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八四章 法子

大明新命记 第八八四章 法子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臣当然也想独当一面,或者更进一步。

毕竟一个总兵之位,对一个从军半辈子的人来说,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他自己心里其实清楚,将来打退了清虏的围攻后,镇江堡城这里的总兵之位,杨振直接安排给他的机会并不大。

因为这个地方是水陆要冲,安排一个领有水师的将领坐镇此地,其实对金海镇的大局更为有利。

所以,他其实不想公开跟仇震海竞争未来镇江堡城的总兵位置,甚至可以说,他还有意成全仇震海。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会无条件地支持仇震海的提议。

毕竟眼前镇江堡的大好形势可是全军血战得来的,可不能因为仇某人的一着不慎而毁于一旦。

“这个嘛——”

杨振听了张臣的说法,顿时有点两难了。

没错,他的确是有意要给仇震海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但是张臣所说的风险,他也不能不小心警惕。

作为穿越客,他知道很多有关清虏三顺王后来的事情,也知道耿仲明最后死在了入关南下进兵两广的路上。

而耿仲明的死因,也正是他的部将向多尔衮告发了他以往的各种罪行,他自知多尔衮不会放过他,因此畏罪自尽了。

当然了,具体的内情,比如说到底是多尔衮赐他自尽的,还是他听闻多尔衮要治他的罪畏罪自杀的,杨振并不清楚。

毕竟杨振在前世的时候也不是什么清史爱好者。

至于耿仲明部将石明雄、宋国辅等人,与耿仲明的各种恩怨嫌隙,杨振就更不清楚了。

他只知道,耿仲明部下诸将各有实力,而且派系斗争激烈,即使后来耿仲明死了以后也没有停息。

直到耿仲明死后不久,多尔衮也病死了,多尔衮的势力被清算之后,耿仲明的王位最后才几经周折被耿精忠所继承,耿家的内斗以及其部下各派将领的内斗,也才算是告一段落。

如果是在后世,杨振可以很轻松地查到石明雄与宋国辅两人的情况,查到他们与耿仲明的恩怨嫌隙,从而很容易判断他们是真降还是诈降。

但是,在崇祯十四年的正月,杨振可没几百年后那样便利的条件。

即使他的军中已经有了不少清虏汉军八旗出身的降将,比如金玉奎,刘仲锦,甚至是仇震海这样的将领,可是在眼前这个事情上,他却依然无法获得多少真正有用的内情。

“是啊,都督,张副将的担心很有道理,须知兵不厌诈,石宋二人所为,万一是清虏伪帝黄台吉或者耿仲明见强攻我们不下,而使出的计策,那咱们真出兵,可就中计了!”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咱们应该怎么办?”

杨振正皱眉沉思,却听见自己的中军副将李禄也站了出来支持张臣的意见,于是询问他目前情况应该怎么办。

“以卑职之见,都督带领咱们既然已经在镇江堡城中坚守几个月了,还在乎多坚守一段时日吗?目前情况,只要我们坚守下去就能赢。卑职看,一动不如一静,既然石宋二人真假难辨,咱们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李禄的心思,倒是稍微单纯了一点,没想过什么战后镇江堡城总兵之位的问题,就是单纯从战事胜负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么最稳妥的做法,的确是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李禄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在场其他人许多将领的赞同。

之前那些一再跑到杨振的面前主张出战的将领们,此时竟然一改立场,开始变得稳重了起来,开始跟着李禄一起劝说杨振要慎重。

然而可惜的是,杨振对于消灭耿仲明所部人马的意愿,相当强烈。

现如今遇到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可不想因为一心求稳而坐失良机。

而且对杨振来说,既然石宋二人的书信不知道真假,他们的心思不好确定,那么想办法确定一下就好了。

“仇副将!”

“卑职在!”

“刚刚张副将李副将他们说的,未尝没有道理。对于石宋二人的投诚之意,你有多大信心?”

“都督,石明雄、宋国辅的信中虽然没有说明他们意图反正来降的具体缘由,但卑职猜想,必然跟今日头午咱们发起的炮战有关。”

杨振这么询问仇震海,在场所有人都看出来,这是在给仇震海一个说服众人的机会。

仇震海自己当然也认识到了,于是立刻就说出了自己的各种推断。

“如果当时值守江上的人马,是石明雄与宋国辅二人所部,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他们失了重炮,捅了这么大篓子,不光是黄台吉不能饶了他们,就是耿仲明也必然会叫他们背锅!

“一旦如此,他们二人继续留在清虏那边,继续留在耿二麾下,别说什么前程了,怕是小命都有可能不保,而且就算侥幸留下了小命,活罪也必然少不了。

“卑职自己,也曾在清虏那边滞留多年,对于此等人的心思,多少也有一些体会,除了那些在大明这边罪孽深重的,或者一些老奴时旧汉军出身的,少有不是三心两意的。

“何况现如今都督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杀了多少清虏所谓名王,清虏八旗之声势已经大不如前。如此种种加在一起,石宋二人之投诚,其实不论真假,皆值得都督利用!”

仇震海说到最后,也没敢打包票。

当然了,他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兵不厌诈,而怀顺王耿仲明又是出了名的阴险狡诈,他万一搞错了,那可就成了金海镇的罪人。

杨振听了他的条分缕析,包括在场其他人听了他的这番推论,当下皆沉思不语。

过了一会儿,杨振问道:“之前听你说,石宋二人投诚是真是假很好判断,那么,你有什么法子确定他们是真是假么?”

“这个么——,卑职以为,都督可以连夜派人出城回访他二人,与他们约定兵变的暗号或者时辰,或者都督干脆告诉他们,咱们这边什么时候开炮轰击城西清虏大营,他们就得什么时候在威化岛发动。”

仇震海那里倒是真有一个法子,杨振刚把问题抛出来,他就立刻回答上了。

并且,他看见杨振听了自己的话明显一阵愕然,好似没有料到自己的法子这样简单,于是接着补充说道:

“他们的手里不是还有几门重炮吗?都督可以命令他们在听到镇江堡城西的炮声之后,使用他们的重炮,调转炮口轰击威化岛的清营。

“只要他们肯这么干,那就说明他们下了决心。到时候,他们在威化岛的炮声一响,我们马上就出兵!一方面帮他们灭了耿二,另一方面接应他们入城!”

说到这里,仇震海见杨振惊愕之色散尽而且频频点头,当下越发认定自己的方法可行,信心大增。

同时他担心城中将领们对于冒然接应石宋二人兵马入城有疑虑,立刻又解释了一句。

“当然了,如果都督不放心,如果诸位不放心,将他们接应入城之后可以先安置在镇江门瓮城当中,就算有诈,也不至于生出多大的乱子!”

“呵呵,那倒不必。”

杨振对仇震海所说的这些法子,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

当然了,他不满意也不行,因为他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

同时,考虑到此时后半夜已过了丑时,再过两个时辰天就该亮了,所以他马上就下了决心。

“如果如你所说,石宋二人真能遵我号令,调转炮口,轰击威化岛清营,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自然会信得过他们!”

杨振说完这话,再去看张臣、李禄等人,看了一圈,众人皆点头不语,显然也认可了杨振所说的这一点。

杨振见状,稍一思索,就接着说出了自己对于此事的决定:

“既然有法子验证他们的投诚之心,那就尽快派人去跟他们联络——,仇副将,我看就派俞海潮亲自去走一趟,一会儿就去。

“叫俞海潮告诉他们我的决定——初七日夜半前后,我们要使用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大举轰击城西清营,我们的炮声就命令!

“如果他们真的决意投诚,到时就使用他们掌握的重炮,轰击耿仲明所在的威化岛清营!一旦他们在威化岛上开炮动手,我们就会出兵。

“到时候他们与我们里应外合,灭了威化岛上的耿仲明,本都督不仅保证石宋二人及其所部前罪尽销,而且一定为他们向朝廷请功!”

“卑职遵命!”

仇震海见杨振下定了决心,马上抱拳躬身,肃容应诺了。

这件事是他一力主张,他自然深知责任重大。

对他来说,成功了固然得名又得利,可是一旦中计了或者说虽没中计但却失败了,那么他的总兵之路,就算是断掉了。

“另外,张臣,李禄,杨珅,城西那边虽说是叫你们虚张声势,牵制清虏主力,可是你们也不能不能好好准备。”

杨振给仇震海、俞海潮安排了任务以后,马上转向了主守城西的几员主要将领,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两手准备。

“如果城西清虏兵马主力,到时候不顾一切也要去威化岛救援,那么咱们未尝不可以弄假成真!

“你们要多备弹药小炮,多备飞将军,还有引火之物,初七日夜,你们真要能火烧清虏连营,那么威化岛那边最后打成什么样,就都无所谓了!”

“原来如此!”

杨振话音刚落,李禄、杨珅、张臣等人相互对视一眼,心中顿时恍然有所悟。

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再反对杨振出兵城东了,而是呼呼啦啦地一起站了起来,对杨振躬身抱拳说道:

“卑职遵命!”

就这样,在接到石明雄、宋国辅派人射入城中的投诚书信后,当天晚上的后半夜,杨振做出了决定,同时派人前去联络。

下半夜约莫寅时前后,俞海潮领着一棚精挑细选的手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人人全副武,装裹着一块灰白色毡毯做成的白色披风,摸黑出了镇江门。

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城了,所以出城前他们把此行看得异常危险,唯恐落入城外清虏的圈套或者伏击之中命丧黄泉。

可是他们出城不久,刚刚行至城东不远处的江岸附近,就已经跟石宋二人派来守望等候的信使接上了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