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一六章 答案

大明新命记 第九一六章 答案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振很笃定,这条大船的确不是金海镇已有的船型,也不是朝人和宁国已有的船型。

毕竟林庆业的来归,几乎将朝人南三道水军所有的大中型战船全都带来了金海镇。

所以,朝人建造的大战船,比如龟船,具体长什么样子,杨振是很清楚的。

然而怪异的恰恰就在这里,这样一条杨振从来没有见过的大船,居然悬挂着一面北斗七星黑令旗!

而且杨振透过千里镜仔细观察,果然也看见南路瀛洲的认旗。

“难道是有人夺了瀛洲岛,打着他们的旗号前来谋夺咱们的旅顺口?这不可能啊,俞亮泰他们不是刚赶过去了吗,难道他们是吃素的不成?”

跟杨振一同来到黄建山炮台的张得贵,不仅听到了杨振与杨珅的对话,而且也用千里镜看清了港外的情况,发现了其中的不寻常之处。

只是他提出了一种设想,然而马上就又觉得过于荒唐,立刻就自行否定掉了。

在旅顺口到瀛洲岛这片海域,还有哪股势力有力量这么干,或者有胆量这么干呢?

至少在张得贵看来,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势力存在。

而且就算是有这样的势力存在,俞亮泰他们那么大的一个船团,前不久不是刚刚前往瀛洲岛方向去了么,因此就是瀛洲岛出了乱子,也肯定早被平定了!

所以,张得贵并不怎么担心。

这个时候,同样跟着杨振来到黄金山炮台的张臣,突然放下手里的千里镜,转向杨振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都督,那艘巨船悬挂水师七星旗,看起来的确诡异,但是它,会不会是仇广义、郭小武他们在瀛洲岛附近海域缴获的船只呢?

“毕竟咱们的瀛洲岛,地近倭奴国,就在倭奴国与南洋南来北往的航路附近,截获几艘像样的南洋商船,也是有可能的!”

张臣跟着杨振在江华岛的时候,搜罗到了不少江华留守府衙署以及江都宫内的各种朝人舆图,是以知道瀛洲岛大概的位置。

此时的他,跟在杨振身边,居高临下,看着港外的大船巨舰若有所思。

而杨振经他这么一提醒,脑海中隐隐约约一个想法陡然浮现了出来——难道说是红毛夷的船?!

杨振很清楚,就在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西方殖民者的武装商船来到东亚海面上横行了。

先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然后是荷兰人、英吉利人,西方殖民者一波接一波地出现在东亚的海面之上,到处占领沿海的海岛或者海湾,作为他们的殖民贸易据点。

而且,就在这个时代的瀛洲岛附近海域,倭奴国的长崎港,就有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建立的贸易据点或者商馆。

截至崇祯十四年的时候,这些红毛鬼子“商馆”的存在,起码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了。

因为倭奴国最早的火绳枪,也就说倭奴嘴里所说的铁炮,其实就是来自那些抵达倭奴国海岸建立贸易据点的葡萄牙人。

不过后来这些葡萄牙人不怎么安分,因为他们不仅从事贸易,还有很多传教士掺杂其中,在长崎到处传播他们的天主教。

葡萄牙人在长崎的传教行为,激怒了倭奴国的德川幕府,结果是倭奴国的天主教徒们被诛杀,而葡萄牙人也遭到了驱逐。

然而等到葡萄牙人被驱逐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马乘虚而入,很快就取代了葡萄牙人的贸易地位。

也就是说,在明末这段时间德川幕府只允许两个国家的商船进入倭奴国贸易,第一个是大明,第二个就是荷兰。

而且商船进入倭奴国停靠的地方,就是被指定的长崎港一带。

而这一带,特别是他们南下北上的航路,的确距离金海镇已经占据或者说租借的瀛洲岛并不太远。

所以,张臣一提起瀛洲岛距离倭奴国不远,杨振立马就想到了长崎港,想到了可能已经在那里建立了商馆的红毛西夷。

只是他并不清楚,德川幕府镇压天主教,驱逐葡萄牙人具体发生在崇祯年间的哪一年,也不清楚崇祯十四年在长崎居留的红毛夷,到底葡萄牙人还是荷兰人。

不过,杨振并没有纠结多久,他的一肚子疑惑很快就有了答桉。

就在杨振、杨珅、张得贵、张臣他们猜测议论港外来船的真实情况之时,从旅顺口内派出去的船只,已经与降帆驻泊口外海面的来船接上了头。

并且很快就验证了对方的身份,一边朝着已经处在战备状态的炮台上打出了友军的旗语,一边把来人接进了港内,送到了炮台下。

眼见来船经过了港内对接船只的确认,杨振知道来的确实是自己人,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听见了今日在港内轮值的副将李禄兴高采烈的叫喊声。

“都督,都督,是瀛洲岛的船只,瀛洲岛来人了,郭小武这小子回来了,郭小武这小子回来了!”

声音随风传播,由远到近,洋溢着热情,饱含着的欣喜。

“还有安益信,忠义军安都指的儿子安益信!他们还从瀛洲岛,带来了几个——想要求见都督的红毛夷!”

“什么?”

“红毛夷?!”

“难道真如张副将所说——”

李禄先前所说的话,叫黄金山炮台上的诸人皆松了一口气,但是他最后说出来那句,却直接叫炮台上的所有人大吃一惊。

除了汤若望这个红毛鬼子之外,他们这些还没有见过其他的红毛夷呢!

怎么红毛夷现在这么多了吗,遍地都是,随处可见了吗?!

就在众人正惊讶疑惑之中,李禄领着几个人急匆匆地拾阶而上,转眼之间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卑职郭小武,拜见都督,恭喜都督取得镇江堡大捷!”

“卑职安益信,见过都督,感谢都督收留朝人抗虏义士!”

来人跟着李禄登上黄金山炮台,一见炮台正当中的杨振,立刻撩袍跪地,向杨振见礼。

跟在李禄身后的一共三人,为首者正是杨振曾经的亲兵和侍从副官之一郭小武。

曾经面庞黝黑、身材单薄干瘦的郭小武,这回有了不小的变化,肤色虽然依旧黝黑,可是身材却强壮了许多。

而且经过了瀛洲岛的历练以后,整个人的气度气势也不一样了,为人成熟稳重了不少。

与此同时,他显然也已见过俞亮泰、严省三或者从金海镇运送移民前往瀛洲岛去的其他人了,所以已经知道了杨振率军取得镇江堡大捷的事情,一上来就是恭贺。

与此相应的是,跪在郭小武身后的安益信,显然已经知道了清虏大军强令李朝更改国名并一律剃发易服的事情。

他虽然没有跟着恭贺杨振所取得的镇江堡大捷,但是却利用这个机会叩谢了杨振收留朝人抗虏义士的恩德。

因为他的确已经得知所有来归朝人义军义士,都被杨振归并到了忠义归明军的麾下,而他的父亲安应昌,正是忠义归明军的都指挥使。

虽然杨振从来没有说过将来一定让安益信继承他父亲的位置。

但是安益信本人心里却一直有着父死子继的念想,彷佛是把忠义归明军当成了安氏的家业一样。

此时他贸贸然替所有来归朝人感谢杨振的收留,就暗藏了这样的心机。

当然了,杨振并没有点破他的这点小心机。

在杨振看来,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安益信愿意这样想,那就先让他这样想着吧。

人总要有所企图,干起活来才会真的卖力。

而且,杨振本身也并不排除将来有一天让安益信继承其父位置这个可能。

“呵呵,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起来,起来,你们经营瀛洲岛,安置移民,养马屯田,同样劳苦功高,快快免礼!”

说完这些话,杨振笑着上前,亲手将郭小武、安益信两个从地上搀扶起来,随后便将目光盯在了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站着的一个陌生中年男子身上。

那陌生中年男子气度沉稳,衣着不似大明服饰,倒像是倭奴国的所谓和服。

而他头上的地中海发型尤其怪异,也不知道是前额头秃造成的谢顶,还是刻意剃发留成的倭奴造型“月代头”。

总之,杨振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虽然杨振非常急切地想要了解瀛洲岛的情况,同样非常急切地想要了解方才李禄所说的红毛夷的情况,但是他眼见那个倭奴造型的陌生人在不远处正静静观察自己,当下也只能忍住不问。

“这一位是——”

杨振没有先问瀛洲岛的情况,而是直接问起了那个月代头男子的身份。

“噢,卑职见了都督一时激动,竟然忘了向都督介绍,——这位是红毛夷的唐通事,既懂得红毛话,也懂得咱们的话,据说还懂得倭奴话。”

看见杨振注意到了自己身后带来的那个陌生人,郭小武立刻笑着答话。

“这一次倭国长崎港外的红毛夷,来归咱们瀛洲岛,多得他居中奔走联络,而卑职等人,最早也是通过他才得知了倭奴国长崎港那边的情况!”

郭小武所说的话不多,但是其中透露出来的消息之丰富,完全出乎了杨振的意料。

通事,就是翻译,这个意思杨振自然知道。

说白了,这个留着月代头的中年男子,就是这个时代会说红毛鬼话以及倭奴话的假洋鬼子翻译官了。

但是,“长崎红毛夷来归瀛洲岛”是个什么情况?

这个时代的长崎有红毛夷的商馆,来自后世杨振当然是知道的,但是长崎的红毛夷为何会来归瀛洲岛呢?

特别是,来归意味着投靠,甚至是投降或者归附,这个字眼岂能是随便用的?

然而,就在杨振被郭小武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搞得一头雾水的时候,“肇事者”郭小武却并没有留意到,而是径直转头对那个衣着和服留着月代头的中年男子叫道:

“何通事,你一直想见杨都督,如今到了杨都督面前,何故畏畏缩缩,还不赶紧过来见过杨都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