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四二章 更好

大明新命记 第一零四二章 更好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祖思最后的一句话,直接把杨振搞懵了。

不过短暂的懵圈之后,杨振立刻就意识到,辽西兵马向西去打喀喇沁是一个原时空没有出现过的打法。

这是一个新思路。

不管是为了故意打草惊蛇也罢,或者单纯是为了捏软柿子也罢,趁着春上青黄不接的时候去西边打喀喇沁,绝对要比一路往东跟清虏硬钢更有胜算。

杨振正要询问这是哪个高人给提的建言,这时又听祖思对他补充说道:

“都督或许是,希望辽西兵马能在都督率先攻虏之后,大军直入辽沉腹地。这样做,固然能够大涨我军士气,可是自广宁往东,不论河东河西,地形于我皆不利,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我大军贸然东出,很可能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祖思看了看杨振,见杨振虽然依旧沉默不语,但是却微微点了点头。

杨振的点头,令祖思一下信心倍增,于是紧接着又说道:

“不管是我家大帅,还是宁远洪督师,都认为,在目前情形之下,与其出兵东进辽沉腹地,去攻清虏据守之坚城,不如诱敌来攻我义州或者松锦,依托对我有利之地形,歼敌于义州松锦等坚城之下。”

“你们的意思是,据城固守,诱敌来攻?”

“正是如此。”

对于祖思的回答,杨振依然不置可否。

事实上,据城固守,诱敌来攻,一直以来也是杨振在面对清虏大军时的优先选择。

只不过此时此刻,祖思他们一边让杨振率先发起攻势,另一边他们自己却又准备据城固守,这样的话双方又该怎么配合呢?

毕竟杨振要是在东线发起攻势之后,清虏的主力兵马或者或者说至少一半主力会被杨振牵制。

这个情况下,黄台吉除非脑子进水了,要不然的话是不会轻易再往辽西分兵的,更不要说对松锦义州等地发起攻坚了。

眼见杨振再次脸色沉了下去,祖思立刻解释道:

“都督也知道,当今天下能战之兵,尽在辽西,当然金海镇也是天下雄兵——,可是尽管如此,我军大部仍是擅守而不擅攻,有城池可以容身御敌,对多数兵马来说,军心士气方面都要好过在野外迎敌!”

“这个我知道,眼下云集辽西的各路兵马,人数虽多,但是缺少磨合,若是用来守城,尚可团结协作,可要用之于野战,则可能陷入混乱。”

对于祖思所说的那些东西,杨振当然明白咋回事,因为他之前采取的很多对虏作战的打法,都是基于同样的考虑而制定的。

现在祖大寿或者洪承畴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这并不是坏事,说明他们对当前云集辽西的各路兵马,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在清虏身后发起的攻势,事实上等于说根本得不到辽西兵马的响应。

因为一旦清虏在西线按兵不动,那眼下云集在辽西的那么多兵马岂不是被动处于作壁上观的状态了吗?

想到这里,杨振径直问道:“你们想在辽西据城固守,诱敌来攻,然后歼敌于辽西坚城之下,这个想法原是不错的。可是你们打算如何诱敌?打算如何在本都督勐攻清虏后方的时候,诱使清虏伪帝黄台吉分兵去攻辽西?”

“这个么,一是再打广宁,当初张存仁反正归来之后,我家大帅曾下令毁掉广宁城。但是自去年三月开始,清虏发兵征调了大批人力物力,已在原址上重修了广宁城,并派了清虏镶红旗旗主罗洛浑亲自坐镇。”

面对杨振的追问,祖思与洪承撰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当下两人对视一眼,仍由祖思负责为杨振解惑。

“想必都督知道,清虏最善于围城打援,既然他们可以,我们当然也可以。我们可以通过作势再夺广宁城,来诱使清虏辽沉来援,然后依托闾山地形或伏击或阻击,当能获胜。”

闾山就是医巫闾山,就在广宁城西。

杨振见祖思说的这么信誓旦旦,心知祖大寿等辽西兵马必然已在医巫闾山通往义州城的方向驻兵,或者构筑了工事。

对此,杨振没有多问什么。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黄台吉不会在金海镇北上攻击其大后方的时候轻易出兵辽西。

也就是说,他依然担心黄台吉不会中计。

因此,杨振想了想,说道:

“你们想围点打援,这个设想自然是好的。可是正如你方才所说,围点打援可是清虏惯用的计谋,如果你们围了广宁城,黄台吉就是不中计,不出兵,你们可有后手?”

祖思知道杨振难缠,不是一个轻易能够说服的人物,但是他也没有想到杨振想问题想的这么长远,当下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解释道:

“都督可能有所不知,如今坐镇广宁城的这个罗洛浑,乃是清虏镶红旗原旗主多罗克勤郡王岳托的长子。岳托死后,罗洛浑继承了克勤郡王爵位,并继承了清虏镶红旗的旗主之位。

“有这个罗洛浑在城中,我辽西兵马一旦围城,清虏便不能不救。若其果然不救,届时我辽西兵马出动数万精锐,甚至十来万人马一起压上,则广宁城必然再次易手。

“到那时候,我们一旦拿下了广宁城,拿下清虏克勤郡王镶红旗主罗洛浑,那么辽河以西之地,必将重回我辽西兵马手中。若得如此,也足以对朝廷,对圣上有个交代了。”

听到这里,杨振对辽西兵马对此战的态度有了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已经知道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渡过辽河往东,去直扑辽阳或者沉阳了。

想到这一点,杨振心里竟然丝毫也没有什么愤怒或者不舒服的感觉。

事实上正相反,他的心里面居然没来由地有了一阵轻松之感。

辽西兵马如此保守,从平虏复辽作战的角度上来讲,当然对杨振是不太有利的。

因为他们的行动越保守,就越是无法发挥出对清虏主力的牵制或者调动作用。

这样一来,杨振在东线面临的压力就会大很多。

可是,也正因为他们如此保守,杨振将来才会有机会亲自打进辽阳乃至盛京城。

尤其是清虏经营已久的盛京城,其中的宫室府库、各大王府,以及八旗衙门的公库等等,都是杨振眼馋已久的目标。

收复辽沉必定会给杨振带来巨大的声望,这是一定的。

但是与巨大的声望相比,杨振更希望在收复辽沉的过程中收获清虏皇室和八旗权贵们积累多年的巨额财富。

有了这笔巨额财富,杨振及其所部兵马接下来就有了无限可能。

一念及此,杨振对于洪承畴、祖大寿等等辽西兵马的各种蝇营狗苟的小心思小算盘,也就没有那么在意,没有那么不爽了。

不过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没有及时应答祖思的那番话,却叫祖思和洪承撰心中一顿忐忑不安。

最后还是洪承撰接着站了出来,对杨振继续劝说道:

“都督不必有什么疑虑,就是清虏不中计,没有分兵来攻辽西,我们除了可以顺势拿下广宁,也可以从宁远、锦州西出边外灭亡喀喇沁甚至其他投靠清虏的东蒙诸部。

“清虏兵锋是强,辽西各部若是正面相抗,胜败难以预料,可是打那些边外部落,以有备攻无备,且其失去清虏八旗援手,必然不是我蓟辽宣大精锐兵马的对手。

“真到那时,东蒙诸部必定要向清虏伪帝黄台吉求援,若其不肯发兵救援,则必会失去东蒙诸部效忠之心,若其发兵救援,则正中了我们要调动清虏兵马分兵的谋划!

“到那时,不光是都督你的东线避免了清虏全部主力压境的威胁,而且我们辽西诸路兵马,也将找到不用前往辽沉攻坚,就在辽西与清虏决战的机会。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好?”

“嗯,如此一来,的确是更好一些。”

听完洪承撰的进一步解释,杨振终于脸色一缓,点着头,对他们两个的说辞表示了肯定。

“都督英明!”

杨振一点头表示认可,祖思也连忙称赞其杨振来了。

接下来,杨振又问了问辽西那边的其他情况,然后与洪承撰、祖思二人正式约定了双方出兵的大致时间,便将他们委托给了张得贵、潘文茂等人接待,让他们去商谈购买金海镇火器的事务去了。

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上午,杨振亲赴双岛湾,为洪承撰、祖思以及率领觉华岛船队前来金海镇的副总兵江翥送行。

他们的船队是带着拆东墙补西墙所拆借的辽饷来的,不过走的时候,几乎每艘船都是满载而归。

有了这些新式的火器,再加上辽西兵马强悍的马步军,打上一场两场胜仗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如果他们拿着这些东西,去对付边外的那么臣服清虏的落后部落,那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虽然杨振在即将发起的东线作战中,已经无法再指望辽西兵马增援了,但是杨振已经想开了,只要他们别拖后腿,那就算是他们给自己帮忙了。

送走了洪承撰、祖思一行人后,杨振回到旅顺南城,立刻向征东军三大团营以及南路水师团营下达了四月初一大军起行北上的正式命令。

当日下午,整个旅顺口内外,顿时进入了全面动员的状态之中。

不过杨振还没来得及收拾行装,就在三月二十八日的夜里,在旅顺南城总镇府意外见到了由许占魁护送着连夜赶来的仇必勇一行人。

而令杨振最为惊讶也最为惊喜的是,已经失联很久的金士俊,竟然也在跟随仇必勇前来旅顺口的一行人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