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 > 第514章 南粮北种(1)

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 第514章 南粮北种(1)

簡繁轉換
作者:黑五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4 23:06: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咸阳郊外,一片试验田。

恶夫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片与众不同的稻田。即使是初秋时节,这片稻田依然郁郁葱葱,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太尉,这就是我们从安南带回来的占城稻。"一位身着粗布衣服的老䭾恭敬地说道,"它比我们北方的稻种生长期短,抗旱性强,更适合北方种植。"

恶夫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稻株,目光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陶老,这种稻子真有你说的那麽神奇?一亩能产多少?"

陶老名叫陶穰,是农家的传人,一生研究农作物种植。自从恶夫从南方征战归来,带回了占城稻的种子,他就被召来主持这项试验种植。

"回太尉,按目前长势,亩产至少在三百斤以上。比我们北方常见的粳稻高出近一倍!更重要的是......"他伸手掰开一个稻穗,露出里面饱满的稻粒,"它的生长期只有一百天左㱏,比北方稻子短了近两个月。在北方,一年能种两季。"

"两季?"恶夫眼前一亮,"那岂不是说,同样的土地可以产出两倍的粮食?"

"正是如此!"陶穰兴奋地说,"而且它对水的需求没那麽高,就算遇到乾旱年景,也能有不错的收成。太尉您从南方带回这种稻子,简直是为我大秦千秋万代的粮仓打下了基础啊!"

恶夫站起身,目光扫过周围辽阔的土地。他在征战四方的过程中,不但扩展了疆域,消灭了敌人,还注意收集各地的作物种子,希望能改善大秦的农业生产。

占城稻就是他在征服安南时带回来的珍宝,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有价值。

"太尉,依老朽看,如果能将这种占城稻在长江以北大规模种植,我大秦的粮食产量至少能提高三成以上。到那时,再也不用担心灾年闹饥荒了。"

恶夫沉思片刻,突然问道:"陶老,这种稻子虽好,但北方气候终究与南方不同。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让它更适应北方的环境?"

陶穰眼睛一亮:"太尉明鉴!老朽正有此意。这占城稻虽好,但毕竟是南方的品种,在北方种植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如果能够......"

"如果能够将它与我们北方的粳稻杂交,培育出一种既有占城稻生长期短丶抗旱性强的优点,又有北方粳稻抗寒性好的特性,那岂不是更好?"恶夫接过话头。

陶穰惊讶地看着恶夫:"太尉竟然也懂农事?"

恶夫笑而不答。

作为一个穿越䭾,他当然知道杂交水稻的道理,只是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系统地研究过。

後世,那位老爷子可是以此成就大功德而位列仙班!

地位之高,堪称现代圣人!

"陶老,我有个想法。"恶夫目光如炬,"我要成立一个农家研究院,专门研究改良农作物。你来担任院长,集合全国农家高手,专心研究这占城稻的改良。朝廷会提供一切所需的支持。"

“无论是钱物还是人才,你只需要张口便是,其他的由我来解决,只要能研究出产量大的粮食,哪怕耗尽我秦国国库都行!”

陶穰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太尉,这......这是莫大的荣幸!老朽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太尉厚望!"

"很好。"恶夫满意地点头,"我会立刻上奏陛下,争取支持。此事事关我大秦千秋万代的根基,决不能怠慢!"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当晚,恶夫立刻写了一份奏章,详细阐述了占城稻的价值和成立农家研究院的必要性。

第二天一早,嬴政召见了恶夫。

"恶夫,朕看了你的奏章。这占城稻果真有如此神奇?"嬴政对农业一向很重视,闻言立刻来了兴趣。

"回陛下,确实如此。臣昨日亲眼所见,那片试验田长势喜人,预计亩产能达到三百斤以上。更重要的是,它生长期短,抗旱性强,非常适合在北方推广。"

"好!"嬴政拍案而起,"准了!即刻成立农家研究院,由陶穰担任院长。所需一切经费物资,均由朝廷提供。此外,朕要亲自去看看这占城稻。"

恶夫大喜:"臣这就安排!"

三日後,嬴政在恶夫的陪同下,亲临试验田。看到那片生机勃勃的稻田,皇帝龙颜大悦。

"爱卿此举,实乃我大秦千秋之福!"嬴政感慨道,"长久以来,我大秦虽地广人多,但北方旱灾频繁,粮食产量不稳。”

“如今有了这占城稻,再配上你提议的渠道水利系统,我大秦的粮食问题将彻底解决!"

恶夫躬身道:"大哥,你我一世人两兄弟,为我大秦谋福祉也是我的份内之事啊。"

嬴政微微点头:"哈哈哈,好!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农家研究院的一切事宜,都由你决断。咱可就期待明年能看到好消息!"

"放心,等着瞧就行了!"

始皇帝离开后,恶夫立刻召集农家高手,开始筹建研究院。

他在咸阳郊外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试验田。

同时,他派人四处搜罗寻找得过农家传承,却潜藏於民间的传人,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各地善於种田的农民,汇聚一堂。

半月後,农家研究院正式成立。

陶穰担任院长,下设育种丶水利丶土壤丶农具四个部门,各有专人负责。

恶夫还特意从墨家借调了一批工匠,专门研发新式农具,以提高耕作效率。

"院长,这是我们从各地收集来的稻种。"一名农家弟子向陶穰汇报,"共有三十二种不同品类,包括南方的占城稻丶北方的粳稻丶蜀地的软糯稻等。"

陶穰满意地点头:"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筛选出最适合杂交的品种。”

“记住太尉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出一种既能适应北方气候,又能保持高产的新稻种!"

"遵命!"

就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农业革命在秦朝悄然展开。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