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四章 安东

大明新命记 第**四章 安东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8 22:04: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这几支队伍,当然是掐这日子赶来的。

俗话说,不到十五都是年,意思是不过正月十五,就都可以算得上是在过年。

他们这些人要么是杨振的麾下,要么是杨振的盟友,过年的礼节自然不能落下,现如今既然已经错过了初一,那就不能再错过十五了。

所以,不管距离镇江堡城有多远,既然得到了镇江堡之围已经解除的消息,那就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正月十五这个日子了。

祖克勇所在的岫岩堡,以及俞亮泰、沉器成、林庆业等人所在的庄河堡,当然距离镇江堡城更近一些,按理应当早到一点。

但是如今的岫岩堡,正处在金海东路防御多尔衮两白旗盖州驻军的最前沿,不安排好防务,祖克勇也不敢轻易抽身离开。

而庄河堡那边,则是因为一行人要等待林庆业率领船队从海洋岛的方向返航归来,耽误了几天的时间。

年前那次俞亮泰、林庆业他们从江华湾内以及从平壌西海转接到海洋岛暂安的人口,有点太多了。

而小小的海洋岛上,原本只有一个三百户种植番薯的岛屯,能够提供给避难人口的粮食补给十分有限。

几千口人暂安在海洋岛上,短时间可以支撑,但是时间一长,吃的喝的方方面面都出了问题。

在岛上屯垦的岛民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番薯以及其他粮食,自然不可能白白提供给前来避难的朝人。

而俞亮泰领着人马上岛的时候,自然也不能刻薄自己辖内的屯户,所以便叫屯丁们在岛上辟地为集市,跟前来避难的朝人交易。

一开始,俞亮泰在那里坐镇的时候,物价受到了平抑,彼此双方都能勉强接受。

可是俞亮泰他们大队人马一走,物价立马飞涨,到了年关的时候吃的喝的更是连涨了好几倍。

最重的是,好几千人的消耗,已经让小小的海洋岛上屯户们的储备见底了,吃的喝的有价无市,不涨价也不行。

这样一来,隶属金海东路的岛上屯户们,与前来避难的朝人之间嫌隙渐深,冲突不断,过年期间接连发生了好几起打架斗殴事件。

虽然双方都比较克制,没有发生打死人的事情,但是再不将留驻在海洋岛上的朝人撤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孰难预料。

消息传到庄河堡城以后,俞亮泰与沉器成都很生气。

为了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两个人都声称要处死自己一方带头闹事的人群。

但是他们也都知道,出了这样的事情,双方处死多少自己人都没有用,最主要的,还是解决粮食补给的问题。

而海洋岛地处大洋深处,粮食物资补给十分困难。

于是,俞亮泰跟沉器成等人商议了一番之后,双方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将留住在海洋岛上的大批朝人迁往金海东路的岸上安置。

就这样,俞亮泰、沉氏兄弟最后委派了林庆业率领朝人船队紧急赶往海洋岛转移岛上朝人去了。

由于杨振点名要让林庆业一同前来镇江堡城议事,所以俞亮泰和沉器成只能等待林庆业船队归来。

崇祯十四年正月十四日午后,林庆业率领船队载着海洋岛的朝人抵达了石城岛,未及上岸,便得到杨振召集他们赶赴镇江堡议事的消息,然后就跟俞亮泰、沉器成的队伍匆匆北上了。

当天夜里,他们在洋河口的孤山子墩堡遇上了早他们一步抵达彼处歇脚的祖克勇一行,于是两队并作一队,于次日一大早再次出发,当时上午抵达了镇江堡城下。

不过他们抵达城下的时候,杨振不在城中,而是带着仇震海等人,前往镇江堡城西南方向十里外的镇江山一带,勘察镇江新堡的选址去了。

现在的镇江堡城虽然滨江而建,有其不可替代的水路优势,但是其城池规模相对狭小,且整体地势较低。

杨振很想将现有的镇江堡经营成一座坚不可摧的敌后雄城,但是眼下这个位置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一来,这里的位置,距离北边清虏控制的区域太近了一点,显得过于突前了一点。

二来,这里的位置,距离西南方向的岫岩堡以及庄河堡,也都太远了一点,难以形成互为犄角的态势。

当然了,现有的镇江堡虽然滨江而建,但是这里距离鸭江口,还是稍微有点远了。

单纯将它作为与北边清虏对峙的最前哨,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杨振不能不给未来的镇江堡防御留个后手。

如果杨振本人带着征东军的主力兵马在这里坐镇,那他自己当然能够放心。

可是一想到自己率领征东军主力兵马离去后的形势,杨振就不由自主地有点担心重蹈当年毛文龙的覆辙。

杨振早就看中了镇江山一带,也即几百年后的锦江山一带的地形地势。

之前他曾经派遣安应昌率领忠义归明军前去镇江山一带扎营立寨,但是未过多久清虏大军即前来反攻镇江堡了,杨振只得撤回了安应昌的人马。

现如今清虏终于退了,镇江堡周边暂时又太平无事,杨振就又想到了镇江山的营盘,于是带了仇震海等人前去勘察。

同时也是趁着这个机会,杨振将自己立足北边旧堡城、经营南边新堡城的想法,说给了仇震海等人,仇震海自是满口答应。

杨振带仇震海等人前来镇江山勘察地形的时候,刻意留下了张臣在城中,没有带张臣前来,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那就是杨振离开以后,镇江堡及其周边的军务防务以及屯垦事务,已经准备交给仇震海来负责了。

也就是说,仇震海即将成为镇江堡这里的总兵官。

在军中打熬多年的仇震海,期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因此,不论于公于私,对于自己侄女婿的想法,自然是毫无异议。

再者说了,在旧城南面地势更加优越的镇江山一带营建新堡城,对于将来长久坚守镇江堡,也是极为有利的一个做法。

即使再赶上这样酷寒的严冬,江面封冻,海面封冻,自己镇江堡旧城内的守军也算有了一条后路,不至于再像自己的侄女婿这样被迫搞出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

而且以自己的威望或者说实力,真要学自己的侄女婿搞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打法,恐怕弄不好反倒要坏了大事。

也因此,仇震海对于杨振所说的在更靠近鸭江口的镇江山一带营建新堡城的事情相当上心。

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五一上午,杨振领着他所属意的留守镇江堡的仇震海一行人,在镇江山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跑了一圈,最终作出了在镇江山面向鸭江一侧的东麓,依山就势营建新堡城的决定。

同时也将新堡的名字定了下来,直接将其命名为安东。

杨振这边将新堡的选址刚定下来,镇江堡城里的张臣恰好派了人过来,报说金海东路协守总兵官祖克勇、副将俞亮泰以及沉器成、林庆业等人,已经抵达镇江堡城外。

等他带着陪同勘察地形的仇震海一行人回到镇江堡西门,又听柳林柳兵使派往平壌城的使者也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沉器远那边的使者。

大喜过望的杨振,立刻快马加鞭赶回了城中的征东将军行营。

而此时的征东将军行营辕门外,早已聚齐了城中各路人马的主要将领。

他们一见杨振策马行来,立刻齐刷刷地单膝跪地行礼。

“卑职恭喜都督,贺喜都督!都督拿下镇江堡,从此我金海镇进足以攻虏腹心,退足以羽翼后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行营辕门外,迎候的人群中站在最靠前的祖克勇,见了杨振的面儿,立刻正了正衣甲盔帽,朝着杨振见礼,同时说道:

“而且,从此以后,我东路方圆数百里之沃野,可以一举变为良田,足够安置移民十数万之众了!他日平灭清虏,当自此始也!”

“是啊都督,十万清虏大军,面对都督万余人镇守的镇江堡,不仅损兵折将,最终铩羽而归,以此神武神威平灭清虏,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紧跟在祖克勇身后的沉器成,一边屈膝下拜,一边接过了祖克勇的话头,直接奉上了更加肉麻的恭维话。

其实正月初七夜的混战结束之后,镇江堡内的诸将也都认识到了他们此战的意义之重大。

但是经历了前后几次大战的镇江堡内诸将,对于胜利已经有点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像身在局外的这些人这样,一见杨振就满是热情洋溢的马屁话。

不过,此时他们站在外围,看着这些人的表现,一个个人的脸上都是乐呵呵的,满是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神情。

那神情彷佛是在说,镇江堡守城之战是老子们跟着杨都督打的,与你们这些人无关。

“呵呵,祖兄弟、沉先生你们远来辛苦,免礼免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杨振下了马,连忙上前,满脸欢喜地将跪在最前面的祖克勇、沉器成连忙扶起。

“祖兄弟你率军夺下岫岩堡,迫使多尔衮连连后撤盖州城,不仅为镇江堡这里分担了压力,而且也牵制了多尔衮两白旗的兵力,同样可喜可贺!”

杨振将二人扶起以后,先是将祖克勇夺取岫岩堡的功劳给予高度的评价,然后转向了沉器成,笑着对他说道:

“沉先生,你是忠义归明军的总监军,之前江东义、定、安、平诸城失陷,你能收拢义兵义民,率众来归,同样功不可没!”

“都督过奖了!都督过奖了!”

“都督之言,沉某愧不敢当!”

面对杨振的高度评价,祖克勇连声回答说过奖了。

而沉器成则是苦笑摇头,满脸羞愧地回答说自己愧不敢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