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13章 会榜证人心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13章 会榜证人心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1 09:24:33 来源:源1

神京,庆逾坊,夏府。

夏太太一听女儿泼辣放肆的话语,头上青筋都要暴起。

皱眉说道:「那贾琮少年得意,名动天下,神京城哪个不知他的好处,你以为就你能瞧见。

女儿,娘早就和你说过,他这样的人物,不是我们这种门第能指望的。

去年他要不是死了老子,他早就被宫里指婚,他的亲事连贾老太太都做不了主,你还在那里痴心妄想,你真是晕了头了。

都是我做娘的太过娇惯你,把你养出这等任性狂妄的性子,实话不好听,但是娘还是要和你说。

你这辈子都指望不上他,趁早死了这条心!」

夏姑娘听了自己母亲的话,就像被人捅了一刀,站起身将房中摆物件,到处乱摔,一张俏脸挂满眼泪,神情十分悲戚。

夏太太看了虽然心疼,却任意女儿砸东西发泄,就当自己没看到一般,但嘴里的话语却半点没放软。

说道:「咱们这样的人家,能许给宝玉这样的世勋贵子,让你嫁入国公门第,这样的机缘不会再有了。

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娘也不逼你,你要是不愿意这门亲事,那也没有关系。

娘只能帮你找户门当户对的亲事,找一家和我们家登对的商贾之门,你就像娘一样嫁作商妇,也一样可以过日子。」

夏姑娘方才满腹失落绝望,乱砸房间的东西发泄,但是一听夏太太这句话,一下就愣在那里,脸色也变得苍白。

夏太太一看女儿的神情,就知道自己方才那句话,真正戳到女儿心底深处。

她自己养大的女儿,自然最清楚她的性情……

夏家虽是没有官身根底的皇商,但夏姑娘是夏家独生女,在夏家就是金尊玉贵的大小姐

夏家和贾家的门第虽不可同日而语,但夏姑娘自小过的日子,比起迎春丶探春这等荣国府小姐,只怕还要奢侈贵气。

夏太太知道自己女儿过惯好日子,一向都是泼辣骄傲,眼高于顶。

些年以来,夏太太靠着亡夫留下的人脉,虽和赵王等高官权贵有些来往。

但那些都只是银钱利益往来,从无什麽亲近交情,彼此泾渭分明。

因在那些权贵眼中,夏家不过是低贱的商户,夏家做他们赚取银钱的工具,他们给夏家一定庇护,仅此而已。

所以,夏太太来往密切的亲眷友好,都是同类的商贾门户,夏姑娘能接触的同辈中人,也都是商户小门的儿女。

自己女儿的像貌家财,在这些同辈子弟之中,自然是出类拔萃,高高在上,久而久之,才养成骄傲跋扈的性子。

但是,自从她上次带女儿去贾府议亲,虽夏家和薛家的亲事没成。

却让女儿第一次见识到世勋豪门气派,这对只过惯金银富贵日子的女儿,内心的冲击和艳羡非同一般。

更不用说她见识了宝玉,贾琮这等出众的贵勋高门子弟,特别是那个贾琮,让女儿都快要魔怔……

她见识过那些人物,以往家中来往的商贾门户儿女,在女儿眼里两相比较,只怕早成了土鸡瓦狗一类。

如今女儿开了眼界世面,再让她嫁入普通商贾之门,做个庸碌的商妇,以女儿的性子只怕死都不愿了。

夏太太就是看透夏姑娘的心思,才说出刚才那番话,赌一赌女儿的心思,血肉**和荣华体面,她只能选择一桩。

夏太太见女儿听了自己的话,不再哭闹,也不再乱砸东西,只是瘫坐在地上流泪。

她虽很是心疼,但却不上前安慰,也好逼着女儿想清楚主意。

夏太太走出房间,见丫鬟宝蟾站在房门外,缩头缩脑往房里窥探。

夏太太眉头微微一皱,说道:「这两日你日夜守着姑娘,要是出一点差错,我剥了你的皮!」

宝蟾见夏太太话语凶狠,想来心情必定很不爽利,她不自禁打了个冷战,想到今日在贾家做得好事,腿肚子已有些发软。

连忙说道:「太太放心,我一定好好看着姑娘。」

夏太太看了宝蟾一眼,今日也不知怎麽了,她总觉这丫鬟有些古怪,但又看不出什麽端倪。

她也懒得在丫头身上费心思,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夏家和贾家的亲事。

她希望女儿不要犯糊涂,为了不靠谱的情爱,断送了一辈子前程体面。

……

宝蟾有些战战兢兢走进房间,见到满地都是砸坏的物件碎片。

自己姑娘已坐到床头发呆,眼泪把脸上妆都哭花了,露出的肌肤依旧幼嫩白皙。

姑娘的眼圈通红,神情沮丧枯槁,没了寻常的美貌端庄,甚至还有几分滑稽,但宝蟾再多两个胆子,也不敢去笑。

宝蟾心中有些不服,贾琮不过长得好看些,宝玉也长得不差的。

而且宝玉嘴巴又那麽甜,逗得人好开心,风流手段更是……

宝蟾想到贾家书房之中,宝玉那些让人心跳的操弄,不禁有些浑身发热。

姑娘也是个死心眼,所有心思都在那贾琮身上,但凡她多看宝玉几眼,必定能知道他的好处。

宝蟾今日和宝玉风流厮混,心中愈发对他死心塌地,她期盼夏姑娘应承亲事,只怕比夏太太的心思还要迫切……

「姑娘,也要想开些,方才太太说的话,听着挺有道理的。」

夏姑娘方才还在发呆,听了宝蟾这死丫头,居然敢给自己娘亲帮腔,顿时火冒三丈,喝道:「用你多嘴,给我滚出去!」

宝蟾见夏姑娘发火,浑身哆嗦了一下,但是毕竟还不死心,想着说些什麽话,劝说自己姑娘能回心转意。

夏姑娘见宝蟾还在房里蘑菇,骂道:「你还不滚,难道等着挨家法吗!」

宝蟾脱口说道:「我不敢劝说姑娘,只求姑娘听我说几句话,而且这些话和威远伯有关。」

夏姑娘见自己这丫鬟突然胆大起来,自己让她滚出房间,她居然敢不听,气得霍然站起,准备狠狠抽这小蹄子,让她长长记性。

她这才刚刚站起,听了宝蟾这一句话,顿时停下了脚步。

贾琮这个名字,对夏姑娘来说,大概就像下过降头,能将她的泼辣刁蛮都化为乌有……

宝蟾本见自己姑娘气呼呼上来,吓得连退几步。

她从小就服侍夏姑娘,夏姑娘虽不会故意作践她,但是她要惹姑娘生气,一个耳刮子就会甩来,半点情面都没有。

刚才她自己话音刚落,自己姑娘就停下脚步,脸上的凶狠几乎瞬间柔和下来。

宝蟾心里啐了一口,那贾琮到底是个什麽玩意儿,真是活见了鬼,莫非他给姑娘下过咒?

只要一提他的名字,姑娘这麽凶悍的人物,一下子自己就能软和下来,竟比宝二爷拿话哄我还管用……

……

夏姑娘有些不耐烦,凶巴巴对着宝蟾说道:「有话快说,磨磨蹭蹭想找打吗!」

宝蟾又咽了口吐沫,想到今日和宝玉风流嬉闹,心跳不由的加快,实在不甘心以后就此断了缘分。

她鼓起勇气说道:「我听人说贾琮的生娘是青楼里的淸倌儿,身份十分低贱。

因为她生得好看,才被贾家大老爷收房,这才生下贾琮,因为贾琮是娼妓所生,在贾家身份低微,从小就被他老子虐待作践。」

夏姑娘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上前就给宝蟾一个耳光,声音清脆,劲道颇为不小。

怒道:「你给我住口,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你敢说他娘是个窑姐,就算他是窑姐养的,也比那个宝玉尊贵一百倍!」

宝蟾捂着火辣辣的脸蛋,有些委屈的说道:「姑娘你不要生气,我不是想骂贾琮,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夏姑娘气呼呼说道:「你敢再拿话作践他,我就剥了你的皮!」

宝蟾心中害怕,要不是想将来能和宝玉有个结果,她才不会说这些散话,去踩自己姑娘的尾巴。

她继续说道:「贾琮因为出身不好,他老子和嫡母都虐待他,听说常常被打的浑身是血……」

夏姑娘忍不住骂道:「他爹娘真不是东西,好在他老子遭了报应,早早横死了帐,听说他那嫡母还在,居然还没死!」

宝蟾听了自己姑娘的话,虽觉得有些不可理喻,但也不敢多嘴,继续说道:「他家老太太担心他被他老子弄死,一家子没脸。

所以贾琮十岁就被接到荣国正府,放在贾家二房养大,贾琮因为从小读书厉害,很受贾家二老爷喜爱。

外头人都说,贾二老爷对贾琮,竟比对亲生儿子宝玉,还要金贵三分,贾琮对贾二老爷也视同亲父,彼此恩义深重。」

夏姑娘只要听贾琮的故事,而且还是好话,心里就得劲。

插嘴说道:「那二老爷我也见过,也就他是个正经人,其馀贾家那些长辈,都没个长辈样儿,多半都是吃土的蠢货!

可他家二老爷对他好,与我有什麽相干,我娘还不是让我嫁给宝玉,你这死丫头说话牵三挂四,到底是什麽意思?」

……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宝蟾见自己姑娘又开始暴躁,心中害怕,不敢再卖关子。

连忙说道:「姑娘你想,贾琮和贾家二老爷情同父子,那他和宝玉还是寻常堂兄弟吗,那可是正经亲兄弟的情分。

贾琮本就是贾家的爵主,贾家两府都是他说了算,他既然视二老爷如同亲父,你说他还能亏待宝玉,必定是一门心思维护。

我听外头说,贾琮这次下场春闱,必定要做进士公,说不得还能中状元,很快就能做大官了。

他要是发达了,还不得好好提携宝玉这个兄弟,做他的靠山,也好报答二老爷对他的情分。

贾琮的排场太大,姑娘虽没办法嫁给他,可是你要嫁给了宝玉,那贾琮也就成了你的大靠山。

姑娘虽没办法和他做夫妻,他也要一辈子维护姑娘,这也是件极好的事,姑娘你仔细想想,这门亲事其实并不算坏的。」

宝蟾为让自己牵上宝玉,以后还有缘分风流快活,听他叫几声姐姐,也是绞尽脑汁,才想出这番话,也算颇不容易了……

她见自己姑娘听了自己花言巧语,果然变得有些不一样,竟有些呆呆的发痴。

嘴里还嘟嘟囔囔,竟带着一丝痴迷欣然:「他要做我的大靠山,一辈子都要维护我……」

宝蟾听自己姑娘念念有词,神情诡异,心里不禁有些发毛。

夏姑娘突然像醒悟过来,对宝蟾喝道:「你哪里想出这些话的,是不是我娘教的你,让你来劝我答应这门亲事,看我不打死你!」

宝蟾见自己姑娘这般喜怒无常,突然翻了脸,要追来收拾自己,不禁吓得一声尖叫,在房里逃窜躲避。

嘴脸还不住说道:「姑娘你不要着急,我说的贾琮的旧事,可不是什麽秘密,外头很多人都这麽说。。

姑娘要是不相信,只要花些银子,叫几个人来问,彼此一对口径,就知道这些事的来由真假。

宝蟾是姑娘的贴身丫鬟,事事只听姑娘的,我说的话都是真的,要是有半句哄骗姑娘,我就肠穿肚烂,不得好死!」

夏姑娘听宝蟾赌咒发誓,这才停下脚步,她想到贾琮名气这麽大,他的事不难打听,不怕这丫头胡说。

她又突然想到什麽,一双美眸中闪动炙热痴迷的神情,说道:「你说他马上能做进士,还能中状元,做大官?」

宝蟾见自己姑娘停下脚步,不再过来和自己动粗,长长松了口气。

连忙说道:「姑娘,这事还能有假,上个月贡院在考春闱,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

如今,春闱结束快大半个月了,听说马上就要张榜,贾琮读书一向出名的厉害,外头都说他一定是进士,说不定还能中状元。

只要金榜一张贴,姑娘派个小厮去看一眼,马上就知道一清二楚,这种大靠山,姑娘再怎麽能错过……」

夏姑娘不知有没有听清宝蟾后面的话,只是脸上神情兴奋,嘴里喃喃自语:「他真是好生厉害,居然事事都能拔头筹!」

……

神京礼部,阅卷大堂。

本年春闱三场策论阅卷,经过十八房同考官多日评卷丶筛选丶研讨,终于评卷完毕,确定本房考生策论评等优劣。

各房再参考前两场评卷结果,终于各自筛定本房排名前二十五名考生。

三名主考官的廨房,原本相互之间便是连通,只是以帘幕分割。

如今所有帘幕都已撤下,为了在最后排榜名次之事,便于三名主考官相互探讨商议。

被打通的三间廨房中央,摆着一张巨大的长案,上面摆着十八摞迭高的会试誊卷。

每摞誊卷又分为三推,分别为各房入选举子三场誊卷。

本次春闱的三大主考官,内阁大学士王士伦丶吏部尚书陈默丶户部右侍郎徐亮雄。

他们看着案上堆迭的誊卷,虽然都是宦海历练的朝堂翘楚,但面对这些名列前茅的誊卷,他们的心绪都难于平静。

他们眼神之中透露出神情,也都各自不一,或凝重丶或踌躇丶或灼热……

书案周围站着十八位同考官,他们望着各房精选而出的誊卷,也都是心情激荡,都希望本房遴选的誊卷,能最后独占鳌头。

八房每房本次遴选誊卷,按每房二十五人计,总共便是四百馀人。

经过最后一轮淘汰遴选,最终上榜会有三百人左右,这些人便是本年春闱最后的胜出者。

而三大主考官会成为这些上榜骄子的座师,这三百登第士子之中,才略优异之人,必定不在少数。

这些学人后起之秀,必会成为三名主考官未来仕途之路,不可小觑的簇拥和助力。

……

三大主考官之中,王士伦是内阁大学士,已位极人臣,到达文官巅峰。

即便他城府深沉,外人无法轻易看透,难道他心中就没有热望,面对满案才俊,真的可以无动于衷?

吏部尚书陈墨,虽已年至六旬,按照常理不过几年,就要卸任致仕。

当年太上皇在位之时,他是魁首天下的状元,才情盖世,名扬四海,还未两鬓苍苍之时,也曾一腔壮志。

只是经历王朝剧变,皇族祸事,这才仕途受挫,从此韬光养晦,圆滑处世,明哲保身,他真的已心如枯槁?

三位主考之中,户部左侍郎徐亮雄资历最浅,也曾是科场翘楚,正当盛年,便已身居高位,离六部魁首不过一步之遥。

原本他和主考之位无缘,却在春闱开试最后关头,因缘际会,意外成为三大主考之一。

这对于徐亮雄是仕途上难得的奇遇,或许这是他终生唯一成为主考的机遇……

他的仕途也比王士伦和陈默都要稚嫩,也更加漫长,更充满难于确定的变数。

所以,本次春闱登科士子,将会给他的仕途,积累最要紧的声望和助力。

他比王士伦和陈默,都有更显着的理由,对本次春闱揭榜,充满炙热**和期待……

作为三大主考官之首的王士伦,看似悠闲在巨案周围走动,脸带微笑看着那四百多份誊卷。

当走到第九房同考官,整齐堆迭的筛选誊卷前,随手拿起摆放在最上面,正是九房三场排名第一的誊卷。

他看似无意的拿起那份誊卷,翻开卷子首页,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中暗道,九房的同考官果然有些眼光。

因为,这排名三房第一的誊卷,卷角编号是乙亥九十七号。(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