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靖海侯吴祯

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百七十七章 靖海侯吴祯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顾正臣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面色有些凝重。

文书的内容是:

诏以靖海侯吴祯任总兵官,都督佥事丁显为副总兵官,节制在京各卫、应、太仓、杭州、温州、台州、福州、泉州、潮州等卫所官军,出海巡捕海寇。

句容卫虽然刚刚建立,毕竟军士出自金陵各卫所,且属应地界,自然在受节制之粒也就是,只要吴祯发一句话,要句容卫出多少人,那就得出多少人出海。

“靖海侯啊!”

顾正臣深吸了一口气。

吴祯并不是泛泛之辈,他虽然没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那样的名声,可他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那就是:

海战!

吴祯是朱元璋手下罕见的才级水师将领。吴祯最辉煌的一次水战,是吴元年,即大明开国前一年与方国珍的决战。

方国珍水师强横,霸据一方。

可偏偏是这样的人,被吴祯打得逃遁到海上,又被吴祯给追上,摁着揍了三个时辰,最后不得不投降。

在开国之后,吴祯一直督理海运。他头上还有一顶帽子,那就是剿倭总兵官。

没错,就是剿倭总兵官。

顾正臣叹了一口气。

明代初期的倭患是颇频繁的,虽然从规模上、组织上来,没有戚继光那时候大。

这与日本此时的局势有关,南北朝对峙,各地方护国打来打去,不少人宁愿蹲在木板上去大明抢劫,也不愿意岛上、田下之类的地方被人打死。

因为缺乏组织,没有带头的,加上有些人是路痴,这里抢一下,那里抢一下,闹得人心惶惶,海上更是不得安宁。

顾正臣忧愁不已,这一次吴祯打海寇是成功的,但问题是,到今年重阳节时,朱元璋便会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这也标志着海禁达到了巅峰,片板不得下海,将由此而来。

市舶司不能关!

西方正在文艺复兴,科技正在萌发,海盗正在准备远航。

大明国运是荣是辱,是兴是衰,将取决于大海之上的对决。

大海,是五百年国阅斗场!

若大明不积极应战,不主动出击,缩退在大陆之上,那大明的国运,华夏民族的命运,依旧无法改变!

“差人传令赵海楼、王良,挑选两千懂水性的军士进入战训。吴总兵不征用句容卫军士则已,若征用,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顾正臣对张培吩咐。

张培应声,找人传话。

顾正臣看向传信军士,询问:“卫所方面可有何调动?”

军士上马,拉着缰绳:“回顾镇抚,前些日子,陛下下旨,自杭州卫、金华卫、衢州卫、绍兴卫中抽调军士合七千五百人,拖家带口迁至中立府,以拱卫中都。除此之外,最近并无调动。”

“有劳。”

顾正臣掏出一点碎银。

军士接过道谢,调转马头飞奔而去。

顾正臣苦涩地摇了摇头。

老朱到现在还想着以凤阳中都为国都,前些年调百姓,移民填充凤阳,这些年来那些到了凤阳的浙东富户都穷成啥样了也不看看,现在还在调军士去凤阳……

朱标啊,你应该带着太子妃去凤阳了吧,也好好看看,别光去你爷爷地坟上去,看看凤阳的百姓,看看凤阳的军士,看看凤阳那地,早点让你爹停了中都工程才是正事。

“敢问这位兄弟,句容县衙往哪里走?”

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

正在踢石头的顾正臣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儒雅的中年人手持木棍,身后跟了两个年轻人,身背背篓。

“你们要去句容县衙?”

顾正臣问道。

“正是。”

陶成道肃然回道。

顾正臣看了看三人,微微点头:“正好我也顺路,一起去吧。看三位风尘仆仆,来句容是访亲还是走友?”

“找人。”

陶成道简单地回道。

顾正臣皱了皱眉:“去县衙找人,在下对县衙中人颇是熟悉,不知几位要找哪位?”

陶成道笑而不语。

倒是周定海擦了擦汗,张口就:“我们找句容知县,是他请我们来的。”

“呃?”

顾正臣停下脚步,看着陶成道三人,不由笑了:“几位来自金华?”

“你怎知道?”

周定海惊呼。

陶成道、楼真阳也有些震惊,不清楚对方如何知道自己出身。

顾正臣松了一口气,整理了下衣冠,面色肃然,对陶成道行礼:“句容知县顾正臣,见过万户。”

“你就是顾正臣?”

陶成道难以置信。

顾正臣认真地点零头,沉声道:“飞。”

陶成道拱手:“金华陶成道,见过泉州县男!”

顾正臣摆了摆手:“什么泉州县男,还不如一个知县听着舒坦。你终于来了,走,去句容卫。”

招手,将尾随的张培喊来,找了马车。

陶成道仔细打量着顾正臣,感慨不已:“顾知县还真是年少有为,如此年纪竟已封爵,想来定有过人之处,那飞之法……”

顾正臣含笑,眼前的陶成道还真是痴迷于飞之人,寒暄的话还没完,便开始谈论飞。

“飞之法,确实存在。”

顾正臣收敛笑意,严肃地看着陶成道:“只不过以目前大明之法,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飞。所以,我奉旨召集了一批匠人,研究改良火器。”

陶成道凝眸:“改良火器?你的目的并不是飞?”

顾正臣靠着,平静地点零头:“我要的是更强大的火器,而你要的是飞,这两个并不矛盾。没有强大的火器,想要飞断不可校你帮我打造更出色的火器,我给你飞之路。这是一笔交易,你我各取所需。”

陶成道明白过来,郑重点头:“成交。”

顾正臣介绍着:“在句容卫中,已内设远火局,并设磷火司、冶炼司、制造司。从宝源局出来的刘聚担任了远火局大使,还有个名为陈有才的人,担任磷火司郎汁…”

“陈有才?”

陶成道眉头一抬,笑道:“这倒是一个故人。”

句容卫。

刘聚、陈有才、华孝顺等人听闻陶成道来了,纷纷跑出来行礼。

陶成道被如此热情包围,多少有些不适,顾正臣命人安顿好陶成道等人,然后对众人:“陶成道任远火局管理,统筹三司一切技术问题。”

顾正臣没有在句容卫待多久,毕竟整个远火局各种设施还没到位,一时半会也无法深入研究改良事,先让这些匠人熟悉下也好。

接下来几日,顾正臣几乎累成狗,倒不是出了什么案件,而是祭祀。年初的祭祀漫长到了折磨饶地步,城隍、山川、风云雷电等等,都需要挨个去问候。

问候这些神仙的时候,还得虔诚,还得念词,还得有乐。

当然,累成狗的不止是顾正臣,大明之内,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主要是掌印官,这些日子都得去祭祀,谁也不能懈怠了。

祭祀之后,句容百姓也开始忙碌起来,句容三大院的人手锐减,尤其是匠作大院,近九成人都回去准备农事去了。

好在纺织大院、裁缝大院只走了三四成,原因也简单,妇人赚得多,比弄蚕赚得多。与其浪费时间回去捯饬,不如继续做工,不过家中人辛苦一些。

一切进入了正轨。

句容学院开了,五百六十名学子进入学院,成为邻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孩子。

农民翻垦土地,妇人在纺织。

远火局的匠人开始集思广益,讨论如何改良火器。

句容军士有条不紊地推动着建设,一批军士站在河边跳河,练习水性,随时准备参与海战。

顾正臣行走在县衙、句容学院、句容卫之间,偶尔听听顾诚、胡恒财讲述金陵趣事。

胡恒财知道顾正臣喜欢听金陵消息,每次去金陵走货都会仔细听一听。

“可有靖海侯吴祯的消息?”

顾正臣询问。

胡恒财微微摇头:“靖海侯刚出海,消息还没这么快传入金陵。倒是有一件事,不少金陵人在传。”

“什么事?”

顾正臣有了兴趣。

胡恒财来了精神:“广平府成安县有个县丞,因犯了下过错,被逮捕关押三个月。知县记恨县丞,竟找各种理由,将其关押两年之久。不久前县丞在狱中写下血书,托人送至金陵。皇帝大怒,下旨将成安知县给淹死了……”

顾正臣看了看胡恒财:“这该不止是故事吧?”

胡恒财见除顾诚外没其他人,便对顾正臣低声:“张老爷托我等带话,陛下性情不稳,遇事不经司法事渐多,让老爷在任上务必勤勉廉明,不得招惹是非,更不应有冤在狱。”

顾正臣听是张和的意思,无奈地点零头。

确实,老朱的性情不太稳定,高心时候,有点法治精神,不高心时候,张口就是法,弄死谁都是一句话的事。

顾正臣起身:“下次去金陵告诉岳父大人,让他莫要担心。”

夜雷雨。

顾正臣坐在桌案前写着文书,张希婉则在缝制新衣。

忽的。

顾正臣抬起头,眯着眼看向窗外。

张希婉也感觉到了动静,很快,姚镇便走至窗外,低声:“老爷,守城军士急报,东城外出现了一支骑兵,大概有一百骑,指名要老爷出城搭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