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303章 宿营

大明新命记 第303章 宿营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徐昌永见杨振带着大队人马过来,立刻上前牵住了为首的杨振坐骑,一边虚扶着杨振下了马,一边对杨振说着话。

原来,他们扎营的这个地方,曾是李麻这些马贼队伍们在三座塔地区使用过的一个密营。

这里除了位置隐蔽,还有现成的窝棚可以住宿,有现成积攒的干燥柴垛可以取柴生火。

甚至在林下的一处山坳里,还有一处哗哗流淌的山泉溪流,可以用做人马饮用的水源地。

杨振下了马,将马缰递给了紧随其后的侍从麻克清,然后一边跟着徐昌永和李麻,沿着山林里的羊肠小道奋力往上走,一边听着徐昌永和李麻介绍营地的情况。

杨振原本打算着直奔三座塔其中的一座而去,利用起营州卫城弃守后遗留下来的那一片断壁残垣,好好安营扎寨的。

但是,徐昌永与李麻既然已经选择了这片遍布黑色松林的山岗,他也不好再出言反对了。

而且这个地方,距离三座塔其实也并不远,不过几里地而已,同时山林下面就有一条通向三座塔的古老道路,位置也算不错。

众人边说边走,拐进了路口,往前走了一两里地的山路,杨振奋力爬上一个山坡,就看见不远处的山林中,闪烁着一片片耀眼的火光,营地到了。

这是一处位于山岗之上相对开阔平坦的林地,一颗颗粗壮的松树,生得高大无比,但却相对稀疏了一点,松林之中没有丛生的恼人的灌木,却有着随处可见的那种半地上半地下的地窝棚。

有些地窨子的棚顶,已经塌陷下去了,一些提前到来此处收拾营地的士卒,正在忙碌着清理杂物。

“总兵大人!此地名叫黑松岭,却是卑职从前用过的一处密营所在,卑职当初专在这里,埋伏过往的商队!”

陪同在侧的李麻,见杨振一边前行一边好奇地四处打量着,立刻就又对杨振介绍起了这个地方的情况。

“而且,这里柴火,窝棚,灶台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这个季节,附近山林草原上的猎物,也有不少,咱们就是住上十天半个月,也没有什么问题!

“就在大人到来之前,俺们已经把人撒了出去,足足打了十几只黄羊和狍子回来!今晚卑职正好在这里略尽地主之谊,用黄羊和狍子,招待总兵大人美餐一顿!”

不远处的篝火光亮,映照在李麻那张红黑的瘦长脸上,说起这片营地,他脸上的每一个麻子坑,似乎都在发光,显然很是自得。

杨振冲他点点头,也不说话,只一路跟着徐昌永和李麻两个人,往稀疏的松林营地深处走去,最后在一堆烧得劈啪作响的大堆篝火前面停了下来。

这堆篝火的边上,架着一头狍子或者黄羊,一边冲着火堆,已经烤得皮开肉绽,油脂四溢,一些油脂滴滴答答地滴在下面的火堆上,噼里啪啦地燃起了一团团火光。

篝火堆的后面不远,却是一个半地下的地窝棚,棚顶由原木搭建,上面覆盖着一层枯枝杂草败叶,以及不知道从哪里招来的一块块扁平的石头。

显然,这个地窝棚是这片连个山寨都没有的前马贼营地里,为数不多的一处保存得相对比较完好的一个了。

徐昌永领着杨振来到跟前,忙着转了身去翻动侍弄那支烤着的黄羊,而李麻则领了麻克清,抱着杨振随军带来的铺盖卷,下到了地窝棚里,帮着收拾卧具。

这个时候,一直跟在杨振身后不远的张臣走上前来,来到杨振的身边,对他说道:“大人!这里荒山野岭,固然比不上三座塔那里有些破庙旧房子可用,但是它却胜在安全!今天夜里,咱们就在这里过夜吧!”

张臣见杨振自从到达了黑松岭以后,就一直只是四下里观察,并不怎么说话,以为他是嫌弃这里条件艰苦,不想在这里扎营。

但其实并非如此。

杨振听见了张臣的话,回头看了看张臣,在篝火堆旁的一块石头上坐下了来,先是示意张臣也坐下,然后沉吟着对他说道:

“这个条件,的确是艰苦,跟我们当初刚到小凌河口那片沙洲上的时候差不多,甚至都不如我们当初!毕竟那时候我们粮草不缺,弹药也不少!

“所以我就在想,既然李麻他们在这一带坚持不下去了,不得不跟着孟和到了松山乳峰岗,那么此地其他的绺子马贼胡匪队伍呢?!”

张臣在篝火堆旁捡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听见杨振这么说,抿着嘴,眯着眼,点了点头。

篝火堆对面的徐昌永,只顾着在呼呼燃烧的火堆上,翻烤着那只肥大的黄羊,火光下的脸上充满了对肉食的渴望。

杨振、张臣两个人正待接着说话,却见祖克勇、李禄两个也寻了过来,后续的大队人马已经都分别安置好了,他们一起来找杨振报告。

两个人来到跟前,各自找了地方,围着篝火堆坐下,其中身兼先遣营中军职责的李禄当先说道:

“大人,人马军需都安排好了!营地里的明哨,暗哨,山林下的巡逻哨、潜伏哨,全设置了,一个不落,一个不少!

“而且我看这个地方,条件虽然简陋,也没有甚么营寨工事,但是却胜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此外,咱们干粮,水,吃的,喝的,暂时也不缺!弟兄们今晚可以吃饱喝足,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征东先遣营现在的士卒编组方法,是哨、队、棚混用,其中最小的是棚,到了扎营宿营的时候,自然是一个队的士卒住在一片营区之中,一个棚的人马住在一个地窝棚里面。

不管是对士卒来说,还是对官将而言,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清楚简单,易于清点计数,轻易不会出现混乱。

其中各棚的火头军,自有各棚的棚长们指定轮值,到了宿营的地方,轮值的火头军不用上官催促,自己就张罗准备伙食了。

至于他们宿营之后的伙食很简单方便,这一回,杨振专门叫协理营务处安排安庆后的松山民壮营,承担了伙食制作的任务。

安庆后抽调了一帮原来属于松山民壮营的老弱妇孺,用铁锅大鏊,连夜烙制了数不清多少张的杂合面发面干饼子,充作行军干粮。

与此同时,杨振凭着自己两世为人的记忆,教给了安庆后他们一个炒面粉的做法,五谷杂粮磨成粉,直接搁在大铁锅里小火翻炒,直到颜色发黄,散发出焦香,放凉了即可直接食用。

这样简易的军用干粮,曾经伴随着几百年后的一支军队,打赢了无数次艰难的战斗,已经证明它的作用。

然而可惜的是,杨振在这次离开松山城前往草原的路上,已经亲口尝试过松山城里制作的炒面粉了,味道实在是一言难尽。

也不知道是他们搞的炒面粉,是因为掺杂了太多其他的杂粮面儿,改变了口味,还是单纯因为没有了后世用来佐味的白糖,总之,杨振干吃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干吃第二次了。

味同嚼蜡不说,干炒的杂合面粉末吃到嘴巴了,一不小心就会把人噎着,身边有水还可以,要是没有水,容易把人直接噎死或者呛死。

幸好,徐昌永、李禄、祖克勇、张臣这等糙汉子,也没有吃过几百年后还算著名小吃的炒面粉,根本吃不出什么好吃不好吃的说法来。

而且他们并不抓了直接吃,而是烧了开水,兑上盐,然后加入已经炒熟的那些杂合面粉末。

搞得稀一点的直接当面子粥喝,搞得干一点的,攒成团,直接吃掉,搞得像是在吃糌粑一样。

只是这么一来,个别人就很嫌麻烦,直抱怨这个什么干炒杂合面儿,简直是多此一举,还不如直接加水煮成面子粥呢。

杨振听说了这些士卒的怨言,却也只能摇头苦笑,他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谁叫他搞不来什么糖呢。

当然了,杨振自己也时常心底懊悔,自己在后世的时候,怎么就没想着多学点类似的技艺呢?

最起码,如果他懂得一点烤馕的技艺,他一定会叫安庆后发动松山民壮营里的老弱妇孺们修造馕坑,烤制储存时间更长的馕饼。

或者说,搞出一些罐头食品来也行啊!

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这个技能,也没有此类知识,同时,他也没有多少时间专门研究这个事情。

不过,单就这一回他们兵出塞外来说,现有的这种做法搞出来的行军干粮,其实已经足够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