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45章 何以凤求凰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45章 何以凤求凰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0 10:39: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ins>

荣国府,东路院,梦坡斋书屋。

自从贾家二房迁入东路院,贾政失去了荣国家主之位,东路院门庭冷落。

除两府中人和亲戚故交,偶有来往走动,从没有场面上人物会登门拜访。

但这两日东路院却人气陡涨,不少在朝官员接连上门拜访,让贾政夫妇有些受宠若惊。

这一日贾政见过几波访客,便独自返回内院书房歇息。

他刚让丫鬟准备热茶解乏,听到门口环佩相鸣之声,看到女儿探春进了书房,身后还跟着丫鬟侍书。

探春端了丫鬟托盘里的香茶,亲手递给贾政,问道:「老爷这是刚见了外客回来?」

贾政微笑道:「原本今日休沐,本可偷闲时光,没想半天来了几波外客,难为你总想着回来,要让你过来说话,却一直不得空闲。」

探春笑道:「女儿总是和姊妹们作伴度日,已有些过于贪玩了,老爷在堂也没尽孝道,只是常回来请安,已经轻慢了。」

贾政笑道:「你如今也大了,家中有这麽些姊妹,自然不能让你孤单着,你有这份心思就足够了。

琮哥儿一向爱护你们姊妹,从小又和你相得默契,将来有他扶持于你,定会让你有个妥当归宿,我也就安心了。」

探春听父亲随口说道亲事,心中微微有些害羞,她生性聪慧敏悟,自然懂得贾政话中意思。

自己本就是庶出女儿,将来谈婚论嫁,贵勋豪门迎娶正妻,都是不要庶出的。

如今贾家二房已落为偏支,按照常理,自己这样的庶出女儿,比原先还要弱去几分。

但有贾琮这个堂兄的疼爱眷顾,旁人谁也不敢小瞧,将来婚嫁也要被高看一眼,得个正经荣耀的归宿。

原本自己和姊妹们都在西府,从小在老太太膝下养大,现在又一起长居东府,老爷也是乐见其成,其中便有父母计之长远的意思。

虽然探春对未来婚嫁,并不在意,觉得眼下的日子就极好,一直这样才叫心满意足,但对父亲的心意还是极为感怀。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二哥哥和环儿都生性散漫,不爱读书,屡受教诲,难有进益,让父亲心中极为失望。

想来父亲心中最满意的子嗣,便是少年进学的先珠大哥,可惜又是英年早亡……

父亲因此失落无据,才会一向寄念于三哥哥,从小就对他器重爱护,连自己这个庶女,也因此多分到许多慈爱。

探春每每想到这些,心中多有欷歔。

而且其中还有一桩,自己从小和三哥哥要好亲近,太太心里必定不自在,巴不得自己早些出门,眼不见心不烦。

按照大户家规,太太是自己嫡母,对自己的婚嫁有极大操控。

如今自己常居东府,既有姊妹们作伴,又有三哥哥做自己的镇山太岁,太太心中顾忌,也就不敢再多说话……

……

探春问道:「老爷,我听说最近拜访的官员,都是本年春闱属官,因为会试之前行为不检,要被朝廷考绩处置。

他们上门拜会老爷,就是想老爷代为斡旋说情?」

贾政微微苦笑,说道:「的确是这麽回事,只是春闱舞弊案闹的这麽厉害,朝廷要处置的官员,我哪里有本事去斡旋。

这些上门的访客,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知道琮哥儿得圣上器重,想借我搭桥让琮哥儿襄助罢了。」

探春一听贾政这话,心中早想好的话语,脱口而出说道:「老爷,三哥哥虽能在宫中说上话,但他是本年春闱贡士,身在局中。

这次春闱舞弊案闹得这麽厉害,他眼下的身份,如果为犯事春闱官员开脱,必定要惹上嫌疑,到时候就说不清楚了,还会牵连到老爷。」

贾政说道:「这个道理我自然知道,舞弊大案刚刚平息,琮哥儿万幸没受到丝毫牵连,殿试皇榜多半快要昭告。

我怎麽可能在这个节骨眼,给他招惹这种事情,只是我还在工部为官,官面上走动来往,难以回避。

这几日上面拜访的外客,不过是言语应付罢了,不会真的应承其事。」

探春一听这话,知道父亲心中清明,心中也就放下心,两父女又闲聊几句。

贾政虽性情迂直,但并不是完全糊涂,历来知女莫若父。

知道探春这次回来,多半是听到风声,担心自己却不过情面,真的应承事情,给家里带来风波麻烦。

他想到女儿才多大年纪,就有这等精明分寸,已算颇为难得。

贾政叹道:「宝玉已过舞象之年,还是心性不稳,惫懒荒谬,他要有你这般懂事聪明,我也就于愿已足了。」

探春劝道:「老爷也不需烦恼,二哥哥年纪还轻,等以后成家立世,自然会懂事明理,不会辜负老爷对他的期望。」

贾政听了探春说成家立世,不自禁看向书房中那张卧榻,虽这卧榻早被他换了新的,但看到依旧心中一阵膈应。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正见到王夫人进来,她见探春也在书房,微微一愣。

探春已说过想说的话,又稍坐了一会儿,便和贾政王夫人行过礼数,找了理由离开。

王夫人等探春走了,说道:「老爷,今天一同来的两位官太太,在内院的时候说了一通事,眼泪汪汪的听着可怜。

彼此都是在朝为官,他们既求到老爷门下,老爷能帮便帮衬一把,人在官场谁还没个难处。」

贾政听了眉头一皱,说道:「圣上将他们点为春闱属官,别人盼都盼不来的荣耀和体面。

这些人不知珍惜自重,还要做些失德之事,又怪得了谁,我是没本事为他们开脱,即便是有也不会管,省得有辱斯文。」

王夫人见自己老爷说的决绝,心中有些气馁,自从二房搬入东路院,已是日渐冷落,无人理会。

好不容易这会子有人求到门下,还都是些朝廷命官,多体面的一件事,偏偏老爷不愿理会,以后谁还会上门。

贾政说道:「我知道这些人的手段,他们带内眷上门,必定是前面说话,让夫人往内院送礼。

内院收到的礼物,一件都不能留,让管家派精明的小厮,都给人退回去。」

虽然二房如今迁到东路院,早已今非昔比,但王夫人毕竟出身大家,倒不至于贪图他人送的礼数。

她只是觉得丈夫还是有能为的,当初只是托了些人脉,就给贾雨村谋了应天知府的缺。

如今却一味藏拙,好好一场体面风光,半点都不愿理会。

王夫人想到方才探春在书房,这三丫头都被东府那小子带坏了,刚才不知和老爷说了什麽话,老爷一下话风生硬起来。

都说女生外向,当真一点都没错,总是碍手碍脚的……

……

贾政的目光撞到那张睡榻,眉头又是一皱,问道:「上回不是给宝玉和夏家小姐议亲,时间过去许久,如今可有准信?」

王夫人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僵,她是极满意夏姑娘的人品相貌,可是上回和夏太太提亲之后,对方许久没有回覆,让她有些失望。

</ins>

说道:「半个月前,夏太太倒是让人送过时鲜礼品,据说去了通州料理家里的生意,如今只怕不在都中,亲事倒没传回准信。

咋们家是国公门第,宝玉是贾家嫡子,这等身份要娶皇商之女,也就算是低就了。

总不能还催着人家回复,倒像是宝玉找不到亲事似的,白白丢了贾家的脸面,所以我也不急着去催。」

贾政说道:「夫人多虑了,礼下于人,君子之风,不算什麽丢脸之事。

宝玉虽是贾家嫡子,可如今外头闲话多,他眼下这个情形,也讲究不了怎麽多。

俗话说,凤求凰,既然是我们开口议亲,事后男方咨问女家,也在情理之中,夏家如果应允这桩亲事,也是桩喜事。

即便不允,我们也早些知晓,就算再繁琐,也只是事不过三,给宝玉另议亲事也就是了。」

王夫人听了贾政的话,也觉得有些道理,其实她心里也着急宝玉的亲事,好不容易看中夏姑娘,也不想轻易错过。

他心中想着多给夏家些脸面,让人上门问亲,夏太太必定要有个回复。

即便夏太太还在通州,返回之后必定也要回音,也算是一锤定音的法子。

说道:「还是老爷这话有理,我这就准备一些礼数,让心腹婆子送去,尽快把亲事问明。」

……

伯爵府,迎春院外,水榭小亭。

贾琮和迎春已对弈两局,开头贾琮输了一盘,第二盘临到末尾,竟然侥幸领先几子。

至于是不是迎春有意放水,哄自己弟弟开心,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两姐弟笑意盈盈,乐此不惫,理子清盘,要再对弈一局。

贾琮正当一子落下,见游廊那边出现一个窈窕身影,穿杏红刺绣辛夷花枝褙子,白色马面裙,秀发黑亮,步摇闪光。

等到走的近了,这人英媚俏丽,风姿绰约,笑意盈盈,正是探春。

贾琮笑道:「三妹妹可算回来了。」

已在一旁观棋的黛玉,听了这话噗嗤一笑,打趣说道:「三妹妹只去东路院住了一夜,三哥哥就这般如隔三秋,以后出阁了怎麽办。」

探春明眸一瞪,咬着薄唇,在黛玉臂上上拧了一把,看了贾琮一眼,笑骂道:「就你爱打趣,说的好像你不会出阁似的。」

黛玉脸色微微一红,似乎感觉到什麽,只是笑笑不说话,装作专心观棋。

探春突然想到,方才在梦坡斋书屋,父亲贾政说的那些话,不自觉看了贾琮一眼。

心中思绪翻腾,出阁有什麽好的,哪里有现在喜乐自在……

贾琮问道:「妹妹去了东路院,老爷这几日可好。」

探春笑道:「老爷都好,最近不少人上门拜访,想找老爷说情斡旋,我和老爷说了些闲话,老爷觉得我有理,除此之外,并无他事。」

贾琮笑着斟了一杯暖茶,递给探春说道:「妹妹辛苦了,喝杯茶润润嗓子。」

探春接了茶杯,神情一怔,心中便已明白,姊妹之间都是无话不谈,自己去了两天一夜,有人必定已说了原因。

黛玉笑道:「三哥哥这是犒劳你呢。」

探春甜甜一笑,抿了一口茶水,说道:「谢谢三哥哥。」

贾琮笑道:「妹妹说反了,我谢谢三妹妹才是。」

迎春微微一笑,纤指捻棋,轻轻落下一子,棋声清脆,似有回音袅袅……

……

神京,庆逾坊,夏府。

五月下旬,午后时分,炎热沉闷。

绣楼闺阁之前,梧桐树枝繁叶茂,耀眼阳光,将片片绿叶映照,翠绿通透,脉络毕现,透着异样张扬的生命力。

树枝之间,传出响亮的蝉鸣,透着压抑的单调和躁动。

夏姑娘独自在闺房中来回走动,形容清减,神情烦躁,秀眉微挑,似乎在等待什麽,丫鬟宝蟾不知去了哪里。

她穿一身粉白薄缎对襟褙子,绣着精美双色芙蓉花枝,异常精致华丽,更衬得身姿修长,腰如扶柳,浓纤合度,风姿娇媚。

自那日从宝玉寿宴返回,因王夫人提亲之事,夏姑娘和母亲吵翻几次,便形同禁足内院,已许久没有出门。

她心中思慕炙热,不得宣泄,就让丫鬟宝蟾打听外头动静。

得知贾琮竟中了头名会元,心中欣喜如狂,愈发**深陷,不愿自拔。

她恐慌抗拒贾家提亲,又知登堂入室之机,一旦错过,思慕之人,天涯永隔,生死难见,一腔**,立成泡影。

她见过贾琮这等风姿才俊,再让她委身宝玉这没刚气的货色,同床共枕,厮守一生,想起便觉恶心作呕。

这些日子,香榻春梦,情糜身软,幻海虚空,爱怨纠结,辗转反侧,难以自己……

她也曾银牙咬碎,想要以身饲情,终究血勇未足,难以下得狠心。

好在这段时间夏太太去了通州料理生意,一时也无人强逼姻缘,让夏姑娘得以喘息之机,过得一日算一日。

母亲不在身边,夏姑娘虽出不得府,但打听外面消息,少了顾忌,多了便利。

她又给了宝蟾一包银子,足够她指使探听消息。

那宝蟾和宝玉风流玩弄,就如同夏姑娘一般,爱欲着魔,念念难忘。

每日挖空心思,哄骗自己姑娘就范,只有夏姑娘嫁入贾家,她才能和宝玉重续前缘,再弄风流……

因此,夏姑娘让她打听贾琮消息,宝蟾极为用心积极,因她心中深知,姑娘即便应承亲事,也不会是因为宝玉,而是因为贾琮。

虽宝蟾觉得这对宝玉似乎不妥,但她**难遏,私心也与日俱增,觉得亲事得逞,姑娘和宝玉不谐,自己也好拔上头筹,和宝玉岂不更得快活风流。

因此她打听贾琮的消息,也是费尽心思,不遗馀力,在自己姑娘心里放火,将她带歪跑偏,在所不惜。

夏姑娘虽泼辣厉害,却做梦都想不到,平时任打任骂的贴身丫鬟,竟然把弄自己亲事,起了螳螂黄雀之谋。

……

夏姑娘知道本月十五,是殿试皇榜昭告之日,她也曾熟读诗书,多少有些见识。

贾琮已是头名会元,即便点不中状元,多半也能名入一甲,那也是天大的光彩荣耀。

她知道自己和贾琮相携无望,只是性情泼辣执拗之人,越是无法得到,便越是欲念炙热。

既然无法相伴左右,见识他的风光卓绝,也能让己身心愉悦欢畅,慰藉心中一腔炙爱痴情……

因此十五刚至,她便早早让宝蟾找人打听消息。

但外头消息传来,不是贾琮金榜高中,而是会试爆发舞弊大案,殿试皇榜昭告改期。

推事院满城搜捕举子贡士,连会榜第三的才俊,都被下了大狱,闹得满城风雨,甚为恐怖。

夏姑娘听了事情,心中担忧不止,连会榜第三都被下狱,会榜第一的贾琮,是否也收到牵连?

她心中挂念贾琮安危,嫌弃厨房买菜的徐婆子,大字不识,只会打听些鸡零狗碎之事,那里弄得清楚劳什子舞弊大案。

于是便从自家几处铺子之中,找了个老练的管事婆子,让宝蟾传话带信,打听会试舞弊的事情,弄清楚贾家威远伯有没有被牵扯。

夏姑娘也算颇有心计,那管事婆子虽是夏家老人,却不是母亲心腹之类,寻常和母亲交集不多,让她打听消息,也容易堵住口风。

那婆子又听了宝蟾蛊惑,说夏家贾家正在议亲,小姐担心婆家风头不靖,影响自己终生安稳,才会打听贾家家主讯息,那婆子也不疑有他。

没过一天时间,那婆子便来回复,将那舞弊案来龙去脉,说的一清二楚,贾家威远伯也颇为安稳,没有牵扯进去半分。

夏姑娘听了消息,这下放心下来,自此之后,每隔两日就让那婆子送消息过来。

这天又到了听消息的时日,因夏太太昨天刚从通州回来,夏姑娘担心露了口风,便不让那婆子入府,让宝蟾出去接听消息。

只是这死丫头出去许久,也不见回来报信,夏姑娘等的有些心焦。(本章完)

</in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