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六八章 乐浪

大明新命记 第八六八章 乐浪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沉器成毕竟还是有些书生意气,虽然他凭借一定的心机手腕与厚脸皮,在海洋岛那里成功收拢散乱的朝人各路义兵,但是他只暂时得到了那些朝人将领明面上的归心。

对于各个将领下面到底有多少人,都是什么情况,比如有多少弓手,有多少长矛手,有多少刀牌手,有多少炮手鸟枪手,包括有多少是骑兵,他是两眼一抹黑。

最重要的是,他也不关心这些具体问题,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此时祖克勇一问,他也回答不上来,也没一个准备人数,所以略想了想,只给出了一个大概。

祖克勇一看就明白了,这又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干脆也不细问了,只笑着点了点头,请他尽快将这些人送到庄河堡来。

不过,就在这么一个简单的问答之后,祖克勇下了决心,不能让沉器成跟着他一道去打岫岩堡。

对祖克勇来说,沉器成麾下的兵或许可以用,但是沉器成本人,他可不能用。

因此,当场感谢了沉器成的贡献,并答应一旦事成,为他向杨振表功之后,就以此行比较凶险为由,坚决拒绝了沉器成跟着前去的请求。

至于一起参与了议事的林庆业,则根本没有开口。

他也知道自己麾下的水营,有许多只是寻常桨手船工,别说没有战马,就是有战马也根本做不了骑兵。

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暂时充当着沉器成的副手,替他处理各种军中杂务。

就这样,十二月二十叁日,祖克勇在庄河堡与俞亮泰他们一起议定了庄河堡的战守事务,也给他们接了风,然后就开始调兵遣将行动起来了。

当天下午,俞亮泰船队上的叁十门冲天炮运送上岸,出借给了祖克勇所部兵马。

同时沉器成承诺派遣参战的朝人义兵里不多的骑兵,也从石城岛辗转来到了庄河堡下。

沉器成的估算倒也大差不差,虽然没有千余人,但是也凑出了九百六十一匹战马与堪用的骑兵。

而九百六十一名自带战马的骑兵,则分属两个人指挥,一个是定州都尉车忠亮,一个是安州都尉蔡门亨。

他们两个人及其部众,能从定州、安州死里逃生跑到平壌府城,最后又从平壌府城死里逃生跑到平壤西海岸,靠的就是他们的战马。

当然了,能够几次死里逃生,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若不是头脑够灵活,身体够强壮,属于朝人义兵里的精锐,他们就是有马,恐怕也活不到现在。

却说车忠亮与蔡门亨两人,各率自己的核心部众来到庄河堡下接受了祖克勇的检阅之后,被编作两个指挥,临时加入了祖克勇的队伍。

当天傍晚,夕阳西下,夜幕初降,祖克勇带着拼凑起来的叁千六百多人的队伍,向北越过冰封的英那河,踏着冰雪往岫岩堡的方向去了。

从庄河堡北上岫岩堡的道路并不好走,事实上除了一些不知道什么朝代什么年月什么人走出来的人迹罕至的小路之外,两地之间也并没有什么正经的道路通行。

好在之前祖克勇轮番派出去的巡哨队伍,包括于乐吾的人马,也包括敖日金的人马,都往那个方向哨探过。

所以,北上道路虽然难觅,行进虽然艰难,可是他们总算没有在夜里迷失方向,正在一步步接近岫岩堡城。

然而,就在祖克勇率军启程前去偷袭岫岩堡的同一天傍晚,黄台吉所统率的再一次征服了李朝的清虏主力兵马,带着捕获的大批人口以及抢掠的大批物资,也浩浩荡荡地回到了镇江堡城外。

事实上,早在黄台吉的主力带着大批人口与物资回到镇江堡城外的头两天,瓜尔佳索海所率领的镶黄旗巴牙喇营与阿里哈超哈营兵马,就已经作为先锋队伍回到了他们之前在镇江堡城南的营地里。

杨振以及镇江堡内的诸将在镶黄旗大批骑兵队伍踏冰过江进入城南大营的时候,就发现了,同时也明白自己们已经失去了毁掉城外清虏大营的最佳时机。

他们当然也弄不明白,到底是祖克勇没有执行杨振的命令,还是说执行了命令但是行动失败了。

总之,镇江堡城外的几处清虏营盘里始终毫无动静,直到镇压朝人起义的清虏主力兵马回来,他们终于认识到镇江堡城最大的考验即将降临。

杨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可以趁着黄台吉率军深入江东李朝那边的时候,干脆撤出镇江堡城。

毕竟夺下镇江堡以后的这几个月里,自己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

清虏智顺王尚可喜的首级,就在自己的手中。

除此之外,自己手里还有好几个清虏旗下汉军固山额真的首级以及数以千计的清虏马步军首级。

有了这些斩获,这一次北上突袭镇江堡之战,应当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更不用说自己将祸水东引,借刀杀人的计划,也已经大获成功了。

朝人北方二道各地的反清起义旋起旋灭,城池大量被毁,人口几被清虏杀绝。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见好就收,从镇江堡功成身退,未尝不是一个说得过去的选择。

而且也并非撤不出去。

自从十一月初,黄台吉统率的清虏主力兵马越来越深入李朝腹地之后,镇江堡城的外面就变得异常平静了。

城北、城西、城南叁座清虏留守大营几乎没有再对镇江堡城发动过一次像样的进攻。

最多也就是派出大批留守营地的清虏步卒,时不时地到镇江堡城外巡行威慑一番而已。

至于在城东冰冻的鸭江干流威化岛上设立的清虏营地,则只有派出小队人马沿着江面远远巡哨的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杨振要是真的下定了撤离的决心,与俞亮泰、林庆业以及祖克勇的兵马联络妥当,率领城中兵马突然弃城而走,应该说是很有机会全身而退的。

事实上,仇震海、柳林甚至是张臣,都或明示或暗示地,向杨振提出过这样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清虏伪帝黄台吉既然已经出兵去收拾反叛的朝人了,那么一旦等他再率主力回来,那么眼下镇江堡拥有的兵精粮足的优势很可能就不具备了。

因为杨振先前带着大家之所以笃信能够守住镇江堡城,就是因为他们笃信清虏大军的粮草是有数的,而城中兵马短期内没有缺粮的隐患。

可是一旦黄台吉从朝人身上获得了大批的粮草补给,同时获得大批的青壮丁口,那么接下来的仗,自己们将立刻陷入不利的局面。

自己们弹药充足是不假,可是弹药再多,在没有新的补给的情况下,也架不住黄台吉那边不要钱的厮卒阿哈队伍啊。

再说了,自己们在城内的粮草充足也不假,每天省吃俭用,每人定量供给的话,再坚持叁五个月也不在话下。

可是这么被围着,干耗着,总会有耗不下去的那一天啊!

所以,自从确认了黄台吉率领清虏兵马精锐主力深入了江东李朝腹地以后,镇江堡城内的各路将领,无不希望杨振能够带着大家出城作战,先将清虏留守营地的大量步兵以及伤兵消灭掉。

然而杨振出于对变守为攻必有伤亡的担心,同时也是出于不想“干扰”黄台吉南下的考虑,始终没有答应。

诸将见杨振就是不肯答应,以为杨振这是准备见好就收了,于是就有人开始转而提议就此撤兵。

在他们看来,与其天天这么大眼瞪小眼地干耗着,既不出兵对外围的清虏大营发动进攻,也不出兵前去救援朝人起义的城池,莫不如干脆撤得了。

这样一来,也就可以避免黄台吉再一次将朝人打趴下之后,卷土重来,回师再打镇江堡城的自军。

但是,杨振仍是迟迟没有下不了决心。

人性都是贪婪的,即便杨振两世为人,他也没能例外。

一想到要放弃已经到手的东西,他就感到肉疼。

与此相应的是,杨振也很笃定,自己就算示弱撤离镇江堡城以后,从江东的李朝君臣那里大获而归的黄台吉,恐怕也不会就这么心甘情愿地收兵返回盛京去。

自己见好就收毁了镇江堡城撤离,黄台吉就会当做威胁已经解除,因此率军撤退,不再理会自己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

除非辽西那边洪承畴祖大寿他们真的动起手来,要不然,自己离开了镇江堡城,黄台吉也会追到庄河堡城去的。

那么既然这样,与其在自己的内线,在庄河堡城,跟黄台吉打生打死,反倒不如继续在工事已经再次完备起来的镇江堡城继续跟他作战。

最多再打上两叁个月,冰雪就将消融,东边的江水将重归澎湃,到那时,就是自己不战而胜的时候了。

只有这样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才能保住目前所得的最大的战果,即镇江堡以南沿海平原大片易垦宜耕的土地。

同时也只有牢牢钉在了镇江堡城,鸭江以东沿海的土地,即先前朝人所谓平安道沿海的区域,也才能尽快掌握在金海镇的手中。

那里的朝人已经被清虏几乎清空了,但是若不能彻底落入金海镇的口袋里,那么迟早还会落入他人之手,要么是前去驻扎屯垦的清虏,要么是战争结束后逃亡归来的朝人。

这可不是杨振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要避免这个结果出现,他现在能够做的,就唯有继续牢牢地守在镇江堡城中。

只要他能够顶住黄台吉大军最后的疯狂进攻,守住镇江堡,守到春天到来江海冰消,那么镇江堡以南直到庄河堡的沿海土地,以及鸭江口以东沿海数百里的土地,就将是金海镇的了。

特别是鸭江口以东沿海数百里的土地,对杨振来说尤其重要。

那里是汉四郡之一乐浪郡的故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