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八七章 哗变

大明新命记 第八八七章 哗变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十四年正月初七日夜,杨振先前所说的镇江堡城头的炮声,迟迟没有响起,可是身在威化岛南端自己营地里的石宋二人却再也无法等待下去了。

陈绍宗领着一队脸色极其不善的亲兵,气势汹汹地前来传令,要带石明雄、宋国辅二人前去怀顺王耿仲明的大营“议事”。

本就心里有鬼的石宋二人,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哪里敢去耿仲明的大营?

于是他们只好一边满口子答应下来,一边又借故要安排自己营中值夜巡逻事务一再拖延时间。

然后,一等到自己召集来声称要分派守营任务的亲信们齐聚身边,宋国辅、石明雄顿时翻脸,骤起发难,直接将陈绍宗及其随从斩杀干净。

再然后,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不再等待杨振那边发号施令了,径直收拢了营中亲信人马,直接调转炮口,朝耿仲明的营地猛轰过去。

夜幕之下,镇江堡城城东,威化岛南端的营地里,七门重炮轮番轰鸣,声音传出很远。

巨大的炮口焰,一次次点亮黑暗的夜空。

镇江堡城东威化岛一带突发的情况,也同样震惊了杨振。

杨振先前叫俞海潮传达的命令,是要等到夜半时分才发动突袭,其目的是想等到城西清虏营地大多数人马入睡,以便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达成奇袭之效。

因此,乍闻城东威化岛方向传来炮声轰鸣,杨振的心里一开始是有些不爽的。

因为杨振之前分派好的两路人马,是定在夜幕降临时分才开始调动集结,整装待发的。

威化岛突然响起炮声轰鸣的时候,镇江堡城内的东西二路兵马,并没有全部集结完成。

好在仇震海对于这次出城夜袭作战,异乎寻常的认真,所以相对于杨振的命令来说,他提前叫城西各部人马做了准备。

等到杨振听见城外炮声响起,收拾了行装,匆匆赶到镇江门城头的时候,奉命跟随出击威化岛的城西各路人马,也正全副武装匆匆赶来。

仇震海及其部下,俞海潮及其部下,安应昌及其部下,柳林及其部下,以及潘喜及其部下掷弹兵,林林总总已有四千余人。

再加上跟着杨振一起出战的张国淦及其部下火枪手们,以及携带几十门冲天炮出战的孙登选及其部下数百冲天炮手们,当天晚上从镇江门出击威化岛清虏营地的兵马,累计超过了六千人。

这六千多人,分作了两大纵队,第一个纵队由仇震海带队指挥,并由潘喜带所部掷弹兵打头阵,打着火把当先出城。

第二个纵队,则由杨振亲自指挥,领着张国淦及其麾下的火枪手们,护送着孙登选所统带的冲天炮炮手们携枪带炮,紧跟在第一纵队的后面。

已经几个月没有踏出镇江堡城一步的杨振,跟麾下其他那些冲出城门踏着冰雪冲向威化岛的将领士卒们一样,一出城门就兴奋得嗷嗷叫,恨不得在雪地里打个滚。

憋闷已久的情绪,压抑已久的力气,在他们冲出城门冲向江面冲向威化岛的那一瞬间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

当然了,这也跟威化岛清虏营地的状况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镇江堡城头上打了几个月的仗,不管是杨振本人,还是杨振麾下其他将领士卒,对于城外清虏的实力,他们心里其实多多少少都有些数了。

尤其是城东威化岛上的清虏营地,随着正黄旗巴牙喇兵以及正黄旗阿礼哈超哈马甲兵的撤离,岛上营地里就剩下怀顺王耿仲明所部人马了。

如果说耿仲明所部人马的重炮在之前的炮战中没有损失,那么杨振麾下的将领士卒们可能还会有点忌惮,有点畏惧。

但是现在,不仅他们的重炮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已经所剩不多,而且剩下的重炮还都掌握在石宋二人的手里,眼下正一炮接着一炮轰击威化岛正中的清虏主营地呢!

最最重要的是,石宋二人已经是自己人,是自己这边的内应了,这样的仗还能打不赢?!

所以,从城东发起的冲击威化岛清营的这场夜袭战,根本不需要杨振做什么战前的动员。

跟随杨振、仇震海出击的各路人马,一个比一个士气高涨,一个比一个士气如虹,只一个冲锋,就冲进了早已混乱不堪的威化岛清虏大营。

杨振原本还想亲眼见一见大名鼎鼎的怀顺王耿仲明呢,而且也不介意暂时留他一命,将来把他送到大明朝的京师去,彰显一下自己的战功。

可是等到杨振在大队火枪手的簇拥下进入威化岛清虏营地之中的时候,仇震海向他报告的第一个消息,就是耿仲明的死讯。

怀顺王耿仲明死了,而且死得很惨。

当杨振看到他的尸体时,他只剩下了上半身,腰部以下被打断了。

灯火下,废墟中,隐约看见他的残腿断肢,混杂着碎肉秽物的衣甲,血肉模糊。

原时空也曾叱咤风云的怀顺王耿仲明,连此战的正主杨振面儿都没有见过,就已经被齐腰炸断了。

当然了,耿仲明未必想见杨振。

可是杨振却很想看见活着的他,并将他押送京师,明正典刑。

最起码也应该像处置尚可喜那样,将他当众斩首,以儆效尤,叫所有汉奸看看投靠异族的带路党的下场。

可惜的是,怀顺王耿仲明被宋国辅石明雄他们使用重炮打出的炮子直接击中,当场就被打死了。

宋国辅、石明雄及其部下早在登莱镇为将的时候,就是守城用炮的好手。

也正因此,他们在稀里糊涂地跟随耿仲明搞了兵变之后,在孔耿二人的军中,他们虽然属于外围将领,却也能够始终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坠。

这次充当内应,率先开炮发难的时候,他们手里控制的所有七门重炮,全都瞄准了一个地方轰击。

这个地方,就是耿仲明的大帐所在地。

对于耿仲明的大帐位置,宋国辅和石明雄当然熟悉无比,即便是在夜色里,他们也能辨认出准确的方位。

就这样,七门重炮全部对准了耿仲明的大帐轰击,在整场战斗刚刚开始不久,就将耿仲明击毙在他的大帐中了。

与此相应的是,那些被耿仲明叫来帐中打埋伏,准备暴起发难收拾石宋二人的诸多亲信将领,也在这波重炮集中轰击之下命丧黄泉。

耿仲明的整座大帐,都被重炮的炮子打成了一片废墟,里面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

没能见到活的耿仲明,杨振略微有些遗憾。

但是能够亲眼见到耿仲明的尸身,并且各亲自叫人斩下他的首级拿在手中,杨振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三顺王还剩下一个孔有德,手里拿着耿仲明死不瞑目的头颅,杨振暗下决心,一定要集齐三顺王的全部首级。

威化岛上的清虏营地,总共分做了北中南三片营区。

位居南端外围的营地,过去是耿仲明所部人马的,现在则是石宋二人看守押解重炮的营地。

而位居正中的主营地,过去是正黄旗固山额真瓜尔佳图赖所率正黄旗阿礼哈超哈马甲兵的大营,图赖撤离之后,耿仲明率领众亲信兵马入驻其中。

至于位居岛北的营地,过去是瓜尔佳图赖麾下数千马甲兵养护战马的马厩以及草料场所在地,到了现在,与其说是营地,倒不如说是一大片栅栏围起来的一个难民营。

图赖撤离威化岛之后,将威化岛上的所有营地留给了耿仲明。

耿仲明随后就把岛北的马厩和草料场,变成了怀顺王兵各部从和宁国所获人丁妇孺,所获跟役厮卒以及所获财货物资的安置之所。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威化岛岛北这片偌大的营地里面,除了安置下大量的人口以及物资之外,并没有布防多少精锐守军。

除了一个隶属正黄旗汉军怀顺王兵的牛录之外,营里其他所谓守军,都是新编的朝人仆从牛录。

他们并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用来看管营中大批朝人丁口妇孺以及粮草牲畜的。

因此,与其说他们是守军,不如说他们是营中的杂役。

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意志。

当他们发现怀顺王的大营已经被破,而且自己们已经被包围了以后,混乱之中根本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勇气。

最后,在孙登选带过来的几门冲天炮开火打击之下,炸死炸伤了一批人后,他们马上选择了开门请降。

本就希望速战速决的杨振,对于那些自带粮草物资投降自己的敌人,还是很欢迎的。

就这样,从威化岛之战打响,到威化岛上的全部敌人要么被歼灭,要么选择投降,整个过程,只花费了不到一个时辰。

速度之快,既出乎了杨振自己的意料之外,同时也出乎了镇江堡城西清虏大营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意料之外。

镇江堡城西清虏大营,距离城东的威化岛营地的路程,比起杨振在镇江门集结起来的人马来说,当然是远了两三倍。

但是清虏城西大营的镶蓝旗兵马,却有大批巴牙喇和阿礼哈超哈马甲兵,不管是绕道城南还是城北,两地间也不过只有十几里的距离。

如果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听到威化岛方向炮声隆隆的第一时间,就命令镶蓝旗的巴牙喇和阿礼哈超哈马甲兵们前去支援耿仲明,那么威化岛上打成什么样,其实并不好说。

毕竟目前杨振的手底下并没有几个骑兵。

而在相对平坦开阔的鸭江冰面之上,大批精锐巴牙喇骑兵和阿礼哈超哈马甲兵,对上杨振麾下的步兵火枪手、步兵掷弹手以及其他步兵弓箭手、刀盾手、长矛手来说,其实还是拥有巨大优势的。

即使是占不了完全的上风,形不成单方面碾压的优势,起码也会给杨振所部兵马造成重大的损失或者构成巨大的威胁。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杨振一旦不能快速拿下威化岛上耿仲明的主营,那么战事就将陷入胶着,到最后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

然而,正如杨振万万没有想到耿仲明会在一开始就中炮毙命一样,济尔哈朗也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