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三三章 上上

大明新命记 第一零三三章 上上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振正想着,就见杨珅略一思考,再次开口了。

“回禀都督,我军若是只取九连城,并不一定能调动清虏,但是取了九连城,九连城以北的宽奠五堡,就近在迟尺了。

“而只要我们拿下了宽奠五堡,清虏必然会被我们所调动,因为宽奠五堡的北面百里,就是清虏发家前的老寨,叫黑秃阿喇的地方,现在被清虏尊为兴京。”

说到这里,杨珅指了指那堵座屏风上的舆图,继续说道:

“这个座屏上面虽然没有标记,但是卑职当时跟随都督在镇江堡城内,缴获了多幅舆图,有的标记甚详,清虏兴京在宽奠五堡以北确凿无疑。

“届时,只要我们拿下宽奠五堡,清虏来攻,我们有坚城重炮犀利火器可用,又通江达海的水师提供补给,就算清虏伪帝再次御驾亲征,也非大败而归不可。

“而若清虏坐视不理,或者因为辽西兵马攻辽沉,清虏对宽奠五堡鞭长莫及,那么我们要么继续出兵往北,进攻清虏老寨,要么转而向东掠地,彻底隔绝清虏与和宁国的联系——”

杨振听到这里,原已经忍不住要鼓掌叫好了,可是听到最后一句,却突然有些讶异。

“彻底隔绝清虏与和宁国的联系?!”

此时的杨珅,显然思路已经打开,正说到兴头上的他,听见杨振更像是自言自语的询问,立刻补充解释道:

“没错,都督。和宁国君臣剃发易服之后,已完全归顺了清虏,虽然他们地小民贫,但其南方却多产稻米,眼下必是清虏稻米唯一的补给。

“眼下和宁国内虽然驻有清虏兵马,但是兵马位数必然不多,且距离北方二道甚远,更何况我军还有和宁国北方二道兵马都元帅暗中相助,所以——”

“所以出兵去取九连城,好处多多。”

听完杨珅这么一套说法,杨振对他绝对是刮目相看,忍不住直接替他说出了结论。

“没错,正是如此!”

杨珅早已看见杨振神色,知道杨振对自己所说极为赞同。

因此一等杨振话音落地,他立刻作了补充回答。

“诸位,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在场的各个总兵、将领在听了俞亮泰、张臣、张得贵以及严省三、杨珅的说法之后,不管之前是怎么想的,眼下早已认清这才是上上之策。

因此,一当杨振的问话再说出来,在场诸将不仅没有别的更好的想法,而且对严省三和杨珅二人赞不绝口。

尤其是对杨振身边唯一的杨家人杨珅,更是推崇不已。

“都督身边真是人才辈出啊!”

“杨副将眼界不凡,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卑职没有比严副将、杨副将更好的想法了!”

“是啊,杨副将所说处处攻敌之必救,乃上上之策!”

……

“好了,诸位,如果诸位没有别的意见,我们的北伐清虏的大方向,就算是定了!首战攻击之地,就是九连城了!”

杨振静静地听着在场的总兵们议论了一会儿,见他们都已认同先取九连城的作战方向,当下也就不再多议这个问题了。

“卑职完全赞成!”

“卑职没有异议!”

……

杨振最终一锤定音后,在座诸将不管先前是什么态度,此刻所有人全都一致同意了。

但是,整个军议并没有因此而告结束。

事实上,首战方向定了以后,接下来开始的,才是更加重要的军议和部署。

“那么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我军去打九连城,以及夺取九连城之后攻击宽奠五堡,清虏会作何反应?祖总兵,你先说说!”

大方向定了以后,接下来就是具体如何执行的问题了。

而在这个方向上,祖克勇的金海东路与清虏辖区直接接壤,地位并不在安东团营之下。

所以杨振也希望再看看祖克勇的态度,以及他对将来夺取九连城作战的认识。

“卑职以为,清虏伪帝黄台吉会作何反应不好说,但是凤凰城的清虏,必定会出兵救援,他们也不敢不出兵救援。”

方才祖克勇在认可了先夺九连城对金海镇最有利之后,已经想到了自己金海东路和庄河团营在其中可能要起的作用。

因此,杨振的问题抛给他之后,他倒是没有犹豫,立刻偶做了回答。

“同时,盖州清虏多尔衮那边,也有可能会围魏救赵,通过出兵来打我东路秀岩城,通过威胁我军后路,牵制我军行动。”

“你们怎么看?”

杨振听完祖克勇的回答,暂时布置可否,而是再次询问起了其他各个总兵的看法。

然而这一回,大家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

杨振一个个看过去,见他们一个个点头认同,没有异议,当即说道:“本都督也认为凤凰城的清虏与盖州城的清虏很可能会如此反应。所以,祖总兵听令——”

“卑职听令!”

祖克勇见杨振认可了自己的想法,心中多少感到了一些安慰,却突听杨振提高了声音叫他,于是立刻本能地站了起来。

“这次军议结束以后回去,尽快向秀岩城运送补给,至少要够他们半年之用,开战之后在秀岩城四周坚壁清野,要将附近人口粮秣尽皆移入城中。”

“卑职遵命!”

“另外,开战之后,你要亲率庄河团营马步军主力进驻秀岩城,多拍哨探,随时注意凤凰城清虏动向。如其出兵去救九连城,你们就趁机占了凤凰城!”

“卑职明白!”

“还有高成友那里,叫他在石城岛上多建仓场库房,三月底前,我会安排船队运送大批粮草弹药过去存放,届时其水师营要大量承担粮草弹药等物资转运重任。”

“卑职遵命!”

“都督!”

就在杨振当场下达命令,部署接下来的各种军事行动的时候,张得贵突然开口叫住了他。

当然,在这种场合下,也唯有张得贵敢临时打断杨振的话头了。

“攻打九连城,都督可是又要亲自带兵前往?”

“没错,我当然要去。”

“都督身为金海、登来二镇之主,每日要处理的繁杂事务不知有多少,打一个小小的九连城,何须都督亲自前往,坐镇后方,统揽全局,才是都督的职责!”

张得贵显然对杨振老是动不动就跑到最前线的做法有意见,当下几乎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时,其他人见状,纷纷说道:

“是啊,都督,我军去打九连城,只是先期前锋作战,等到后续大战开启,都督再亲往军前指挥不迟。

“正是,金海、登来二镇各种事务千头万绪,都督若是不在旅顺口坐镇处断,去了军前,各方联络不便!”

“……”

“好了,好了,诸位,我已知你们的意思。但是本都督心意已定,最迟三月底,四月初,必定要带征东军主力前往九连城方向。你们不必再多言。”

杨振此话一出,一直在劝阻的诸将很快就都闭了嘴。

他们也知道杨振的脾气,对任何事一旦下定了决心,任何人劝说都是没用的。

于是,众人遂不再劝说,不过却都把目光转向了地位相对特殊的张得贵身上。

这时,杨振也看了看张得贵,见他仍要开口,马上摆手制止,同时说道:

“单纯攻打九连城或许没有那么复杂,但是打完九连城之后的随机应变,临机处置,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也不简单,非我到场不可。

“不过你们放心,临行之前,我必会将留守人员、后方事务与后续应对,一一安排妥当,不如此,我也不会轻率北上,不过此事需要另外再议。”

张得贵见杨振如此说,当下也只能摇头苦笑,予以认可了。

“那么,都督,都督带征东军北上之后,卑职,我们这些人,应当怎么办?”

袁进原也想再劝一劝,毕竟一上来就主帅出马,一来显得其他人无能,二来有了别的大事,杨振不在旅顺口,也没法处置。

但是他见杨振已经那么说了,而且张得贵这样的老人都劝不住,他想了想也放下了。

不过,大家现在都是一条船上的,杨振虽然事事都喜欢亲自去做,可是大家也不能老是靠边站。

再看看在座的各个总兵,虽然他自己不是年级最大的,但却是跟随杨振时间最长的。

于是想了想,还是当仁不让站了出来,向杨振询问除了攻打九连城的其他安排。

当然了,也是他心急,其实他不问,杨振也会作出安排的。

但是既然他问了,杨振自然先说他的事。

“老袁,你麾下现有多少人马?”

“这个——”

面对杨振突如其来的询问,袁进有点懵住了,这个问题有点太敏感,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说。

“如实说。”

“这个,卑职金海西路麾下兼登州城,现有正兵五营十五哨,算上卑职左右亲兵五百,正兵员额五千人,另有辅兵杂役十哨约三千人,共计八千余人。”

见杨振一脸严肃,不是开玩笑,袁进只好硬着头皮把自己的部众家底说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