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316章 玉不琢,不成器!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第316章 玉不琢,不成器!

簡繁轉換
作者:东一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12-31 21:11: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吴敏反驳道:“官家去大理国,路途遥远,臣是反对的。第一,朝廷不能没有主持大局的人,官家在,朝廷才稳定。”

“第二,长途跋涉,不仅是路途遥远,半路也容易出问题。”

“一旦官家有个三长两短,官家的施政就会半途而废。”

“第三,官家出行,也会有很多人跟随。”

“出行的人太多,一方面浪费国帑,另一方面也扰乱地方百姓。”

吴敏神色肃然,旗帜鲜明道:“综上所述,臣反对官家去大理国。尤其太子的年纪不大,也不适合长途跋涉。”

王宗濋一贯是小透明的。

涉及政务,从不表态,此刻却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开口道:“官家,臣也反对。”

“官家的安全,大于一切。”

“不能说去大理国安全,就降低了戒心,”

“我大宋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大事业,大宋能否光复华夏伟业,能够远超强汉盛唐,就在此一举。”

“所有的一切,都系在官家的身上。”

“换做其他的任何人,都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

“唯有官家,才能完成。”

王宗濋洋洋洒洒一番话,掷地有声道:“请官家明见。”

徐处仁附和道:“请官家三思而行。”

就连一直没有表态的陈东,此次也站出来,表态道:“官家,实在是天下未定,一切系于官家一身。”

“太上皇时期,举国沦丧,人心颓废。”

“唯有官家登基,一扫沉疴,鼓舞人心,重塑军魂,肃清吏治,才有了现在的基业。”

“官家不是一个人,而是寄托了无数人的期待。”

陈东拱手道:“请官家明鉴。”

毫无意外,所有人都反对,没有一个人支持。

因为皇帝的安全太重要了。

赵桓笑了笑,并没有什么懊恼,也没有什么急躁的,因为现在谈的不是政务,而是离开的事情。

反对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他的安全。

偏偏,赵桓却不这么认为。

皇帝是身系天下安危,可是,赵桓却不愿意一直待在九重深宫,不愿意始终被拘禁着。

赵桓面对所有人的反对,不急不躁的道:“你们的担心,朕也清楚。”

“第一,朕带着太子出行,不会有太多的人,只有少数禁军随行,足以保证朕的安全。”

“此前太上皇微服私访,带去的人也不多,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不会浪费国帑,也不会扰乱百姓。”

“第二,朕这一趟去大理,就是要长途跋涉,就是要磨砺太子。”

“朕打下的江山,不仅要靠诸卿的治理,也需要太子来延续。如果太子无能,连守成之君都做不到,如何延续大宋辉煌呢?”

“让他去外面看一看,增长见识,增加见闻,总归是更好的。”

“朕也没打算一直当皇帝,等到太子成年,时机合适了,朕就禅位给太子。”

“早早的磨砺,也是好事儿。”

“第三,朕虽然离开了东京城,可是朝廷中有诸卿在。一应大事,你们能够处理,朕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赵桓目光落在了李纲的身上,问道:“李卿,你是首辅,能处理政务吗?”

“能!”

李纲回答。

赵桓又看向吴敏、徐处仁、陈东和王宗濋,且一一询问能否处理政务,能否守住大宋江山,所有人毫无意外回答能。

赵桓耸了耸肩,笑道:“既然诸卿能守住,朕有什么担心的呢?一旦遇到了大事情,你们可以八百里加急来通知朕。”

李纲皱眉道:“官家,还是要慎重。”

赵桓说道:“朕已经很慎重了,实际上没有诸公在朝,朕也不可能放心去。因为你们是朕倚仗的臂膀。”

“你们在,朕就在。”

“朕和你们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朕相信诸公,相信你们能运转朝廷的一切。”

政务短暂的交出去,赵桓并没有任何的担心,因为军权始终在他的手中。只要是东京城的军队不动,地方上的驻军不动,朝廷就乱不了。

现如今的大宋军队,都在赵桓的控制下。

除此外,朝廷中有枢密院在,加上军队的调动需要他的命令,他不相信东京城能出什么乱子。

就算赵佶是太上皇,可是几年过去,赵佶早就是昔日黄花。

更别说,赵佶曾经闹得天怒人怨。

朝廷没有支持赵佶的人。

诸多的原因下,赵桓有十足的自信,他环顾政事堂的宰相们,拱手道:“诸卿,朕走一趟大理国,是为了大宋的百年传承,是为了将来能出圣天子。朝廷大事,拜托诸卿了。”

李纲见皇帝拱手,连忙九十度躬身道:“臣,定不负官家厚望。”

“臣,定不负官家厚望。”

一众政事堂的宰相,全部都齐齐躬身表态。

皇帝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显然是下了决心,不可能再有任何的变故。

赵桓见所有人都同意了,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吩咐道:“今天的时间不早了,临近午时,诸卿留在宫中,和朕一起用膳。”

他朝黄经点了点头。

黄经立刻吩咐了下去,御膳房的人很快就送来了一应午饭。

赵桓和李纲、陈东等人吃了午饭,送走了一众宰辅,心中也松了口气。

有了这些人在,朝廷乱不了。

中午的时候,赵桓睡了个午觉,简单午休后,下午又吩咐人召见枢密使宗泽。

宗泽主持枢密院的事情,事务也愈发繁忙,可他的精气神却极好。

历史上,宗泽想要北伐却被勒令撤军,高呼三声渡河病逝,死不瞑目。这一世,因为赵桓的煽动,大宋出现了全方位的变化。

宗泽也得到了重用,更是肉眼可见的看到大宋崛起。

大宋正在一步步的辉煌。

大宋会比开国时,更加的辉煌,更加的璀璨,而他们这些辅佐皇帝的臣子,也一定不会输给开国功臣的。

宗泽进入紫宸殿,行礼道:“臣宗泽,拜见官家。”

赵桓摆手道:“宗公,坐!”

宗泽道谢后坐下,主动道:“臣听政事堂的相公们说,官家要微服私访,带着太子殿下去大理国吗?”

赵桓笑道:“有这回事儿。”

宗泽却没有阻拦,沉声道:“官家微服私访,要教导太子,臣是没异议的。唯独一点,官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大意,更不可以身犯险。”

赵桓说道:“宗公放心,朕知道怎么做。”

话锋一转,赵桓继续道:“朕请宗公来,就是提醒宗公,枢密院负责军队的调动。没有朕的命令,枢密院不能下调令。除非是西夏国入侵,或者是北方金国所在的区域出现反叛,不能轻举妄动。”

宗泽表态道:“官家放心,没有您的手令,谁都不能调动军队。臣这里没有调令,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和马军更不会出兵。”

赵桓笑道:“有宗公这个镇国柱石在,朕也就放心了。”

宗泽感动道:“官家言重了,臣愧不敢当。”

只是,内心依旧激动。

官家说的是镇国柱石,可见对他的器重。

赵桓继续道:“还有一件事,你枢密院要着手提前准备。”

宗泽道:“请官家示下。”

赵桓沉声道:“明年开春后,朝廷休养生息的策略,应该就要改变了。剩下的西夏国,也该纳入我大宋的疆土。”

“从现在起,就可以大批安插探子,进一步了解情况了。”

“这是要悄悄进行的,不能走漏消息。”

“一旦打草惊蛇,不利于明年出兵。”

赵桓提醒道:“宗公一定要暗中安排,明白吗?”

宗泽也是眼前一亮。

终于要来了。

他一直就等着灭夏,因为拿下了西夏国,大宋的版图就彻底恢复了过来。到时候,再往西域扩张一些,大宋在疆域上就大一统了。

宗泽心中激动,表态道:“请官家放心,臣会悄然安排的。”

赵桓点了点头,仔细和宗泽一番密谈后,送走了宗泽,却再一次召见了殿前都指挥使刘鞈。

刘鞈一直在对军队进行改制。

时至今日,早就完成。

不论是万岁军,亦或是步军司、马军司,只要是朝廷掌控的嫡系军队,都在基层设立了指导员,专门负责军队的后勤,以及诸多考核等。

实际上,这是分化军队主将的权利。

曾经的军队主将,掌握了军队的军政大权,一切都是主将说了算。

搁在太平盛世,军队主将的影响力不足,文官地位比武将地位高,所以武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到了乱世中,这样的军队就容易出问题。

恰是如此,皇帝喜欢用太监当监军,或者是安排其他的文官去监军,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不这么做,皇帝又不放心。

安排了监军,又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赵桓现在的改革,却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指导员也是军队的一份子,不会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

军事上的事情,由主将负责。

后勤生活等各项事情,是指导员负责。

等于是双领导,确保了军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问题,确保军队不会失控。

刘鞈的年纪也不小了,背脊都有些佝偻,行礼道:“臣刘鞈,拜见官家。”

赵桓笑道:“刘卿,你的殿前司负责所有的指导员事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关系军心的关键所在。”

“你要通知下去,培养军中将士敢战善战的斗志,要让他们保家卫国,为接下来大宋的全面崛起做准备。”

刘鞈闻弦歌而知雅意,问道:“官家的意思是,从大理国回来,要准备出兵解决西夏了吗?”

“哈哈哈……”

赵桓笑道:“知朕者,刘卿也。”

刘鞈神色谦逊,恭敬道:“官家过奖了,臣会先鼓励备战,不会传出要攻打西夏的消息。”

赵桓赞许道:“刘卿负责,朕就放心了。”

对于殿前司要负责的诸多事情,赵桓也做了诸多的安排。

一切说完,刘鞈才起身告退。

赵桓起身回了后宫,和皇后说了离开的事情,晚上也留在了寝宫休息,好好安抚了皇后,让朱琏依旧留在东京城。

第二天上午,大清早。

赵谌穿着普通的衣裳,背着一个背囊,来到了赵桓的身旁,行礼道:“父皇,儿臣已经准备好了。”

赵桓笑道:“既然准备好了,咱们就出发。”

今天的赵桓,也没有穿皇帝的绯红衣袍,就是普通的衣衫。

这一趟出行,赵桓身边有关胜、杨再兴随行,身边有十多个禁军随时保护。除此外,还有一支四百人的禁军士兵暗中跟随,确保一旦遇到了突发状况,能够随时应对。

军队中的士兵,不仅有步人甲,还有震天雷。

这样的阵容下,就算遇到了一支军队,禁军也能闯出去。

这一次去大理国,正常情况下可以先走水路去成都府,再从成都府沿着陆路南下大理国。

赵桓要培养赵谌,让赵谌成长起来,却没有走水路,反而是选择了走陆路。

唯有如此,才能见识到各地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