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 分卷阅读54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分卷阅读54

簡繁轉換
作者:瑟嫣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30 10:08:50 来源:源1

的糟老头子,比如孙承宗,游健是十分欢迎的。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如今的游健算是稍微领悟了历史上的崇祯为什么会在自己当了皇帝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频繁更替六部大臣

估计就是觉得朝廷之上年轻点的官员一个没有,尽是些老菜帮子,关键这些老菜帮子都成了老油子,政务毫无建树,倒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玩得一愣一愣的。

说实话,现在的游健都有种将朝廷之上的老菜帮子们全都换掉的冲动。

然鹅情感上冲动,理智上却有点儿不知所措。

游健挺怕造成朝纲混乱,就有点瞻前顾后。

也是正常,谁让崇祯帝‘自挂东南枝’的结局就在不远处招手。游健可怕和崇祯帝一样‘自挂东南枝’,可不就瞻前顾后起来。

其实说起来,这也算优柔寡断。

游健挺烦的,下意识就把两只爪子交叠起来。

撑着下颌,游健开始走神。

王承恩在一旁候着,小心翼翼的在说话。

“其实万岁爷,有些事儿不必太小心翼翼了。”

“朕明白,很多大臣老了。虽毫无建树,却也没有犯太过明显的错,一时半会儿,朕还真的不好动他们。”

“慢慢来吧!”游健突然又笑了起来。“朕还年轻,跟他们耗得起。”

说着话,曹化淳突然派人来说,辽东那边又有蒙古人递来的交好国书。

游健连看的兴致都没有,无非就是卖惨,不对,蒙古各部落这回是真的惨

想以惨的样儿,求取大明的怜悯。

如果换做其他帝王,说不得真心软,同意他们的‘归顺’,顺便还送大量的粮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然后等他们度过难关,重新变得强大起来后再反水狠狠的咬下大明一块肉。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时常在上演。历数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哪怕强大如巨唐,不也是在日益虚弱的情况下,饱受异族的蹂躏。

对于蒙古的求和诏书,游健一百个不相信,甚至为了不看,游健直接干脆利落的吩咐王承恩直接丢入火盆子中。

没有看的必要。

游健不屑的道。“蒙古各部落历来狼子野心,朕始终记得‘留学生’,啊,朕是说英宗皇帝,不也是轻信瓦剌,导致遗臭万年。瞧着吧,后世一定对英宗皇帝成了‘叫门天子’之事,大书特书。”

啊这!

让奴婢怎么接话?

王承恩迟疑片刻,只得转而道。“那万岁爷,要不要给卢大人去信,说不接受蒙古人任何形式的求降。”

“是要写。”

游健点头,让王承恩拟旨,以圣旨的方式给卢象升发了个通知。

卢象升那边接到圣旨后,直接感叹。“咱们这万岁爷,真真爱憎分明啊。”

“这是好事。”张瑞川笑着道。“我早就看那些个反复无常的鞑子不顺眼了,偏偏总有人蛐蛐说我大明富有四海,鞑子来投,必然诚心诚意。”

明明只是口头上的投诚,偏偏大明的文臣就跟他爹重新给他娶了十八岁老娘似的,各种上头的送钱送粮,硬生生的将小可怜重新养成了大饿狼。

张瑞川对文臣们简直嫌弃极了,特别烦他们嫌弃武官的那愚蠢样子。烦,真的烦死了!

“现在鞑子已经在哪里了?”

“哪方鞑子?”

“就后金!”

塞外游牧民族,被统一称为鞑子,并不只是后金的独称。

卢象升知晓张瑞川说的谁,却还是这么问。意在调侃,毕竟都是年轻人,相处自然比较随意。

“后金兵犯黄泥洼,失败之后自然不死心。”卢象升说道。“我已经通知各关卡,坚持‘坚壁清野’策论,相信不管后金想攻打哪个光卡,都不会好受。”

“现在想想,当初孙大人在辽东的时候,边关安宁,现在卢某也只是在孙大人的基础上,加以布防。”

孙承宗是位能人,现在的他年老致仕在家,可在历史上,在己巳之变的时候官复原职,临危受命,于通州、山海关抵御后金,复永平等四城。

然后崇祯四年(公元1632年)的时候,已经69岁的他再次出关整饬松山、锦州军务。直到崇祯十一年(1638年),75岁的孙承宗率家人守高阳城抗清,城破被俘,自缢而死。

可以说孙承宗打造的山海关防务和关宁锦防线在此后的20余年间,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未能打破这道壁垒森严、布防严密的军事防线。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山海关关门宁静,狼烟不举,基本稳定了京师东大门和辽西走廊的军事形势。

卢象升说自己拾人牙慧,而且那人是孙承宗,没有一点的假话。游健不想用孙承宗这位老臣(将)吗?

游健想用的,但孙承宗年龄大是事实。再者卢象升做得很好,游健也就没有将孙承宗再派遣去守山海关的想法。

游健如今的想法是,用孙传庭坐镇中枢朝廷,卢象升镇守边关。毕竟大明后期从来都是外忧内患不断。

不止辽东防线需要真正有本事的人镇守,就连腹地,也需要能人去处理各地频繁爆发的起义。

另外孙承宗这位镇山太岁,能用就一定要用。哪怕供着,能取得的效果也比阎鸣泰之流好太多。

扯远了,回归辽东这边。卢象升和张瑞川谈论鞑子的不要脸和不死心,鞑子那边,不管是蒙古各部落,还是后金也都在谈论。

蒙古各部落姓成吉思汗的王爷们,齐聚一处,和后金的皇太极好像在商议事情,又好像在吵架。

不对,是在商议事情,也是在吵架。

应该说蒙古各部落来的亲王,在‘单方面’和皇太极吵架。

“大明皇帝再一次拒绝我们的求和。如今眼看气候越来越冷,牛羊甚至牧民都出现了死亡,再这样下去,只怕我们蒙古大部分部落都撑不过这个冬天。”

“新上位的大明皇帝,听说是前面大明皇帝的弟弟。因为没有儿子,就把皇位传给了弟弟。”

“听说现任的大明皇帝,是个耳根子软的。”

“你看看他三番五次的拒绝我们的求和,像耳根子软的?”

“那怎么办?我们强攻山海关?”

“那现任的辽东巡抚和孙承宗一样,都是不好相与的。为什么大明皇帝不安排好大喜功,喜说大话的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如果是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我就有信心说服他将粮食卖给我部落。”说话的是喀喇沁部的塔布囊(驸马)束不地,超级信心满满。

的确,历史上袁崇焕就是在自家粮草都不太够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将大量粮草卖给科尔沁、喀喇沁等部,企图说服蒙古牵制后金。

单从这点来看,袁崇焕就该杀。

不管什么理由,在灾荒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