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零七章 五月

大明新命记 第一零零七章 五月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哦?金州船厂已经造出了跟荷人一样的夹板船?!”

“没错,都督,九月里就已经彷造出来一艘,十月里海试已经结束,眼下第二也即将完工!就是按照都督的旗舰瀛洲号一比一彷造的,跟都督的旗舰瀛洲号完全一模一样!”

“好,好,好!襄平伯此功非小!”

就在杨振返回旅顺口的第三天,也即崇祯十四年十一月的十一日下午,休整过后容光焕发的杨振,在总镇府二堂的签押房内,接见了闻讯赶回见他的襄平伯沉志祥。

而襄平伯沉志祥刚一见面就向杨振报告的消息,令杨振大喜过望,连声叫好。

事实上,杨振返回旅顺口以后,当天晚上及次日,就有不少人前来见他,比如负责造冶铁铸炮的王守堂、负责弹药生产储备的潘文茂,以及负责统计公所事务的李吉等等,都陆续前来求见。

但是这些人的求见,都被急于安抚后院妻妾的杨振叫人给挡了回去。

这倒不是因为杨振着急跟那几个许久不见的夫人和妾室们鬼混,他虽然背着个好色之名,但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

更何况,就在不久之前,他才在大同江口的椒岛纳了沉器远的继室之女沉氏为妾,然后与沉氏连续多日朝夕共处。

而且在船上又没有别的娱乐,杨振自然没少输出,是以回到旅顺口后并没有那么急色。

其实,回到旅顺口之初杨振一头扎进后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金海伯夫人仇碧涵如今已经再次怀胎九个来月,即将诞下第二个孩子了。

预产期就在十一月底或者十二月初。

而自仇碧涵再次怀孕之后,杨振与其又是聚少离多,自打七月初以来,更是远在异地,一分一毫也照顾不上,关怀不上。

虽然仇碧涵见了面并不埋怨,但是杨振自己的心里却十分过意不去。

回到旅顺口后,接连两三天,杨振吃住都在后院,几乎与仇碧涵寸步不离。

即使仇碧涵每到夜里就把他往其他妾室的房里赶,杨振宁愿什么都不做,也执意留宿在她的房里。

当然了,杨振这么做,一来是希望征得仇碧涵对他在椒岛纳妾的谅解,二来也是为了巩固仇碧涵这个正牌子金海伯夫人的正室地位。

而杨振这么做的效果,当然也是十分显着的。

就在杨振返回旅顺口的第三天上午,仇碧涵挺着大肚子,在二夫人捧玉、三夫人心月以及四夫人陈氏的伺候下,在后院正房正式接受了杨振从椒岛带回来的五夫人沉氏的跪拜与奉茶之礼,算是认可了她的地位。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不能齐家何谈治国平天下,也正是在化解了自己后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之后,杨振才心情大好地出来面见从金州风尘仆仆赶回来见自己的襄平伯沉志祥。

当然,此前一直排队求见杨振的王守堂、潘文茂以及李吉,同时也包括张得贵、方光琛等人,也跟着一并受到了一直闭门不出的杨振的接见。

“都督客气了!督造战船,本是船政处分内职责,尤其彷造红毛夷夹板船的事情,都督已经安排下来许久了。

“金州船厂直到九月份才造出第一艘,已是工期拖沓,进展缓慢,如今却连第二艘都没能顺利下水,卑职心中有愧,岂敢居功?”

面对杨振的连声叫好,襄平伯沉志祥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马上满脸笑容地推辞了杨振口中所说的功劳。

今天的杨振,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虽然爵位没有什么变化,仍是金海伯,跟他的襄平伯属于一个层次,可是时至今日,其中的巨大差别,沉志祥还是非常清楚的。

尤其是这次杨振东征倭奴国的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威望进一步抬升,至少在金海、登来二镇的军中,说是如日中天,一点也不为过。

两天前,杨振率队返回旅顺口时,旅顺口数万军民集体恭迎金海伯凯旋归来的场面,他虽然没有亲见,但是他听说之后,心里也跟明镜一样。

区区一个金海伯,绝不是杨振的终点。

莫说是一个区区的伯爵了,就算是一个侯爵,甚至一个公爵,恐怕也不会是杨振的终点。

大明朝的没落,已经是肉眼可见的没落,一年不如一年,就连瞎子都看得见。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沉志祥当年也不会带着队伍投了清虏。

当时清虏的势力如日中天,他以为蒸蒸日上的清虏是天命所归,投降清虏是顺天应命。

但是现在看,杨振率队崛起于金海镇之后,清虏的实力渐渐大缩水,清虏并非天命所归。

那么,真正的天命所归之人是谁,难道还不是很清楚的事情吗?

对此,别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沉志祥不清楚,但是他自己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他是发自内心地希望,眼前这个人,自己这个外甥女婿,是那个天命所归之人。

因为唯有如此,才最符合他老沉家的利益。

然而,与此相应的是,他的襄平伯爵位,就很尴尬了。

表面上看,这个爵位与金海伯可以平起平坐并驾齐驱,甚至一开始投降自己这个便宜外甥女婿的时候,沉志祥也未尝没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现在看,他当初的这个想法,不仅可笑,而且非常危险。

一旦将来有人拿这个说事,说他有僭越之举或者僭越之心,那他就麻烦大了。

就算他沉志祥是杨振嫡长子的亲舅姥爷,一旦被认定为有僭越之心,那将来等待他的也是非常不妙的下场。

也不怪沉志祥想的太远,想的太多,实在是因为洪武大帝当年为了给懿文太子扫清障碍,杀了太多居功自傲的公侯重臣。

所以一想到杨振未来可能达到的地位,沉志祥既暗中庆幸当初在金州城内果断选择了投诚,为自己老沉家将来公侯万代奠定了基础,同时又突然产生了一种类似伴君如伴虎的警惕之心。

也因此,悄然之间,沉志祥在杨振的面前,已不敢堂而皇之地以襄平伯自居了。

而且一改之前以长辈口吻对杨振说话的态度,开始变得毕恭毕敬起来。

“呵呵,襄平伯不必如此。荷人夹板船构造复杂,虽有图纸样船,但是彷造起来,也不是一件易事,我们的船工匠人一边学一边造,工期长一点,可以理解,就当是给荷人当学徒工练手了,而且磨练出一批懂行的船厂匠人,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杨振对于金州船厂彷造荷人夹板船的进度的确不太满意。

毕竟早在二三月份的时候,杨振就把这个事情交办沉志祥,交办给金州船厂了。

而且为了便于他们彷造,杨振还将瀛洲号派到金州船厂一段时间,叫他们进行维修翻修的同时,也是叫他们好好参考琢磨一番。

甚至为了尽快彷造成功,杨振还花了重金聘请了德威斯及其手下的一支荷人船工水手队伍帮忙。

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年了,拥有船工匠人多达数千人的金州船厂,居然只彷造出一艘完整的,第二艘仍是一个半成品,杨振多多少少是有些失望的。

只是他不想打击沉志祥的事业心,也不想打击金州船厂将人们的自信心,所以并没有当众表达自己的不满。

当然,最主要的是,彷造夹板船的事情,虽然工期长了点,进度慢了点,但毕竟是造出来了。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第一艘、第二艘慢一些,是因为熟练工匠不多,一旦熟练工匠的数量上来,接下来的进展就会快起来了。

杨振叫他们彷造荷人的夹板船,着眼也不是现在,而是将来,所以与其一味强调进度,反倒不如强调熟练工匠的培养。

而当杨振略微透露了一点自己的真实态度之后,主管船政事务的襄平伯沉志祥,立刻接过话头说道:

“这一点,请都督放心,头两艘夹板船之所以工期长,进度慢,也正是卑职存了磨练造就一批懂行匠人的心思。等这两艘交付了,再开工就可以两艘同时开工了。”

面对杨振的宽慰与提点,襄平伯沉志祥马上就坡下驴,简单解释了工期长进展慢的原因,同时也向杨振保证道:

“都督放心,这半年多来金州船厂虽然造船进度缓慢,但是却存下了大批适宜建造大船的硬木巨料,短期内木料无忧。

“再加上都督这次从倭奴国获取的大批铜料,卑职保证到明年四五月,一定能造出三艘甚至四艘,跟瀛洲号一模一样的夹板船!”

听了沉志祥目光炯炯信誓旦旦的言辞,杨振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若得如此,明年五月,就是我们大举用兵之时!”

“大举用兵?!”

“都督的意思是?”

杨振对沉志祥的话一说出来,在场的诸人皆是一惊。

当然,其中有人是惊愕,对杨振所说的大举用兵一阵茫然。

比如前来汇报冶铁铸炮进展情况的王守堂,以及汇报弹药生产储备情况的潘文茂。

杨振所发起的每一次大战,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因为每次都意味着大批量的弹药消耗以及艰巨的铸炮任务。

眼下杨振刚刚东征倭奴国回来,就又要计划发起新的大战,听得他们一阵肉疼。

不过相对于他们的惊愕茫然来说,在场的诸人当中,对杨振的心思有所了解的方光琛则是一脸的惊喜。

他已经猜到杨振的意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