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四一章 动向

大明新命记 第一零四一章 动向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或许是因为洪承撰和祖思二人,见杨振听他们说完辽西大军云集的情况后始终有些闷闷的样子吧,在解释完杨振叔父宣镇总兵杨国柱的驻地之后,立刻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

而这一个,也是他们此次带着觉华岛的水师船队前来金海镇的主要原因。

“都督,我们这次前来金海镇,除了向都督你通报辽西大军集结的情况之外,第二件紧要的事务,就是受洪督师和祖大帅的委托,从都督这里购置一批新式的火器。”

“是啊都督,之前我们从都督这里带回去的火器样品,对,就是样品,包括飞将军、爆破筒,特别是那种诡雷万人敌,宁远和锦州军中的火器营试用过了,我们决定购买!”

眼看杨振听完辽西的情况貌似不太高兴,洪承撰和祖思也将本来要说的第二件事,临时改成了求购火器的事情了。

而且,他们两个在杨振的面前,只是彼此对视了一眼,就果断放弃了来之前洪承畴和祖大寿交代他们的另外一种可能。

而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以朝廷旨意力压杨振,然后以三寸不烂之舌,用其他条件,说服杨振免费向辽西宁锦军队的火器营提供那些新式火器。

当初洪承撰和祖思回去之后,将杨振希望向辽西兵马售卖新式火器的打算,如实禀报了。

然而,不管是洪承畴,还是祖大寿,对于杨振的这个想法,乍闻之下都是嗤之以鼻。

在他们看来,杨振这是想钱想疯了,什么钱都想挣。

甚至直到宁远军中和锦州军中的火器营试用过金海镇的火器样品并大感满意之后,得到部将应当大量引入建议的洪承畴和祖大寿二人,依然不认为应该自掏腰包拿钱去买。

所以,他们很快就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前往宁远监军的马绍愉。

马绍愉一听之下,二话不说,马上起草了给崇祯皇帝的奏折,请求崇祯皇帝给杨振下旨,命杨振向辽西友军供应弹药火器。

不过马绍愉的这个奏折,在送到京师之后,就如同石沉大海了一般,一直没有动静。

急于在辽西兵马面前树立自己威望的马绍愉,只要给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及自己的好友,同时也是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写信,请他们帮忙办妥此事。

马绍愉的信送出去之后,陈新甲和张若麒倒是收到了。

不过,可惜的是,陈新甲和张若麒都是站在杨振这一边的,反而回信劝说马绍愉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且建议他将此事交由蓟辽督师府与金海镇自行协商处理。

而且陈新甲在写给马绍愉的回信之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告戒马绍愉不要被人当枪使的意味。

最后,马绍愉写给崇祯皇帝的奏疏,在被皇帝留中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以后,终于从司礼监退回给了内阁。

而崇祯皇帝在上面的批语,跟陈新甲、张若麒写给马绍愉回信里的建议几乎一模一样,就是着蓟辽督师洪承畴与锦义伯祖大寿二人与金海伯杨振商议办理。

崇祯皇帝虽然猜忌心重,对很多督抚镇臣都不放心,总觉得有人欺瞒他,但是他却并非真是傻子。

他可是请汤若望在京郊办过铸炮厂的,当时前前后后累计投入了近百万两银子,最后只是造出了二十门重炮和若干门小炮,以及其他一些鸟枪火铳等火器。

汤若望本人倒是边干边学,总结出了一个什么火攻挈要的小册子,可是崇祯皇帝花费大量银子造出来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派上什么大用场。

最后更是因为造价昂贵,成本太高,而不了了之了。

这件事给崇祯皇帝留下的一个最大教训,就是火器造价昂贵,他玩不起。

也因此,崇祯皇帝在接到内阁转呈到司礼监的马绍愉请调金海镇火器供辽西兵马使用的奏折之后,本能地就觉得马绍愉有点厚此薄彼,没有一碗水端平,甚至屁股已经坐歪了。

如果马绍愉的上书,是请求调拨辽西兵马的火器供金海镇率先发起对虏攻势使用,那么崇祯皇帝很可能毫不犹豫地就批准了。

因为,杨振这两年在金海镇筚路蓝缕不容易,这一点崇祯皇帝是知道的。

毕竟从杨振开镇金海到如今,已经两年多了,在此期间朝廷户部和兵部供应金海镇的钱粮饷械战马战船等物资,简直是屈指可数。

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属实寥寥无几。

就此而言,崇祯皇帝的心里,其实跟明镜一样。

从一开始,杨振就没有辜负过朝廷的信任,反倒是朝廷有些对不住在敌后连番大战的杨振及其金海镇兵马。

所以,于情于理,崇祯皇帝都没好意思再下明旨,叫金海镇向辽西兵马供应火器。

于是,两个月过去了,在反复征求了陈新甲、张若麒以及王德化等人的意见之后,崇祯皇帝最后选择了一个看似一碗水端平的处理办法,就是叫洪承畴、祖大寿与杨振商量着办。

直到崇祯十五年三月十五,崇祯皇帝的这个旨意才送到了宁远城。

洪承畴和祖大寿看了之后,都傻了眼。

而被洪承畴和祖大寿当枪使了的马绍愉,更是羞惭难堪,对此事再也不发一言了。

面对这个情况,洪承畴和祖大寿也不得不开始正视从金海镇那边购买新式火这个选项了。

不过他们依然不肯死心,仍旧打算先拿崇祯皇帝叫他们跟杨振商量着办的旨意,压一压杨振,若能迫使杨振无偿提供部分火器最好,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再出钱购买。

这个思路当然是好的,在这一次乘船前来金海镇的海路上,洪承撰与祖思二人没少商量怎么施压以及怎么说服杨振。

但是,现如今见了杨振的面儿之后,尤其是当杨振听完自家叔父杨国柱在辽西的情况后,脸色就一直阴着,这样的时机一看就不对,一旦施压,必然谈崩。

到时候,就不是杨振给不给他们火器了,而是他们拿着钱也买不到金海镇的犀利火器了。

至于他们一直憋在肚子里的另外一件事情,到时候恐怕连说出来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二人一对眼神,干脆放弃了施压的那一套说辞,而是直接选择了第二套方案。

也就是出钱购买。

“呵呵,你们的这个选择是明智的。说实话,大战将起,本都督同意向辽西兵马出售火器,已经是看在我们是友军的情分上了!”

对于洪承撰和祖思二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小动作,杨振洞若观火。

“不过购买火器的事情,一会儿你们找张得贵张总管谈。至于价钱吗,上次你们来时我说的友情价,就是最后的价钱,不要再讨价还价了!”

“这个,也罢,就听都督的!”

洪承撰见祖思好似有意要开口说话,他心想自己们还有事求杨振,于是连忙抢先开口,把购买火器的事情敲定了下来。

而此时,在场陪同会见的张得贵,也立刻站了起来,先是冲杨振一躬身,表示领命,然后转身冲着洪承撰和祖思二人躬身抱拳致意。

等待张得贵重新坐定以后,杨振看着满脸讨好的洪承撰和祖思,若有所思地问道:

“二位此来,除了通报辽西的情况,以及求购金海镇的火器之外,可是还有别的什么事情要说?”

杨振见他们二人今日在自己的面前,好像比自己想象中的场面要好说话一些,不由自主地猜想他们很可能还有什么要事要跟自己商量。

果然,杨振的话音刚落,祖思即率先开口说话。

“没错,都督猜的没错。我等这次前来,的确还有一件要事要与都督相商。”

“既然如此,你就说吧!”

“是这样的,都督,前不久朝廷又下旨意,催促复辽大军尽快开拔,朝廷要求在四月里就要对虏发起作战。”

“然后呢?”

“洪先生与祖某二人,上次前来金海镇拜见都督的时候,曾与都督达成一致,当时咱们一致认为,此次对虏作战,应由都督麾下率先在东线在敌后发起。”

“是吗?”

“千真万确啊都督!”

“都督怎能忘了?!”

面对祖思所说的话,杨振随口一句反问,搞得祖思、洪承撰二人立刻满脸紧张起来,就差当场跳脚了。

对祖思和洪承撰来说,这一点可是他们上一次前来金海镇的时候,从杨振这里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

要是杨振现在转脸不认账了,那么他们回去辽西可就没法给洪承畴和祖大寿他们交代了,对此,两人岂能不跳脚?

好在杨振只是随口反问了一句而已,并非真的要翻脸不认账。

虽然三个月前杨振并没有对此作出具体明确的承诺,可是当时他也的确有这个意思。

当时他的目的,其实就是含蓄地表示同意服从蓟辽督师府的统一指挥,先把洪承畴和祖大寿他们拉上船再说。

至于到底由谁打响第一枪,由谁发起第一战,杨振其实并不怎么在意。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也已经做好了在九连城方向打响收复辽沉第一战的准备。

虽然祖思的话令他心里感到不舒服,不过见他们如此在意并且如此紧张这件事,他也就不再卖关子了。

“呵呵,好说,好说,你们放心,也请洪督师和祖大帅放宽心,我杨振向来一诺千金,说过的话一定会兑现。”

正在紧张不已的祖思和洪承撰听了这话,不由得松了一口大气。

洪承撰连说:“那就好,那就好,不要有意外就好。”

但是祖思却显然不满足于此,而是紧接着说道:

“都督一向公忠体国,忠义无双,朝野上下,人人皆知,对于这一点,我家祖大帅是极为放心的,想来宁远洪督师也必是如此。

“只不过,进入三月来,朝廷三天两头遣使督促出兵,使者络绎于途,是以还请都督务必在四月里,最好是四月上旬,就在东线发起对清虏的攻势。”

“四月上旬?”

“正是。”

“那么,本都督这边,在四月上旬发起首战之后,辽西洪督师那边,或者祖大帅你们,打算如何响应?”

“只要都督在东线打响首战,调动清虏分兵向东,那么四月中旬,最迟四月底前,辽西兵马必有所动作。这一点,请都督放心。”

“哦?”

面对祖思信誓旦旦的承诺,杨振只哦了一声,随即陷入了沉默。

不是杨振信不过辽西兵马,实在是因为辽西兵马在原时空松锦大战中的表现,太像是清虏的内应了。

杨振知道这一世,那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再出现了,但是他还是很担心,自己这边开战后,他们依然作壁上观。

也因此,杨振想了一会儿,接着问道:“那么,本都督这边调动了清虏兵马东向之后,你们辽西兵马预备在西线进攻何处?”

对于杨振的这个问话,祖思先是与洪承撰对视了一眼,见对方点头之后,便拱手对杨振说道:

“在下不敢有瞒都督,一旦大战开启,辽西兵马大军所向,不是右屯堡,便是广宁城,当然亦有人建言分兵西向——先打西边喀喇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