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211章 皇帝返回,太子亲迎!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第211章 皇帝返回,太子亲迎!

簡繁轉換
作者:东一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12-31 21:11: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东京城。

已经是十二月的深冬,许多地方都下雪了。

今年的冬天很冷,虽然还没有达到冻雪灾害的地步,却也冷风刺骨。

城门口,太子赵谌,政事堂宰相李纲、杨时、徐处仁、吴敏和王宗濋,及各部尚书都来到了城门口迎接。

郓王赵楷也来了。

现在的赵楷,早就认清了身份,因为皇帝做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大宋朝历代祖宗都没有完成的事情,赵桓完成了。大宋朝从未对外扩张,赵桓却做到了。

他去夺权,谁敢追随?

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跟着去造一个不亚于开国皇帝的反。

脑子清醒点,踏踏实实做一个贤王也未尝不好。

君不见,康王赵构都还在宗人府关押着。听说赵构一直被羁押,已经是有了失心疯的迹象,时不时就大声吼叫。

何苦呢?

赵楷对赵构是不理解的。

赵楷和皇帝接触后,觉得皇帝心胸颇为宽广,觉得皇帝不是专权的人,没有把所有权势都集中在手上,也愿意给他机会。

这让赵楷颇为感激。

赵楷站在人群中,心中却琢磨着,皇帝回来了,自己要进一步显露价值,该怎么在未来进一步多做点事情。

在赵楷思考时,李纲等人也议论着,言语间很是轻松。

燕云十六州回来了,接下来是治理地方。

这是漫长的事情。

在目前来说,大宋解决了外部的威胁,更重塑了大宋的民心,一切都好处发展。

赵谌被冷风一吹,缩了缩脖子。

他看向杨时,问道:“老师,今年的寒冬很冷,我们去西城走访时,发现了一些流民汇聚,有赈济的策略吗?”

“有!”

杨时毫不犹豫回答,不急不躁道:“朝廷已经出台了以工代赈的策略,这些流民都会安排事情做,让他们做了事能有饭吃。”

赵谌道:“那就好。”

话锋一转,赵谌说道:“父皇出征在外好几个月,太辛苦了。这一回,要让父皇多歇息歇息。”

杨时微笑道:“太子孝顺,是官家之福,大宋之福。”

他教导赵谌,会讲述诸多的历史,让赵谌能以史为鉴。

除此外,杨时会带着赵谌出宫,见识东京城的民间疾苦,在见识五谷杂粮的情况,知道百姓的苦楚。

这是赵桓特许的。

在教导赵谌上,不仅是读书识字,不仅是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民生疾苦,反而是在诗词、绘画和书法等方面更弱。

最底层看似普通,却有诸多的利益纠缠,能看到人生百态,能见到真正的民生疾苦。

杨时让赵谌见到了,才能让赵谌不是生活在温室中。

在杨时身体力行的教导下,赵谌不仅读书习武,也不娇纵,反而知书达理。

“来了,官家回来了。”

官员中有人喊话,一双双目光往前看去。

赵谌也看到远处回来的队伍,虽然没有看清楚,却看到一杆杆迎风飘扬的龙旗,看到了蜿蜒的队伍。

距离拉近,赵谌看到了骑着马返回的赵桓。

赵谌眼中流露出无尽的崇拜。

父皇是他最崇敬的人。

父皇就是最厉害的。

这是小赵谌心中,最直观的想法。

当赵桓来到皇城外,赵谌率先走在前面,李纲和赵楷等人跟在后面。

一众人来到赵桓的面前,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谌身体笔直,拱手道:“儿臣拜见父皇。”

赵桓打量着长高了的赵谌,见赵谌黑了些,却身材壮实,目光有神,一副精神小伙的样子,很是满意。

他目光一转,看向李纲等人,微笑道:“朕出征在外,仰赖政事堂诸公和朝中众卿,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辛苦你们了。”

“臣不辛苦!”

一众人齐齐回话。

赵桓又说了番勉励朝廷百官的话,才看向赵谌,问道:“学骑术了吗?”

“学了!”

赵谌直接道:“老师让儿臣骑的小马驹,已经学会了。”

赵桓的目光落在杨时身上,颔首道:“辛苦杨公了。”

许多官员的目光落在杨时身上,眼中有着浓浓的羡慕。杨时不仅是朝廷的次辅,更是太子的老师。

未来赵谌登基,那就是帝师,这是无上的荣耀。

也没人不服气,因为杨时是天下大儒。

他们比不了。

杨时神色谦逊,回答道:“官家过奖了,实际上老臣没怎么教导,都是太子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能持之以恒的坚持。”

赵桓笑着道:“谌儿能坚持,很不错。”

赵谌立刻说道:“父皇过奖了,都是老师教得好。”

赵桓愈发的满意了。

赵谌是太子,是未来大宋的继承人,要执掌大宋这一艘巨舰。

如果赵谌是脑子一根筋,什么都直来直去,没有半点的城府,就难成大器。

赵谌懂进退,知道谦虚,这是可塑之才。

谦虚对很多人容易,实际上对官二代富二代,天生就是难做到的。

赵桓伸出手,吩咐道:“来,到父皇的马上来。”

赵谌瞬间就欢喜了起来,伸出手拉着赵桓的大手,借力纵身一跃到了战马上,坐在了赵桓的前面。

这一幕落在无数文官武将的眼中,透露出不一样的信号。

大宋朝的太子,是出了名的没权力。

大唐有专门的东宫,东宫就是个小朝廷,有自己的心腹班底,有自己的兵力。

历史上明朝开国时,太子朱标更不一样,皇帝的臣子也是太子东宫的班底。

老朱对朱标是直接给一切的。

宋朝却不一样,反而是处处防备着太子。

宋真宗册立太子后,感叹说立了太子,自己成为闲人,就直接一步步的削弱太子权力,完全把太子当笼中雀

太子被压制,连太子东宫的官员都是虚衔,没有实际的职权,至于东宫卫率都没有,一点兵权都没有。

换言之,太子是废物。

赵桓一改历任皇帝的态度,开始扶持太子,显然释放了不一样的态度。

一双双目光看着和赵桓同骑一匹马的赵桓和赵谌,眼中都若有所思,思考着这是不是皇帝释放的信号?

更思考着,是否要上书提议。

赵桓把臣子的目光看在眼中,心中笑了笑。

太子该扶持了。

皇帝废物,才会怕儿子夺权。

赵桓没有这样的负担,这个倾覆的天下都是他扛下来的,军队的人都是他的心腹,还怕太子夺权吗?

他不怕太子强,就怕太子废物。

太子年轻时,不让他做事。等到骤然登基,那就太容易出事儿了。

赵桓没有直接吐露想法,笑着下令道:“入城!”

战马嘶鸣几声,迈着稳健的步伐入城,赵楷、李纲等文武百官跟着,一起往皇城中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