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五二章 争议

大明新命记 第九五二章 争议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杨振一开始,是想将新编的南路水师营直接扩编为一个团营的,但是考虑到眼下金海镇的战船修造、火炮铸造以及弹药储备的水平,最终事到临头的时候还是放弃了。

目前,严省三他们新编的南路水师营,是按照每艘四百料战船配备战兵辅兵船工水手共计一百二十人、每艘二百料战船配备战兵辅兵船工水手五十人的标准编练的。

同时,所有的大小战船,都是编组使用的。

也就是说每一艘主力四百料战船都会搭配一艘或者两艘二百料战船以及一艘或者数艘平底沙船或者快哨船辅助作战。

而跟随大船编组作战的平底沙船或者快哨船不单列兵员人力,战时所需兵员人力,包含在了它所辅助跟随的大船之内。

杨振对水师编制并没有特别的定见,对他来说,只要把炮手和船工桨手编齐配足了,让每艘船都能充分发挥战力就行了。

也因此,严省三、俞海潮、金玉奎他们自行商定的编法得以落实,除了必备的船工水手之外,每艘船都把船上有限的人力尽可能编配为大小火炮的炮手。

同时每门炮所编配的炮手辅兵,不管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要轮番充当大船上的桨手杂役,以弥补大船桨手杂役之不足。

总而言之,按照严省三他们的编法,新编的南路水师营在齐装满员之后,战兵辅兵船工桨手杂役等等,加在一起也达到了四千八百人之多。

如果再加上杨振本人乘坐的旗舰瀛洲号,那么总人数就将超过五千人。

虽说不如一个团营的编制,但是也远远超过了原来一路水师营的规模。

若是单论船只的数量,被杨振寄予厚望的新编南路水师营照比其他几路多有不如,但是若论其中炮船的数量,特别是装备的重炮、冲天炮等火炮数量,新编南路水师营毫无疑问已经是首屈一指并且遥遥领先了。

当然了,杨振对于水师在重要作战行动中的使用,从来都不是单纯依靠水师营自身的力量。

杨振每一次对于水师的运用,都是在成建制的水师营的基础之上,再辅之以强大的陆战力量。

也就是说,直到目前位置,金海镇的各路水师在杨振这里,都只是起到一个战略投送以及战略火力输出的作用。

而真正一锤定音的作战,每一次杨振都是依靠张臣、李禄他们所指挥的火枪兵以及掷弹兵们来完成的。

这一次,杨振即将发起的针对倭奴国九州岛诸藩的作战行动,同样也遵循了这样的路数,他要带一定数量的火枪兵以及掷弹手前往。

就在杨振亲自参加检阅了新编南路水师营的成军仪式之后,七月初四日上午,他又十分隆重率领一众部将,在白玉山大营检阅了扩编后的征东军三大团营。

烈日之下,杨振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亲眼看着扩编后的征东军火枪团营、掷弹兵团营以及炮兵团营的将士们,踩着冬冬冬冬响的鼓点,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在掌旗官的引领下从台前一排排、一队队、一哨哨、一营营的通过,心潮澎湃不已。

整整两年半过去了,杨振渴望拥有一支雄师劲旅的梦想,现在基本实现了。

虽然大举扩编后的征东军火枪团营、掷弹兵团营以及炮兵团营,还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真正考验,但是杨振相信,有了先前屡经大战的征东军老底子的存在,即使补充了大批新鲜血液以后的征东军三大团营,仍然是一支拥有钢筋铁骨的队伍。

而且扩编后的征东军三大团营,通过征召吸纳的新兵,几乎都是把家安在金海镇的青壮屯兵。

他们这些青壮兵员,有所不同于以往的募兵,他们不是为了每个月的饷银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土地,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

同样,他们的父母家人,或者妻儿老小,都是金海镇的屯户,都在金海镇的辖内。

从他们被征召加入征东军三大团营之后,除了服从命令、奋勇作战之外,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

因此,不管是从上上下下的精神面貌上来说,还是从令行禁止的军事纪律上来说,这样的兵员,照比以前拿银子募来的营兵,都要好上很多。

所以杨振相信,只要稍经打磨,让他们上战场经受一下枪林弹雨的血火考验,他们很快就能成长成为一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雄师劲旅。

对杨振来说,这就够了。

因为对一个火枪手或者掷弹兵来说,他不需要进行弓马骑射的复杂训练。

他也不需要长矛兵或者刀盾兵那样复杂的阵型磨合。

他只需要稍经训练,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就能发挥一个火枪手或者掷弹兵的作用。

炮兵团营多少复杂一点,但是现在的杨振麾下,有了刘仲锦、金玉奎、宋国辅以及石明雄所部的加入,并不怎么缺少有经验的炮手。

一门炮只需要有一个有经验的主炮手指挥,其他的皆可编配为辅兵,然后就能发挥作用。

这一点,也正是杨振这次放心命令征东军三大团营扩编的原因。

当然了,在杨振的鼎力支持之下,火枪团营和掷弹兵团营实现了五营二十五哨的扩编计划。

然而炮兵团营,则因为金玉奎所部调入新编南路水师营以后形成的缺口较大,同时也没有那么多火炮,未能实现齐装满员。

这次扩编后的炮兵团营,依然是三营的编制,其中第一营重炮营,第二营是冲天炮营,第三营是飞雷炮营,只不过每个营下都编列了五哨。

所以,炮兵团营虽然表面上还是三营,但是其真正的实力,照比以前的三营,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十五个哨。

至此,扩编后的征东先遣军的兵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三营六十五哨一万九千五百人的总体规模。

当然了,这一次杨振之所以没有强求征东军炮兵团营扩编为五营二十五哨,除了目前火炮数量不够,而且有经验的炮手被大量征调上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振这次出兵倭奴国,不准备额外再带炮兵团营的人马前去。

就在完成对扩编后的征东先遣军十三营六十五哨一万九千五百人的检阅之后,当天下午,杨振就总镇府召集诸将议事,宣布了亲自前往瀛洲岛,准备伺机出兵倭奴国的决定。

对于杨振的这个意图,其实身在旅顺口的很多将领,事先都已经猜到了。

但是诸将猜到归猜到,等到杨振真正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仍然有许多主要将领与亲近人物对此表示了异议。

这些表达了异议的人物当中,就有张臣、李禄、杨珅这三个一贯与杨振保持高度一致的征东军主要将领,以及察觉到情况不大对头并从登州城紧急赶回旅顺口的总镇府谘议方光琛。

张臣认为,倭奴国不是鸭江以东李朝那样的软柿子,就算现在经受了瘟疫的打击,也不能在清虏的威胁消除之前轻易开辟新的战场,招致新的敌人。

当然了,张臣并坚决不反对出兵,他倒是颇为赞同荷兰大员长官特罗登纽斯的另外一个推迟出兵的建议,希望杨振能耐心等待荷兰人的炮船和军队集结完毕以后再跟倭奴国开战。

跟张臣不同的是,李禄之所以不赞成现在出兵跟倭奴国开战,是因为他倭奴国太远,而且可能还在闹瘟疫,再者说现在的倭奴国对金海镇没有威胁,杨振完全没有必要冒那样的风险去打他们。

杨珅跟李禄的意见大同小异,只是他更进一步向杨振强调了金海镇自身这边所面临的清虏的压力。

他认为,现在金海镇各大团营扩编刚完成,大量新兵未经充分训练,金海镇本土这边要是有了敌情怎么办,总而言之,杨振作为全军主帅,不该远赴千里之外。

至于方光琛,之所以急匆匆地从登州那边赶回来,也是因为偶尔从移防到登州水城的袁进嘴里听说了杨振与洋夷红毛鬼子接触的事情。

方光琛本人并不反对杨振趁火打劫出兵倭奴国,因为这种事情本身他在很久之前就对杨振提出过。

但是,对于杨振拉荷兰人入伙,跟洋夷红毛鬼子合作,他却极力反对。

就在当天下午的出兵议事会上,从登州匆匆赶回的方光琛,忧心忡忡又略带愤满地对杨振说道:

“西来红毛洋夷,不管是佛郎机,还是荷兰夷,皆非我等同类,且其狼子野心,来者不善,比之清虏、东夷,更为可虑!

“今日都督与之合作,与之共谋倭奴,以期事倍功半,或未可知,怕只怕从此以后,洋夷反而知我虚实,然后调转炮口,用兵谋我!

“若其如此,则我金海镇北方清虏未除,东南海上又添一强敌,且此强敌,绝不同于北虏清虏乃至东夷之类。

“它们越洋而来,最擅坚船利炮,方某尝闻此辈在南洋所为,各种罪恶,罄竹难书,若其知我虚实,转而谋我,则我金海、登来二镇,从此多事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