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 分卷阅读191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分卷阅读191

簡繁轉換
作者:瑟嫣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30 10:08:50 来源:源1

皇太极:“朕知晓。”不用特意提醒朕。

知晓的大明方面打的怎样恶心主意的皇太极,到底还是忍不住生气,并且超级绝望。

太恶心人了,怎么会有皇帝这样恶心。并且手下还有样学样儿,比皇帝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恶心。

皇太极自认自己乃枭雄,可以放低身段礼贤下士,但也做不到像大明皇帝那样灵活的让人恶心。

总之一点都不令人意外的,皇太极神色越发凝重起来。

“气候越来越不对了。”皇太极压抑下怒意,还算平和的开口说话。“朕心惊胆战,总觉得这不对劲的气候,会持续很久。”

关外的大漠,并不全是漫天黄沙的沙漠。有点缀在沙漠中的绿洲,还有大范围的草原。

历来地广人稀,关外人靠着放牧为生,种地的很少。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养的牛羊马儿有足够的口粮吃。

可一旦气候恶劣,植被根本就没有长出的机会,养的牛羊马儿没有食物,那就只能饿死,从而导致放牧的牧民缺乏食物,极有可能熬不过漫长的冬季。

再者改草场种田的话,说老实话,关外百姓之所以被称为游牧民族,顾名思义,就是逐水而迁徙放牧的民族。

一般跟着水源,赶着牛羊马儿移动生活,完全定居不下来。一年四季总有两三季在迁徙。

并且说句大实话,游牧民族被称为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并不擅长耕种。哪怕努尔哈赤建国后开始搞种田,也是利用他们数次南下打草谷掠夺来的汉人,女真或许会打猎挖人参以及捕鱼,但就是不会种田。

哪怕近几年在大明境内横行,饱受百姓们追捧的土豆、红薯以及玉米,偶尔还是有流入关外的,后金也没有搞明白到底怎么种植的。

玉米除外,自从插杆栽培法儿盛行后,大明百姓都很少保存种子,直接就用发芽的土豆、红薯切块栽种。

甚至像红薯,切块的根茎发芽长出红薯藤后,还掐藤进行移栽,并且还会使用简易的肥料,以便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收获。

可关外百姓怎么种植的粮食,就简单的播种。随意将种子撒在地里,就不管了。

偶尔想起来照顾一下,想不起来就任由种下的农作物自由生长。而在才是完完全全的靠天吃饭。

天公作美,或许会有收获,如果天公不作美,就像这几年的气候变化多样的话,那么颗粒无收是基操。

像大明的山西陕西两地儿,连续多年干旱且颗粒无收,游健说了什么?没有,并且一遇到上疏说山西陕西两地儿出现流民逃荒现象,就立马安排钦差赈灾。

可以说,这两年中枢朝廷往山西陕西两地儿派出的钦差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但好在大明疆域面积大,又往自己的版图添加了倭州郡,寮州郡以及蒲甘郡。

倭州郡就不提了,要求自给自足就不错了,而寮州郡和蒲甘郡,连同安南郡,这三郡都是大明特意开辟出来的粮仓。

反正最近一两年,在南方都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位于热带的寮州郡、安南郡、蒲甘三郡,为大明全境提供了至少三分之二的粮食。而且都是一年三熟,且产量不错的占城稻。

另外西域那边,青稞的收成很不错,于是乎,干脆就让西域都护府的卫所,开垦大量良田种植青稞。

然后将青稞酿制的青稞酒,以及青稞大批量的运输回大明。就连身处宫中的游健,都吃了用青稞煮的粥以及青稞面粉制作的馒头。

第128章Chapter128罪己诏!

味道挺不错的,特别是御厨还根据小麦的多种食用做法,开发了很多以青稞为主材料的美食。

游健吃得挺满意的,于是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算是和青稞制作的美食杠上了。

今儿吃青稞面,明儿吃青稞馒头,再后天青稞鱼、青稞叫花鸭都弄了出来。

之后游健还将有关青稞的制作方法传了出去。不止大明百姓,就连西域那边的诸国都受益颇多。

时间很快来到崇祯七年,气候依然有种四季颠倒的感觉。夏季的时候,有可能不会下雪,但绝对会下冰雹。

崇祯七年四月初,除山西陕西两地儿,出现*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冰雹,砸回无数房舍,倒是田野并没有被摧毁多少,总归只减少了大概五分之一的产量。

依然除山西陕西两地儿以外。

全国范围出现规模大小不一的冰雹后,没隔几天,山西、陕西两地传来大饥的消息,给事中吴甘来请发粟以赈饥,游健允之。

其实去年的时候,游健利用人工降雨装备,远程遥控人工降雨,前前后后吧,下了10场雨,但依然没球用。

山西陕西上空是有云的,但是吧,即便有云,那云的规模也很小,如果不是游健食用的人工降雨设备过于先进,并且药剂的话,也是超级精良,这才人工求来了10场雨。

结果还是那句话,没球用。区区10场雨根本就缓解不了山西陕西两地儿的干旱,山西陕西两地儿依然该干旱就干旱,该闹饥荒就闹饥荒

以前的话,游健听到山西陕西两地儿干旱闹饥荒,游健还会着急得很,现在呢,依然着急,更多的却是焦躁。

当然焦躁归焦躁,该赈灾还得赈灾。不然的话,始终抓不到人的李自成一干人等,准又给游健弄出’无道昏君,天下义士共伐之‘的罪名,高举起义旗帜,在各地烧杀抢掠。

关键特么的超级会躲,游健派出武将剿匪,还没到当地呢,’唆‘的一下起义军就不见了。

肯定有王八蛋暗中通风报信,但杀了一批还有一批,反正就认定他这个大明皇帝嗜杀成性,后续游健就干脆采取笨办法,慢慢的磨。

效果嘛,初见成效。

游健相信时间久了,定然能把所有起义军磨死。在这期间,继续修生养息,顺便搞基建。

标号①的基建项目,完成的相当可以。标号②的基建项目,顺势展开。二号基建,主要围绕蒸汽机的制造

为此游健特意建造了皇家科学院,将手艺精湛、富有创造力的能工巧匠都放进皇家科学院,让他们集广思议,争取早日将蒸汽机造出来。

还别说,在拥有图纸的情况下,进行逆推的话,制造蒸汽机真的超级容易。

这不,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大明第一台蒸汽机被造了出来。蒸汽机的出现,预示着工业革命的开启。

西方是1712年左右,发明的第一台蒸汽机。而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是在1776年,由詹姆斯·瓦特制造出来的。

它的出现,在工业上得到广泛使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现在,嘿嘿嘿,不好意思,世界第一台蒸汽机在1634年出现。而它的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