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 分卷阅读55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分卷阅读55

簡繁轉換
作者:瑟嫣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30 10:08:50 来源:源1

间,百姓都要以草根树皮充饥的情况下,向科尔沁(蒙古部)卖粮,还特么有脸上疏请求崇祯皇帝卖粮,在崇祯皇帝明确拒绝,并说此举有资敌之疑的情况下,依然擅自做主将粮草转卖给蒙古。

要知道那个时候,蒙古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已经和后金结盟,资助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就等于资助后金

袁崇焕不听,就是不听崇祯皇帝话,最后嘿,关宁防线取得大吉后,袁崇焕直接被关起来处以极刑,当时袁崇焕被凌迟后,百姓们竟然争先恐后的吃他的肉,别说百姓被当权者蒙蔽的话。

反正如果游健是老百姓,当知道自己吃不饱穿不暖只能吃草根树皮活命的情况下,居然有人将救命的粮食卖给敌人,那也会生吞活咽了那人。

后世的电影电视剧倒是将袁崇焕塑造成了忠君爱国的名将,但还是那句话,袁崇焕这个人很富有争议。反正游健成了崇祯皇帝后,是不敢也不会重用袁崇焕的。

第39章Chapter039冰雹(1)……

蒙古各部落的人吵吵嚷嚷,吵得人头疼,但头疼的人,却不敢让他们闭嘴。

头疼的人是皇太极,他搞不明白,怎么大明皇帝各有各的奇葩,现在的这位却奇葩到感觉忒正常。

有心求饶,甚至递了求和的国书,大明皇帝却置之不理。

按照他们对大明皇帝以往的了解,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欢欣雀跃的同意蒙古各部落的归顺,然后大张旗鼓的给蒙古各部落‘免费’送粮草,帮助蒙古各部落度过酷寒严冬,为什么现任的大明皇帝就无视蒙古各部落所面临的苦难

这简直太不合理了!

越琢磨越讨论,蒙古各部落来的王爷,心就越慌,到最后干脆将目光投向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可是最早和后金签订盟约,甚至皇太极的大福晋,都是出身科尔沁的贵女,不像他们

苦哈哈的过日子,本来和大明的关系说不上亲密,但绝对不差,说是倒向后金,会有好日子过,结果现在可好,西伯利亚寒流来袭又加上遭遇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天气,导致整个草原水源日益减少,草场枯萎,牛羊无食,导致大批量死亡。

而牧民,有牛羊的尸体在,暂时性不会出现什么损害,但那也是暂时性的,随着气候越来越寒冷,不到10月,塞外北地便会被白雪覆盖。

到那个时候,才真正是游牧民族的噩梦。

现在是死了几个人,但都是老人。本身老人就不好过冬,哪怕未来,一到寒冬来临,也总会有老人去世。

就连现如今的京师,每逢寒冬腊月不死几个老头,都是正常的。有时候还不一定死几个老头,而是

总之除科尔沁、喀喇沁部外,其他蒙古部落,觉得自己未来太难过了。大明又不接受他们的示好,不像科尔沁、喀喇沁部,还有后金可以依靠。

“到底该怎么办,尽早罗列出章程来。”

“是走还是留,总要说个子丑寅卯吧。”

“就是。咱们聚在一块儿可不容易,换做以往,这时候早就整个部落一起搬迁了。”

“那不是因为气候不好嘛!”

“你还知道是气候不好啊!出去瞧瞧,寒风呼啸,我都怀疑下一刻会下冰坨子。”

“不用怀疑了。”先前出去一趟又回来的某王爷,面无表情的道。“已经在开始下冰坨子了。”

吵吵嚷嚷的诸位蒙古王爷们顿时安静了。下一刻,有一个算一个都往外面跑。

的确,帐篷外边已经开始下起了冰雹。一开始很小,也就绿豆大小,随着雨滴落下,还没接近地面就融化了。

可当所有在帐篷里谈论事儿的诸位蒙古王爷们,包括皇太极在内出了帐篷后,直接落拳头大小的冰雹。

这样的威力,直接砸得人生疼,在场不少人都被冰雹砸得鼻青脸肿。并且帐篷也纷纷遭殃,有的甚至被砸出硕大的窟窿眼儿。

如此惨样儿,哪能继续将会议开下去,直接抱头鼠窜。

可惜这一幕,并不能传回大明,不然游健准会哈哈哈,然后胃口大开连干三碗饭。

可惜不知道。辽东那边其实也下冰雹了,但是呢,冰雹主要‘打击’范围是塞外科尔沁草原一带,辽东的确也下冰雹了,但是数量很少,卢象升和张瑞川还甚有心情,打着油纸伞,登上城墙望远。

心情十分的不错,还有预言性的道。“这样的天气,只怕后金会不战而退。”

张瑞川:“我倒觉得他们会更加努力攻打关宁防线。”

卢象升:“是有这样的可能。但张指挥同知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塞外环境恶劣,后金百姓又大多以放牧为生,他们不会耕种,时常逐水而居。如今辽东这边气候变化莫测,难道塞外的气候就能比辽东这边好。”

“只会更差,更加恶劣。”卢象升又道。“这是可以利用的点。我敢保证利用好这点,定然能让后金再次一败涂地,不说未来十年二十年,最起码五年内,后金不敢再犯我大明边关。”

张瑞川不觉而厉,论计谋还是文人出生的武将会玩,他一个只粗粗认识几个字的大老粗,就不掺和玩计谋了。

真要硬玩,到时候就不知道是计谋玩他,还是他玩计谋了。

总之张瑞川很佩服卢象升,并且认为有卢象升在,只怕后金有生之年,都难以突破关宁防线。

就将军务全权交给卢象升负责,他这位监军,实际上就起到了卢象升工作,他在一旁摇旗呐喊‘666’的作用。

“得给万岁爷去信,让他知晓辽东气候变化。”

张瑞川感叹,他的这位万岁爷,可是很善于脑补的,焉知知晓辽东8月份就开始下冰雹后,不会脑补出塞外的蒙古和后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

“还有,对了,上回飞龙送去,万岁爷很高兴,不如这回就抓几个蒙古人,给万岁爷送去?”

卢象升:“你是在问我意见?”

张瑞川:“不然呢,我不问你意见,私下去做总归不好!”

“免了吧。”卢象升想想又道。“蒙古人反复无常,无非必要,还是不要让蒙古人踏足京城。”哪怕作为俘虏。

“行,我知道了。”

张瑞川依然心情很好,‘陪’着卢象升在城墙上吹了一会儿风,就回去做事情。

卢象升也是如此,作为辽东巡抚兼蓟辽督师,卢象升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像今儿去城墙‘登高望远’,已经算是偷得半日闲。

回去之后,卢象升先是忙碌军务,之后又去查看屯田情况。关宁防线的辽东守军,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军户出生。

一入军户,那就是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一般很少往外招兵,都是内部男丁直接入伍。

不过还是那句话,边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