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二九章 伤亡

大明新命记 第八二九章 伤亡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孔有德、耿仲明两个兔死狐悲,心中感慨自己将来会又什么命运的同一时间内,正黄旗佐理旗务大臣纳穆泰和镶黄旗佐理旗务大臣,也都先后向黄台报告了本旗兵马的损失情况。

他们报告的损失情况,与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报告的损失情况,大体一致,但又略有不同。

三旗大体一致的地方在于,正黄旗和镶黄旗旗下的精锐巴牙喇和马兵阿礼哈超哈,跟镶蓝旗一样,基本上损失都不大,甚至比镶蓝旗还小。

其中正黄旗的巴牙喇兵没有什么损失,因为他们担负有侍卫清虏伪帝黄台吉行在的职责,所以根本就没有出战。

倒是镶黄旗的巴牙喇兵有了一点损失,因为他们被黄台吉下令,跟在攻城大军的后面督战,其中那些在战场上过于靠前的,就没能回来。

正黄旗的阿礼哈超哈,也就是所谓的“随固山额真行营马兵”,一直跟着正黄旗螨洲固山额真瓜尔佳图赖,驻扎在镇江堡城东鸭江威化岛一带,也没有参与城西的这场攻城战,当然也就没什么损失了。

至于镶黄旗的大批阿礼哈超哈马兵,这一回当然是跟着镶黄旗固山额真叶克书上马出战了。

但是正如镶蓝旗的阿礼哈超哈马兵一样,他们也是跟在第四个梯队里面,一直在等待发起进攻的最好机会。

也因此,他们基本上也没有出战。

唯有在撤退的时候,因为人多,混乱,围城长垒的出口又少,场面拥挤,被镇江堡城头上重型红夷大炮打出的几轮重炮,打死打伤了一批。

但是总体损失并不大,或者说微乎其微,因为林林总总合计起来,也不过两百来人罢了。

这是正黄、镶黄二旗,与镶蓝旗大体一致的地方,也就是两旗的核心骨干人马没啥损失。

纳穆泰和拜音图所报告的这个情况,令黄台吉暗地里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令黄台吉有些唏嘘,也令在场的两黄旗将领们感到有点肉疼的是,除了两黄旗巴牙喇和阿礼哈超哈没有多大损失之外,正黄旗和镶黄旗其他的人马尤其是此次随军的大量厮卒阿哈们,可就损失很大了。

两黄旗汉军各牛录以及两黄旗各牛录旗丁的随从厮卒阿哈,累计损失了三千八百三十四人,其中正黄旗损失了一千七百一十三人,镶黄旗损失了两千一百二十一人。

当然了,具体而言,两黄旗各自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正黄旗在籍的汉军牛录兵马损失相对少一些,只有三百来人。

因为正黄旗汉军固山额真马光远奉旨领了正黄旗许多重炮牛录,留守盛京城内外几处要地,并没有跟着过来。

如果他也来了,那么这次恐怕也不能独善其身,会不会死不好说,但是他得亲自披挂上阵,这一点估计是肯定了。

与正黄旗汉军损失相对轻微不同的是,正黄旗下属于各螨洲牛录旗丁私产的厮卒阿哈们,却损失很大,撤回后,一点验,损失超过了一千四百人。

而镶黄旗的损失情况比较平均,旗下汉军牛录与隶属满蒙牛录的厮卒阿哈队伍,损失几乎一样多。

不包括巴牙喇和阿礼哈超哈在内,镶黄旗损失的其他两千多人里面,光是隶属汉军各牛录的有九百七十多人。

就连镶黄旗汉军固山额真张大猷,都跟镶蓝旗汉军固山额真李国翰一样,因为亲自披甲上阵冲城而死于城下。

而且,除了镶黄旗汉军固山额真张大猷本人以外,镶黄旗汉军里面几个旧汉军出身的甲喇额真如戴都、崔应泰、杨名远三人,也全都没能如期撤回来。

对黄台吉以及在场的众人来说,但凡是没能在鸣金收兵之际撤回来的,其结果自然不用多说了。

他们要么就是死在当场了,要么就是成为俘虏了。

对于厮卒阿哈队伍的损失,不管正黄、镶黄、镶蓝三旗满蒙牛录下的旗丁以及披甲人们怎么想,反正黄台吉本人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对黄台吉来说,厮卒阿哈就是各旗旗丁及披甲人们的私产。

让他们随军从征的一个主要目的,本就是在关键时刻叫他们抱薪负土,填堑而前,充当攻城主力的挡箭牌替死鬼的。

而且这种人多得是,死了也就死了,没什么好心疼的,因为他们死了以后,各旗还可以再去俘获。

也正因此,黄台吉原本阴沉得要杀人的脸色,竟然在听了纳穆泰和拜音图一五一十的报告之后,有了好转。

“这么说,这一次大军强攻镇江堡西墙,阵前伤亡的,主要是各旗的厮卒阿哈,以及各旗汉军牛录了?”

黄台吉听完了济尔哈朗、纳穆泰和拜音图三人的报告,沉默了一会儿,幽幽然地问出了这样一句话。

对此,济尔哈朗三人看了看彼此之后,由最后向黄台吉报告损失情况的拜音图继续应答黄台吉的询问。

“回皇上的话,实情大体如此,其中尤以各旗随军伺候的厮卒阿哈为主。唯一奴才等人深感惋惜的,是沙尔虎达、李国翰和张大猷三人战殁。

“此三人一向公忠体国,精诚事上,以往即立下战功累累,此次更亲自披甲冲城,堪为八旗将士楷模,此番战殁,诚为国之损失,奴才敢请皇上择时下旨,抚恤其家,封赠爵禄!”

拜音图是宗室出身,曾任镶黄旗固山额真,现在又是镶黄旗佐理旗务大臣,深得黄台吉的信任。

范文程死了以后,在黄台吉的面前能说上话,并且说了话黄台吉能听进去的人物,并不多,但是拜音图肯定算一个,而且是排在前面的一个。

就说此刻,黄台吉听完了拜音图的回答以后,点了点头,叹口气说道:

“沙尔虎达,李国翰,张大猷三人,诚然是可惜了。朕对他们本来寄望甚深,如今他们战殁了,朕心实痛。

“拜音图,你的建议朕准了。刚林,且记下此事,等将来大军回了盛京,内三院要起草诏书,写清他们的功劳,从优抚恤其家,封赠爵禄美号!”

“奴才遵旨!”

“皇上英明!”

同样跪在大帐里面的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听见黄台吉这样说,连忙领旨承当下来。

这时拜音图、纳穆泰、济尔哈朗以及被紧急召来此处议事的其他王公贝勒固山额真们,也一起叩首称颂黄台吉英明。

不过黄台吉说完了那些话后,在他的心里面,那些事情就算是已经翻篇了,他也不再关心。

于是,接下来镇江堡城西清虏大营里的御前会议,终于进入了正题。

“今日之战,你们在这里的,虽然没有披甲上阵,但是你们好些人跟朕一起,也都看见大军攻城的情况。接下里如何办,都说说吧。”

黄台吉的心里,现在也很纠结,虽然这次攻城损失的人马,主要是厮卒阿哈和各旗汉军牛录,但是镇江堡城上的铳炮威力之猛烈,也让他大感意外。

而且直到现在他才真正醒悟到,杨振先前的种种示弱行为,很可能都是故意做出来给他看的。

实际上,镇江堡城内不仅入驻了杨振金海镇的主力人马,而且重炮数量并不比自己带来的少,特别是其他火枪火炮等火器数量,更是远超过了自己的大军。

他原以为,镇江堡西城的瓮城已经被击毁了,而且其瓮城内的内城门也没有堵死,只要不惜死伤,不管是攻入内城门,还是沿着垮塌的瓮城攻上城头,都是很有可能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下旨,叫镶蓝、镶黄两旗汉军的固山额真李国翰、张大猷亲自披甲上阵,去军前指挥冲城了。

然而他赌输了。

镇江堡西门外瓮城轰然倒塌的瓮城,并没有为他的大军铺平攻上镇江堡城头的道路。

而倒塌的瓮城里,那个敞开着的,貌似在向他招手的城门洞,也并没有真正向他打开。

以至于现在到底该怎么办,黄台吉自己心里也有点下不了决心了。

“皇上,今日之战,杨振守城兵马铳炮火器之犀利猛烈,皇上你亲眼见了。所幸今日死伤者,多是各旗下厮卒阿哈。可若是继续强攻下去,死的就不是厮卒阿哈,而是我大清八旗子弟了!”

黄台吉征求意见的话刚一出口,镶蓝旗旗主多罗郑郡王济尔哈朗就站了起来。

济尔哈朗原本是最着急夺回镇江堡城的,所以以前他都是赞成强攻镇江堡的。

可是现在,刚刚经历一上午的攻城受挫,尤其是经历了他旗下沙尔虎达所领兵马的大批死伤以后,他的态度马上就变了,已经开始反对继续强攻了。

黄台吉看济尔哈朗态度转变,又见今日召来参加御前会议的人物当中有不少都在点头,于是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对济尔哈朗说道:

“那么,以郑郡王之见,我围城大军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济尔哈朗见黄台吉这样问,立刻就知道黄台吉的心思也动摇了,眼下黄台吉心中并无定见,于是答道:

“回皇上的话,眼下摆在我大军面前的,其实还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是继续围城,采取我大军之前的策略,围而不攻。其二,则是留下一半兵马围城,分出一半兵马过江筹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