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六十六章 镇国公生死不明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二百六十六章 镇国公生死不明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9 14:35:44 来源:源1

京师大医院。

除了少许病房里还点着灯火,大部分房间已陷入黑暗。

走廊上偶有值房的护士经过,手中拿着查房的记录单。

刘二娘疲惫地走出产房,对焦急等待的家眷道了声恭喜,走出大楼,沉在夜色里看着静谧的星空,呼吸着难得没有燥热的气息,舒坦得让人更没了困意。

咚??

沉闷的鼓声一下子敲在刘二娘的心口,诧异地看向隔壁的急救室方向,凝眸道:“这是急救鼓?”

站在刘二娘身旁的苏娘也是一脸震惊,刚想说话,便听到急促至急......

翌日清晨,朱承志便已换上内侍服饰,悄然潜入皇宫。此番目标直指紫宸殿,而任务比之前更为艰巨??他必须在三日后皇帝召见诸皇子之前,将那份密奏替换,并设法留下确凿证据,让周文远无法狡辩。

一路潜行,朱承志避开巡逻禁军与宫中耳目,顺利抵达紫宸殿后侧的偏门。因前夜赵无极现身,他心中警觉倍增,不敢贸然行动。他先在殿外观察片刻,确认无人守卫后,才从暗格处翻窗而入。

殿内依旧寂静如死,案几上的奏章整齐摆放,仿佛昨夜的一切从未发生。朱承志缓步前行,目光扫过四周,最终锁定那座通往地下密室的书架。他知道,真正的危险或许就藏在那扇机关之后。

他轻轻推开书架,果然,石阶依旧存在。他沿着阶梯缓缓下行,烛光微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的气息。密室内,桌上的奏折已被重新收起,但朱承志记得它的位置。他迅速翻开卷宗,果然,在最深处找到了那份密奏。

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仿制奏折,小心翼翼地进行替换。同时,他在原奏折夹层中留了一张字条,内容为:“礼部尚书周文远,私通逆党,图谋废储,罪证确凿。”并附上一小块李玄旧部常用的玉牌碎片。

做完这一切,他将原奏折小心封存,藏入怀中,准备带回东宫作为证据。然而,就在他转身欲离开密室之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朱承志猛然回头,只见一名身穿青衣的太监正站在门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你是谁?”朱承志低声喝道,手已按在剑柄之上。

那名太监微微一笑,声音低沉:“朱公子,别来无恙?”

朱承志瞳孔一缩,这声音……竟然是王德全!

可王德全不是已经被秘密处决了吗?

那名太监缓缓走入密室,关上门,轻声道:“你所杀之人,不过是替身罢了。真正的我,一直都在这里。”

朱承志心中震惊不已。原来,他们早有防备,甚至不惜牺牲一个替身来掩盖真相!

“你们到底想做什么?”朱承志冷声问道。

王德全淡淡一笑:“很简单,我们要确保大明的未来掌握在真正合适的人手中。太子仁弱,难当大任。而我们……只是帮陛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承志冷笑:“你们所谓的‘正确’,不过是一己私利罢了。”

王德全不怒反笑:“朱公子,你还年轻。等你明白了权力的本质,便会明白我们的苦心。”

话音未落,他忽然身形一闪,袖中寒光乍现,竟是两柄短匕!

朱承志早有防备,立刻拔剑迎敌。两人瞬间战作一团,剑影交错,杀机四伏。

王德全武艺高强,招式诡异,每一击都带着致命意图。朱承志以快制巧,勉强抵挡住对方攻势,却难以抽身。

战斗持续了数十回合,朱承志逐渐感到体力不支。王德全似乎察觉到这一点,攻势愈发凌厉,步步紧逼。

眼看形势危急,朱承志忽然想起腰间还有一枚锦衣卫特制的烟雾弹。他佯装败退,诱使王德全靠近,随即猛然掷出烟雾弹。

“砰!”

浓烈烟雾瞬间弥漫整个密室,遮蔽视线。朱承志趁机翻身跃上石阶,冲出密室,飞身跃窗而出。

王德全虽被烟雾阻隔,但他并未追出,而是静静站在原地,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朱承志……你终究逃不过这一劫。”

……

朱承志一路狂奔,终于顺利返回东宫。书房内,朱景炎听完他的汇报,脸色愈发凝重。

“王德全竟然未死……看来,这场棋局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朱景炎缓缓道。

朱承志点头:“孩儿已将奏折替换,并留下证据。若三日后他们在紫宸殿进言,我们便可当场揭发他们的阴谋。”

朱景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好。我们必须提前布置,安排人手监视周文远的一举一动。同时,也要提防王德全再次出手。”

朱承志拱手应命:“孩儿这就去安排。”

朱景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太子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大明的未来。

三日后,皇帝果然在紫宸殿召见诸皇子,商议国事。群臣齐聚,气氛凝重。

周文远率先上前,恭敬呈上一份奏折,语气沉稳:“陛下,老臣有一份奏折,恳请陛下御览。”

皇帝接过奏折,缓缓展开,眉头微皱:“这是何意?”

奏折内容正是请求废除太子,另择贤王继位。皇帝神色骤变,目光扫向周文远,冷冷道:“周爱卿,你为何要在此时提出此事?”

周文远神色不变:“陛下,太子年幼,性情柔弱,恐难撑大明基业。臣以为,陛下应慎重考虑储君之选。”

皇帝面色阴沉,正欲开口,忽然一名宦官匆匆入殿,跪下禀报:“陛下,御史台刚刚收到一封匿名密信,揭露周文远私通逆党,图谋废储,罪证确凿。”

皇帝闻言,龙颜大怒:“什么?!”

那宦官继续道:“信中附有一枚玉牌碎片,以及一份原奏折副本,皆可作为证据。”

皇帝当即下令彻查,很快便查明奏折确实被篡改,且周文远府中搜出大量与李玄旧部往来的密信。

周文远百口莫辩,最终被革职查办,押入诏狱。而王德全也在这场风波中彻底暴露身份,被锦衣卫围剿,最终自尽身亡。

至此,这场阴谋彻底瓦解,太子的地位得以稳固。而朱承志的名字,也在朝堂上下传颂开来。

然而,朱承志却并未因此松懈。他知道,这场棋局尚未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窗外,风起云涌,命运的齿轮仍在缓缓转动。而他,终将成为那个执棋之人。

三日后,皇帝果然在紫宸殿召见诸皇子,商议国事。群臣齐聚,气氛凝重。

周文远率先上前,恭敬呈上一份奏折,语气沉稳:“陛下,老臣有一份奏折,恳请陛下御览。”

皇帝接过奏折,缓缓展开,眉头微皱:“这是何意?”

奏折内容正是请求废除太子,另择贤王继位。皇帝神色骤变,目光扫向周文远,冷冷道:“周爱卿,你为何要在此时提出此事?”

周文远神色不变:“陛下,太子年幼,性情柔弱,恐难撑大明基业。臣以为,陛下应慎重考虑储君之选。”

皇帝面色阴沉,正欲开口,忽然一名宦官匆匆入殿,跪下禀报:“陛下,御史台刚刚收到一封匿名密信,揭露周文远私通逆党,图谋废储,罪证确凿。”

皇帝闻言,龙颜大怒:“什么?!”

那宦官继续道:“信中附有一枚玉牌碎片,以及一份原奏折副本,皆可作为证据。”

皇帝当即下令彻查,很快便查明奏折确实被篡改,且周文远府中搜出大量与李玄旧部往来的密信。

周文远百口莫辩,最终被革职查办,押入诏狱。而王德全也在这场风波中彻底暴露身份,被锦衣卫围剿,最终自尽身亡。

至此,这场阴谋彻底瓦解,太子的地位得以稳固。而朱承志的名字,也在朝堂上下传颂开来。

然而,朱承志却并未因此松懈。他知道,这场棋局尚未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窗外,风起云涌,命运的齿轮仍在缓缓转动。而他,终将成为那个执棋之人。

乾清宫内,夜色深沉,烛火摇曳。

皇帝独坐于案前,手中握着那份被替换后的奏折,神情复杂。他缓缓抬起头,望向殿外的夜空,低声道:“朕……真的老了吗?连身边最信任的大臣,也会背叛朕吗?”

一名老太监悄然走入殿内,躬身道:“陛下,此事尚有疑点。周文远素来忠直,若非受人胁迫,断然不会做出此等事。”

皇帝沉默良久,缓缓点头:“你说得对。但如今证据确凿,朕也不得不处置。只是……朕总觉得,这背后另有隐情。”

老太监微微一怔,随即低声道:“陛下英明。”

皇帝叹了口气,放下奏折,抬眼看向老太监:“你去查一查,到底是谁在幕后操纵这一切。朕……不想再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老太监拱手应命:“老奴遵旨。”

待他退下后,皇帝独自坐在灯下,望着案上的龙纹香炉,眼神逐渐变得深邃。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枚玉印,低声喃喃:“朱景炎……你到底是忠臣,还是野心家?”

与此同时,在东宫书房内,朱景炎与朱承志父子二人相对而坐,神色凝重。

“父亲,周文远虽已伏法,但皇帝似乎仍未完全相信我们。”朱承志低声说道,“他今日召见诸皇子,表面上是为了商议国事,实则是在试探太子的态度。”

朱景炎缓缓点头:“不错。陛下疑心极重,即便铲除了周文远,恐怕也不会轻易放下戒备。”

朱承志皱眉:“难道,陛下对我们仍有猜忌?”

朱景炎叹息一声:“不仅对我们,他对整个朝堂都充满怀疑。这些年,朝中权臣更迭频繁,陛下早已习惯了防备每一个人。”

朱承志沉默片刻,忽然抬头道:“孩儿愿再入皇宫,设法探听陛下心意,以防有人再度煽动圣意,动摇太子之位。”

朱景炎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你已经多次涉险,这一次,或许比以往更加危险。”

朱承志坚定地点头:“孩儿明白。但若不掌握陛下真正的心思,我们始终处于被动。孩儿愿意冒这个险。”

朱景炎沉吟许久,终于点头:“好。我会安排暗卫协助你。记住,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轻举妄动。”

朱承志拱手应命:“孩儿谨记。”

翌日清晨,朱承志再次换上内侍服饰,悄然潜入皇宫。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乾清宫深处的御书房??那是皇帝每日批阅奏章、接见近臣之地,也是皇帝心中最为隐秘的所在。

朱承志一路潜行,避开巡逻禁军与耳目,顺利抵达御书房后侧的小门。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钥匙,轻轻插入锁孔,缓缓转动。

“咔哒”一声,门锁应声而开。

他迅速闪身而入,关上门,借着晨曦透过窗棂的微光,迅速扫视四周。

御书房内陈设古朴,书架林立,案几之上堆满了未整理的奏章。朱承志缓步前行,目光落在最中央的御案之上。

那里,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起居注》。

他心中一震。《起居注》乃是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机密典籍,寻常人不得翻阅。若能从中窥探皇帝的真实想法,便可提前预判局势变化。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逐页浏览。果然,在最近几页中,他发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

**“某日,帝问及太子学业,朱景炎答曰:‘殿下聪慧过人,然尚需历练。’帝默然良久,遂问:‘汝以为,太子可成大事否?’朱景炎答曰:‘殿下仁厚,若辅以良臣,或可守成。’帝笑而不语。”**

朱承志心头一跳。这段记载,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透露出皇帝对太子能力的质疑,以及对朱景炎态度的试探。

他继续翻阅,终于在最后一页,看到了一段极为关键的内容:

**“帝言:‘朕观天下之势,唯强者方可掌权。太子性柔,恐难服众。’左右皆不敢言。”**

朱承志瞳孔微缩。原来,皇帝心中早已对太子有所不满,只是碍于情面与朝局稳定,未曾明言。

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改变皇帝的看法,即便铲除了周文远,太子的地位仍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朱承志立刻收起《起居注》,将它藏入怀中,迅速退回阴影之中。

门被推开,一名身穿蟒袍的男子缓步走入书房,正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

张永环顾四周,目光锐利,似在寻找什么。片刻后,他低声自语:“奇怪,陛下昨日明明说要把那份奏折放在这里……”

朱承志屏住呼吸,一动不动。

张永迟疑片刻,终究没有发现异常,便转身离去。

待脚步声渐远,朱承志才缓缓起身,心中已是惊涛骇浪。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将这份《起居注》带回东宫,让朱景炎研判对策。

他悄然退出御书房,沿着原路返回,顺利离开皇宫。

回到东宫后,他立即将《起居注》交予朱景炎,并将所见所闻详细禀报。

朱景炎听完后,脸色愈发凝重。他缓缓合上册子,沉声道:“看来,陛下对太子的不满远超我们的预料。若不及时应对,恐怕会生变故。”

朱承志点头:“孩儿以为,我们必须设法让陛下看到太子的潜力,让他相信太子足以继承大统。”

朱景炎沉思片刻,缓缓道:“办法不是没有。但需要一个契机。”

朱承志目光坚定:“孩儿愿为此谋划。”

朱景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这一战,我们不仅要守住太子的地位,更要为未来铺路。”

窗外,晨曦初现,新的一天已然开始。而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下,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