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伯爵府,探春院。
绣房里弥散辛辣的药草味道,混在清甜沁人的女儿香中,这味道让贾琮感到有些熟悉。
贾琮将探春带回东府之后,便让人去请张友士来入府,给探春诊治手掌伤患。
迎春丶黛玉丶宝钗等姊妹听到消息,都赶到探春院里探望。
众姊妹在外间屏风后等候,张友士虽已年过五旬,又是疗症医者,但深宅内院总有忌讳礼数。
等到过去数盏茶功夫,姊妹们才听到脚步声从内室传出,听说话声音正是贾琮和张友士。
贾琮问道:「张先生,方才所用药膏气味十分熟悉,以前好像在令兄处见过。」
张友士笑道:「威远伯说的没错,家兄出门游历之前,留了些他秘制的伤药,敷治外伤十分灵验。
贾琮问道:「舍妹手上的伤患,可有大碍?」
张友士说道:「三小姐是养尊处优的姑娘,比起平易之家的女儿,更加皮嫩骨娇一些。
这等家法抽挞,委实有些过了,皮肉破损肿胀倒还罢了,双手指骨经膜也有所挫伤。
三小姐又因惊惧过度,郁火攻心,气虚血黯,不利伤患愈合,也需要好好下方调理。」
贾琮听了这话,脸色有些难看,眼神中怒火难消。
张友士继续说道:「好在有家兄留下的外伤秘药,我会写下敷用之法,让人按时给三小姐敷治。
我再开几贴内服调养气血的汤药,应该就没有大碍。
只是十日之内,双手敷药,静养皮骨,不能用手,饮食起居穿衣需丫鬟服侍。
一月之内,十指更不得用力劳损,以免留下日后暗疾,切记,切记。」
贾琮连忙答应,张友士又开过药方,又和贾琮说好三日后复诊,这才起身告辞。
……
等到贾琮让人将张友士送出院子,等着屏风后的迎春等姊妹,才纷纷进了绣房探望。
迎春见探春脸色苍白,线条美好的双唇血色寡淡,一双手掌缠满纱布,透着辛辣刺鼻的药味。
她双眸红润,神色疼惜,说道:「女儿家又不是爷们,二太太怎麽下得去这麽重的手!」
史湘云心中颇为不平,说道:「三姐姐,以后少去些东路院,在东府姊妹们一起岂不自在。」
她是直爽义气的性子,听说探春一片好心,拦着嫡母办错事情,还白白挨了一顿打,心中颇为气愤。
但她毕竟是寄居贾家,不好对贾家长辈随意指责,将话头说到这份上,已显极为大胆不满。
探春听了湘云这话,血色苍白的俏脸,微露出笑容,虽没有说话,眼神中却是认同意思。
黛玉在一旁说道:「二舅妈生气,只怕不止于此,也不单是因今日之事。」
在场姊妹之中,湘云性子舒朗,失之缜密,邢岫烟年纪稚嫩,来贾府时间不长,不太明了家门底细。
黛玉的话说的隐晦,她们二人或许不太明了,但迎春丶宝钗丶贾琮却听得心知肚明。
不外乎是王夫人对贾琮继承家业,一直心怀怨怼嫉妒。
探春作为二房庶女,偏又和贾琮这边亲近,日子长久岂有不遭嫡母厌弃。
在黛玉和迎春心中,今日王夫人在外院待客,探春为阻拦甄家藏银牵扯,即便擅闯正堂,也是情有可原。
王夫人竟如此大动干戈,用家法重责探春,只怕是借题发挥,趁势教训探春和贾琮亲近。
但贾琮想的却没那麽简单,王夫人责打探春,或许有嫉恨探春和自己亲近的成份。
只怕还有其他缘故,她对甄家的财货,多半起了贪图之念……
……
贾琮听五儿说过,甄家婆子入西府游说王熙凤,出手便是小箱珠宝好处,价值不下五千两,出手十分阔绰。
王熙凤要是真的答应藏匿,只怕后续得到的好处,必定还会更多些。
如王夫人应承甄家之事,自然也能得到这些好处。
贾琮知二房失去正溯之位,王夫人再无法沾惹荣国府家财,东路院一应用度,都靠西府公中分派。
王夫人这种掌惯权柄之人,又生了狭私阴狠的性子,怎麽会甘于安分守己。
如今二房在钱财一事,可没以前袭府之时宽裕,王夫人对财货的欲求,必比以前更加炙热。
或许她已和甄家婆子将藏银之事谈妥,也未为可知,却被探春突然闯入打断,失去一条生财之道……
但就因为如此,王夫人就悍然对探春下重手,毫不顾忌贾母和自己对探春的顾念,似乎有些牵强。
正当迎春丶黛玉等姊妹围着探春说话,贾琮将翠墨叫到外头游廊上,询问当时的情形。
翠墨愤愤不平的说道:「我们姑娘阻了太太的事情,太太虽脸色很难看,但还不至于对姑娘动家法。
都是甄家那刘宝正家的,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语,不仅当众羞辱我们姑娘。
还用话挑拨出太太的火头,事情才会变得不可收拾,让姑娘吃了这麽大苦头。」
贾琮想到如不是及时赶到,王夫人下手这般不知轻重,探春可不知要被折磨成什麽样子。
方才听张友士的诊疗之言,探春的伤势如再重一些,只怕这双手都要废掉。
那可是双能执笔泼墨的巧手,要真出了这种事,让探春以后怎麽过日子。
翠墨将当时刘宝正家的挑唆王夫人的话语,一五一十和贾琮说了一遍
贾琮听了翠墨的话,心中不由大怒,才知那上门游说藏银的甄家婆子,如此阴损恶毒。
她上门办事不成,居然挑拨是非,搅动家事纠葛,让探春吃了这等苦头,当真该死!
……
此时,院门口人影晃动,贾琮看到薛姨妈带着丫鬟进了院子。
薛姨妈见到贾琮问道:「琮哥儿,我听到风声,说探丫头挨了家法,伤的可有大碍。」
贾琮说道:「已请大夫看过,伤的不算轻,需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才好。」
薛姨妈连忙进了室内,闻到满屋子刺鼻药材味道,见探春脸色苍白,一双手被纱布裹得严实。
忍不住神情疼惜,说道:「探丫头做事从来挑不出毛病,我那姐姐何至于此,有事说事就好。
都养了这麽大的丫头,竟还下这麽重的手,要是真打坏了怎麽办,她当真昏了头。」
自从上次宝钗被王夫人诬赖行为不检,王夫人还想将薛家排挤出荣国府,让薛姨妈一度很是难堪。
虽事情过去之后,两姐妹表面上还一切如常,但是心底早生出嫌隙。
薛家如今还落居梨香院,完全是贾琮挽留情分,已和王夫人并无关联。
加上女儿和贾琮难以理清的关系,贾琮少年得意,风光无限,薛姨妈心中早变了亲疏远近……
这种隐藏内心的冷淡不满,平时不会太过表露,但遇到特殊之事,便会不经意流露。
再说薛姨妈自己也养女儿,是个对子女宠溺之人,不然怎养成薛蟠这样无法无天。
薛家金陵老宅也养有庶女,但她也从也没有责挞之事,左右也要留个内宅好名。
且她深知贾琮对这个堂妹甚为疼爱,即便是老太太也看中探春。
这两人一个是家主,一个是贾家两府的老祖宗。
姐姐即便要逞内宅嫡母威风,多少也该有些顾忌,没头没脑耍脾气,实在做了件里外不是的傻事。
……
宝钗给薛姨妈传了信息,探春被打之事,自然在西府也瞒不住。
薛姨妈才刚坐了一会儿,院门口又是人声喧哗,原是贾母听说探春挨了家法,带着鸳鸯等丫鬟婆子赶来探望。
贾母的几个孙女之中,探春精明干练,本就得贾母喜欢。
按着贾母心底深处亲疏,探春只怕比贾琮还要亲密些。
自从贾琮在东府立居,贾母极少来东府走动,听到探春被打得不轻,也急匆赶来。
虽传到荣庆堂的消息,只是探春被王夫人责打,并没说因何被打。
但贾母心中相信自己这孙女,日常说话行事精明聪慧,从来没出过什麽错漏。
加上自长房贾琮承爵,二媳妇满肚子不服气,着实做了不少蠢事,有些不顾家中大局,让贾母心里有些失望。
所以,贾母没进院子,心底深处便觉得不该是探春有错。
等到看到孙女儿脸无血色,神情委顿,一双小手包的粽子一般,便已心疼得掉泪。
虽贾母知道家门规矩,嫡母管教庶女是常有之事,这是内宅家规,她不好在这上头挑刺。
但依旧忍不住一通抱怨,说道:「你那太太也是混了头,即便丫头有什麽不对,骂几句也就是了。
姑娘家又不是小子,哪里能下这麽重的手,要是打坏了哪里,将来不好许人,我可是不依的!」
她又对鸳鸯说道:「鸳鸯,你让人给太太传话,三丫头以后有什麽不对,不许再胡乱动手。
都来告诉给我,让我来管教就成,我养了这麽多丫头,难道还能养歪了不成。」
鸳鸯连忙应了,利落转身就出门传话。
……
薛姨妈听出老太太话中不满,心中有些叹息,自己姐姐搬进东路院后,整个人都不对劲。
她怎麽就想不明白,凭着姐夫和琮哥儿情分,即便二房迁居东路院,只要里外糊弄住,大家彼此留下脸面。
琮哥儿哪里不会护着姐夫,二房照样一辈子过安生日子,就少了些名声虚头。
这些虚名儿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银子使。
就算都给了二房,就凭宝玉这个样子,如何能和琮哥儿相比,他能担得起守得住这些东西?
自己这姐姐明明有便宜日子好过,一定要去钻这个牛角尖,
如今打了探丫头,连着把老太太和琮哥儿都得罪了,以后二房在贾家愈发难得势。
薛姨妈想清楚这些,想到二房眼下这等情形,心中不免有些庆幸,当初折腾金玉良缘之事,没有弄假成真。
否则不说贾家二房眼下没落,就姐姐这办事胡来的固执劲头,岂不是将女儿推进火坑……
贾母抱怨了几句,又问起事情缘故,贾琮将甄家婆子藏银来由,探春出来阻止,从头到尾说了一通。
贾母原先只抱怨媳妇乱下重手,把孙女打出个好歹,如今听说缘故,脸上瞬间阴沉,反而一句话都不说。
等到众人散去之后,贾琮让侍书等丫鬟好好照顾探春,又让人去传江流,让他在外院偏厅等候。
……
神京,城东,甄家别院。
甄家是金陵世家豪门,在许多地方都会置办产业,这是富贵大户积蓄家业惯有做法。
甄家是官宦富贵之家,神京身为大周国都,甄家老太妃又是宫中贵人,甄家自然在神京置有别业。
这处占地不小的别院,便是甄家在神京落脚点。
去年,甄芳青和甄大太太,入京拜见甄老太妃,也是在这里居住。
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入京之后,因携带十三口大箱子,自然不能居住客栈,在甄家别院安顿,才能足够稳妥。
自从刘宝正家的在东路院再次碰壁,两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当初离京,甄应嘉夫妇交待在贾家藏银,刘宝正家的两进贾府,都被人扫地出门,算彻底断了贾家的路子。
刘宝正家的是甄大太太的陪嫁丫鬟,在甄家呆了半辈子,曾随甄大太太来往两回神京。
也曾跟着甄大太太拜会过一些神京故旧女眷,但这些门第和甄家只是泛泛之交,不及甄家和贾家的亲近。
如今断了甄家的路子,刘宝正家的也不敢自作主张,去这些故旧门第走动勾兑。
毕竟藏匿犯官之家私银,颇多忌讳之事,不好随便找人,闹得尽人皆知。
刘宝正家的离开东路院后,姚寿安和她来回商议一番,实在无计可施,又不好就此打道回府。
于是两人决定硬着头皮,去找大房二姑娘帮扶,如今的北静王正妃,为这十三箱私财找妥当处置之法。
……
这日早上两人让小厮去北静王府投帖,只待北静王妃回信,便带着若干礼品去王府拜谒。
正当两人等小厮回报消息,突然听得外头一阵喧哗,一个家丁神色慌张跑来传话。
说道:「刘大娘,外头来了帮镇安府的官差,说是收到他人举报,别院中有不轨之举,他们要上门盘查。」
刘宝正家的一听这话,大惊失色,唬得脸都白了,她和姚寿安此次上京藏银,可是见不得光的事情。
此事最忌讳和官府有了牵扯,还真是害怕什麽来什麽。
姚寿安听了这话,神色惊慌,问道:「刘家的,你有没有和他们嘱咐过,进出务必要低调收敛。
是不是那个不省心的东西,在外头惹出是非,把官府的人给招惹上门。」
刘宝正家的说道:「绝不会有此事,此次同来的家丁护卫,都是家中老奴,太太精挑细选的稳妥人。
日常除了两个厨娘进出采买米粮,旁人都不许随意外出,怎麽会在外头惹事。」
姚寿安心中纳闷,说道:「我们办的是姐姐的大事,进出言行本就谨慎,下面的人又没有惹事。
按理说不该得罪人,怎麽会有人向官府举告?」
……
两人心中正惊疑不定,突然听到外头一声巨响,然后听院子里一片慌乱骚动,又有家丁神色惊恐的进来。
说道:「姚二爷丶刘大娘,镇安府的人撞开了门,人已冲了进来,让这里主事之人,出来和官差说话。」
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脸色发白,但无论如何也是躲不过的,只好硬着头皮出来。
两人到了院子里,见到黑压压一片人,十几个佩刀持棍的官差,虎视眈眈,满满当当站了一院子。
甄家此次随行的十几个家人,都被聚在墙根底下,全部蹲在那里,被官差严密看押。
家人中也有孔武有力的护院,但这里是天子脚下,可不是甄家的金陵城,哪个敢跟神京官差强项。
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看了这架势,两腿都有些发软。
官差之中为首之人,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并不是普通衙差,面像和蔼,显得人畜无害。
刘宝正家的是大房太太的陪嫁,甄大老爷又是官身,她日常见过些官员走动,多少也有些见识。
她见为首之人,身穿青袍,上绣鹭鸶,竟然是个六品官,来头可是不小。
那人说道:「本官是镇安府通判刘彬芳,府衙接到举报,你等从远地入京,携带了许多来历不明的箱子。
日常行动诡异,出入世家大户,疑有不轨之举,今天特来上门搜检,哪个是主事之人。」
姚寿安满脸堆笑说道:「这位大人,小人姓姚,就是这里的主事之人,我们从金陵而来,可是良善之人。
来神京只是做些小生意,绝无不法之举,必定是有人诬告,请大人明察。」
刘彬芳看了姚寿安一眼,说道:「我看你面容清净,一副养尊处优的样子,半点没有行商之人风尘之气。
想要诓骗本官,可就打错主意,既然有人举告,镇安府必会慎重处之,给我搜查宅院,一处地方都不放过!」
刘彬芳一声令下,除了四五个官差看守甄家家丁,其馀十馀人如狼似虎涌向各处房舍。
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脸色瞬间煞白,两人都不约而同想到那十三口箱子。
只是过去没多久,搜查房舍的衙差便陆续抬出十几口箱子。
其中一个班头说道:「通判大人,房间其他东西并无异样,只有十三口上锁的箱子,样式相同,十分可疑。」
刘彬芳不动声色,喝道:「开箱查看。」
随行的衙差抽刀砍开锁扣,十三口箱子被一一打开,院子里顿时耀眼生光。
这十几口箱子中装着大量金银首饰,珠宝玉器,成箱的银锭,还有大迭银票丶地契等物,数量十分惊人。
刘彬芳也算见过些世面,也被眼前一幕微微震住。
冷笑说道:「你家做的何等小生意,竟要随身携带如此巨量财物,还频繁出入世家豪门,还说没有不轨!」
姚寿安已吓得哑口无言,刘宝正家的是个刁钻妇人,比起姚寿安多了几分泼辣。
她心中十分清楚,一旦这十三箱财物落入官府手中,即便她能返回金陵,也是死路一条,太太定会要她性命。
眼下就是孤注一掷的时刻,如果不死命挣扎一下,一家子性命都要完了。
她想到这些心下一横,说道:「这位大人,我们是北静王妃的家人,奉了主家之命,来京办事。
眼下正要去见王妃,这可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大人是官场之人,我们是良善之民。
大人总要给我家王爷王妃些许脸面,要是闹出误会,彼此脸上也不好看。」
刘彬芳脸色一正,问道:「北静王妃的家人,莫非你们是金陵甄家之人?」
刘宝正家的见自己说出北静王府,那官儿脸色立刻一变,以为自己唬住了人家。
而且刘彬芳面容和善,显得人畜无害,怎麽都不像是狠厉之人……
她心中暗中得意侥幸,笑道:「我们正是金陵甄家人,我家老爷任官金陵体仁院总裁。
大人受人蒙蔽举告,不过是无心之举,只要大人行个方便,我家王爷王妃都会承大人之情。」
刘彬芳冷笑道:「原来是金陵甄家,居然还带这麽多金银入京,那就没错了。」
他对身边的捕头说道:「这妇人不知天高地厚,果然是个嘴欠的!」
那铺头是个满脸横肉的人物,听了刘彬芳的话语,狞然一笑,走上前去,左右开弓,狠抽了那婆子两个耳光。
刘宝正家的像个破麻袋一样,横飞而出摔在地上,满嘴满脸都是鲜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