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四五章 扩军

大明新命记 第九四五章 扩军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振麾下金海镇的军队,目前一共编列了八大团营。

如辽西的松山团营,金海北路的复州团营,金海东路的庄河团营,金海中路的金州团营,仇震海统带的安东团营以及征东军火枪团营、征东军掷弹兵团营和征东军炮兵团营。

八大团营分作两类,一类是直属的团营,也就是由杨振本人直接指挥的团营,即征东先遣军的三大团营。

另一类是处外的团营,也就是由各路留守或者协守总兵指挥的协守地方的团营,比如松山团营、复州团营、金州团营、庄河团营以及安东团营都是这一类。

在之前,因为兵源不足、粮草不够、饷额有限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杨振虽然下令组建了八大团营,但是每个团营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

有的团营人马多一些,比如松山团营辖下三个营十五个哨,算上正兵辅兵,一共四千五百余人。

但是有的团营人马就比较少了,比如复州团营、金州团营、庄河团营算上原属水师营,才下辖三个营。

有的十个哨,有的十一哨,没有一个是真正满编的。

现在杨振又对北路的水师、东路的水师以及中路的水师营做了调整,调离的调离,转隶的转隶,之前的各个团营人不满编的情况就更严重了。

至于征东军先遣军辖下的三个直属团营,情况也是如此,经过镇江堡之战以及安东团营的组建之后,它们没有一个是齐装满员的。

其中火枪团营原先是下列三个营九个哨,累计两千七百余人,目前九个哨皆不满编,人数只有两千三百余人。

至于掷弹兵团营,在镇江堡之战以前有八个哨两千四百余人,镇江堡之战中他们损失不小,战后实有人数,剩下一千九百余人,满打满算剩下六哨一队。

而炮兵团营的情况,就更可怜了。

虽然在镇江堡之战中炮兵团营新加入了金玉奎率领的营头,可是眼下这个营头转眼已经被杨振转手划到金海南路水师去了。

至此,炮兵团营又恢复了战前两个营六个哨的旧貌。

也因此,炮兵团营虽说是一个团营,但实际人马数量尚不足杨振心目中满编团营的应有四分之一实力,属于人数最少的一个团营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命令他们扩编员额,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而且眼下随着崇祯十四年以来大规模的跨海招垦移民行动的突飞勐进,金海镇辖下各路屯所增加很快,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各路所领的屯数、户数、丁口数几乎翻了一番。

如今金海镇各路绝大多数的屯所,都已经完成了崇祯十四年的春耕垦种,繁重的农活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正是扩军练兵的好时机。

所以杨振直接下令各大团营执行征兵扩编命令,而且要一次扩编到位。

按照杨振最初有关团营的设想,直接一个团营由原来的三个营扩编至五个营,每个营扩编至五个哨。

而且限期于三十日内,每个哨都要汰弱留强,然后吸纳青壮,一律做到齐装满员,即满编三百人。

按照杨振的这个扩军计划,目前所有的八大团营到七月上旬,如期完成扩编之后,光是杨振直领的征东军三大团营的实力,就将达到两万两千五百人。

在杨振的计划里,一个团营编为五个营,一个营编为五个哨,一个哨仍是三个队,一个队仍是一百人。

这样的话,一个团营就是五个营二十五哨七十五队七百五十棚,共计七千五百人。

正好与清虏八旗下面一个满编的固山相对应。

如此一来,杨振麾下八大满编团营,就相当于是清虏旗下八个满编固山,一共是六万人。

就这,还没算上忠义归明军各营,以及南下刘公岛驻防的俞亮泰登来东路水师、南下来州府潍县驻防的吴朝左登来西路人马,还有其他的水师营以及杂七杂八的牢城营。

如果算上这些人马的话,那么经过这次扩军之后,按杨振设想,整个金海登来二镇所能指挥的兵马,将达到九万余人的规模。

当然了,这些都是杨振设想中的或者说纸面上的扩军计划。

事实上,最终扩军到多大一个规模,还是一个未知数。

尤其是征东先遣军三大团营的扩军计划,可不是光把兵员征集上来就行的。

对于使用领兵器的步卒们来说,把兵员征集上来之后给他们装备上大刀长矛弓箭,然后好好整训一段时间就差不多了。

但是对于杨振现在金海镇各路兵马来说,纯粹使用冷兵器的步卒已经很少了,而且主要是集中在新编的忠义归明军各营之中。

然而这次整编扩军,已经南下前往山东、中原等地的忠义归明军各营,并不在扩军之列。

而在这次扩军之列的八大团营,已经没有一个是纯粹使用冷兵器的步兵团营了。

比如复州团营、庄河团营,他们需要扩充的营头,主要是骑兵,可是骑兵的扩充与训练受制于战马的数量。

再比如金州团营和安东团营,他们需要扩充的营头,主要是水师,可是水师的扩充与训练,则受到了战船数量的限制。

至于征东军直属的三大团营,他们能不能如期实现齐装满员,则要看松山辎重营以及旅顺北城的枪炮厂、弹药厂,最后能够提供多少火枪、火炮以及飞将军等弹药。

事实上,为了顺利实现征东军三大直属团营扩编带来的弹药压力,就在这次扩军命令下达的同时,杨振已经将弹药厂为火枪手、掷弹手以及炮手们储备的弹药基数,由原来每人三百发,下调到了每人一百发。

但是即便如此,杨振的扩军计划,也给旅顺北城的枪炮厂以及弹药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火枪、火炮的问题还好说一点,因为在五月初的时候,王守堂、王煅父子以及他们从旅顺口带往云从岛的匠人们,已经完成了云从岛焦炭厂与冶炼厂的初建任务。

同时根据杨振的命令,王守堂的长子王煅,留在了云从岛分厂主持冶炼与铸炮事务,而王守堂本人则在五月初的时候,搭乘船队返回了旅顺口。

如今旅顺北城的冶炼厂、枪械厂和铸炮厂,全都在执行三班倒昼夜不停的作息,全力锻打、制作铳管,全面使用铁模铸炮。

已经停顿了一段时间的枪炮生产,也再次全力运转起来了。

所以枪炮生产的压力,至少火枪生产的压力并不大,征东军火枪团营的兵力就算翻上一番,也没有什么问题。

真正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弹药的生产供应方面。

因为高品质的火硝与硫磺,始终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始终处在短缺状态。

就在几个月前,杨振之所以答应荷兰东印度公司驻长崎商馆执事科恩的要求,愿意用每年两千担高品质硫磺换取在瀛洲岛与他们开放通商贸易,原因就在这里。

虽然留守松山的辎重营在辽西开采了几处含硫高的铁矿,炼铁的同时也能制取一定量的硫磺,可是对于大战连连的金海镇来说,那点量根本远远不够。

至于移防后的旅顺北城几处冶炼厂,他们也想方设法把炼铁炼钢跟制取硫磺结合到了一起,但是他们使用的来自安州介川的铁矿石,却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来自介川的铁矿石,品质比辽西的铁矿石高多了,出铁以及出钢的比重大大增加。

但是高品质的铁矿石含硫少,在冶炼钢铁的同时,能够制取到的硫磺的量,却大为降低。

而在目前整个金海镇的辖区之内,根本找不到天然的硫磺矿藏,至少杨振并不知道辽东半岛或者鸭江以东地区哪里有这样的天然矿藏。

而他所知道的一些硫磺矿藏,眼下要么位于倭奴国的控制之下的几个火山群岛上,要么位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所控制的几个火山群岛之上。

当然了,倭奴国以北几千里外的勘察加半岛上也有丰富的天然硫磺矿藏。

可是对杨振来说,那里太过遥远,至少目前来说,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

同样的道理,位于东南大海上的琉球群岛也盛产硫磺,并且是大明朝硫磺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但是对杨振来说,目前也有点鞭长莫及。

对他来说,除了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搞到一些之外,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占领倭奴国九州诸藩的硫磺产地。

而这,也是他谋求与荷兰人联手从倭奴国身上撕下一块肉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杨振的设想有很多,但是目前都只是设想而已,暂时解决不了他征兵扩军之后的弹药供应问题。

扩军之后,弹药厂不仅要为每一个火枪手至少生产储备一百颗标准铅弹以及一百个标准火枪药包,而且要为扩军后的每一个掷弹手至少生产储备一百颗飞将军、掷弹筒或者万人敌。

同时还要为扩军后的炮兵团营所编列的每一门火炮,生产储备至少一百颗重炮使用的实心弹丸或者冲天炮以及飞雷炮所使用的不同规格开花弹及其配属药包。

这对整个金海镇的弹药供应能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所以,扩军并不单单是扩充兵员的问题,它所涉及的还有一个弹药供应或者说军械供应的问题。

至于说以前制约杨振扩军的粮饷问题,现在的他已经不怎么在意了。

一者,就算他一直保持原有的饷额一万人不便,坚持一直不扩军,崇祯皇帝那边也不可能给他提供相应的粮饷了。

二者,拓荒屯垦的移民源源不断的到来,番薯、土豆种植的面积不断的扩大,以及分地代饷办法的大范围实施,也让杨振有了一定的底气。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随着地盘的扩大,形势的变化,杨振过去的精兵路线有点走不通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杨振再次想起了方光琛之前对他说的话,有了兵马自然就会有粮饷。

如果朝廷不能供给,自给也不能自足,那么他可以从周边自取之,比如改名后的和宁国,再比如杨振现在已经瞄上的倭奴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