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133章 皇权压相权,敲打李纲!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第133章 皇权压相权,敲打李纲!

簡繁轉換
作者:东一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12-31 21:11: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赵桓看着李纲等人迫切阻拦的姿态,心中一笑。

如果一开始,赵桓就要求建立国防大学,要提高武人的地位,绝对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现在李纲等人反对种师道担任太师,就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赵桓先提议让种师道担任太师,再退而求其次让种师道致仕,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所有人就能更接受。

赵桓顺势道:“要给种师道补偿,不能太寒酸了。否则,会有人骂朕狡兔死走狗烹,诸卿有什么建议?”

李纲正色道:“种师道致仕,也要体面些。臣建议以少保的身份致仕,也算全了种公的脸面。”

“不行!”

赵桓摇头道:“这样的安排,就等于告诉世人,朕要卸磨杀驴了吗?”

李纲微微皱眉。

这事儿难办,即便如此,也绝不能让种师道担任太师。

武人担任太师,比太监当太师都更可怕。

更不可接受。

李纲看向白时中和杨时等人,示意众人都劝说。

杨时捋着花白的胡须,表态道:“官家,其实还有一个法子。”

赵桓问道:“什么办法?”

杨时回答道:“种师道以少保的身份致仕,再提拔种师道的孙子种彦崇,一退一进,井然有序,种师道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其他人也没什么好非议的。”

白时中眼前一亮,附和道:“官家,这是很合理的安排。既全了种师道的脸面,又提携了种家人。”

李纲说道:“官家,这是最合适的建议。”

徐处仁和吴敏也开口附和。

赵桓没有达到目的,摇头道:“这也不合适,只要种师道赋闲在家,就有人会非议。”

李纲很是心累。

一时间,他也猜测着,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李纲问道:“官家想怎么安排呢?”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沉声道:“朕的想法很简单,种师道卸任后要有事情做,这样一来,就没有人敢非议。”

“朕的想法是建立一所国防大学,类似于书院。”

“种师道以少保的身份卸任,去国防大学执教,传授军中的将领兵法韬略,教导军中的将领,你们意下如何?”

李纲瞬间察觉到国防大学的不一般,涉及国防二字,意味就不一样。

涉及大学,更不一般。

《大学》二字的来源,是儒家经典文章之一。更何况《汉书》记载:“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大学’含义太多了。

李纲神色肃然,问道:“官家提议的国防大学不一般,种师道执教不合适。”

“要建立国防大学,要安排人执教,应该让文官去,怎么能是武人去呢?”

“种师道可以去做点事情,但是主要的教师,应该是文官,请官家明鉴。”

杨时心中思索着。

忽然,他眼前一亮,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打算提拔武人吗?

只是杨时没有开口反驳,静静的看着。

在杨时看来,武人也是大宋的两条腿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旦全面打压武人,会导致大宋武德匮乏。

白时中、徐处仁和吴敏也明白了,更是同仇敌忾起来。

文官天然要压制武将。

朝廷的权力就那么点,武将多占了一些,文官就少了很多。

这是不能让步的。

白时中旗帜鲜明道:“官家,武将有武将的责任,他们重在战场杀敌,跑去传道授业呢不合适。”

徐处仁提醒道:“官家,一旦武人坐大,恐怕会重演五代十国故事,请官家明鉴。前车之鉴,不可不忘。”

赵桓心中冷笑。

这不是前车之鉴,这是超级矫枉过正的plus版本。

历朝历代,就没有这样屈辱的。

历数得国不正的朝代,赵宋也是名列其中。

恰是如此,才导致赵宋皇帝天然防内患,生怕别人学了赵家老祖宗的本事,来个依葫芦画瓢。

赵桓眼神渐渐锐利,沉声道:“让文官教武将打仗,等于让武将来治国,完全是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你们一个个读书的人,手无缚鸡之力,知道怎么拼杀更有用吗?”

“知道哪里适合伏击吗?知道怎么鼓舞士气吗?知道军中情况吗?”

“一个个嚷嚷着安排文官去传道授业,却什么都不懂,让他们教武将喊口号吗?让他们教武将当投降派吗?”

一连串的询问,让李纲有些为难,皇帝的话杀伤力有些大。

却也有些道理。

即便如此,也不能让武人的力量太强了。

李纲开口道:“官家,这……”

赵桓大袖一拂,强硬道:“你们这也不让,那也不让,朕没办法,只能直接让种师道担任太师。”

“立下大功不赏,朕如何面对三军将士?还怎么追赶强汉盛唐?”

“连一个普通的太师都驾驭不了,更别提什么光复华夏了。你们是文官,却要有超越本朝文官的胸襟和眼光。”

对李纲等政事堂的宰相,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

皇权和相权,相辅相成,却又有争斗。

对外上,赵桓和李纲等人没有任何的矛盾,对内的治理,尤其涉及武臣,就容易有分歧。

这时候不能退让。

退让了,赵桓的皇权就弱了,想掌控朝政就难了。

李纲见皇帝又提及加封太师的事情,还扯到光复华夏上,皱眉道:“官家要光复华夏,追赶强汉盛唐,不一定非得让种师道担任太师。”

赵桓佯怒道:“朕就是要任命种师道担任太师,那又如何?这都是你们逼的。”

李纲见拦不住,见皇帝起了逆反心,也慌了神。

他连忙后退一步,主动道:“官家,臣同意建立国防大学,让种师道以少保致仕,去国防大学执教。”

杨时表态道:“臣附议!”

白时中、吴敏和徐处仁也齐齐改口。

在君权时代,或者说强人时代,实际上都是一言堂。

区别在于,皇帝稍微讲道理,愿意搞形象工程,就有魏征这样谏臣的生存空间。

一旦皇帝真要下了决心,即便下面有人阻拦,也拦不住的。

皇帝,天生就不是讲道理的。

比如赵佶。

安排蔡京这样的人当太师,安排童贯这样的太监当太师,直接乱了规矩。

赵桓逼迫李纲等人让步,达成了种师道安排,怒容消散,笑说道:“既然诸卿都同意,事情就这么定了。”

“只不过,朝廷还是要脸面的,不能直接调任。”

“朕和种师道谈,让他主动辞官致仕,全了老种相公的脸面,也全了朝廷的脸面。”

李纲拱手道:“官家圣明!”

一众人没办法,只能纷纷称赞官家圣明。

赵桓道:“既然没事儿,都退下吧。”

李纲却没有退下,问道:“种师道卸任,谁担任枢密使呢?”

赵桓笑眯眯道:“莫非,李相公想要知枢密院事?”

“你执掌政事堂还不够,希望把枢密院一把抓吗?要不要朕裁撤枢密院,把枢密院并入政事堂算了。”

略带冷意的话,让李纲脸色一紧。

皇帝怒了!

这一刻,李纲有了伴君如伴虎的体验,恍然明白眼前的赵桓,已经是真正的皇帝了。

在抗金的大策略上,皇帝对他全力支持。

在政务上,皇帝也全力支持他。

可是,皇帝划下了边界线,那就是文武分家。

李纲真正明白了,皇帝不会允许文官压制武臣的情况,文官也不能再处处把当兵的当贼配军。

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今皇帝有了自己的执政思路,不再是那个刚刚登基,什么都畏惧的皇帝了。

李纲心神收敛,恭敬道:“臣不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