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特权:直入华盖殿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四十三章 特权:直入华盖殿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官场之上,通常都是打人不打脸,你可以往死里弹劾,要他的命,但不能将他的脸搁地上蹂躏踩踏,毕竟士大夫是一个集体,都是需要脸面的。

可顾正臣不按这一套来,严钝这家伙牙齿都没几个好的了,这个场合还敢跳出来说话,摆明了是有人授意,满朝文武中,和自己最不对付的,还是能指使御史的,那就只有陈宁了。

你不想露头,非让你站出来不可。

陈宁咬牙切齿,自己不想出面,是因为顾正臣口齿伶俐,辩驳起来不好对付,严钝成是好事,败也无损于他,大不了再找机会弹劾,进退都有余地。

现在被点了名,只好站出来。

陈宁板着脸,鼻息中透着不屑的哼声:“严御史乃是为国为朝廷直言,与陈某可无干系。泉州县男,你当着满朝文武如此诬陷于我,毁坏御史台名声,身为御史大夫,我不能答应。”

顾正臣冷冷地看向陈宁,这个家伙还真是一个死缠烂打的主,但凡有一点可能的破绽,他都会说几句自己的坏话。

只是陈宁将这套用错了对手,自己不是韩国公李善长,一堆御史长年累月说坏话老朱就让他提前养老。

李善长下台的关键在于他“调和诸将”的本领实在太强,文官听他的,武将对他也有好感,不用御史台说坏话,他也在丞相的位置上待不了太久。自己算什么,和开国勋贵没什么关系,和文臣更没几个认识的,你处处找我麻烦,还能把我赶走不成?

“反对宝钞设计问题可以,但因为攻讦顾某而反对宝钞设计,那我不介意与你论说论说。”

顾正臣直言不讳。

陈宁甩袖:“宝钞不可小,只能大!”

顾正臣看向朱元璋,沉声道:“陛下,臣请于朝廷之上,展示宝钞之用,以说明宝钞大小之弊利。”

“如何展示?”

朱元璋面无表情。

顾正臣请内侍找来几张白纸,分别裁剪为大宝钞与小宝钞各十张,然后将工部尚书李敏、户部尚书颜希哲等人给拉了出来,又将陈宁、严钝等人点了出来。

“陛下,诸位,现在李尚书假作农户,而严御史与陈——等人,则假作商人。现在商人手中拿着十张大宝钞,需要存于身上。”

陈宁、严钝等人接过十张“宝钞”,折叠几次放在袖子里。

朱元璋、胡惟庸等人看着这一幕,有些不明所以。

顾正臣继续说:“现在请御史台诸位商人找农户购置一批粮食、蚕丝、棉布,农户收下宝钞存好。”

李敏等人接过宝钞,假装检验一番,又折叠收入怀中。

顾正臣看了一眼李敏等人,这群人算是贴近百姓生活的了,知道百姓很少有宽大的袖子,多将钱财藏于胸襟内或褡裢中。

“户部充当衙役,收取两税,折色宝钞上缴。”

顾正臣吩咐。

颜希哲等人走出来,从李敏手中收走宝钞,又难免展开折叠。

顾正臣指了指那几口尚未搬走的箱子:“地方解运两税,运送宝钞至户部查验。”

颜希哲等人有些为难,这箱子毕竟沉甸甸,难运得很,也只好招来几人,象征性地抬了几步。

顾正臣再言道:“朝廷要兴修水利,户部拨下宝钞。”

颜希哲愣了下,这啥意思,还让我们再抬一次箱子?

朱元璋看得兴起,见颜希哲等人不动弹,插了一句:“听他的。”

颜希哲无奈,将几个箱子又抬了回去,同时将身上的宝钞交给李敏等人。

顾正臣重复三次,颜希哲都要跳起脚骂人了,你要折腾就冲着御史台去,干嘛和我们户部过不去……

当宝钞再次回到颜希哲手中时,顾正臣止住,又拿出小钱钞,重复操作了三次,之后将十张大“宝钞”、十张小“宝钞”取来,肃然道:“诸位请看,使用大宝钞,无论是随身携带,还是货物交易买卖,都会几次折叠宝钞,不过是流转三次,便已折叠出诸多痕迹,这纸张已不再崭新。”

“反观小宝钞,随身携带与买卖过程中,多不需要折叠,流转三次,却能崭新如初。朝廷要推行宝钞,必然需要考虑昏钞问题,昏钞出现的越晚,对朝廷来说越有利。何况小宝钞无论是地方两税向上缴纳还是朝廷向下拨给,所耗费人力明显更小。”

“同样是十万贯宝钞,若使用大宝钞,可能需要五十人递运,而若是使用小宝钞,则只需要十余人递送,其中节省下来的不止是路途中损耗,还减少了对百姓征用,赢得了民心,甚至可以直接由县衙解运而不需征调百姓!”

“此外,大宝钞看似可以添加更多内容,实则更可能出现伪造之事。越是小巧,嵌入更多细节,越能体现匠人水准,降低粗糙伪造。综合商民便利、节省民力、安全等考虑,臣以为,宝钞当以小为准。”

褶皱的纸张,崭新的纸张,一目了然。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连连点头。

这只是几次流转,若是经过上百次,上千次流转,大宝钞岂不是不成样子了?

宝钞之上要印上自己的头像,不说十年如新,至少两三年也不至于多坏吧,用大宝钞的话,自己这头像怕是几个月就被褶皱的见不得人。

通过顾正臣找人一番“表演”,大宝钞与小宝钞孰优孰劣,众人心中都有了计较。

朱元璋见百官已无话说,便直言道:“朕将你调至金陵,兼任宝钞提举司副提举,宝钞事宜,你与提举费震等确定便可,需在半个月内拿出宝钞,并与户部、中书敲定宝钞发行事宜。若有人阻挠不听,准你直入华盖殿。”

“直入华盖殿!”

胡惟庸、陈宁等人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按照寻常文书流程,朝廷的事需要经过中书才能传到朱元璋耳目之中。

可胡惟庸最近越来越感觉有些不对劲,不说该死的刘基几次上书越过中书,就连顾正臣也是如此!只不过刘基是明目张胆的不理睬中书,顾正臣走的是东宫书信的路子越过中书。

现如今,陛下又给了他直入华盖殿的权限,这就有点惊人了。

哪怕是胡惟庸,也不敢说能做到直入华盖殿,还需要老老实实等内侍通报,陛下准许之后才能入殿。

有直入华盖殿权限的,普天之下,也就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和皇后,徐达、李善长这类人虽也有如此殊荣,可也不敢跨过规矩,始终是老老实实等通报。

直入华盖殿,意味着顾正臣可以随时上达天听,这对胡惟庸、陈宁等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可落到顾正臣耳朵里,所谓的“直入华盖殿”,其实就是“你赶紧加班,遇到困难找我,我给你解决了,你回去继续去加班”。

半个月时间弄出宝钞,你这也太急了吧,猴子都没你急。

没办法,老朱不给人商量的余地,顾正臣只好答应。

朝会很漫长,这个说一件事,那个说两件事,这个弹劾某某某,那个说哪里出了好官该提拔,事情不一定多重要,可多说几句话,混个脸熟,彰显下存在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导致了朝会很无聊,又很长……

好不容易熬到朝会结束,顾正臣早已是饿得饥肠辘辘,出了宫殿,看着正午的太阳,心中大骂一个叫茹太素的刑部主事。

这个家伙为了给刑部囚犯争取干燥的囚牢,嘴皮了突突了将近半个时辰,你妹的,有这个时间,你自己都把囚牢给整好了,用得着耽误大家的时间。

“在下费震,久仰泉州县男大名。”

费震拱手行礼。

顾正臣还礼:“原是费提举。”

费震算是见识过顾正臣的厉害,不管是直接与陈宁交锋,还是陛下器重,官员配合其表演,都说明此人深得圣心,也是一个有魄力之人。

“宝钞提举司之事,还需多仰仗泉州县男。”

费震不敢托大。

顾正臣摆了摆手,正色道:“陛下的旨意很清楚,半个月拿出宝钞,这也就是说,我在金陵的时间,最多半个月。宝钞提举司之事,还是需要以你为主。时间紧,可否请费提举至家中一叙?”

费震看了看日头,点了点头:“那就叨扰了。”

顾正臣笑着,刚想和费震一起离开,张焕走了过来,从腰间摘下一块腰牌递给顾正臣:“凭此腰牌,可直入皇宫与华盖殿。”

腰牌为铜,外涂金字,正面是獬豸盘云花,中书“亲军都尉府千户”,背后是“随驾”二个篆文。

顾正臣翻看着铜牌,皱眉说:“这是亲军都尉府的牌子,直入皇宫的,不需要这类腰牌吧?”

张焕呵呵笑了笑,直言道:“除了这牌子,你能选的就只有宦官的腰牌了,要不我去给你换?”

“宦官?”

顾正臣打了个哆嗦,那不就是太监嘛。

费震看着顾正臣收起腰牌,在张焕离开之后,嘟囔了一句:“能入宫的腰牌不少,中书官员和公侯伯爵,都有各自腰牌,但能直接进入华盖殿的,恐怕真的只有亲军都尉府的腰牌了。话说,你什么时候成了亲军都尉府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