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92章 执手空相望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92章 执手空相望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00:01: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金陵,明德坊,甄家大宅,裕和堂。

甄应嘉失魂落魄走出大房宅院,跟在身边的甄大太太,已吓得不停抽泣。

内院四处脚步纷乱,衣甲鲜亮的跨刀校尉,蜂拥进入庭院,在各处路口厅堂保守。

内院丫鬟姬妾婆子四处躲避,不时发出惊恐的尖叫,声音充满绝望和羞耻,显得异常刺耳。

甄家是世家大族,男女大防,礼数严谨,内院的主子女眷丶婆子丫鬟通常都不见外男。

内院除了自家子孙之外,偶尔会有老亲子弟入内,向甄家女眷长辈致礼,但都是未至舞象之年。

哪里会像今日这般凄惶,后宅中挤满粗鲁魁梧的军卒大汉,什麽男女大防都成了笑话。

即便上回锦衣卫入甄家大宅搜查,因甄家尚未定罪,鉴于其家在江南名望,以及甄老太妃馀威。

就算王彰江这等冷厉人物,对此还是多有顾忌,做了诸般避嫌之举,以免引起江南士林抨击。

入内院搜查之时,他只带领带领六名心腹校尉入内,还有六名从应天府徵调的大狱女卒。

内宅搜查之前,让甄家女眷在女卒监督之下,提前予以回避,规矩周到,无可指谪。

但此次皇帝定罪圣旨下达,却再也没有这等优厚之情。

甄家大宅立户近百年,从没出现这等悲凉情景。

甄应嘉看到这等后宅乱象,失魂落魄般喃喃自语:「百年大家,毁于一旦,斯文丧尽,颜面扫地……」

等到各处皆被锦衣校尉把守,甄应嘉看到两名户部文官,带来一帮小吏衙差,纷纷进入内院。

这些人手拿着笔墨帐册,进入内院各处宅院丶厅堂,开始清点登录各类物品财货。

等到他脚步踉蹡的走近裕和堂,看到堂中已跪了几位甄家同辈偏房子弟,还有他的嫡子宝玉。

这位和贾家宝玉同名的少年,也是十五岁,同样厮混内宅,养尊处优,毁僧诽道,自视清高。

如今却吓得浑身发抖,满脸是泪,形状颇为狼狈……

……

甄应嘉跌跌撞撞进入堂中,看到锦衣卫千户王彰江,手持黄缎圣旨,屹立堂中,目光冷厉。

王彰江身边站着一位四品官员,正是被甄大太太讥讽没根底货色,应天府府尹贾雨村。

两人身后还站着五名禁军校尉,身材魁梧,抚刀而立,满面风尘,看着像是远道而来。

王彰江见甄应嘉进入堂中,没有耽搁半分的意思,冷冷说道:「犯官甄应嘉接旨!」

甄应嘉连忙跪倒,以头触地,听见头顶传来王彰江冰寒彻骨的声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陵甄氏,世宦之门,鼎食之家,世受皇恩,久沐天荣。

然其家不惜恩福,不报国恩,骄奢成性,行止荒悖,以致忤逆横生。

子弟暴戾,私营火器,对峙官府,意图不轨,虽亡非命,罪无可恕。

犯官甄因嘉,身居三品,德行平庸,政无建树,治家无功,教养败德,难承官爵之重。

经三法司覆核定罪,依律革除官身,抄籍七成家产,监居缓押,如有再犯,再论重罪,钦差。

……

甄应嘉听完圣旨,浑身忍不住颤抖,强自支棱精神,才能让自己不晕厥过去。

革除官身,抄籍家产,圣旨上这两句话,犹如重锤击打在他胸口,让他心如死灰。

方才他和夫人还在商议,等到事情风声过去,再行筹谋操持起复之事。

因为上回圣旨下达,他只是被革职查办,即是革职,就可复职,仕途沉浮常有之事。

所以甄大太太才会拿贾雨村说事,藉此安抚自家老爷。

因贾雨村为两榜进士,虽因怠政贪弊,被弹劾罢官,但并不是罢黜官身,所以才能起复。

甄应嘉实在没有想到,此次圣旨下达居然这般严厉,前番已将自己革职,此次还要剥夺官身。

这让自己失去要紧根基,从此在仕途上已是绝路。

至于抄籍家产,说是七成,实际查抄,官吏上下其手,藉机发财,所谓七成,只多不少。

甄家连基本的富贵也没了,从此等同百姓庶民……

……

王彰江宣读过圣旨,贾雨村上来说道:「甄家老爷,今日户部会清点府上家产,登记造册,充入公库。

甄家一应奴籍,四十以下,皆入管库发卖,四十以上,发放遣散,自谋生路。

甄家嫡脉三代,男女老幼,迁出甄家大宅,押送甄家城西农庄安置,三年内由应天府看管,期满同于庶民。」

贾雨村话音刚落,不说甄应嘉如丧考妣,羞愤欲死,裕和堂后立刻传来一片女眷哭声。

这些往日富贵内宅的甄家女眷,从此再也无法尊荣娇贵,更无法仆妇成群的过活,心中怎麽不悲怆凄凉。

像甄大太太这样的当家妇人,更清楚甄家城西农庄,是个什麽样的去处。

那农庄附近大片田地,被官府徵用修筑官道,甄家靠着金陵大族人脉,藉此从官府捞取大笔赔金。

那处地方不大的农庄,也从此在城外荒废,日常除了几个老仆守护,多少年都没人去过。

那里只怕是房舍家具都不齐全,如何还能够住人,更不用说甄家嫡脉三代都迁居过去……

……

王彰江和贾雨村,各自宣读圣旨并交待要领,然施施然离开甄家大宅。

馀下锦衣校尉严密看守甄家大宅,府衙官吏出入各处宅院,将一干奴仆丫鬟,驱猪赶狗般汇聚一处。

这些原先衣裳鲜亮的奴仆丫鬟,如今只是甄家抄没家产的部分,到处都是哀求哭喊之声。

甄家宝玉一等宣召钦差离去,便跌跌撞撞爬起,也不管父母家人,只跑去自己宅院。

看到自己两个心爱丫鬟,正被府衙差役推搡驱赶,顿时心如刀割,上去就要喝止。

一个差役上来就是耳光,将甄宝玉扇倒在地,耻笑说道:「你这兔儿一样的小子,倒养了一屋子俏丫头。

必定都能买上好价钱,如今还以为自己是大户公子,敢拦着官府行事,小心你的狗命。」

甄宝玉一向是甄家内宅的凤凰,从来都是万千宠爱,甄老太太的掌上明珠。

他哪里受过这等凶暴之举,顿时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一句,眼看着衙差将他的丫鬟拉走。

甄大太太深知儿子性情,她入正堂不见儿子踪影,便知道其中缘故。

于是带着大房心腹侍妾,一路跟来正看到这等情景,连忙搀起儿子,心痛抚着他红肿脸庞,敢怒不敢言。

……

此时,一户部官员上前问话:「为何二房宅院空无一人,连细软都不见踪影,如刻意隐匿,可要罪加一等!」

甄大太太听到罪加一等,恍如惊弓之鸟,整个人都吓了个哆嗦。

旁边侍妾连忙说道:「二房太太十多日前,便去了惠州娘家省亲,并不是有意隐匿,官爷千万不要误解。」

那户部小官混迹官场,多少知道二房有些来历,且此次大房获罪,二房并无罪责,主次有别。

既然人家十馀日前就离开金陵,远在圣旨颁发之前,也不算有意枉法。

到时让府衙或锦衣卫追索便是,对查抄清点家产的户部来说,不算要紧之事,问过也就罢了。

……

看到户部小官不再追究,那侍妾松了口气,随口说道:「二太太倒是有福,出门省亲,躲过一场祸事。」

那侍妾说者无心,甄大太太听了心头一跳,却是听者有意。

如今她细想往事,心头愈发疑窦丛生,老太妃半年孝期已过,芳青据说已离开神京,为何现在还未到家。

十天前她的心腹刘显家的,便已在大宅现身,说是提前返回金陵报信。

那几日这婆子在二房宅院进出,之后二太太就说要去惠州省亲,当时只是习以为常。

如今细想起来,这事未免太过巧合,倒像是二房故意避开家中灾祸,不然怎连房中细软都搜刮走了。

二房的芳青可是出名的精明厉害,难道她在神京听到风声,才提前将母亲接走……

甄大太太逢遭剧变,丈夫刚被圣旨剥夺官身,二房的前程全都毁了,连个下贱差役都敢打自己的宝玉。

正是在满腔愤恨之际,一肚子郁恨无处发泄,嫉恨之心油然而生。

甄家逢遭大难,为何只有大房承受苦楚,二房居然毫发无损,置身事外,这不公平!

大房陷入绝境,让甄大太太羞愤欲死,即便事先藏匿十几万两财货,却再换不回自己老爷仕途前程。

况且一家子还要被官府看管三年,根本无法取回贾家的藏银,这三年过得还不知什麽穷日子。

她想到自己那侄女这等利索人物,要是听闻甄家被抄,她哪里还会返回金陵。

必定带着二太太躲的严实,自家去过逍遥日子,抛下家里老少大小,在金陵挨苦窑日子。

甄大太太想到这些,又看到宝玉红肿的脸庞,心中一股逆血不断涌动。

正看到那户部官员,带着两个差役,从宝玉房里出来,应是刚清点过房中财货。

甄大太太脱口说道:「这位官爷,二房太太并不是隐匿,而是回乡省亲。

她娘家是惠州大户,入城一问便知,还请官爷如实上报,万望不要牵罪甄家。」

旁边的大房侍妾听了一脸惊讶,不懂自家太太为何说的这等明白,这不是要坑二太太吗。

那户部小官也是神情古怪,都是官面上的人物,哪还不懂人情阴暗之处,心中有些耻笑。

随口说道:「既然如此,本官会如实上报。」

甄大太太听了这话,心中居然有些失望,也泛起一丝不安。

直到身边侍妾提醒:「大太太,我们得赶紧收拾随身物件,晚了只怕什麽东西都留不下了。」

她听了这话,心中一阵抽搐羞恨,连那一丝不安也都去了……

……

神京,北静王府。

王府正堂,虽无金碧辉煌之气,但诸般具家具古玩,一器一皿,透着低调奢华,似乎宣示主人的儒雅情趣。

乾阳宫六品值守太监袁竞,受了内侍副总管郭霖差遣,特地到北静王府传话。

北静王水溶戴簪缨银翅王帽,穿五爪坐龙白蟒袍,面如冠玉,目似明星,相貌堂堂好人物。

只是当袁竞将嘉昭帝的问话转述,水溶那张英俊的面孔,已然瞬间变色,布满惶恐不安之情。

说道:「袁公公,小王一向秉承正道,言行谨慎,忠君唯上,绝不敢有狂妄骄奢淫之举。

更不敢私自沟通犯官,枉顾国法,藏匿忤逆私财,败坏祖宗遗德。

小王王妃出身金陵甄家,日常与故交亲眷走动,也是常情常理。

这等内眷之事,本王从不过问,皆让王妃自行处置,因此甄家有人递帖上门,本王实在不知。

王妃一贯雍容大方,行事皆遵循妇德法度,即便与故家来往,也不至于有忤逆之举。

小王饱读诗书,深躬圣贤法统,国法当前,家礼退避,忠义之心,惟天可表。

还请袁公公将本王心意,转述圣上驾前,小王感激不尽。」

……

袁竞听了水溶一番话,心中一阵古怪。

这位王爷倒是精乖过头,圣上只是问他几句,他就像炸了毛的刺猬,一水将事情推得一乾二净。

说什麽内眷之事从不过问,这是出了事情,就拿自家王妃出来挡枪。

话语冠冕,套路精熟,心思清冷,做王爷做成这般小心翼翼,也算很不容易了……

袁竞淡然笑道:「王爷言重,咱家只是个六品太监,哪有脸面帮王爷传话御前,当真是折煞于我。

王爷如有话要说,还是自个儿向陛下上本自辩,咱家已传过口谕,这就告辞了。」

水溶见袁竞要走,看了一眼身边长史刘永。

刘永立刻会意,拿出张银票塞到袁竞手中。

水溶笑容满面:「老烦袁公公跑腿传话,小王无以为敬,些许小物,请袁公公喝茶。」

袁竞看着手中五百两银票,暗自咋舌,北静王府茶水价码不低……

他心中微微遗憾,要是威远伯给的好处,他会收的非常乐意。

笑着将银票塞回刘永,说道:「王爷太客套,咱家传圣上口谕,职司份内之事,不敢受王爷厚赐,告辞。」

水溶看到袁竞离去的背景,脸上的儒雅恭谦之色,一下便收敛乾净,神情变得凝重。

说道:「刘长史,随我回书房,商榷给陛下上本之事……」

……

伯爵府,探春院。

探春的掌伤经五六日疗养,已经好了大半,这些日子贾琮每日下衙,都会到探春房里探望。

兄妹两人闲聊说笑,比往日也要更多些,探春一场伤病,倒让两人更加亲密无忌。

这日贾琮过来探望,遇上侍书给探春更换膏药纱布,便自告奋勇来操持。

探春见贾琮解开纱布,手法异常轻柔,又细心刮去旧膏药。

她偷瞧他神情异常认真,捧着自己手掌忙活,一副小心翼翼,就像捧着无上珍宝似的,心中一阵酥麻甜美。

想着自己手一直不好,三哥哥是不是一直这样待自己……

这种妄念让她心中害怕,但却着魔般沉迷其中,不敢多想,但又忍不住去想。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探春觉着自己三哥哥手法高明,比起侍书要好上许多,半点没触到痛处。

贾琮刮去探春掌上旧药,又让侍书端来热水,将毛巾浸透之后,细细擦拭掌背残存的膏药。

探春双手整日包裹纱布,不见阳光,比往日越发白皙莹润,带着异样的苍白,让贾琮莫名心生怜意。

握住柔滑小手轻轻擦拭,竟有些不忍释手,让他心中微微尴尬。

探春心思细腻,顿时有所察觉,俏脸微红,樱唇微咬,故作不知,随他捏着手掌在哪里摆弄……

……

「三哥哥,你包扎伤药,手法很是娴熟,比起张大夫都半点不差,以前难道也学过?」

贾琮笑道:「倒不是学过,以前在辽东带兵出征,军中每日都有士卒受伤。

我每日巡视军营,见多了医官为伤兵包扎伤口,即便是不用去学,看也都看会了。」

探春想起当年他在辽东征战半年,回来时又黑又瘦,叫人看了心疼,让他至今都无法忘怀。

那年三哥哥才刚满十四,二哥哥还在内宅胡混度日,他却已经不畏生死,征战沙场……

她心中柔情难抑,故作轻松笑道:「三哥哥手法高明,比侍书摆弄好多了。

以后就都你来帮忙换药,不能荒废你这能为。」

贾琮笑道:「我自然愿意,每日给妹妹收拾包扎都行。

不过等你这次伤好,大吉大利,再不用帮你做这事,你也再不用遭罪,那才叫真好。」

……

等到贾琮帮探春换过膏药,刚帮她包扎好纱布。

门口便传来脚步声,见迎春丶黛玉丶宝钗等姊妹过来探望。

姊妹们闲聊了一会,听到门外又传来脚步声,只见平儿一脸笑意进来。

她见了贾琮也在,先向他福身见礼。

探春笑道:「倒是劳烦平儿姐姐,最近常来看我。」

平儿笑道:「这不算什麽,我们奶奶身子不便,如今不好多走动,让我代她多来看看。

三姑娘这次虽遭了罪,但是恶人自有恶人报,昨日林之孝从外头听到消息。

那个在东路院说话挑拨,害的姑娘遭罪的甄家婆子,不知什麽缘故,突然就被官府抓了。

而且还被下了锦衣卫大狱,刚开始还嘴硬,结果被动了大刑,把甄太太往我们家藏银的事都招了。」

一旁史湘云听了这话,颇为解气说道:「这婆子该有此报,上我们家惹事,还敢故意害三姐姐。」

平儿又说道:这事还未出来之前,宫里就下旨给甄家定罪,要把他们家给抄了,老太太知道吓得不轻。

昨日二太太来给老太太请安,因为这个缘故,还被老太太好一顿数落。」

听了平儿这话,姊妹们都不奇怪,王夫人这些日子,过得颇不顺心,可不止被老太太数落。

据说探春挨了家法那日,贾政下衙听说此事,曾对夫人大发雷霆之怒。

当晚就来东府探望女儿,好一阵安慰嘱咐才回东路院。

贾琮突然想到,前几日时间,西府嘴碎婆子便传出话头,颇为尴尬难听。

二老爷在赵姨娘房里连宿五夜,如今可知这女人为何子女双全……

……

平儿又说道:「我们奶奶也觉得庆幸,那日没被那婆子糊弄,没让那些箱子进贾家,不然真是祸事了。

方才北静王妃派人来咱家,打听前几日的事情,听说甄家婆子胡乱说话,把北静王府都牵连了。

听说宫里还派人到王府问话,看情形言辞不太好听,北静王府看着都有些乱了,这甄家婆子真害人不浅。」

贾琮听了这话,心头也微微一惊,这倒是他始料未及的,

这位北静王爷仪表堂堂,言行举止,处处谦恭,标榜儒雅。

金陵甄家可是北静王府至近姻亲,外头皆盛传,水溶和王妃甄氏伉俪情深,几被传为佳话。

也不知这次水溶会如何应对,如何彰其贤德……(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