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六十九章 飞天梦,陶成道

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百六十九章 飞天梦,陶成道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金华府,婺城。

风吹过空旷的原野,带来春的气息。

一个年近四十,眉目清朗的中年人时不时走动着,枯草不断被踩折,左手握着线轴,右手拉扯着线,目光盯着上的红色飞鸟风筝。

两个儒袍年轻人跑着,口里喊着:“院长,陶院长。”

陶成道回头看了看,见是自己的弟子周定海、楼真阳,只是微微点头,然后看向风筝。

周定海一脸麻子,因为前段时日生病,身体有些虚弱,跑至陶成道身旁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楼真阳倒还好,深吸一口气便平顺了气息,看向空的风筝,不由赞叹:“真高啊。”

“不够高,远远不够。”

陶成道扯了扯线,线轴又放出去一些。

周定海喘息着:“院长,这还不算高,再高,就要挂在白云上了。”

陶成道笑呵呵地摇了摇头,看了看两人:“今日有课业,为何跑了出来,难道是想看为师放风筝?”

楼真阳想起正事,连忙催促周定海拿出来。

周定海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递了过去:“院长,刚刚收到一封信,是婺城的衙役送来的。”

“衙役?”

陶成道将线轴交给楼真阳,接过信看了看,信封之上只影陶万户亲启”几个字,并无其他内容。

“衙役何在?”

陶成道问。

周定海看着风筝:“已经走了。”

陶成道更是疑惑,若当真是朝廷差遣,自然是衙役直接上门传话,而不是草率地送了信就走人,见正主都不见一见。可若不是朝廷差遣,怎么可能会是衙役送信,衙役不是信使。

带着几分不安,陶成道取出了里面的信,展开一看,不由瞠目。

信的内容极是简洁:

【陶院长:

我有火器可飞,你敢来否?

奉旨诚邀。

句容知县顾正臣。】

陶成道愣住了,目光盯着“我有火器可飞”,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飞!

竟然有人妄图飞!

他是白痴吗?

他是傻子吗?

他为何会和自己一样,有着令人嗤笑的,狂悖放滥梦想!

陶成道握着信纸,转身走了几步,坐在了草地上,再次将目光投向信的内容。

飞啊。

当真可以吗?

陶成道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人可以像风筝一样飞到上去,可以像飞鸟一样,能踩着白云翱翔,可以像星辰一样挂在浩瀚星空!

只是,人飞不了。

人站在地上,再努力地向上跳,也飞不了,甚至连地面都离不了多高。

借助火器飞吗?

这确实是一个极动饶心思,事实上,自己一直在研究火药火器,走的不正是这一条路吗?

只是,火器当真能飞吗?

陶成道见过火器可以将炮石丢出许远,也曾想过制造一个大型的神机炮,将自己装进去,然后充当炮石发射出去。

可问题是,炮石飞不了,它会以一个弧线落在地上。

若是自己化身炮石,也将是一样的命运!

“院长,院长……”

楼真阳连忙喊着,风筝正在飘落。

陶成道看着风筝飘舞而下,最后撞在地面之上,毫无生机,如同死去的鸟。

楼真阳、周定海将线盘好,拿起风筝走至陶成道身旁,见陶成道看着信件出神,两人也好奇地看了过去。

“飞,院长,这信里竟然飞!”

楼真阳惊呼起来。

陶成道将信交给楼真阳,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与草,肃然:“这个句容知县倒是给为师出了个难题啊。”

周定海皱着眉头:“顾正臣,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你知道此人?”

陶成道看向周定海。

周定海认真地想了想,一拍手:“院长,前几日我大哥从金陵回来,提到过顾正臣,好像,这是个活着的县男,罕见的很。”

“活着的县男?”

陶成道懵了,啥叫活着的县男?

大明朝廷就没县男,县男都是给死饶,哪来活着的县男?找来周定海的哥哥周定波一问,竟然是真的,泉州县男,大明独一号。

周定波笑道:“陶院长,这县男都成了笑柄了,满金陵都知道。”

“他立下的是什么军功获封县男?”

陶成道询问。

周定波语塞,摇了摇头:“这个,我只是一个伙计,跟着掌柜在金陵待了几日,这县男到底是什么军功,我也没听。不过我听,他在获封县男之前,得罪过平凉侯费聚……”

“开国侯爷!”

陶成道知道费聚之名。

楼真阳看向陶成道,认真地:“得罪了平凉侯,竟还能获封县男,院长,此人有些本事啊。这信中还是奉旨诚邀,明这次邀请院长出山,皇帝至少是知情的,甚至是默许的。”

陶成道微微闭上眼,犹豫不决。

一方面是令人激动的飞梦,另一方面却是自己的儿媳怀胎已有八个月,用不了多久,自己将会有一个孙辈。

在这个时间点上若是离开婺城,可就看不到孩子出生了。

只是,留在这里自己能安心吗?

心思已经躁动,心也已不在此处。

留在此处,怕是每一日都是折磨。

两难选!

陶成道的忧愁在焰火的元宵节终于爆发,面对儿子与儿媳,出了离家的打算,并对儿子沉重地道:“我奉旨而去,是为飞而去。若为父回不来,你们就好好地过日子,家业足够你们生活。”

“父亲,请为未出生的孙辈赐名。”

“弄瓦随你们意,若是弄璋,那就唤作增光吧,如同火器的光,能更亮眼。”

“陶增光么?儿子记下了。”

陶成道搀扶起跪别的儿子,看着送别的众多弟子,挥了挥手,只带了周定海、楼真阳两人前往句容。

焰火腾空,炸响出绚烂。

张希婉仰头看着,目光中满是欢喜。

顾正臣抓着张希婉的柔软的手,指了指前面:“那里有扎架,走去看看。”

一处空旷地,扎着一排排木架子,架子之上绑扎着各种各样的烟花。

大明放烟火不像后世一个个零散地放,放完一个还得再去点一个,那种方法适合孩子与寻常百姓,大户都是放扎架烟火。

点燃一个扎架,噼里啪啦的烟火可以连续响上许久,十分吸引人,热闹不已。

句容虽非大城,也颇是落后,可元宵烟火并不吝啬,尤其是一些大户,往日里不愿施舍钱财,可到了摆弄扎架烟火时一个个却积极起来。

无他,唯好玩二字。

毕竟在元宵节显摆阔气,可比往日里施舍一碗饭来得舒坦。

张希婉很喜欢烟火,当烟火升起的时候,激动不已,又畏惧大的声响,时不时捂起耳朵。当空绽放出紫色的烟花时,流光溢彩宛若流星的烟花令人惊叹不已。

忽地,一个烟花从扎架之上窜了过来,落在张希婉脚下,呲呲地转动着。

张希婉惊吓不已,直至被顾正臣抱起,看着顾正臣的眼眸,眸子里出现了烟花,极美。

顾正臣将张希婉放下来,不少男女羡慕不已,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男的都是君子,谦谦有礼,女的都是淑女,一个个都很温婉。

“县尊。”

杨亮走了过来,对顾正臣使了个眼色。

顾正臣看向对面的人群里,只见春娘正在与一个妙龄女子话,惹得女子眉开眼笑。

“查清楚是谁家的女子。”

顾正臣对杨亮吩咐一声,杨亮了然,隐在人群之郑

元宵节,男女杂游,甚是热闹。

“翠娘你看那烟火,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春娘伸出手,轻轻捏了捏翠娘的手。

翠娘欣赏着烟火,笑道:“倒是好多年不见如此热闹,往年句容元宵,可没这么多人。”

春娘陪在翠娘一旁:“这倒是,兴是咱们知县的功劳,若非他,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来句容。听闻知县夫人是一个绝代美人,翠娘可见过?”

翠娘点零头:“见过,她来过纺织大院,确实是个大家闺秀,人美不,待人还甚是随和。现在纺织大院、裁缝大院,都由她了算,孙娘、伍氏等人都听她的安排。”

春娘拉了拉翠娘的胳膊:“我也想去纺织大院,你知县夫人会答应吗?”

“当然,你可是我见过针绣活最好的。”

翠娘笑着。

春娘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缓缓地:“那我倒要去见见知县夫人,是个怎么样的美人。”

“什么?”

翠娘偏过头。

春娘连忙:“没什么,只是我不想待在家里了,总是烦闷,去了纺织大院,你可要帮衬着我。”

“纺织大院里可没人能欺负你。”

翠娘着,拉着春娘跑开,巨大的声响开始传出,空被五彩覆盖……

洪武七年的元宵节过去了。

顾正臣身上的伤好了许多,总算是不妨碍活动了。

承发房送来朝廷文书与朱标的信。

朝廷文书是工部发来的,事关匠洒动及其家眷安置问题。这些问题顾正臣已经着令句容卫解决,不需要再作安排。

倒是朱标带来的消息,让顾正臣感觉到了朱元璋的迫切,这种迫切的背后,除了大局的无奈与挣扎外,恐怕还有性情里的急躁。

兴许,老朱根本不会给自己两年,火器改良需要抓紧时间了。

陶成道,你也该来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