,这些新编的高丽牛录虽然人数众多,也属于朝人当中精挑细选的青壮丁口,可是长久的羸弱,不是说简简单单地来一场剃发易服就能改变其地位秉性的。

再加上他们都是新编的牛录,没有战马,也没有良弓,更没有犀利的火器可用。

他们被编列入旗,从此隶属某个牛录之后,也没有经过什么正经的训练,平时跟在镶蓝旗的营中,承担的都是站岗放哨、巡逻值夜甚至是苦力杂役的活计。

遇上如狼似虎有备而来的张臣、李禄等人所率的精锐兵马,自然是一触即溃,四散逃开。

就这样,在冲天炮的炮击攻坚之下,在掷弹兵的开路引领之下,张臣率领的五千多出击城西清营的兵马,同样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横扫城西清虏大营,将这个清营搞得天翻地覆,火光冲天。

当天晚上戌时前后,匆匆忙忙带着支援威化岛清营的篇古,率领大批骑兵马队刚刚绕过城北,正要回师救援城西营地,就见衣衫不整的济尔哈朗,在博和托以及其他几十个巴牙喇兵的护卫下迎了上来。

惊魂未定、狼狈不堪的济尔哈朗,当场接管了篇古率领的所有兵马。

并且一听说威化岛已经落入敌人手里,怀顺王耿仲明生死未卜,他就立刻放弃了率军回头反攻已经失去的营地,而是径直择路往西,率军朝凤凰城的方向急奔而去。

崇祯十四年正月初七夜的混战,对于镇江堡城争夺战的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转折。

对杨振来说,他冒险成功,在兵分两路全面出击的情况下,一举打破了城东和城西两处清虏大营的封锁,取得了镇江堡争夺战的最后胜利。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执行两路出击作战的人马,也各有损失。

特别是仇震海率领的出击威化岛的兵马,虽然在第一波的猛攻之中就打破了群龙无首的威化岛清虏大营,但是在紧随其后的混战之中,单兵作战实力相对较弱的朝人兵马损失相当大。

尤其是安应昌麾下的忠义军几个指挥,在突破威化岛中军大营的时候,被仇震海放在打头阵的位置之上。

冲在最前面的忠义军指挥之一金荩国,身负重伤,在战事结束后的第二天不治身亡,其所率部众同样伤亡殆尽。

至于紧随其后,突入威化岛清虏中军大营的队伍,因为有了后续跟上的掷弹手、火枪手以及冲天炮的配合,伤亡人数大为下降。

不过即便如此,东西两路出击的人马,次日统计兵员损失,合计伤亡了小一千人。

当然了,对于仓皇逃到凤凰城的济尔哈朗来说,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耿仲明部下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意外事件,竟然导致了他在镇江堡城外全面的溃败。

虽然他保住了镶蓝旗的大部分实力,比如说保住了镶蓝旗的巴牙喇营兵,保住了镶蓝旗的阿礼哈超哈马甲兵主力,但是却失去了在短期内重新夺回镇江堡的最后机会。

尤其令他感到肉疼的是,他从东征李朝之行中所获得的大量粮草物资,以及价值数十万两白银的金器银器绸缎布匹,兵荒马乱之中,也被遗留在了从镇江堡城西的大营里。

至于镶蓝旗掳掠来的大量人口牲畜,当然也一并落入到了攻入其营中的金海镇兵马手中。

唯一令他稍稍感到欣慰的是,朝人出身的梅勒章京辛达理,竟然没有趁机逃亡,而是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领着大批新编的镶蓝旗高丽牛录仆从兵,抵达了凤凰城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