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五三章 执意

大明新命记 第九五三章 执意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迄今为止,杨振的手底下还没有正经文官出身的人员,这个方光琛出身官宦世家,已经算是杨振手底下仅有的文士幕僚了。

他的想法,跟张臣、李禄、杨珅等人都不一样,但是他思考的东西,显然更加深远。

然而,他的这些个想法,杨振并不是不知道。

杨振当然知道,洋鬼子没有好玩意儿。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跑到东方来的洋鬼子,更是来者不善,可以说非奸即盗。

包括这个时代跑到大明朝的那些传教士们,尤其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他们一个个心怀鬼胎,妄图传播邪教、从根子上混淆是非,妄图以夷变夏、奴役东方。

事实上,这些看上去好像有点知识的耶稣会传教士,或者其他什么团体的传教士们,比起眼下待在旅顺口看了杨振阅兵并被震撼到的汤玛士佩德尔以及被杨振雇佣安排在金州船厂效力的那个德威斯,更加危险,更加值得警惕。

也正是因为如此,杨振宁愿将那个海盗头子出身的德威斯及其一些部下留在金州船厂效力,甚至让普罗文查号的甲必丹汤玛士佩德尔参加白玉山下的阅兵,也不想将汤若望留在旅顺口,让他在这里到处熘达写日记。

杨振防备的就是汤若望这样居心叵测的传教士,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西方殖民者的探路先锋或者文化间谍。

当然了,杨振也隐约知道,方光琛为何突然对联合红毛夷如此强烈反对了。

就在前不久,杨振从沉永忠的嘴里,也了解了一些汤若望在来州府下潍县难民隔离检疫营等处的作为。

其实之前,原本杨振还想派人召回他,叫他随行前往倭奴国方向去的。

后来得知他在几处难民检疫营里,不仅自己利用救济以及检疫的机会向前来投奔的难民传教,而且去年以来就写信招揽了好几个传教士投奔他的麾下一起趁机在那里传教,杨振彻底心冷了。

对于战乱之下疫病之中的流民们来说,有奶就是娘,只要给吃的,你让他们信啥拜啥,他们都不在乎。

可是杨振可绝不希望,在自己带着人马打生打死打下来的土地上,最终却安置了一批信了洋教的人。

所以杨振自打从沉永忠那里听说了汤若望他们借鸡下蛋,拿着金海镇的钱粮传教的搞法之后,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可以说已经动了杀心。

只是现在,这些洋鬼子传教士不管咋说还有点用,所以杨振才没有当时下令叫李吉将他们都沉了海。

但是已经动了杀心的杨振,有朝一日,必会对他们这种人有个最后的处置。

所以,杨振这个后世之人,其实很能体会方光琛的想法,很能理解他对洋鬼子以夷变夏的担心。

只是眼下,针对洋鬼子采取行动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等到那个时机真正来临的时候,包括大员、濠镜澳甚至南洋在内,所有洋鬼子从中国人手中拿走的东西,必得连本带利还回来。

不过这个想法,现在杨振还不好当众说出来。

所以,这天下午,杨振在听完方光琛的那些话以后,思索了好一阵子,最终才摇头苦笑着说道:

“方谘议,廷献老弟,你的担心我知道,可是洋夷已经泛海东来,避是避不开的,你不跟它们打交道,难道它们就不来了吗?要我说,该来的总会来的。

“但是,正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洋夷泛海东来不怀好意,跟他们打交道有危险,咱们就躲着他们。像倭奴国现在所做的那样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自成一统,是不行的。

“你说的没有错,与洋夷联手合作,的确有暴露虚实,甚至是开门揖盗的危险。可是相应的,我们与之合兵一处,也就能知道他们的虚实长短,将来也好借敌之长,补我之短,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都督——”

“好了,好了,廷献老弟,你的意思我都懂,包括张臣、李禄、杨珅你们的意思,我也都明白。”

杨振的决定,在金海镇引起如此大的异议,这还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好在对于杨振的决定提出异议的这些人,都是毫无争议的杨振的铁杆心腹,倒是并没有其他人往别的地方想。

因为大家都知道,张臣、李禄、杨珅,包括方光琛在内,都没有别的心思,他们据理力争的东西,不是针对杨振而起,而是针对杨振所做出的联合红毛夷出兵倭奴国的决定。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物的异议,也让杨振的决定有了更多的非议空间。

当然了,杨振对这次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反对,并没有什么不快,反倒是苦口婆心跟他们讲起了道理。

不过当他对方光琛做了一些解释后,发现方光琛板着脸还要争辩,当下连忙苦笑着摆手叫停。

为了这次出兵倭奴国,杨振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事到临头,他是不可能因为他们所说的各种风险就放弃行动的。

对他们来说,倭奴国那么远,打不打都可以。

但是对杨振来说,只要有一点点机会,他都要牢牢抓住。

在他们看来,杨振非要打倭奴,或许是因为倭寇侵袭过大明朝的东南沿海,又或许是因为倭奴国曾经不自量力企图吞并李朝,然后进占辽东。

但是对杨振来说,打倭奴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陈年旧账,而是他来到这一世后赋予自己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必须完成的使命之一。

对他来说,不管是穿越时空也好,或者是轮回转世也罢,总而言之再世为人之后,不灭倭奴,天理不容。

当然,杨振也并不指望仅此一次就能灭了倭奴国。

事实上,他这一次只想趁着北伐清虏之前的空档,打一下倭奴国试试,争取软刀子割肉,叫它们先尝尝割地赔款的滋味。

如果可能的话,那就尽量多地拿下倭奴国的一些外围岛屿,然后索要一大笔赎金财货就撤兵。

然后等到灭了清虏之后,再以今次拿下的倭奴国外围岛屿为跳板,大举出兵其地,要么将其彻底灭亡,要么将其变为附庸。

只是杨振的这个打算,眼下并不成熟,正需要这一次出兵倭奴国九州诸藩去试一试,所以他也没有办法当众说给诸将听。

到最后,也只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压制下各种异议了。

“本都督心意已决,反对的言论,你们谁都不要再说了!”

杨振难得一改一脸和煦的模样,肃容说出了最后的决定。

原本还想再说什么的方光琛,很少见到杨振这个样子,当下张了张嘴,只是叹了口气,要说的话最终没有说出口。

“张得贵,方光琛!”

“卑职在!”

“都督请说!”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得贵,听见杨振点名,立刻站了起来躬身听令。

而方光琛在愣了一下之后,看见张得贵的做法,当即效彷。

“如今万事俱备,只待出发,本都督决定七月初九扬帆,前往瀛洲,之后金海登来二镇事务,由你们二人为主商议处置。”

“卑职遵命!”

“请都督放心!”

对杨振的心意,张得贵自是早就知道了,也有了准备,所以当下二话不说,直接领了命令。

而方光琛见杨振并没有因为自己刚才当众反对出兵而冷落了自己,当下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抱拳躬身,嘴里说着请杨振放心。

杨振见他们二人接受了命令,先挥手叫他们坐下,然后转向张臣、李禄等人。

“张臣!”

“卑职在!”

“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火枪团营新近扩编未久,北边清虏会不会有所动作,也未可知,你率征东先遣军左翼留守金海镇为总预备队。”

“这个——,卑职遵命!”

先前杨振任命了张臣为征东先遣军左翼总兵,任命李禄为征东先遣军右翼总兵,自然也将征东军下三大团营也分了左右翼。

“但是火枪团营右翼,由副将张国淦率领,跟我出征!”

“卑职遵命!”

“李禄!”

“卑职在!”

“你亲率掷弹兵团营右翼跟我出征!”

“卑职遵命!”

“杨珅!”

“卑职在!”

“新编南路水师营船载火炮不算少了,你也留守旅顺口吧!”

“这个——”

“你选两哨精**手,叫孙登选领着,再携带两哨飞雷炮队随行!”

“卑职——遵命!”

……

崇祯十四年七月初四下午,在一番纷纷扰扰的争议过后,杨振趁热打铁,快刀斩乱麻地定下了出兵的日期以及出兵的人马组成。

到了第二天上午,杨振先行派出了从瀛洲岛来的王德发,叫他带着汤玛士佩德尔等人提前返回瀛洲岛。

一方面叫他将自己的安排,告知仇广义以及林庆业等人,好叫他们提前做好船队和大军抵达前的准备。

同时也叫他先行一步带回了杨振特意为驻岛督屯已久的农垦所大使陈书农请受的金海镇督屯通判官凭文书。

另一方面,也是叫汤玛士佩德尔尽快派人派船赶回大员岛去,将自己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大员长官特罗登纽斯的答复送回大员方面去。

同时也请特罗登纽斯尽快征集调派除了普罗文查号以外的其他三艘巨型夹板船赶往瀛洲岛会合。

一时间,旅顺口内外立刻进入了调兵遣将的全面动员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