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三十七章 以竹棍为剑的少年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二百三十七章 以竹棍为剑的少年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9 14:35:44 来源:源1

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灭佛之事,对于当时的佛门而言,可以说是天塌了。

宗泐、如?自然不希望佛门的火被熄灭,陷入至暗。

面对强势的顾正臣,宗泐严肃地保证:“佛门清净地,绝不会发生这等事。若有僧人违背戒律,以毒害人,不需要镇国公动手,佛门也自有不能承受之惩戒!”

顾正臣走至门口:“人皮假面是何处发现的,安排人带个路。”

宗泐跟上前,吩咐如?去找人。

很快,如?带来了一位僧人。

四十余岁,额头宽阔,面色古铜,......

林清风站在御史台高阁之上,夜风猎猎,吹得他衣袂翻飞。远处京城万家灯火,依旧璀璨如昔,然而他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自边关战事稍缓、朝堂动荡初定以来,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那些被革职查办的官员虽已失势,但他们的门生故吏仍在,党羽未尽,暗中串联者不在少数。而敌军虽退守雁门关以北,但乌兰汗素有野心,绝不会就此罢休。

林清风深知,真正的危机尚未到来。

“大人。”一名心腹亲信悄然走近,低声禀报,“属下刚刚收到密报,兵部尚书杨廷玉在府中召集了几名旧臣,似有密议。”

林清风眉头微皱:“可曾探听内容?”

亲信摇头:“未曾靠近,便被侍卫驱逐。但据观察,参与密会者皆是昔日与赵文渊、朱允昭关系密切之人。”

林清风神色凝重。他知道,杨廷玉虽未被牵连入案,但其侄子杨文昭已被斩首示众,其兄长杨文辉亦发配边疆。此番举动,恐怕并非单纯哀悼亲人,而是另有图谋。

“继续监视,不可轻举妄动。”林清风沉声道,“若他们真有异动,必会露出马脚。”

亲信领命而去。

翌日清晨,林清风再度入宫面圣。皇帝面色沉重,显然也察觉到了朝堂上的异常气氛。

“林卿,朕近日听闻有人私下议论此案处置过严,甚至有大臣上书为周世昌求情。”皇帝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林清风拱手道:“陛下,臣所做一切皆依法行事,证据确凿,不容狡辩。若今日不肃清奸佞,明日便会有更多叛贼效仿。”

皇帝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朕知你用心良苦。只是……人心难测,朕担心此举会激起更大反弹。”

林清风正色道:“陛下,乱世需用重典。如今大明根基未稳,若纵容奸邪,国将不国。臣愿以性命担保,绝不让任何人动摇社稷根基。”

皇帝深深看了他一眼,缓缓道:“好,朕信你。”

林清风退出皇宫,回到御史台后,立刻下令加强京师巡逻,并秘密调查杨廷玉等人动向。与此同时,他亲自召见几位忠于朝廷的御史,叮嘱他们在朝堂上密切关注各派势力动向,一旦发现可疑之处,立即上报。

数日后,果然有所斩获。

一名潜伏在杨府的细作传来密信,称杨廷玉正在秘密联络各地旧部,意图拥立新君,另立朝廷。更令人震惊的是,信中提及,杨廷玉竟与敌军仍有往来,试图借助外力推翻现政权。

林清风看完信后,脸色铁青。他深知,若此事属实,那便是十恶不赦的大逆之罪。

他当即提笔写下密令,命锦衣卫严密监视杨廷玉一举一动,并准备随时拘捕。

次日深夜,林清风再次入宫,将密信呈交御前。

皇帝览毕,怒火中烧:“杨廷玉!朕念及他是先帝旧臣,特许其安享晚年,他竟敢勾结敌军,图谋篡位!真是狼子野心,死不足惜!”

林清风沉声道:“陛下,此人已无药可救。臣恳请即刻拘捕,以免夜长梦多。”

皇帝咬牙道:“准奏。林卿,此案由你全权处理,务必要快、要狠,不得放走一个叛贼。”

林清风躬身应诺,随即连夜调遣锦衣卫,包围杨府。

当夜,杨廷玉正与几名旧臣密议,突闻门外人声鼎沸,惊觉不妙,欲逃时已被团团围住。他长叹一声,知大势已去,只得束手就擒。

次日,京城震动。杨廷玉及其党羽数十人被押解入狱,审讯之后,供词累累,证据确凿。皇帝震怒之下,下旨将其全家抄没,本人赐死,其余涉案人员一律斩首或流放。

至此,朝堂之上最后一股反扑势力也被彻底铲除。

然而,林清风并未因此松懈。他深知,敌人不会轻易罢休。真正的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

这一夜,他再次登上御史台高阁,望着远方天际,心中思绪万千。

风起云涌,命运的齿轮仍在缓缓转动。

他知道,自己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警惕、更加果断。

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

而他,只能前行,不能回头。

***

几日后,一封来自西北边陲的急报传入京城??

“敌军主力已于昨夜突袭我军哨岗,前锋已逼近河西走廊。敌军将领乌兰汗亲率十万大军南下,目标直指长安。”

林清风看完急报,眉头紧锁。

长安乃大明西陲重镇,扼守通往西域与川蜀之咽喉。若长安失守,则整个西部防线将全面崩溃,敌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京畿。

他立刻下令调集三万禁军,由兵部副将王世昌统领,火速驰援长安。同时,派遣使者前往甘肃、陕西等地,号召地方军队协同作战,务必守住河西走廊。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部署之时,又一封密报送来??

“敌军内部传出消息,朱景炎并未真正死亡,其首级乃是替身所扮。真正的朱景炎已被秘密送往西域,意图借机东山再起。”

林清风心头一震。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赵云飞带回的首级,极可能是敌军故意制造的假象,目的是让他们放松警惕,从而掩护真正的朱景炎转移。

他立即下令彻查赵云飞一行人在河南行动的所有细节,尤其是关于朱景炎身份确认的过程。不久之后,果然发现了问题??当时负责验尸的医官竟是敌军间谍,早已混入京城多年,专门为此事布局。

林清风愤怒之余,更是感到深深的不安。

这意味着,朱景炎仍然活着,而且很可能已经落入敌军最核心的阵营之中。他的存在,依旧是悬在大明头顶的一把利剑。

“赵云飞!”林清风厉声喝道。

赵云飞匆匆赶来,脸上满是愧疚:“属下该死,未能识破敌军诡计……”

林清风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我要你立刻出发,带人前往西域,查明朱景炎的确切下落。若他还活着,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控制或除掉,绝不能让他再成为敌军的旗帜。”

赵云飞重重叩首:“属下明白!”

林清风又对身旁的心腹道:“立刻派人通知张定远,让他密切注意敌军动向,若有任何朱景炎现身的消息,立即上报。”

安排妥当之后,林清风再度进入皇宫,将最新情报呈报给皇帝。

皇帝听完,脸色阴沉:“林卿,此事是否意味着我们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林清风沉声道:“陛下,朱景炎的存在确实是一个隐患,但他终究只是棋子。真正的敌人,是乌兰汗和他的大军。只要我们能守住边关,击退敌军,他的‘正统’身份也就毫无意义。”

皇帝缓缓点头:“朕明白了。林卿,这一次,朕依旧信任你。”

林清风躬身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离开皇宫后,林清风站在御史台高阁之上,望着远方苍茫的天际,心中思索着接下来的每一步。

他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风暴。

而这场风暴,或许将决定大明未来的命运。

***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域某处山谷中,一队黑衣人簇拥着一辆封闭的马车缓缓前行。

车内,一位身着龙袍的青年男子静静地坐着,眼神冷峻而坚定。

他正是朱景炎。

“殿下,前方就是西域边境,再往西行百里,便是乌兰汗的秘密营地。”一名随从低声禀报。

朱景炎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远方:“我知道了。告诉所有人,做好准备。我们的时机,即将到来。”

他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到来。

大明江山,终将易主。

而他,将成为那个改写历史的人。

风起云涌,命运的齿轮仍在缓缓转动。

而在这片辽阔的天地之间,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