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七五章 本意

大明新命记 第九七五章 本意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听了何廷斌的解释,杨振微微点了点头,德川幕府的锁国令的确对曾经依靠海贸起家的萨摩藩影响很大。

原本他们靠海吃海,凭借海贸,财富不断壮大,地盘也不断壮大,可是不愿坐视萨摩藩强大起来的德川幕府发布了锁国令,同时垄断了对外贸易之利。

两百年后萨摩藩成长为倒幕运动的主力,也跟这一点有关。

当然了,杨振对德川幕府的锁国令还是举双手支持的。

不管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是为了自己垄断外贸之利,还是为了打压九州岛的外样大名,他们这样做起码削弱了萨摩藩的实力,迟滞或者延缓了萨摩藩对琉球王国的吞并步伐。

如果不是德川幕府的锁国令,萨摩藩很可能早在明清鼎革之际,就会完成对琉球王国的吞并,而不会硬生生等到德川幕府倒台之后。

就此而言,德川幕府的锁国令特别是德川幕府的存在,对这个时代的东亚其他地区而言,倒是一件好事情了。

“你说的也是。不过萨摩藩穷一点也好,穷一点也就没那么些野心,不用动不动就想着南下,去蚕食我大明的属国琉球了!”

“都督说的是!”

“那么,何通事,除了这个萨摩藩,九州岛、四国岛以及倭奴本州岛上,还有哪个沿海的藩国曾经富可敌国呢?”

杨振称呼何廷斌为何通事,显得有些外道。

但是当着荷人军官们的面儿,尤其是汤玛士佩德尔的面儿,杨振也不能不谨慎从事。

何廷斌显然也知道杨振意思,不经意地转眼看了正在侧耳倾听杨振说话的汤玛士佩德尔,故意大声问道:

“都督的意思是?”

“财富留给它们,何如我们取之?”

“呵呵,都督说的在理。不过都督既然如此说,那不如直接往江户!”

之前在福江岛上已经跟杨振有过沟通的何廷斌,大声说话,并将话题往进军江户那边引。

“德川家石高超过四百万,倭奴国金山银山以及海贸之利,尽皆归他所有。联合舰队打十个外藩所得,恐怕也不如取一个江户!”

荷人舰队对于要不要北上江户城,跟德川幕府签一下城下之约,意见并不一致。

荷人舰队指挥官马克西米连乐麦阿倒是有这个意图,并将其列为此行的最高目标。

但是乐麦阿麾下的一些船长军官们,却并不是很积极,有的认为与萨摩藩的条约已经达成了,此行战果已经够了。

还有的就是单纯认为,江户城还是太远了,天气与海况变幻莫测,继续北上有风险。

对此,杨振并不是没有想过干脆抛开荷人舰队,自己率领船队前往江户,而且这样一旦取得成功,那获益就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

可是他再一想,自己麾下的几个水师将领,对辽东半岛东西两面的海况熟悉归熟悉,可是他们当中并无一人,曾经带船来到过倭国的东海岸。

自己单独带领他们绕过九州岛、绕过四国岛,沿海北上江户,成功了固然名利双收,可万一失败了呢?

再者说了,因为几百年前元军的两次征讨倭奴国失败,导致倭奴国对来自海西大陆上的力量并不怎么畏惧。

万一,自己顺利率领水师抵达江户城所在的江户湾之后,震慑不住或者说威胁不了德川幕府的人马呢?

难道自己真的要登陆上岸,一刀一枪去攻德川幕府的大本营江户城吗?

打也不是说不能打,但是要真落入这个地步,那就失了杨振此来的本意了。

这一次,杨振率军前来,并不是跟倭奴国全面开战来了,也不是来跟德川幕府非得拼个你死我活才行。

杨振此来,就是想从倭奴国收获一笔金银财货以及粮食等物资,为接下来的北上攻灭清虏之战筹措物资做准备来了。

要正陷入跟德川幕府的死战,那就跟杨振此来的本意南辕北辙了。

所以考虑来考虑去,杨振还是觉得,应该拉上荷人舰队继续北上,联合他们才能真正威慑住德川幕府的那帮人。

那帮人不畏惧来自高丽半岛的军队,也不畏惧来自大明朝的军队,但他们却相当畏惧来自泰西的红毛鬼洋夷。

德川幕府下达的锁国令,看起来趾高气昂,自高自大,但实际上暴露出来的恰恰是对洋夷泛海东来的恐惧。

这种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而杨振恰恰就是要利用他们的这种恐惧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崇祯十四年九月初七上午,也即迫使萨摩藩的岛津氏签订城下之盟后的第三天上午,在杨振、汤玛士佩德尔以及科恩和何廷斌的建议之下,马克西米连乐麦阿终于下令重新,率领联合舰队离开鹿儿岛湾,然后往东穿过大隅海峡北上,出兵江户城了。

在条约达成后的几天里,荷人舰队指挥官乐麦阿一边反复考虑要不要继续扩大战争的问题,另一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处理萨摩藩条约达成后的善后问题。

乐麦阿在跟岛津光久达成条约后,就将之前他交给长崎奉行柘植正时转呈幕府要求全面开放通商的信件,委托给了岛津光久,叫他派人投递到江户幕府那边去。

对此,被迫投降了的岛津光久不敢不答应,于是在九月初五一早,就派人走陆路出发前往江户方向传递荷人的外交信函去了。

对于乐麦阿的这个做法,杨振一开始是相反对的,但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杨振过去在对清虏作战的时候,因为长期处在弱势一方的地位上,作战之时,常常采用突袭或者伏击的战术,喜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如今面对倭人,杨振情不自禁地就想采用以往习惯了的打法。

但是荷人舰队却不太一样,他们已经习惯了全面占据优势的打法,所以更希望直接吓唬住对手,然后不战而胜。

这两个打法,哪个更好,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不过就目前情况而言,杨振觉得或许荷人的做法更有可取之处。

因为当你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你应当考虑的,不是避敌主力,而恰恰是调动敌人的主力来战。

当然了,鹿儿岛城之战以后,联合舰队的整体实力在面对幕府军队的时候,是不是全面占优,杨振的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荷人舰队原有五艘巨型夹板船以及十几艘小型船只,但在之前的作战之中,其中一艘名为普特曼斯号的巨型甲板船,在鹿儿岛城所在的海岸附近中了几炮。

虽然萨摩藩的海岸炮台上,装备的只是佛郎机子母炮的彷造品,它们打出的弹丸,只有拳头般大小,但是被倭人称作国崩的佛郎机子母炮,属于后装速射炮,还是具有一定威力的。

好在普特曼斯号只是被佛郎机子母炮的几发实心弹,打中了左舷,同时有几发打断了几根帆索而已,实质损伤并不太大。

不过考虑到新占领的甑岛列岛以及种子岛、屋久岛等大隅列岛需要有人驻守,同时也免得被萨摩藩出尔反尔在后方捣乱,对后路不太放心的乐麦阿,便决定派出普特曼斯号的船长,一个名叫丹克的甲必丹,带几艘大小船只,留守种子岛。

当然,乐麦阿这么做,其实也是想把荷人舰队已经取得的战果,包括已经缴获的各种物资,真正落袋为安。

对此,杨振完全理解。

毕竟,就是杨振自己,也不可能带着从萨摩藩这里获得的战果和缴获的物资,长途跋涉前往江户方向去。

这次收获的东西,虽然没有杨振想象的多,可是全部装载到现有的战船上,也是个累赘和负担。

只有将它们真正送回福江岛乃至瀛洲岛去,才算是真正放心。

包括荷人看不上的那些被堵在鹿儿岛湾深处的大批倭船,杨振也一度犯过愁。

带着吧,它们有点太多了,同时个头又小,于海战用处不大。

可是留下吧,它们难免又要继续被萨摩藩所利用。

谁知道这些个体量不大的倭人关船、小早船,将来会不会成为倭人反击自己的利器呢!

除此之外,就剩下一把火把它们全烧了。

可是这样做,杨振又觉得有点可惜,毕竟是三四百条船只,虽然个头不大,可是数量不小啊。

一贯精打细算节俭度日的杨振,自然舍不得弃之不用,也舍不得一把火烧掉。

好在九月初四一大早,杨振就已经叫严省三派人派船返回福江岛传令去了。

就此而言,杨振可比乐麦阿有优势多了,因为不管是福江岛,还是瀛洲岛,都比大员岛可近便多了。

到了九月初六日的傍晚时分,夕阳已西下的时候,沉永忠带着从福江岛出发的船队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鹿儿岛湾。

来之前,沉永忠就已经从严省三派去的一个传令把总那里知道了杨振船队兵马在鹿儿岛湾的情况。

所以他带来的船只虽然不算多,可是跟船前来的瀛洲岛水手,却很是不少。

杨振曾经一度考虑过要一把火烧掉的众多萨摩藩关船、小早船,在有了水手以后,就马上不同了。

这些船只,对于海上作战来说,一时派不上用场,但是它们却完全可以充当金海镇的近海运输船。

就这样,崇祯十四年九月初七日上午辰时,顺着鹿儿岛湾退潮的水势,由荷人舰队指挥官乐麦阿和杨振共同指挥的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了鹿儿岛湾。

一出海湾,一队往东,一队往西。

往东的,正是前往大隅海峡转头北上的联合舰队。

往西的,则是规模看起来更加庞大的满载而归的沉永忠船队。

当然,往东的联合舰队在行经大隅海峡的时候,也有一艘名叫普特曼斯号的巨型夹板船,脱离了船队的行列,带了其他几条满载的船舶向南,拐向种子岛停泊驻守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