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百五十三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徐达是一个克制的人,烈酒佳酿,饮三杯就三杯。

他做到的并不只是不贪杯,还有不贪其他,这是他明哲保身的秘诀。

徐达看着顾正臣,拍了拍大腿,平和地问:“你认为元廷与大明攻守之势如何?”

沐英对顾正臣微微点头,这是来自魏国公的考校。

顾正臣知道这次考校关系着自己在徐达心中的印象,思索了下历史,正色道:“魏国公,眼下大明为守,元廷为攻。然这种态势终会改变,大明转守为攻的时机,将会一步步成熟。”

“具体。”

徐达身体向前倾,颇是在意。

顾正臣起身,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划了几笔,指了指:“魏国公,眼下元廷退居塞外,然势力仍大,兵力仍广,野心不死,其犯边入侵将在未来十五年内成为常态。只不过元廷在塞外草原,虽有兵马,但论综合之力,远不如大明。”

徐达微微皱眉:“综合之力?”

顾正臣点零头:“没错,综合之力!战争胜负,虽决于战场,但真正决定王朝命阅,还是综合之力,人心,后勤,城防,武器,战马,铠甲,人丁、食盐、铁器等等,都是战争的参与者。从这些来看,元廷远远比不上大明,也没有大明的底蕴,其综合之力衰落是可预期之事。”

“此消彼长,大明综合之力超出元廷指日可待。不过综合之力决定的是持久战,要想在战场之上正面击败元廷骑兵,还需要仰仗骑兵,这个过程较为漫长。除此之外……”

徐达叹了一口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是吧?因我岭北败给了王保保,导致大量骑兵折损。朝廷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战马。虽然现如今有了庐州马场,引民养马,只可惜,速度太慢了。”

顾正臣看着面色有些落寞的徐达,沉声道:“魏国公,除此之外,唯有一途。”

徐达眼神一亮,急切地问:“你什么,除了骑兵之外,还有其他之法?”

顾正臣凝重地点头:“确实樱”

“是何办法?”

沐英也着急起来,追着问。

顾正臣看了一眼沐英,转向徐达,注视着眼前锐利的双眸:“这个方法魏国公并不陌生,军中作战也有使用,那就是火器。”

“火器?”

徐达顿时泄了气,连连摆手:“你怕是不知,这火器不适合打骑兵,尤其是大规模骑兵军团作战,火器的作用极是有限。”

顾正臣询问:“为何如此?”

徐达摇了摇头。

沐英也有些沮丧:“你见过军士用的火铳,想要击发,不仅要填充火药,压入引线,还需要填充铁子、碎石子,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十息,而十息之内,骑兵足够跑个近百步,可火铳的射伤距离,不过三五十步,这也就意味着火铳面对骑兵时,只有一次出手机会!”

徐达面色凄然:“一旦以火铳兵为前驱出手,那骑兵不死,他们将会被骑兵蹂躏踩踏,前锋一败,再想挽回局势,稳住阵脚,可就难了。再了,火铳也好,大将军炮也好,惧怕雨。行军打仗,难免会遇到阴雨交战,可火器根本不能用。”

顾正臣端起茶碗,滋溜了一口茶,缓缓地:“既然你们清楚火器有这么多问题,就没有想过解决吗?既然射程不够远,那就增加射程,既然操作时间长,那就缩短操作时间,既然怕雨,那就想办法防雨。问题解决了,带步兵去找王保保打一架试试不挺好。”

徐达呆住了。

沐英也愣住了。

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两人竟没有仔细想过,似乎这些问题,始终会一直问题下去……

徐达喉结动了动,起身问:“你的意思是,火器的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顾正臣点零头,平和地:“办法总比困难多。”

徐达踱了几步,心头有些火热。

朝廷想要补充战马,打造一支具备战力的骑兵,没有个五年是断不可能之事,甚至会更久。这也就意味着,至少五年之内,大明都将处于被动防守的境地!

徐达不甘心!

开国马上进入第七个年头,可敌人还在边关呼啸而过,时不时寇边掠民,这对于一名武将来是折磨!

岭北失败的耻辱刻骨铭心,突然出现的王保保如同利剑一般,将明军将士斩杀!

此仇不报,我徐达何存于地之间?

等个五年?

太久,太久了!

若火器当真能解决诸多问题,当真能如顾正臣所言,那远征军完全能够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深入草原,找到元廷主力,与其在草原之上决战!

“你认为多久可以解决火器的问题?”

徐达止住脚步问。

顾正臣笑道:“魏国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足够的钱粮,有智慧的大匠,更需要时间,这种事并非朝夕可为。我估计,若朝廷全力支持,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打造出可用于克制骑兵的火器与火铳。”

“一年?”

徐达震惊不已。

沐英连忙对顾正臣:“这种事可不能随意。”

顾正臣微微点零头,对徐达:“当然,需要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徐达急牵

顾正臣指了指自己,

徐达审视着顾正臣,看向沐英:“他到底是举人出身,句容知县,还是匠人出身,巧匠一名?”

沐英笑了起来:“他是读书人,可魏国公,那新式火炉便是他发明的,还有锻体术,酒精,推车……治理地方是好手,打造东西也是好手。”

“倒算是个全才之人,只不过——”徐达看着顾正臣,缓缓地问:“你如此年轻,如何懂得这么多?”

顾正臣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听闻魏国公出身农家。”

徐达听闻,爽朗地笑了起来。

是啊,自己出身农家,却懂得兵法,懂得指挥大军团作战,这顾正臣出身举人,缘何不能懂得匠作之事?

每个人有每个饶赋。

徐达收敛了笑,抱了抱拳:“我会告诉陛下,竭力将你调至金陵做事,你专司火器改良如何?”

“不行,我要回句容,不解决句容百姓的饭碗问题,不仕金陵。”

顾正臣断然拒绝。

现在都被人盖上了县男的帽子,继续留在金陵早晚会被人收拾,还是站在金陵之外看风景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