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八章 信任

大明新命记 第**八章 信任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珅作为杨振的族弟,虽然在杨振的军中地位也有一些特殊,但是地位再特殊,做事也不能超出了自己的本分。

而杨珅又是一个十分注重恪守本分的人。

所以,提过一次之后,见杨振不置可否,他也就没再接着建议了。

于是这个事情,就没了下文。

而与此同时,已经知道自己将要留守镇江堡一带的仇震海,早在正月初七夜的混战之中,就看中了使用重炮击毙怀顺王耿仲明的宋国辅投诚人马,知道自己将来守卫镇江堡,需要这样的重炮队伍。

因此,当宋国辅通过金玉奎,向仇震海表达出想要加入征东军炮兵团营的意愿时,仇震海立刻就通过金玉奎,反向说服了宋国辅暂时留在自己指挥的各路人马序列当中。

从那时开始,宋国辅的心里其实就已经有了点底了,知道自己的未来还是会在镇江堡这边。

果然,杨振点了宋国辅的名字以后,很快就向他交了底,并当众对他的人马做出了明确的安排。

“宋国辅及其所部兵马,即日起整编为两哨一队,独设一个重炮营,由宋国辅任该营参将,隶属安东团营指挥!”

“卑职遵命!”

面对杨振最后说出的命令,宋国辅立刻出列,单膝跪地抱拳领了命令。

对他来说,今日以后,他在杨振麾下或者说在金海镇的各路人马里面,就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了,多日来的忐忑忧虑自是一扫而空。

然而杨振对他的安排,显然并没有全部结束,见他如此,马上笑道:“呵呵,别急,听本都督把话说完。”

杨振说到这里的时候,从在场诸将之中找到杨珅,看向他,对他说道:“杨珅!”

“卑职在!”

“镇江堡内外现有多少门重炮?”

杨珅闻言一愣,不知道杨振准备干什么,但是镇江堡内外现有多少门重炮,他还是很清楚的,因此很快就回答道:

“不算前期调拨给林统御以及俞副将的那些,同时再算上最近几次作战的收获,目前城内原有堪用的重炮四十四门,稍经修复即能使用的重炮有五门。

“至于现在留在城外威化岛的,堪用重炮有七门,就是宋参将所部那七门!因此,内外合计,我军现有重炮五十六门!”

“五十六门?很好,很好!”

杨振虽然十分关注自军重炮队伍的情况,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实在令人眼花缭乱。

他虽然知道自己军中的重炮数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一直有缴获,一直在增加,但是具体的重炮数量,他也有点记不太清楚了。

最初打进镇江堡城内的时候,他们从镇江门瓮城内缴获了金玉奎所部的十门重炮以及无数炮子炮药。

随后在清虏从城东江面上发起的第一次攻城大战之中,杨振所部兵马从江面上缴获了被打坏了车架后遗留在那里的好多门堪用的重炮。

再然后就是正月初六日上午的那场一面倒的炮战了。

当时宋国辅、石明雄他们在仓皇撤退之际,将许多车架被击毁的重炮以及许多被结结实实地冰冻在江面冰雪里动弹不得的重炮遗留在了原地。

时至今日,那些遗留在原地的重炮,自然成为了镇江堡城内守军的缴获。

如此一来,就算扣除掉自军最早在汤山门瓮城上损失的重炮之后,整场镇江堡攻防战打下来,自军的重炮数量,竟然差不多翻了快一倍了。

这个情况,让杨振在心里面直感叹,还是以战养战好啊。

这些增加的重炮,如果是旅顺口那边的炮厂自己造,怎么也得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造出相同的数量来吧。

不过感叹归感叹,要想以战养战,首先你得有打胜仗的能力才行。

“这样吧,宋国辅营里原有的重炮仍归其部下使用,另外挑选十三门重炮以及三十门冲天炮给他,让他的加强重炮营有足够守卫镇江堡城以及安东堡的实力!”

“卑职——遵命!”

面对杨振的新命令,杨珅略有犹豫,但是他看了看杨振,见杨振不是在开玩笑,于是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刚刚加入杨振麾下不足十日的宋国辅则瞪大了眼睛愣住了。

类似天佑助威大将军这样的重炮,在清虏那边是绝对的军国重器,也是八旗汉军上下的头头脑脑们极其看重的东西,看得比命根子都重要。

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给自己多划拉点,而不是主动给别人增加,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部下。

也因此,当宋国辅发现杨振完全没有这样的心思,而是将自己所谓的嫡系征东军的重炮大大方方地拨给了自己,而且一下子就是十三门重炮,三十门犀利无比的冲天炮时,他终于认识到,杨振这是的的确确不拿自己当外人,已经完全把他宋国辅当成是自己人了啊。

一时间,宋国辅激动得眼睛都有点红了,叩首于地,大声说道:“卑职绝不辜负都督的信任,今后都督但有所命,卑职上刀山下火海有死而已!”

“好,好,好,有你这个话,我就放心了。本都督也不需要你们为我上刀山下火海,本都督惟愿你们勠力同心精诚合作,守好我们辛苦打下来的城池土地!”

事实上,杨振对宋国辅无所谓信任不信任。

如果将宋国辅的营头布置到其他的方向上,杨振或许会担心他是否会对自己真正忠诚。

——毕竟,这种人想当年可是背叛了登来总兵张可大,然后跟着耿仲明搞了登州兵变,最后渡海跑到了清虏那边,当了汉奸二鞑子。

而现如今,他们又背叛了怀顺王耿仲明,当了自己的内应,并且炮毙了怀顺王耿仲明。

这样的人,搁在过去,那是妥妥的三姓家奴了。

杨振就是再心大,也不会完全对这类人掉以轻心。

因为就是杨振本人也无法预料,将来自己的哪个做法要是不合他们的意,他们会不会继续故技重施发动兵变,坑自己一把!

所以,这样的人,杨振是肯定会把他们带回到了金海镇的真正腹心之地任职的,至少目前情况下是肯定不会的。

当然也不会给他们接触其他山头派系的机会。

比如说辽东镇的那些派系,再比如说登来镇的派系,一旦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金海镇之外的其他人马,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会在做出什么选择。

所以,杨振思来想去,只有将石明雄与宋国辅分开,同时将他们牢牢拴在镇江堡的抗虏前线。

唯有将他们放在这里,杨振才可以比较充分地信任他们。

因为镇江堡城的当面,只有清虏的兵马,而石宋二人将来唯一不可能再卖身投靠的,就只有清虏兵马了。

而这一点,也正是杨振对他们如此康慨大方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杨振的这点考虑,可就不能对他人说了,只能自己心里清楚。

却说杨振三下五除二地安排完了仇震海以及石宋二人的去向之后,在场诸将的目光很快就跟着杨振一起,转向在场的几个朝人将领身上。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直在考虑自己带到金海镇来的兵马应该怎么办的沉器成,突然站起来对杨振拱手说道:

“都督,沉某这次幸得都督援手,从平壌城内带出来了七千多兵马,与此同时,多亏林统御、俞副将以及仇副将的公子,哦不,是仇总兵的公子,从江华湾一带,接应撤离了数千决意抗虏归明的朝人,这些人马百姓皆我朝人,累计万余人,漂浮海上,无依无靠,还请都督择地予以安置!”

“无依无靠?”

杨振原本就要说到对渡海来归的朝人的安置问题,但见沉器成抢先开了口,于是安静地听他讲完。

只是听到他言语之中提及的“无依无靠”之语,当即摇头失笑,等他一说完,立刻笑着对他说道:

“沉先生于遭逢危难之际,能够收拢人马,渡海来归我杨振,善莫大焉,杨某人心中甚是感念。

“而沉先生你原本就是本都督委任的忠义归明军总监军,我意今后你可实任此职,同时将你带来归我的兵马百姓,一并归入忠义归明军当中!不知你意下如何?”

自从杨振从许廷选的嘴里听说,沉器成带了大批人马百姓跟随林庆业、俞亮泰等人的船队渡海到了金海镇的地界,他就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安顿并且消化这批人马了。

与此同时,他也已经提前征询过忠义归明军都指挥使安应昌的意见了。

忠义归明军原本有四个指挥,安益信带走了一个,剩下的三个跟着安应昌一起来了镇江堡。

在之前的几次作战之中多有损失,而正月初七夜的那场混战,损失尤其重大,几乎整整一个指挥都战殁了。

如今虽然号为忠义归明军,但是实际上只剩下了两个不满编的指挥,已经不足一千人了。

虽说屡经大战之下能够活到现在的都是精华,可是人数太少无路如何也当不起忠义归明军的称号了。

如果没有沉器成率部来归这个事情,杨振原本已经有意趁此机会将其改编为一个忠义营。

而许廷选所带来的有关沉器成等人的消息,暂时打消了杨振的念头,同时也使忠义归明军的存在获得了新的意义。

对此,安应昌其实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当杨振询问他,是想撤销忠义归明军的番号,从此独领一个千余人的忠义营呢,还是想维持忠义归明军的番号,然后大举吸纳沉器成及其麾下各路朝人兵马的时候,安应昌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桉。

那就是,只要他仍旧是整个忠义归明军的都指挥使,那么他不介意沉器成率部加入,然后与他分享统领金海镇所有朝人兵马的权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