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87章 俏语阻妄念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87章 俏语阻妄念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00:01: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荣国府,东路院。

王夫人虽对那小箱财宝颇为动心,但她也不是完全胡涂。

她可不信一个甄家陪嫁婆子,临时听闻自己宝玉定亲,就有底气送出这麽重的礼数。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况且这婆子方才也说,这箱子里东西都是甄家老物件,主家家传财物,哪会轻易给人。

王夫人有些不舍的阖上箱盖,说道:「你这份礼可重了些,无缘无故怎受得起,心意我领了。」

刘宝正家的笑道:「贾太太太过谦逊些,甄贾两家几辈子世交,只如今两家远隔两地,日常不便频繁走动。

如今甄家人到了神京,得知你家哥儿大喜,哪有不上门道贺的道理,我家太太要是知道,必要怪我失了礼数。

也不怕贾太太笑话,我这次得我家太太吩咐,到神京办件要紧差事,想要找门世家老亲帮扶。

我是看遍神京高门,也就神京贾家与甄家世交情重,且在神京名望厚实,有口皆碑。

我办的这件差事,正想请贾太太给以照拂。」

王夫人微微一笑,这婆子总算说了实话,要不是有求于人,这一箱明晃晃的物件,哪里能轻易给人。

问道:「不知你家太太所托何事?」

刘宝正家的说道:「要说这事也有些分量,我本想去荣国府找你家琏二奶奶说和,但后来细想又觉不稳妥。

我在家时就听说,琏二奶奶是贾太太的内侄女,也是太太手把手教出的能为。

她如今虽在荣国府当家,但终归是年轻一辈,那里有贾太太这般德高望重。

我想着我家太太吩咐的事,可是不敢有半点马虎。

要找人帮扶,然要找最有分量的人物,免得走了弯路,节外生枝。

所以就厚着老脸,求到贾太太门下了,还往贾太太能施以援手。」

……

这刘宝正家的也是极精明之人,她知道贾家大房二房关起门就是一家。

自己去求过王熙凤之事,迟早瞒不过王夫人。

于其被她事后得知生出嫌隙,不然自己先含含糊糊说破,以后也好留下推脱话柄……

王夫人听了刘宝正家的一番话,一味贬低王熙凤,倾慕抬高自己,实在正中她的下怀,心中很是舒坦。

笑道:「凤丫头也算是又能为的,当初也是我手把手教的管家之道,不过她毕竟还年轻,这倒是实话。

你也是个老成人,想事情颇为缜密周到,只是不知具体何事?」

刘宝正家的话语巧妙,恰如其分哄抬气氛,让王夫人有些乐在其中,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她见了王夫人神情,也觉一番言辞铺垫,似乎火候已到。

说道:「此事说来也话长,上年甄家大房出了事情,我家太太的三公子突然就被人害了。

人没了已是家门惨事,锦衣卫翻查旧案,又说三公子生前牵扯火枪私造。

甄家本事积善之家,哪里沾惹过这些事,三公子人已不在,又如何能自辩。

这事情折腾数月,三公子就这样被官府落罪,连我家老爷都受到牵连。

虽甄家是百年大族,几辈子积累的根底,并不至于这一桩事,会从此一蹶不振。

但我家太太失了亲子,心情异常悲痛,也是受到不少惊吓。

总想着如何亡羊补牢,想给膝下子嗣留些腾挪后路。

这回让我和太太娘家兄弟入京,一是疏通些关系,能给过世的三公子开脱一二,以免亡灵不安。

另外还有一件要紧事……」

……

东路院,内院,探春房。

探春收拾过随身之物,换了件粉红玉兰刺绣对襟褙子,配淡色艾绿百褶裙,越发显得纤腰袅娜,亭亭玉立。

又去了外间书房,在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磨墨执笔写了两张宣纸,颇为顺手惬意。

翠墨端了茶水过来,笑道:「三爷可是真疼姑娘,当初修缮东路院,特意挑这个地方给姑娘住。

且为了让姑娘住的舒服,里外仿着姑娘在西府的住处,花了不少心思修缮。

连这张花梨大理石案,都照姑娘西府那张书案,一模一式采买的。」

探春听了翠墨这话,心里受用得意,展颜一笑,很是俏美醉人。

东路院比起西府和东府,地方场地小了许多,但贾琮修缮东路院时,便想到将来探春会来小住。

他从小就和探春亲近默契,修缮东路院时多少有些私心,希望探春将来住的舒适些。

所以在内院右偏的地方,挑选两间景致清雅,向阳的相连厢房。

他之所以选偏右的地方,因按照家道礼数,贾政夫妇和嫡子宝玉,都不会在这个位置下榻。

他又按探春爱轩朗的喜好,让工匠将两间厢房打通,照探春在荣国府旧居布置,让她回来时不显生硬疏远。

……

翠墨将茶婉放在书案上,说道:「如今家里有三爷支撑场面,比起往日愈发兴旺起来。

姑娘又素来和三爷亲近,三爷又这般疼爱姑娘,如今日子当真千好万好。

姑娘眼看到及笄之年,巴望将来也遇到可心姻缘之人,也像三爷那样疼姑娘,那一辈子便得圆满。

我们这些姑娘身边之人,看着心中也喜欢,一辈子也都有好收场。」

探春听了翠墨这话,俏脸不禁一红,嗔道:「你这丫头今天可是魔怔了,突然说起这等疯话。」

探春和黛玉同岁,只是月份要小些,已过豆蔻之年,枝头蓓蕾欲初绽,情事脉脉出心窍。

闺房之中和贴身丫鬟闲聊,触及姻缘话题,也已偶然有之。

所以翠墨说出这番话,她多少有些羞涩,却也不以为意。

翠墨说道:「我是看姑娘心善,在东府有三爷和其他姑娘作伴,过得何等自在。

但还想着孝敬老爷,教导兄弟。

姑娘心思都放在家里,我寻思将来姑娘大事,家里要都为姑娘着想才好。」

……

探春听了这话,神情微微一愣,侍书丶翠墨都是自己贴身丫鬟,一辈子注定跟着自己,将来也必跟着出嫁。

所以大户人家之中,贴身丫鬟在意小姐主子姻缘,也是常有之情,毕竟也关乎她们一辈子结果。

小姐和贴身丫鬟朝夕相伴,有些话不需说透,彼此也是心知肚明。

探春和丫鬟们在东府之时,日日惬意,无忧无虑,谁还会想什麽隐忧之事。

但是一回到东路院,翠墨便突然说这样话语,小丫头并无城府,自然有所触动,才会随口而出。

探春突然想到方才自己进了内院,来不及回房,便带着丫鬟先去和王夫人见礼。

自己对王夫人礼数恭谨,但嫡母脸上神情淡淡的,对自己回来并不放心里,有些可有可无意思。

想来丫鬟也感觉出隐晦的冷淡,才会突然说起这等话语……

探春多少也知其中缘故,自从三哥哥承袭荣国爵位,自己嫡母愤恨难消,又无可奈何,已成魔障心病。

加上这一年光景,自己那二哥哥屡屡闹出事,每次都搞得很是狼狈,两府奴才暗中多有闲话耻笑。

这些风声岂能不传入嫡母耳中,嫡母不会觉得是二哥哥言行荒诞。

只会觉得三哥哥日日得势,占尽家门好处,妨碍压制了二哥哥,才会让他堕落如此。

原先嫡母对自己还算不错,并无当初大太太对二姐姐的轻视冷漠。

但谁也没想到,家中形势这般剧变。

自己一向和三哥哥亲密,如今长居东府,兄妹日日作伴。

如果二哥哥也像三哥哥这样得意,嫡母自然不以为意,但偏偏事为其反。

这世上有爱屋及乌,同样有恶其馀胥。

如此时间长久,嫡母嫌隙暗生,如何会看自己顺眼……

……

但让自己因此和三哥哥疏远,迁就嫡母心中私念,违背自己心中情义,探春却是万万不能。

她想到生母是个没能为的,在后宅自保尚且捉襟见肘,将来自己婚嫁之事,想得到生母支撑,必定是不能的。

世家大户内宅后院,主妇嫡母大如天,庶子因为可以传续血脉,还没有太多顾忌。

但是庶女的婚嫁前程,家中嫡母几乎一言而决,探春想到这里,心中有些发颤……

虽然自己和三哥哥要好,但即便三哥哥是家主,宗法礼数之下,要越过自己嫡母,只怕也是极难之事。

……

正当探春心意忡忡之际,见到丫鬟侍书急匆匆进房间。

探春问道:「你这麽快就回了,怎麽还是空手回来,难道没找到东西?」

侍书急声说道:「姑娘,我没去东府拿东西,我刚出了府门,正好遇到一件怪事,便又回来了。」

探春奇道:「到底遇上什麽事情,值得你东西都不拿,半路就跑回来了?」

侍书说道:「姑娘,我刚才走到大门口,正要往西府角门去,正看到门口停辆脸生的马车。

我便随口问看门小厮,是不是有客上门拜访老爷,那小厮说的确有客,但不是拜访老爷,而是拜访太太。

小厮还说来客是金陵甄家女眷,我听了心中起疑,便没敢出门。」

探春听了这话,心中猛然跳动,俏脸微微变色,侍书能想到的事情,她这等精明之人,自然也能想到。

她喃喃自语:「甄家女眷,甄家远在金陵,神京哪里来这麽多女眷,莫非就是昨日去西府那人……」

侍书说道:「我也是和姑娘一般想法,昨天在耳房听到三爷说话,甄家藏银的事很是凶险。

我担心弄错了事情,便去了外院正堂附近。

正遇上进出奉茶的丫鬟,问清来客是甄家大房陪嫁婆子,这事便有七八分准头。

我又特意从正堂外走廊经过,正听哪婆子说什麽大公子被人害了,还有锦衣卫牵扯火器之类。

昨日三爷也说过类似的话,这事便十成没错了,这才赶来和姑娘报信。

那甄家的人好不地道,昨日去西府鼓捣事情,已被二奶奶给回了,今日又来东路院蛊惑太太,当真可恶!」

探春听了这话再也坐不住,站起身子说道:「我看甄家也是走投无路了,硬是要将这些银子,找个地方藏匿。

他家越这样费劲心思,不依不饶,我们家越是不能招惹,只是老爷赶巧又出门,家里也没个主事之人。

太太要真被那婆子哄了,收下甄家那些银子,传出风声闹出事,不仅老爷要遭殃,连三哥哥都要受牵连。

侍书,你去东府给三哥哥传话,我现在就去正堂,不能让那婆子在太太跟前摆弄事情……」

……

东路院,外院正堂。

刘宝正家的将藏银之事,委婉隐晦的说了一通。

她既在西府吃了软钉子,在王夫人跟前说话愈发小心。

将藏银风险淡而化之,只说甄家一时之难,不足为虑,只为留万一退路罢了。

王夫人身在内宅,对外头事知道不多。

但那日早朝群臣弹劾甄家,嘉昭帝下旨严查甄家之案,闹出极大风声。

贾政虽没资格入朝听政,却也听同僚详说此事。

因甄家和贾家同为金陵世家,两家几辈子素有往来,上年因为宫中赐婚之事,两家还差些成了姻亲。

所以贾政对这事颇为入心,回府后还和王夫人提过一次,王夫人多少知道甄家眼下正在犯事。

因此刘宝正家的说明事由,王夫人对收藏甄家私银之事,一时间有些犹豫。

但刘宝正家的巧舌如簧,将此事说的并无风险,又让她让有些动心。

王夫人也是出身世家大族,自然和王熙凤一样听多世家典故,家道中落藏银保身,也是大家门第常有之事……

刘宝正家的见王夫人神情犹疑不定,想起昨日在西府的遭遇,一颗心已提到嗓子眼。

言语略显急迫说道:「贾太太倒不必多虑,即便东西先放到府上,事情必定做的隐秘,外人难以得知。

即便外人听说风声,真要在其中挑刺生事,这些财货金银之上,又没刻上甄家的名字。

那个还能硬说是甄家东西,太太只说是府上家藏,旁人如何能分清……」

刘宝正家的这话十分大胆,她也是走投无路,有些孤注一掷。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中一阵狂跳,提紧的心思一下松了大半……

刘宝正家的继续说道:「这一小箱物件,只是给你家哥儿的红喜贺礼。

我家太太临行前交待,贾太太能施以援手,甄家感激不尽,必定要另有重谢。」

王夫人听了这些话,愈发心动起来,她刚才听刘宝正家的说过,这次运来的一共十三口大箱子。

王夫人看了眼案几上的小箱,甄家略表心意这口小箱,里面的珠宝财货布下四五千两。

那十三口大箱子,这得值多少银子……

……

此时,刘宝正家的数番言语,已真正撬动了王夫人的心防。

她想到刘宝正家的担心王熙凤年轻不顶事,这次特找自己这辈分高的。

如果自己不敢接这份银子,这婆子转身找了王熙凤,凤丫头如接了这批银子,那自己可就成了贾家的笑话。

那婆子回到金陵说起,在金陵娘年老亲之中,自己还会成为他人奚落的对象。

这等丢尽脸面之事,以王夫人的深谋远虑,绝对不允许出这种错漏。

而且,刘宝正家的那句银子没有刻字,不得不让王夫人妄念丛生。

要是甄家真的出了大事,这十三口大箱子岂成了无主之物……

自从二房失去权柄,被人生生挤兑出荣国府,让王夫人屈辱万分,心中一直憋着一口郁气,一直都喘不直……

还有她的宝玉,堂堂荣国府嫡子嫡孙,这麽尊贵出色的人物,连成亲银子都捉襟见肘,实在让人心酸。

为何他们二房就要受这等屈辱,就不能像东府那小子,日日占尽阖族风光。

王夫人想到这些,不由胆气横生,心中愈发笃定主意。

慨然说道:「刘家的,贾甄两家是金陵世交,几辈子的交情,守望相助是应有之义,这事……」

王夫人正要说出义不容辞丶施以援手之类话语。

突然听到正堂门口传来脚步声,传来俏巧利落声音:「太太,此事不妥,还请三思!」

……

刘宝正家的见王夫人话风松动,知道她要应允此事,心中不禁欣喜若狂。

她从金陵带来的十三口箱子,哪里是万贯金银,而是火热要命的烫手山芋。

她心中巴不得早些甩出去,好让自己齐全的返回金陵,至于后事如何,她却撂开手管不着了。

只等王夫人说出应允之语,她就会趁热打铁,将箱子快速送入东路院,就此万事大吉。

做梦没想到这要命时刻,居然会有人说话,未见其人,话音锋利,明明是要来坏事!

她回头望去,只见进了个年轻姑娘,美貌俏丽,削肩细腰,高挑成材,亭亭玉立,姿容绰约。

一双水汪汪的明眸,闪动着削冰截玉般的清冷眼神,让人有些不敢逼视。

……

王夫人见探春突然闯入,身后跟着丫鬟翠墨,而且出言不善,让自己在世家女眷面前,如何抹得开脸面。

皱眉说道:「三丫头,我正在堂中待客,你这说的什麽话,也太没规矩了!」

探春脸色微微发白,今日家中父亲不在,三哥哥一时又不得过来。

自己如不截断话头,让太太言辞上应允这婆子,即便箱子不得送入,也从此留下话柄。

上回宝玉在内宅说了几句僭越之言,不出两天时间,宗人府就上门下文训斥,闹出好大一桩丑事。

三哥哥曾说过,神京贵勋豪门之内,都有朝廷中车司眼线,否则宝玉几句歪话,如果会传到外头。

今日之事一旦落下口实,往日之危未必不会再现。

如再像上次那样闹得沸扬一片,御史上本弹劾不轨,老爷还要不要做官,以后还如何见人。

她想清楚这些,微微咬了下樱唇,大着胆子说道:「太太有所不知,这甄家刘大娘昨日已去了西府。

找了琏二嫂子游说,要将他家财货箱子藏在西府,二嫂子知道甄家已是戴罪之身,只怕有抄家落罪之祸。

他家私银形同赃银,我们贾家一旦沾惹,必定要惹上朝廷罪名,给家门带来灾祸。

所以昨日二嫂子就已回绝了她,这也是三哥哥的意思。

没想到这位刘大娘好不晓事,西府已回绝之事,不过一日之隔,还来东路院在太太面前蒙混。

女儿担心太太被她欺瞒,即便在太太面前不敬,也一定要出言阻拦,就算违了家法,也甘愿认罚!」

王夫人听了这话,满腹愤怒,脸色铁青,眼神冰冷的看向探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