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九九章 家光

大明新命记 第九九九章 家光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振率军抵达猿岛与乐麦阿会合的第二天中午,即九月二十一日的中午,两人商议了之后,派了龙溪禅师宗潜,带着联军的和平条件以及倭人京都朝廷已经签订的和约,往江户去了。

为了早一点将联军的和平条件送达幕府军队手中,杨振叫人派船从猿岛直接将龙溪禅师宗潜,送到了江户湾西侧最近的一处海岸之上。

杨振本来还想派那个已经投靠了自己的六角源次郎一起前去的,但是想了想,这个六角源次郎是自己袭击京都的向导,去了容易被杀,于是就放弃了。

最后只派了龙溪禅师宗潜这个大体了解京都方面情况的出家人前往送信。

杨振当然知道,这个龙溪禅师宗潜的立场,肯定是偏向后水尾院太上天皇的。

不过这一点点偏向,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杨振来说,只要他能把联军的和平条件原原本本送到德川家光面前就好。

至于其他的,比如说龙溪宗潜会不会向幕府方面透露杨振等人的实力与行踪之类的,杨振并不担心。

龙溪宗潜大体了解京都方面的情况,可是他又并不完全了解。

比如说女一宫天皇的死亡,他就并不了解详情,甚至并不清楚女一宫天皇已经死亡。

因为杨振在率军撤离京都,返回大坂,并从大坂一路前来跟乐麦阿等人会合的途中,并没有将他跟皇室成员关押在一条船上。

而是将他跟京都小朝廷的上百位公卿贵族关在了一起。

也因此,德川和子被杨振要回来之后的情况,龙溪宗潜一无所知。

这样一来,该知道的他知道,不该知道的他恰好不知道,也不至于在去了江户之后进一步激化彼此的敌意。

却说九月二十一日中午,杨振派人派船将龙溪禅师宗潜送到了后世横滨港附近的海岸之后,龙溪宗潜怀揣着联军的和平条件与京都和约沿着海岸一路北上。

当日下午,就被沿着海岸巡逻的幕府军队拿住,并被快速送往里三层外三层皆驻满了重兵的江户城。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幕府将军德川家光领着一众幕府大老、老中等重臣以及部分救援江户的亲信领军者,在江户城本丸御殿之中,召见了被送到江户城中的龙溪禅师宗潜。

龙溪宗潜不是第一次来江户,但却是第一次进入江户内城本丸德川家光平常召见重臣的御殿大广间拜见这个倭人的实际统治者。

所以他表现得格外的小心翼翼,被领进德川家光所在的御殿大广间之后,就跪伏在铺了一层蔺草席的木地板上,不敢抬头。

就在昨天晚上被送进江户城后,宗潜所带来的和平条件以及京都和约,已经被收走了。

所以宗潜非常肯定,德川家光以及其他那些在场的幕府大老重臣们,已经清楚自己的来意了。

接下来,就看德川家光及其重臣们有没有停战讲和的意思了。

如果幕府有这个意思,那么他这个中间人就是安全的,因为就下来还得他来回奔波传讯。

如果幕府没有这个停战讲和的意思,那么他这个中间人可就危险了,说不定下一刻就会被杀。

“你,就是后水尾院上皇身边的禅师宗潜?”

“回禀上样,小僧正是宗潜。”

“那么,后水尾院上皇今何在?”

“上皇在明荷联军的大船上。”

“女一宫兴子天皇今何在?”

“今上也当在明荷联军的大船上,只是,今上已受制于荷人,自从京都离乱,小僧未再见过今上。”

龙溪宗潜进入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御殿大广间后,他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德川家光并没有冲他大发雷霆或者怒气冲冲,而是相当平静地盯着他看了一阵之后,接连问了他几个问题。

而龙溪宗潜一听德川家光问的问题,他的心里也立刻就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安全了,一直悬着的心自然就放下了,也敢趁着答对的时机偷眼去看远处的德川家光了。

三十七岁的德川家光,身材比一般人高大魁梧一些,立缨冠之下是一张四方大脸,黑色的宽大袍服上绣着白色的三叶葵纹,看起来不怒自威,相貌堂堂。

“东福门院何在?”

“东福门院同样当在明荷联军的大船之上,眼下与今上一并受制于荷人。”

“嗯。”

德川家光虎踞龙盘一样席地坐在那里,盯着龙溪宗潜,直到问完了东福门院的下落,方才嗯了一声,然后若有所思地看向其他人。

德川家光问的问题,当然不是随便问的。

除了当面确认宗潜的身份之外,其他几个问题问的都是目前最紧要之人的下落。

其中后水尾院上皇政仁,自然不用说了,只要他还没死,他就会一直是京都小朝廷背后的控制者。

而作为德川幕府的最高权力者,也是倭奴国的实际统治者,德川家光自然十分关注京都被毁之后后水尾院上皇政仁的去向。

至于剩下的两个人,其中女一宫天皇兴子,是德川家光的亲外甥女,虽然这个外甥女有点心向皇室,但她毕竟是第一位拥有德川家血缘的天皇。

而所谓的东福门院,正是德川家光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德川和子,自然也是他比较关心的人物。

事实上,大坂与京都遭遇明荷联军分舰队突袭并被焚毁的各种消息,这几天来已经陆陆续续被紧急报送到江户城里了。

而且还不光是大坂、京都方向的消息到了江户,就连距离江户更远但对江户意义更大的石见国大森银山方向,也遣人送来的紧急消息。

由幕府委任的石见银山奉行遣人向江户城报告说,进入九月以来,石见国的西部海岸附近,就出现了大批明人与朝人联军的船队。

进犯石见国沿海的明人朝人联军,大小船只多达数百条,而且装备了大炮,长门、石见、出云沿海的倭船根本不是对手,几乎被一扫而空。

虽然明人与朝人联军眼下还没有在石见沿海登陆,但是任谁一看,就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为此石见大森银山奉行不得已,连连遣人向幕府求援。

当这些消息接连不断地被送进江户之后,德川家光及其幕府重臣们,也从前些日子的震惊与震怒,渐渐变得有些不安与恐惧了。

大坂失守,京都陷落,由于事发突然,幕府军队来不及派人救援。

与此同时,大坂、京都两地与江户城相比孰轻孰重,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以及麾下重臣们心里都有数。

但是石见银山可就不同了。

虽然幕府在征调各藩大名军队来援的时候,也考虑到了石见银山的地位,并没有征调石见银山奉行手下的兵员,但是石见银山是幕府的重要财源,事关幕府根本,实在太重要了,不能出任何纰漏。

然而,石见银山所在的大森地区,距离江户可不近,一来一去,要花费的时间可不少。

同时幕府支援的军队派少了不顶用,不如不派,可是派多了的话,江户城这边怎么办?

正所谓关心则乱,当幕府不知道明荷联军还有多少后手的时候,原本群情激昂、士气高涨的幕府大老们,很快就出现了分化,有不少人开始对战胜明荷联军感到悲观了。

于是昨天晚上,当明荷联军的和平条件,也就是停战讲和条件,以及京都小朝廷与明荷联军分别签订的京都和约,被送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也难得地保持了“镇定”。

至少,德川家光本人以及他的几个心腹重臣们,已经不再像最早接到长崎遇袭的消息以及萨摩藩岛津光久遣人送来的停战条件时那样暴跳如雷了。

当时,德川家光在震惊之余异常愤怒,而他的幕府重臣们,更是一个个叫喊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发誓要出兵作战,死而后已。

但是现在,当明荷联军真正兵临城下,当土左水军、江户水军、长门水军相继覆没,以及大坂、京都先后遇袭并被焚毁之后,他们当初的那点心气,已经泄了一半了。

因为他们已经看清楚了,这一次的来犯之敌,可跟几百年前发生过的两次元兵来袭不同。

这一次的来犯之敌,并不以登陆决战为目的,而是扬长避短、快进快退,专门利用坚船利炮的优势,攻击沿海紧要之处。

幕府兵多将广这一点的确不假,可是他们的水军却差得太远。

与此同时,面对明荷联军的海上侵袭,他们需要守御的地方实在太多,而漏洞也实在太多,实在是防不胜防。

这几天来,江户内城本丸的这座御殿之内,其实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意见不一的争论了。

一些人,仍然秉持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亢奋态度,主张战斗到底,绝不屈服。

可是也有一些人,在得知京都遇袭被毁的消息后,已经悄然改变了态度,认为凡物刚则易折,柔则常存,建议德川家光三思后行从长计议。

与此相应的是,德川家光自己,也对眼下的局势感到有些迷惑了。

比如面对荷人舰队的北上进犯江户湾,幕府下令征调各地藩主大名带兵入卫江户,这个决定错了吗?

当然没有错。

如果不这样做,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洋夷的舰队兵临江户城下,毁了德川家三代人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基业吗?

然而,这个正确的无可挑剔的决定,却直接导致了大坂以及京都因为防务空虚而沦陷。

就在昨天晚上,德川家光已经召集了幕府大老重臣以及云集江户的亲信大名们,向众人展示了乐麦阿与杨振联名提出的和平条件。

幕府大老重臣与奉命来援的亲藩和谱代大名们各执己见,争论了很久,也没有达成一致。

包括德川家光本人,最后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但是,他在今日上午再次召集昨日争论不下的亲信重臣们商议此事,并且当众召见了前来送信的龙溪禅师宗潜,却又无异于已经表明了某种态度。

“上样!难道就这样,一战未打,就要与敌人屈辱言和了吗?!”

跪伏在御殿大广间蔺草席上,陪同德川家光接见龙溪宗潜的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见德川家光问了宗潜几句话之后便不再言语,一时间满脸悲愤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