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剑妈快来,看我浩然天下 > 第18章 守岁言兵事,庙里有潜龙

剑妈快来,看我浩然天下 第18章 守岁言兵事,庙里有潜龙

簡繁轉換
作者:不二的神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12-30 09:09:20 来源:源1

除夕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许青白出门买来红纸,试着自已写了几幅春联,在梅园门头上贴上。

许青白又裁剪出几张正正方方的红纸,工工整整地写了几个福字,跑进院子,站到板凳上,往里屋的门上贴。

龙行舟在下面帮忙扶着板凳,嘴里不停喊着:

“拿反了,拿反了,福字要倒着贴。”

“再往左一点,哦,不错,是往右一点,好了,刚刚好。”

龙老头抬出条躺椅,在院子里眯眼晒着太阳。

黄雅从中午起,就没闲着,忙着上蒸笼,切菜剁肉、择菜摆盘。

夜幕降临,外面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有烟花冲出,直上云霄,火光渲染层云,随即绽放成花海,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院子里,黄雅正仰着头,看得连连欢呼。

五彩缤纷的颜色映照上她的俏脸,忽明忽暗间,却都黯然失色。

许青白和龙行舟把一串鞭炮摆在地上,再点燃一根香,递给旁边的黄雅,说道:“丫头,今年换你来。”

黄雅接过香,颤颤巍巍地终于把鞭炮点燃,再双手捂住耳朵跑开。

鞭炮声中,几人向屋里走去,围炉过年。

桌子上,已经铺摆了一桌子的菜,正冒着热气。

用黄雅的话说,除夕夜多备点菜,吃不完就留着过夜,这叫年年有余。

几人坐下,许青白拿出特意去坊间买来的一壶上好陈酒,给龙老头倒上。随后又在龙老头笑里藏刀的眼神中,给自已找来酒杯倒上,伸手比划道:“最多三杯。”

一旁的龙行舟看到许青白今天都有酒吃,也盯着那个酒壶,半天挪不开眼睛,满怀憧憬地开始了漫长的独自等待。

但他发现喝酒的两人根本没有要看他一眼的意思,便只得埋头继续啃起了骨头。

黄雅突然站了起来,又找来两个酒杯,从龙老头身前提过酒壶倒上,自已端了一杯,又递了一杯给龙行舟,喊大家都举杯,眯着眼说道:“今天过年啦,我们大家一起喝一杯。祝龙爷爷身体健康,哥哥学业有成,我自已能再长点个儿...”

龙行舟端着酒杯,一个劲的激动,不忘提醒黄雅道:“小雅,还有舟哥呢?今年过年,咱们梅园多了一个‘人’了!”

黄雅想了想,眯眼说道:“祝大黄...有朝一日,嘴巴里也能长出象牙!”

龙行舟心思全在酒里,压根都没听清楚黄雅究竟说了些什么,自顾自地说道:“其实,嘿嘿...其实我也不会喝酒。”

说完,仰头一个滋溜便入了肚,再条件反射地,发出一道长长的“啊”的声音,似在回味...

许青白拆台道:“嘿哟,平时一个人偷偷在灶房里找酒喝,功力练出来了呵?”

龙行舟神色紧张,眼睛瞥了眼旁边的老祖宗,待发现后者并没有看自已后,脸色这才略微轻松,死鸭子嘴硬,怼道:“练什么练,你个黄口小儿,莫要打胡乱说。”

“哈哈哈,我懂,看破不说破嘛!”许青白呵呵笑道。

......

吃过饭,收拾完,几人围坐在堂屋里,点燃一个炭盘,按着风俗一起守岁。

龙老头独自坐在桌子上剥着花生,缓缓饮着酒。

龙行舟则坐在火盆前,伸手烤火,打着哈欠。

黄雅用木棍挑拨着柴火,酒后的小脸娇艳欲滴。

许青白从灶房翻出几个地瓜来,扔在火盆边上,不一会儿,香气扑鼻,引得龙行舟瞬间又来了精神,流起了哈喇子。

坐在桌上的龙老头开口道:“小子,宋夫子走了,我看私塾那里也不用去了,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许青白答道:“此前已经想过,正想与你们说,明年开春后,我想出去走走,算是游学。”

龙老头“嗯”了一声,说道:“年轻人是该出去到处走走,看看这花花世界。”

他又说道:“不过,游学先不急!我前几日想到,倒是有个可以暂时滋养你体内大龙的法子,与宋夫子商议过了,都觉得可行...”

“什么法子?”许青白问道。

龙老头接着说道:“年后,你去大越边境,找你那个便宜二师伯。那个娃娃书不好好念,当年跑去当兵,啧啧啧,当时把有些人气得跳脚!不过听说现在有出息了,当了个什么大将军。你回头去找他,在军伍里先混几年,暂时借兵家杀气稳住大龙,我再给你想想办法!”

许青白问道:“怎么个混法儿?我这大好年华的...”

龙老头眯眼道:“身处军营战场,自然不缺兵家杀气,你体内大龙能够感应吸收,至少可保境界不跌,说不准还有小进。”

龙老头又接着说道:“凡事急不得,天高路远的,怕什么来不及,慌什么到不了,先顺其变化,到头来一切刚刚好。”

许青白不假思索,便应了下来。因为他了解龙老头,与之朝夕相处了十年,难得见他像今天这般婆婆妈妈。

黄雅在一旁听见许青白年后要走,小脸有些惆怅。

龙行舟本在一旁没心没肺地啃着地瓜,无意间瞥见老人随手递给许青白一个小物件,轻描淡写地说送给许青白防身用...

龙行舟顿时又觉得手里的地瓜不香了,惊得久久合不拢嘴巴!

————————————

第二天一早,是新年里的头一天,正月初一。

许青白领着黄雅,带着香烛贡品,来到第三层的里院。当年来到李家后,母亲也不管吉利不吉利,就在梅园的里院中,给父亲许立德修了一个衣冠冢。

不久后,母亲也撒手而去,就又在旁边起了个坟头葬下。

年幼时,许青白每次思念父母了,便会悄悄一个人跑进来,小小的身板趴在父母的坟头,独自说着让人揪心的话。

按照风俗,在新年里的头一天,许青白和黄雅来到这里,给父亲、母亲拜年。

他们扫去拜台上的尘土,取去香烛点燃,又摆上黄雅亲手做的三碟肉菜,两人随后跪在地上,三跪九叩。

————————————

正月里,城里很热闹。

人们辛苦劳累了一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在这几天里闲了下来,放下手里的生意农事,走亲访友,享受生活。

城东城隍庙附近,正在举办盛大的庙会,从初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今天又赶上是元宵节,还要办元宵灯会,许青白早早地吃过晚饭后,便拉着黄雅一起出了门,两人走在前面,一条大黄狗在后面缓缓跟着。

两人一狗在庙会上一路逛过来,先是看完庙戏,逛完花灯,又看了半天社火表演。

挤过人群,两人围在几个玩杂耍的江湖艺人身前,看起了热闹。

黄雅兴致很高,轻轻地跟着人群鼓掌,小脸笑开了花。

这期间,她还跑到卖艺人的铜锣前,“砰砰”清脆的两声,往里扔下两枚铜钱。

一颗是自已给的,另外一颗是替许青白给的。

黄雅看得高兴,许青白也不催,也在一旁边等边看。

许青白明明看到,表演渐入**,又要比先前更精彩看些,可围观的人却三五成群地散去。又过了一会儿,待再看到一个卖艺人起身,端着铜锣,挨个讨赏时,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有经验的看客们,掐算着讨赏的间隔时间,纷纷先行走开了。

等到铜锣又递到了他们面前,黄雅笑脸凝固,嚷嚷着说刚刚已经给过了。

可举铜锣的人却置若罔闻,反而笑嘻嘻地将铜锣向他们身前递了递。

许青白便苦笑着,再从衣服里掏出两枚铜钱扔了进去,没办法啊,年轻人吃了经验的亏。

但黄雅显然气不过,索性不再捧场,拉着许青白就往外走!

来到两边都是摊位的坊市,商品琳琅满目,有字画古玩、弓箭珠玉、花草年画、果脯绣匹,各种货品应有尽有。

一群人驻足选拣评论,再与老板讨价还价,人声鼎沸。

黄雅一路逢摊必看,此时又在一处锅碗瓢盆间,挑挑看看,神情认真,仿佛手里拿着的都是些宝贝。

许青白知道女子逛街多半是只看不买,而且一时半会儿完不了事,他便和黄雅打过招呼,说要进旁边的城隍庙去看看。

独自来到城隍庙前,只见一群善男信女来往穿梭。

门口的院子里立着成人高的香,又点着一排排的菜籽油灯。

许青白一步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得殿来。

殿内神像前,只见香案上供着三牲,牛头、猪头、羊头在香火袅袅中并排摆放。他请来三炷青香,平举在身前,嘴里念叨了一通后,缓缓插在香炉里。

而此时,城隍爷正在内殿接待着从隔壁将军庙来访的同僚,他二人生前一个是大越执掌一方的从三品的大吏,一个是身骑白马的正三品将军。二人死后,一个治国有绩,一个护国有功,便先后被朝廷封谥,搬进了城隍庙和将军庙里,继续镇守一方。

许青白不知道的是,他起先刚一跨进门槛,腰间所佩的玉印便兀自发光,一闪而过,引得城隍庙里腾起一条光柱,穿破房顶,直插云霄。

当时正在后殿寒暄的两个阴神被惊动,急急跑了出来,待看到少年正在请香后,便在一旁静静地候着。

等少年请完了香,二人这才上前来,叫住了许青白。

二人也不隐瞒,告知了少年身份,儒生老人形象的城隍爷姓程名熹,武人装束的英烈将军姓袁名彪。

随后,三人一同来到后殿,城隍爷观察着许青白,他已经注意到了他腰间的玉印,身份自是不言而喻。

他对许青白赞许道:“年纪轻轻,就一身儒家正气,又兼具仙武胆魄,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一旁的英烈将军也是点头称是。

许青白拱手道:“有珠玉在前,小子恐怕也只能望两位项背。”

英烈将军说道:“哈哈,我与程城隍都是身死道消的人,只能死后另辟蹊径,才成为这天香国里小小的一尊阴神。你小子不用跟我们比,以后成就只是只高不低。”

城隍爷也说道“修炼途上,达者为先,现下你还年少,不必过于拘礼。”

许青白还是分别躬身相拜,说道:“城隍爷生前殚精竭虑,治理一方,恩泽百姓...英烈将军生前,戎马一生,洒血沙场,守护苍生...只为这些,就当得起晚辈一拜。”

城隍爷与英烈将军对眼相视一笑,各自又郑重还礼。

此后三人相谈甚欢,两位阴神愈发觉得眼前少年对胃口,少年也是渐渐不再拘束,言谈无忌。

只见城隍爷程熹递给许青白一截竹牍,问道:“都是读书人,你现在又以后辈自居,那我索性就倚老卖老,送一份见面礼,你怎么说?”

许青白笑道:“晚辈自然是却之不恭了。”

城隍爷点头道:“理应如此!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朝气,扭扭捏捏反倒落了下乘。”

他解释道:“此竹牍几百年前,便供奉在庙中,得香火滋养,又被我这半个读书人时时把玩。你带在身边,日后翻书时会有些助益。”

许青白起身接过,果然只见竹牍已有些岁月,半尺来长,入手略沉,全身包浆,表面流光溢彩。

竹牍一面刻有密密麻麻的几百蝇头小字,是一篇圣贤文章。

城隍爷又转头望向英烈将军,打趣道:“将军还愣着干嘛,只是出手可别太寒酸了,人死后还要丢一回人!”

英烈将军袁彪乐呵呵地起身,来到许青白的面前,扬手挥出一道护国罡气,钻入后者体内。

许青白内视,只见护国罡气入体后,钻到体内大龙呆的地方,化成了一团雾气,将盘曲萎靡的大龙包裹了起来。

他明显感觉得到,此刻大龙极为舒畅。

许青白没想到,随便逛逛庙会,竟会引来城隍爷和英烈将军,而英烈将军随手送的一份见面礼,竟然又让他久旱逢甘霖,刚好解了燃眉之急。

许青白向英烈将军拱手致谢,后者大手一挥:洒脱说道:

“哈哈,也不是啥稀奇东西,也就比城隍老爷整的那些花哨玩意儿,强那么一点点!”

————————————

等到少年告辞离开后,咋咋呼呼的英烈将军来到城隍爷跟前,一本正经地问道:“程老弟,先前这少年进庙时,在你神像面前都念叨了些什么呢?”

城隍爷还在盯着门外,双眼炯炯有神。

他没有直接回答英烈将军,却又似乎已经回答了,喃喃自语道:

“有龙伏爪潜于渊,等风来,善哉、快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