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五九七章 福祸

大明新命记 第五九七章 福祸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而身在复州城中的杨振,并不知道多尔衮这帮子人这次带来了这么多人马,居然计划采取围城打援的策略对付自己。

相反,他认为多尔衮一定会为多铎复仇,而两白旗的人马见到了原来松山城的各部官军一定会杀红了眼,不惜一切代价前来攻城。

然而,误会也有误会的好处。

这个好处就是,杨振及其麾下各部将领都知道这回来的主力是两白旗的人马,而自己们与两白旗的人马可以说已经是仇恨大到解不开了。

去岁辽西的连番大战,杨振麾下松山各部官军打得两白旗尤其是镶白旗人马伤亡惨重。

自多铎以下,镶白旗的满蒙权贵以及汉军高层,几乎被一锅端了。

满清后方盛京城里的镶白旗人家,更是几乎家家戴孝,户户白发人送黑发人。

既然双方之间有了这样的深仇大恨,那么这一回多尔衮统帅大军前来复仇,还不得打疯了啊!

所以,复州城内的各部人马,根本不用杨振多说,自从满鞑子屯兵熊岳城一带的消息传来以后,就立刻投入到了整修工事,准备战斗的行动之中。

复州城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算小,好在城中现在除了备战已久的各路兵马以外,没有其他平民百姓。

城中储藏的粮草弹药,经过前后三次的补充,现如今正十分充足,足够杨振他们这些人坚守城池打上几个月的了。

与此同时,复州城城高池阔,只有北面、东面、南面三座城门,而且每个城门处皆有瓮城防护。

每个瓮城之上的炮台上面,还都装备有之前夺占复州之后运入城中的一门红夷大炮。

当时杨振的想法是,复州城有可能随时放弃,并不是自己的必守之地。

若是将珍贵的红夷大炮,过多地集中在这里,一旦决定放弃它的时候,需要将红夷大炮破坏掉,这样一来,难免太过可惜。

就这么一念之差,城头的远程炮火相对不足了,就成了如今复州城城防体系当中最薄弱的地方。

好在复州城内重型红夷大炮虽然不足,但是后来张得贵渡海以后,给复州城的李禄等人送来了大批的弹药军械。

而其中,就有多达三十门的使用开花弹的大口径臼炮,即杨振为之命名的冲天炮。

因此,眼下复州城头的远程火力,虽然相对不足,但是其近程的火力却十分可观。

与此相应的是,远在北汛口海岸附近的袁进等人所率领的庞大船队,也拥有许多装在大船上的冲天炮、大将军和佛郎机炮。

到了关键时候,他们这些装在船上的火炮,也可以开炮轰击岸上的敌人。

而这些弹药军械的存在,也正是杨振在听说了北边的消息以后,仍然敢于以四千多人坚守复州城的底气所在。

杨振并不是没有想过以退为进的策略,比如干脆放弃复州城,直接退守金州城,但是他想来想去,还是怕伤了士气军心,决心守一守再说。

在他看来,他们之前能以数千兵力对抗满鞑数万大军守住松山城,现在就没有理由守不住条件更好一点的复州城。

即便最后守不住,如果一开始就弃守了,那对刚刚移镇金海的各路人马来说,也是在有点太打击士气了。

尤其是对身后正在南关岭分田驻屯并整修工事的刘万忠五屯营数千人口来说,自己一旦直接退守金州城,他们刚开始的事业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还有龙王庙的金州船厂,一时间又该如何办理呢?

难道要一弃了之,或者一把火烧了?

这些方面,也让他不能不在复州城认真坚守上一段时日,以便给后方创造更多的备战时间。

就这样,杨振决心坚守复州城,并在坚守中等待或者创造新的战机。

根据杨振的部署,吕品奇率领所部金海北路人马驻守北门,即镇海门瓮城;祖克勇率领所部金海东路人马驻守东门,即明通门瓮城;张臣及其所部火枪营人马驻守南门,即迎恩门瓮城。

除此之外,李禄及其所部掷弹兵营的左翼人马充任中军,跟随杨振行动,并担负临机支援其他三部人马的战略预备队任务。

崇祯十三年二月十七日这天上午,巳时左右,先前被派出去往北继续哨探的钟令先所部人马,又一次匆匆忙忙地回到了镇海门外,将满鞑子先锋正蓝旗六七千人马快速南下的消息带进了城中。

到了中午时分,复州城西北附近的骆驼山一带,更响起了连绵不绝的爆炸之声。

剧烈的爆炸声,随着西海岸的海风传来,一阵紧似一阵,听得复州城中的诸将心中忐忑不已。

“必是满鞑子的先锋正蓝旗人马,发现了驻守在骆驼山潘喜与胡大宝他们的队伍!骆驼山东边不远,就是北方南下复州城的驿路,满鞑子若想安心南下,尤其是前来围攻复州城,势必要先拔除我们在骆驼山的驻军!”

为了安定城中的军心,杨振将城中诸将召集到了复州北门镇海门的城楼之上,一边用千里镜瞭望着西北海岸附近的骆驼山,一边对诸将分析了眼前的形势。

“不过,没有关系,骆驼山虽然不大,但是地形极其险峻,满鞑子若想攻下骆驼山,绝不是三两天内能够做到的事情!

“只要潘喜胡大宝他们在骆驼山弹药粮食不绝,满鞑子想要依靠弓马骑射攻上山顶,那是绝无可能!”

对复州城西北的骆驼山,杨振可是知道的,三百年后这里会是一个充满了山海奇观的著名的景区。

骆驼山不甚高大,最高的主峰,也才三百来米。

主峰上有一块形似骆驼的巨石,所以这座山叫做骆驼山。

除了这个突兀高耸的主峰之外,骆驼山的主要山脊海拔不过才二百来米。

但是,看起来并不高大的骆驼山,山势却是极其险峻,其四周没有大的缓坡,几乎尽是平地而起的悬崖峭壁。

最出奇的是,骆驼山的山上林木繁盛,而且林泉遍地,根本不缺少可以饮用的水源。

有了这样的条件,只要驻守在山上的自军不缺弹药粮食,就能一直坚守下去。

所以,杨振对于已经提前一步进驻到骆驼山上的潘喜、胡大宝两部人马并不怎么担心。

“可是,都督,如果满鞑子大军一直围攻骆驼山,潘喜和胡大宝他们在山上弹尽粮绝了怎么办?!”

对骆驼山的地理条件同样已经有所了解的李禄,听着骆驼山方向持续不断传来的激烈爆炸声,仍然心有疑虑。

他跟着杨振来到镇海门的城楼上,往西北方向眺望了良久以后,忍不住将自己心中疑问说了出来。

“没关系,之前我已嘱咐了袁进,叫他们注意接应,不等骆驼山弹尽粮绝,袁进他们的船队,就会从金州城将一批粮草弹药转运过去!”

杨振既然派袁进出城,领着船队驻泊在北汛口一带的海上,自然早就有了让他们充当整个战场运输队的安排。

与此同时,杨振在派出胡大宝和潘喜两部人马的时候,也早已经做了最坏的准备。

“而且,我也已经告诉胡大宝他们了,真要是到了弹尽粮绝,实在顶不住的时候,他们可以自行撤退到海上去!

“他们的任务,原本就是在骆驼山尽可能迟滞和消耗满鞑子的人马。呵呵,如果满鞑子对骆驼山攻势猛烈,以至于能将占据了地利条件的潘喜和胡大宝打得弹尽粮绝,那么满鞑子的大军只会损失更大,恐怕非得在那里伤亡个几千人马不可!”

杨振这么一说,跟在身边的诸将,尽皆点头认同,一时间,之前的紧张氛围也消散了不少。

接下来的三天当中,复州城西北附近骆驼山方向的爆炸声,始终持续不断地响着,时而稀疏,时而密集,甚至不分白天和黑夜。

到了第四天的中午,即崇祯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大白天的,一直没有停歇的爆炸声,突然停了下来,而且一停就是半天。

复州城内派出去的一**哨探,要么出城不久就遭遇伏击仓皇逃回,要么就是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任何消息。

身在复州城中的诸将,不明就里,皆心怀忐忑地猜测着可能发生了什么。

一个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不详的预感。

甚至连一直对骆驼山守军充满信心的杨振,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怀疑起自己先前的判断是否正确了。

到了当天傍晚的时候,奉命出城往北去打探消息的钟令先,带着一小队的人马从北边赶了回来。

“都督,骆驼山一带被围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是满鞑子的哨骑和探马,卑职等人无法深入进去。潘喜胡大宝他们究竟如何了,眼下还无从得知!”

风尘仆仆气喘吁吁的钟令先一上城楼,见到杨振,当即向他报告了骆驼山一带的情况。

说完了这个,就见他喘了一口气,然后接着说道:“但是,卑职往北绕行发现,永宁监城遗址那里,正有数不清的满鞑子马步军南来!

“卑职等人在外围探得,为首的是正红旗,居中的是镶蓝旗,押后的人马更多,光照下看去白花花一片,不知道是满鞑子的正白旗,还是满鞑子的镶白旗!”

钟令先的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城头上一片哗然。

显然,钟令先他们虽然没有探明骆驼山一带的实情,但是却带回了新一批满鞑子大军正在赶来复州城的消息。

“哦,那么,新来的满鞑子,大概有多少人马呢?”

满鞑子几个旗的大军既然已经进抵了熊岳城一带,而且前锋队伍既然已经与自己派驻骆驼山的人马交战了,那么后续的满鞑子大军就必定要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敌人注定要来,那就来吧。

诸将紧张之际,杨振无论如何也得保持一种云淡风轻的淡定,否则的话,接下来的仗可就没法打了。

“根据卑职观察估算,新来的满鞑子里,着正红旗衣甲的队伍最少,大概四五千人,着镶蓝旗衣甲的人马居中,大概万人上下,倒是那居后行进白色衣甲的队伍最多,足有一两万人的规模!”

杨振及复州城诸将,听了钟令先的这个报告,心里多少有点数了。

想当初,松山小城外面云集的满鞑子军队可不止这个数啊,结果又如何呢,最后还不是无功而返吗?

何况自己们当时在松山城内,城外除了专坑自己的猪队友之外,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援军,而现在,就在不远的海岸附近,可是停泊着一直庞大的船队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