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 分卷阅读58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分卷阅读58

簡繁轉換
作者:瑟嫣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30 10:08:50 来源:源1

ter041冰雹(3)……

“万岁爷说得没错,可不是天谴嘛。不然好好的,怎么就在八月份天还热的时候,下起了冰雹。”

王承恩奉承道。“还只在科尔沁草原下,其他地方,哪怕辽东那儿,听张指挥同知说,辽东那边只是天气转凉,零星落了点冰雹,都不大,还没落地上就融化了。”

“鞑子那边就这样算了?”游健挺怀疑的道。“就没有想过一鼓作气,继续进攻山海关?”

王承恩赶紧又说:“万岁爷,鞑子才多少人,咱们辽东守军又有多少人?就凭‘什么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口号,打到人死,都不可能攻下山海关。”

嗯,历史上满清的确没有攻下山海关,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主动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的。

游健点头,又道。“朕知晓你的意思,只不过朕左思右想下,还是觉得时时刻刻防备鞑子为好,他们一直贼心不死,想要取代大明入主中原。”

而一旦他们成功,就会因为人数上的自卑,对汉人实施大屠杀。

这是上位者为了稳固统治所必然的选择。

却是被侵略者的悲哀。

哪怕论历史,满清是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它刚刚入主中原时,造的孽,也让游健和他的小伙伴们不喜。

事实上,他们这群九零后零零后才是最爱国的。相反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有很多向往国外。

那时候的出国热,便是刚刚改革开放后。

扯远了,总之游健只要一天是崇祯皇帝,那么在世的一天都不会让后金鞑子踏出山海关一步。

“冰雹,有意思。”游健又笑眯眯的道。“看来朕又可以好好等等蒙古那边送来的求和诏书了。”

“是的,万岁爷,蒙古鞑子那边必然又会递上求和诏书。”

“那朕就坐等。”游健笑着又道。“放心,朕这回定然不会看都没有看,就将其付之一炬。”

想想还挺后悔的,主要是错过了一次看边关外的鞑子的笑话。不过好在,料定了蒙古那边会挨个递求和诏书,也就不怎么惋惜。

果然如此。很快,先是科尔沁部率先递了求降诏书,接着蒙古其他部落也纷纷递来求和书信。

游健都看了,觉得蒙古那边真的是一篇文章反复抄,不管是先递求降诏书的科尔沁部,还是后面陆陆续续递求和书信的蒙古其他部落,书面格式都大同小异,只是称呼稍微改动了一下。游健甚至能从中找到完全相同的字句。

“做戏都不知道诚心一点。”游健看过之后,果断将信件付之一炬,末了还感叹蒙古那边的不诚心。

“多找几个读书人帮忙写,又能耽误多少时间。还求和呢,就这态度,真信了,才是地地道道的傻子。”

游健一百个不相信,完全当笑话看。而且呢,还暗搓搓的觉得蒙古甚至不愿意叫他一声爸爸,算什么真心求和。

“哎,甚至不愿意叫朕一句爸爸。也罢,真叫朕爸爸,朕说不得还下不了重手。”

王承恩从半敞开殿门的殿外走了进来。

披着斗笠,穿着蓑衣,湿漉漉的,外面正在下着雨。雨势不大,却密密麻麻,人走在外面,要是没有戴斗笠,披着蓑衣的话,准淋湿得透透的。

王承恩进殿后摘下斗笠,还把蓑衣脱下。

“万岁爷。”王承恩小声的道。“阎大人的确病了,看样子还挺严重。”

游健微微挑眉,他是有心换下阎鸣泰改孙传庭担任兵部尚书,结果还没付之行动,阎鸣泰就病了,这不得不让游健怀疑,是阎鸣泰故意的。

阎鸣泰猜到了游健的心思,想以体面的方式致仕。

也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游健会满足阎鸣泰的心愿,让阎鸣泰体体面面的告老还乡。

“让太医院派一太医守着。”游健吩咐道。

“喳!”

游健又道。“朕把蒙古送来的书信全给烧了。朕想了想,觉得要给个回复,要是不给回复就开打,有损礼仪之邦的传统。”

王承恩好奇的问。“那万岁爷想要给鞑子什么理儿开打?”

“他们甚至不愿意叫朕一句爸爸,朕如何相信他们是真心归附。”

啊这

无话可说的王承恩不得不承认游健这样的说词儿,真的绝了。

是啊,连爸爸都不愿意叫一句,措辞还不严谨透着浓浓的敷衍,谁相信是真心实意想要归附的。

别是打定主意,这回利用大明渡过难关,以后选择合适的机会反水。自古以来,边塞的游牧民族没少干这样的事情。

反复无常,说的便是他们。

偏偏总是有人自以为英雄,不信邪的一次又一次苛刻自己人,给与他们优待。

然鹅结果,大唐的‘安史之乱’便是典型的例子。

“不知是否还是奴婢拟旨。”王承恩略显小心翼翼的问。

游健点头,将拟旨的事儿交给王承恩。说句不好意思的话,王承恩的文化素养,甚至比游健这个皇帝还要好。

哪怕游健尝尝吹嘘自己是个文艺青年,但实际上游健一手字迹,比狗爬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这还是继承了原身一切,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

但就跟‘父不嫌子丑’一个道理,游健难道还能想起自己写字不好看?

游健并不嫌弃,相反还觉得自己适应良好,一手毛笔字写得比原来的崇祯还要好。

这不能不说不要脸,而是极度不要脸。

关键还有一大堆人捧着,说游健写的字,特别的与众不同,不愧是当皇帝的。

就跟喜欢做木工活儿的朱由校,每制作出漂亮的家具时,就有一大堆人吹捧天启帝是大明最伟大的木匠皇帝,一个道理。

游健很自然就接受了吹捧。但是呢,接下来的时光,游健还是利用空闲练字。

目前有所成果,但是呢,比不了王承恩写的字。

很多时候,游健干脆就让王承恩帮忙拟旨,自己后面看一遍,然后盖上玉玺或者私印就行了。

这回也是如此,王承恩很快就拟好旨。游健拿过一看,顿时乐了。

王承恩也是狭促的,将游健先前说的拒绝理由,加以润色,变得更加气人。

中心思想依然是‘都不愿意叫游健爸爸,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同意归附’‘勉为其难的拒绝’

“发出去叭。”游健笑眯眯的道:“真想知道蒙古各部收到这样的圣旨,脸色会如何!”

“可以让张指挥同知安排人手跟着一块儿去送圣旨,定然能将蒙古各部该有的反应,会有怎样的脸色,都一一阐述详细,好让万岁爷知晓。”

“那行。王承恩你来安排,朕相信朕的锦衣卫个个都是人才,定然能很好的满足朕八卦的心思。”

王承恩果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