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162章 宋金交战,先灭西夏!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第162章 宋金交战,先灭西夏!

簡繁轉換
作者:东一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12-31 21:11: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察哥心中想着震天雷的好处,已经彻底疯狂了,满脑子都是夺取震天雷的念头。

神器,有德者居之!

大宋,不配!

大宋拥有富饶的疆域,拥有中原神州的无尽底蕴,却不修德政,这么多年却丧尽民心。

哪里有半点天朝气度?

对外求和苟安,对内贼匪也唯唯诺诺,对百姓却穷凶极恶,这样的国家,哪里像是中原王朝。

赵家人不配,西夏入主中原,就是中原正统。

李察哥心中激荡,浑然没有注意到赵桓眼中的戏谑。他想要观察情况,迅速的跑出围墙,看到先前的假山垮塌消失,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惊骇。

假山没了!

地上还出现一个大坑。

围墙上,更有诸多的铁片插着。

如果刚才没有围墙阻拦,他们也会被这些铁片杀死。

震天雷威力太大了。

越是如此,李察哥越是心动,毫不犹豫道:“南朝皇帝,震天雷的确是国之重器。”

“只不过自古以来,没有常胜的武器,只有常胜的人。”

“神器搁在废物的身上,那不是神器。就算普通的一队士兵,在名将的指挥下,也能爆发出强横战斗力。”

“恰是如此,本王认为震天雷重要却又不是特别重要。”

赵桓神色戏谑,笑道:“这么说西夏国是不想要震天雷,不愿意和大宋联合吗?”

“当然要!”

李察哥刚才是为了压一压赵桓,免得赵桓挟武器自重。

真不是不要。

没想到,他压一压而已,你赵桓反应这么大做什么?

李察哥表态道:“请南朝皇帝立刻准备一百枚震天雷,我带回西夏国,再安排人送来一应的战马。”

“不行!”

赵桓毫不犹豫拒绝。

现在就把震天雷给西夏,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再说现在就给假的震天雷,还怎么欺骗李察哥和李乾顺。

这么多年了,老是被西夏欺辱,也该转变了。

李察哥不满意赵桓的回答,皱眉道:“我没有震天雷,如何去向陛下交差?如何劝说陛下给一万匹战马呢?”

赵桓淡淡道:“西夏连这点战马都不给,谈什么联合进攻金国的诚意呢?西夏国连这点信任都没有,朕如何相信你要和大宋联盟呢?”

李察哥眼珠子滴溜溜转动,片刻后,表态道:“那就变通一下,请南朝皇帝先给我五十枚震天雷。”

“没有!”

赵桓再次拒绝。

李察哥几乎是怒了,咆哮道:“连五十枚都不给,大宋的诚意呢?大宋的信任呢?”

赵桓直接道:“你们西夏,向来是出尔反尔,朕还真是不信任。除非先给一万匹战马,否则其他的都不要谈。”

李察哥一瞬间沉默了。

难搞啊!

南朝皇帝真他娘的狡诈,年纪轻轻的,却是如此的难缠。

李察哥也是性格坚韧的人,没有放弃的打算,继续道:“大家都做一个让步,你给我十枚震天雷如何?”

“一枚!”

赵桓断然道:“你拿一枚震天雷回去,向李乾顺演示威力。”

“他觉得值,就做一个交易,双方进行联盟。一万匹战马,你们要先送来,我大宋再给一百枚震天雷。”

“五枚!”

李察哥讨价还价道。

赵桓摇头道:“一枚!”

李察哥再次降低了标准,说道:“两枚!”

“一枚!”

赵桓仍是笃定回答,之所以给一枚,那也是有考虑的。

只有一枚震天雷的前提下,李察哥为了说服李乾顺,为了让西夏国的文武同意给一万匹战马,必然要点燃演示一番。

一枚震天雷爆炸了,西夏国就不可能留下。

如果给了两枚,对方用一枚爆炸演示,再拿第二枚拆解,就容易发现颗粒状的黑火药。

别小看粉末状黑火药和颗粒状黑火药的变化,看似是一小步,实际上这一步的踏出,就使得火药的爆炸力急剧增大了。

西夏国也有火药。

只不过,他们的火器还不够精良,只要西夏不知道颗粒状火药,就无法仿制出来。

至于要给西夏的一百枚震天雷,不过是粉末状的火药,爆炸的声势有,威力就差远了。

说不定很多是哑炮。

李察哥死死盯着赵桓,见赵桓丝毫不松口,叹息道:“罢了,一枚就一枚。可是我西夏的战马,不送到东京城。我们就在两国边界进行交换,一手交割战马,一手交割震天雷。”

“没问题!”

赵桓毫不犹豫回答。

当即,赵桓吩咐关胜取来了一枚震天雷,交给李察哥道:“李察哥,这一枚震天雷交给你了,我大宋和西夏国是否有结盟的机会,就看你了。”

李察哥信誓旦旦道:“保证结盟!”

他已经有了计划。

表面上答应和大宋结盟,却等金国南下进攻时,和金国一起覆灭大宋。

震天雷就用在大宋上。

一战灭掉大宋,以最快的速度杀入东京城,夺取所有制造震天雷的作坊,再转而攻打金国,把金人驱逐出去。

未来再灭掉金人。

想想都很好。

李察哥小心翼翼的拿着震天雷,行了一礼就急匆匆的退下。

赵桓望着李察哥离去的背影,嘴角噙着淡淡笑容,吩咐道:“来人,通知政事堂各相公,以及枢密使宗泽入宫。”

黄经去传旨。

没过多久,李纲、杨时、徐处仁和吴敏,以及新上任的枢密使宗泽联袂来了。

种师道的性格更强硬,更偏于武将,手段没那么圆滑。

宗泽长袖善舞,把枢密院和政事堂的关系搞得比较好,没有出现相互针对的情况。

除此外,宗泽执掌枢密院后,进一步和殿前司的王宗濋、韩世忠,以及岳飞整顿兵马。

一些老弱的士兵,给予安置费遣散。一些懒散的士兵,直接作为辅兵。一些违法乱纪的人,直接处置。

一批一批的处置下,军队的军纪在不断的加强,军队在一点点的发生改变。

这是有赵桓支撑的结果。

再加上之前一部分将士曾被煽动去叩阙,现在军队的人都龟缩着不敢去冒头,生怕被皇帝追责。

以至于,宗泽的改变才会顺利。

改革的前提在于权力,如果权力不集中,就无法推进。改革的主官,背后支撑的人更要无条件支持,否则一样改不下去。

王安石变法,不提他疯狂改革造成的影响,从最基本的一个层面看,一方面支持王安石的宋神宗都没有独揽大权,曹太后随时能干政。

另一方面,宋神宗对王安石都是有保留有怀疑的。遇到困难就退缩,只想着一口气完成改革。

这样的前提下,改革怎么能推进呢?

能变法才有鬼了。

因为皇帝一退,利益受损的一方立刻会鼓噪声势蜂拥而来,最终改革土崩瓦解。

赵桓深知这样的道理,才放手让宗泽去改变。

无论怎么改,军队的调动权始终在赵桓的手中。没有赵桓的命令,王宗濋、韩世忠和岳飞这些人就不会出兵。

这是赵桓的底气。

赵桓看着云集的众人,不急不缓说了李察哥来觐见的事情,以及赵桓赐予了一枚震天雷回去的事情。

大体情况阐述后,赵桓开口道:“你们怎么看?”

“官家不要信任西夏。”

宗泽毫不犹豫道:“西夏国是蛮夷,背信弃义是常有的事情。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震天雷。一旦震天雷到手,必定毁约。”

李纲附和道:“震天雷是我大宋的神器,就算西夏国给了一万匹战马,我们的震天雷流传出去,对我们也不利。”

杨时捋着花白的胡须,不疾不徐道:“官家,西夏国能研制火器。”

“一旦西夏国拆解了震天雷,自行研制后对我们不利。”

“他们拿了我们的武器,转过头来对付我们,等于是我们杀了自己的士兵,请官家明鉴。”

徐处仁表态道:“臣也不同意。”

吴敏正色道:“与虎谋皮,最容易被老虎反噬的。我们不需要和西夏结盟,只需要强大自身,就足以应对一切。”

一个个全都反对,没有一个是支持赵桓的人。

他们都清楚西夏国的秉性。

赵桓看到这一幕,轻笑道:“你们一个个,都认为朕会老老实实交换西夏的战马?大宋缺马,朕也不至于用国之重器,去交换战马。”

宗泽眼中有疑惑,问道:“官家是什么意思呢?”

李纲、杨时等人也看过来。

赵桓不假思索道:“朕是这样考虑的,用假的震天雷去交换。”

“朕所考虑的,是震天雷交换后,西夏国发现情况,一定会恼羞成怒,说不定会立刻发兵进攻。”

“我们大宋方面,能否趁机打他们一回呢?”

“朕很清楚金人南下,西夏国不会站在我们一方,必定会趁火打劫攻打我们的,不可能帮我们牵制金人。”

“在金人南下之前,先打西夏国一个措手不及,至少能削弱西夏。”

“你们认为呢?”

宗泽眼前一亮,正色道:“官家的分析有道理,西夏国狼子野心,绝对靠不住,也不会对我们报以善意。如果能运作,倒是可以的。”

李纲皱眉道:“金人即将再一次南下,真要率先和西夏国交战吗?”

赵桓说道:“金国派遣了使臣去笼络西夏,我们不出手,西夏国一定会出手对付我们的。不要觉得,你对他报以善意,他就会中立,或者是不攻打我们。”

李纲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他只是觉得西夏还没有主动来先就算计,等于是主动得罪人,又多了一个敌人。

目前金国派了使臣去西夏,意味着西夏不可能帮大宋,一定会帮助金国来的。

李纲想清楚后,表态道:“臣同意提前布置。”

杨时说道:“老臣也支持,反正政事堂只管筹措后勤,为官家稳定后方就是。”

朝廷的主要官员,已经全部是赵桓的人。

不像刚穿越时,许多人是投降派,更有些是赵佶的人。通过一次次的战事,以及诛杀了许多人,赵桓才能控制局面。

赵桓笑着道:“既然如此,我们早早的布置,调兵遣将为接下来做准备。李察哥一来一回都需要数月的时间,乃至于再耽搁些,就是来年开春了。”

众人点了点头,商议着接下来和西夏国的策略。

……

一月下旬的西夏,帝都兴庆府。

皇城中,大殿内。

西夏皇帝李乾顺正在处理政务。

四十开外的李乾顺,显得颇为富态,浓眉大眼,颌下三缕短须,一派儒雅姿态。

李乾顺三岁登基,遇到梁太后专权,尤其是梁家的势力强大,更肆意专权,贪污**,导致西夏的军队迅速衰弱。

在梁太后执政期间,西夏对外的作战一败再败。

李乾顺十六岁夺权灭梁氏,整顿西夏的吏治,大力重用有汉家学问的士大夫,更是采取了诸多大宋的体制,使得西夏的政治制度完善。

不论是官制,亦或是帝位继承制度,全方位的汉化了。

李乾顺是党项人,却自幼接受中原汉家的文化,对汉学非常的向往,有很深的汉学造诣。

这人很善于审时度势、左右逢源,还能放得下身段。

辽国衰弱,他联合金国灭辽,拓地千里。金国强大,他直接上表归附,丝毫不觉得丢人。

金人南下攻打宋朝,他又和金人一起入侵,夺取大宋西北数州之地。

在李乾顺的治理下,西夏国前所未有的强盛。

国力强盛了,心思自然就更大了,李乾顺的心中也有想法,他要夺取大宋土地,未来抗衡金国,乃至于灭金。

恰是如此,得知大宋有震天雷,李乾顺就一直想夺过来。

奈何,安插的探子无法靠近,也接触不到,始终没有机会。

金国派人出使西夏,要联合一起进攻大宋,李乾顺看到了机会,才打算安排人去出使。

李察哥主动去,才有了东京城的谈判。

李乾顺翻看着政务,当他全部看完后,忽然想到李察哥去出使的情况,问道:“晋王回来了没有?”

太监恭敬站在一旁,禀报道:“回禀陛下,晋王回到了兴庆府,估摸着要回帝都了。”

“好,好!”

李乾顺吩咐道:“晋王一旦返回,立刻召见。”

“遵命!”

太监答应下来。

恰在此时,已经有了内侍进入,禀报道:“陛下,晋王求见。”

李乾顺眼前一亮,神色顿时激动了起来,吩咐道:“快,快传晋王觐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