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八十四章 移防,南沙岛

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百八十四章 移防,南沙岛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顾正臣已进入梦乡,寂静的卫营只有火把安静燃烧,高处哨岗上的军士打着哈欠,长江里也没了灯火,船只停靠港口。

疾驰的马蹄扰乱了夜平缓的呼吸,如同雷点敲打大地,吵醒了月亮,睁着半只眼窥视着来人。

“加急文书!”

军士嘶喊,挥舞着鞭子落在马身上。

江阴卫营地打开,军士翻身下马,快速朝公署跑去。

顾正臣被门外的动静惊醒,坐起身,摘下床边挂的剑,眯着窗外的影子问:“何事?”

“老爷,有急报。”

张培的声音。

顾正臣松了一口气,穿好衣服,净了把脸走出门,至公署二堂坐下,冯福、庄兴、赵海楼等人都已到了。

一个满身泥土,脸上还带着伤的军士上前行礼:“顾镇抚,紧急军令。”

顾正臣接过文书,打开看去,双眼微微眯了起来,面色凝重地写了回执,命张培交给军士:“军令已收到,你回去告诉周镇抚,江阴卫将按听命而动。”

军士匆匆离开。

“周镇抚,可是周焕镇抚?”

冯福上前问。

顾正臣看着军令文书,脸色有些凝重:“看来,我们要出征了。”

“出征?”

冯福大吃一惊。

庄兴惊愕不已。

赵海楼、窦樵等人也有些意外,难道说吴祯总兵带走了如此多船只,如此多精锐,还不是海寇的对手,竟然打到了要让江阴卫留守军士出征的地步?

冯福接过顾正臣递过来的文书看去,顿时瞪大眼:“江阴卫水军移防南沙岛,不惜代价阻遏海寇进入长江口?这,这……”

庄兴看着说话结巴起来的冯福,也感觉这命令匪夷所思。

江阴卫水军,军是有的,可船就这么几十艘了,还是清一色的小蚱蜢船,即使所有船都上满人,最多也只能容纳七百军士,若加一些辎重物资,最多只能容纳五百人。

五百军士,这要遇到海寇主力,那还不够塞人牙缝的!

要知道海寇猖獗,势力不小,尤其是方国珍残部、流寇、倭寇、海贼纠集在一起,声势浩大。若是好对付,朝廷也不用调用靖海侯吴祯,节制数省卫所兵马出征讨伐海寇了。

句容百户秦松开口道:“南沙那里我知道,它不是岛,只是一处沙洲。虽说所处位置附近经常有海寇、运粮船,可那里根本无法安营扎寨。”

庄兴看着文书,脸色难看地问:“当真是周镇抚发来的文书,他很清楚那里不适合协防,连个站脚的地方都难找,缘何会下如此命令?”

冯福看向顾正臣。

顾正臣手腕微动,一枚铜钱出现在掌心中,又转至指尖翻动:“讨论与质疑军令毫无意义,眼下最重要的是执行军令。”

不用猜也清楚,周焕定是得知了周林挨打的消息,想害自己于死地。

虽说周焕是江阴卫镇抚,与自己平级,可他现在跟着吴祯,是吴祯手下的参将,有权要求地方卫所协防。

若违背军令,后果只有一个死字。

只能执行!

军令如山,毫无商讨的余地。

顾正臣猛地握住铜钱,目光犀利地看着众人,下达了命令:

“张培,去库房支取银钱三百贯,带人购置大量烈酒进行蒸馏,至明日午时,要完成三次蒸馏。”

“冯福,在军中收拢五百陶瓷罐,准备八百浸润火油布料,其中三百布料缠绕在箭矢之上。”

“庄兴,准备一批木板,拇指厚,长如船,宽为一脚,绑于船只一侧。抽江阴卫军士二百,句容卫军士一百,弓箭配足,长矛人手五把,盾牌带上……”

“赵海楼,将不出征的句容军士背包分给江阴军士,准备十日口粮……”

冯福、庄兴等人吃惊地看着顾正臣。

眼前的顾正臣哪里还有半点文官的影子,他更像是一个跃跃欲试,初出茅庐的小将,脸上没有半点畏惧,反而带着渴望。

军令清晰,分配到位,面面俱到,透着一种老成,似乎战场对他而言,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顾正臣想起了沐英、沐春、五戎等人,兵棋推演他们教会了自己很多,后来与徐达促膝长谈时,徐达更是教会了顾正臣一点:

从容。

战场之上的从容,是心态的稳定,是必胜的自信,是军士的勇气!

江阴卫醒了。

军士开始准备各项事宜,紧张而有序。

江阴卫百户韦尚文、刘骥找到冯福,看着冯福撕开布条丢至松油桶里,韦尚文上前问:“冯副千户,顾镇抚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只打算带三百人不成?”

冯福无奈地看了一眼韦尚文:“顾镇抚要携带的东西很多,若是带七百人去,这东西就没地方搁置了。”

韦尚文咬了咬牙:“他一个文臣,没有任何统兵经验,也不知道海寇的凶狠毒辣,三百人带去,若遇到小股海寇尚还好说,可万一遭遇大批海寇,岂不是害死所有人?”

刘骥跟着劝说:“多加人手,少带物资。”

冯福指了指远处跳脚的庄兴:“他已经劝说过了,没用。”

庄兴在大骂顾正臣,不是因为人手带少了,而是因为他被留在江阴卫,负责卫营之事。

海寇虽然不是胡虏,可人头依旧算军功,这好端端的立功机会不让上,身为副千户,急切想要转为千户的庄兴自是不高兴。

下午,出征准备完成。

顾正臣带张培、赵海楼、秦松、窦樵等句容百军士,合江阴卫冯福、韦尚文、刘骥、王大力等二百军士,登上船只。

三百人,动用了船只六十五艘,一些船上只安排了三四名军士,大量瓦罐、长矛搬至船上。

顾正臣有些紧张,虽说自己有些水性,可这里是长江,远处是大海,会几个狗刨救不了小命。

江风吹来,站在船上的顾正臣很想装作享受的样子,可这种小船,连个棚子都没有,就这么直接对着江水,船头甚至都已被江水打湿,总感觉船只有随时倾覆的危险。好在操舟的江阴军士很是娴熟,这一条河道走的次数也多,顺江而下,颇是平稳。

江阴卫港口至南沙岛距离三百余里,小船虽是顺流而下,可毕竟载着人和东西,一个时辰只能行进六十余里,至夜近二更时,三百军士方抵达崇明以东的南沙岛。

南沙岛,不是岛,至少现在还不是,它和崇明岛一样,都是长江沉积泥沙形成。不过崇明岛现在已经可以住人了,朝廷还在那里设了崇明沙所,有一千多军士驻守。

此时的南沙岛刚刚冒出水面不到五尺,一脚下去,脚都能陷进去,甚至沙洲之上有些地方还冒着水。

这是无人之地,是不宜驻扎之地。

可军令要求驻扎这里,顾正臣没有拒绝的余地。

因是小船,不存在什么搁浅问题,加上长江水在这里流速放缓,船只靠在沙洲之上,只需要打个木桩,也不需要担心船会飘走。

顾正臣命令军士从船侧拿出木板,将木板铺在沙洲之上,原本无法落脚的沙洲,顷刻之间便有了一条路。

当全部的木板铺好之后,军士纷纷上了南沙岛,一应辎重物资也搬运到沙洲之上,并支起了五座帐篷。

“这是为何?”

韦尚文踩着木板,发现自己竟没陷进去,疑惑地问。

顾正臣看着江水,夜色朦胧,看不清远处的情况:“没什么神秘的,沙洲松软,小面积的力量承受不住。你现在踩在木板之上,体重分散,整个木板下面的沙洲都在托举,自然不容易下陷。冯福,夜间如何盘查过往船只?”

冯福见江面之上并无灯火,道:“只要有灯火,便上去查看。”

“海寇的船也点灯火?”

赵海楼问道。

冯福笑了笑:“照朝廷禁令,但凡朝廷运粮船只,来往商船,夜行必挂灯火。若无灯火,一旦被发现则视为海寇。纵是海寇夜间行船,也需要辨识航向,观察水流,没有灯火,又无星月,海寇走船也无法安稳,一旦搁浅、触礁,意外泄露行踪,将是取死之道。”

秦松看向冯福,没好脸色地说:“一些海寇还会伪装为商船,运粮船,大摇大摆悬挂灯火,夜航躲过水军盘查,然后选择合适时机偷袭沿海军民。只凭着有没有灯火判断,太过儿戏。”

顾正臣看向秦松:“你了解南沙,也知道海寇,为何?”

秦松抱拳:“顾镇抚,我曾加入过巢湖水军,跟随虢国公俞通海征战。故此对水道、海寇有些了解。”

“虢国公的老部下啊!”

顾正臣满意地点了点头。

靖海侯吴祯是明初水军将领,但在吴祯之前,可是俞通海掌管水军,这是一个凭借着水军,帮助朱元璋重挫陈友谅的人物。

只不过,俞通海在开国前一年,在平江作战时中流矢,后来不治身亡。

“你认为该如何盘查?”

顾正臣问秦松。

秦松正色道:“夜间敲锣,凡船只务必盘查之后方可进入长江口。白日除水军、朝廷运粮船外,应查尽查,不可放过任何一艘船只。海寇凶残,一旦疏忽致其进入长江口,百姓为其所害不说,朝廷还将颜面尽失!我等在南沙之地,长江之口,当全力盘查,无有遗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