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国事要有为,家事也当兴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四十五章 国事要有为,家事也当兴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费震看着若有所思又释然的顾正臣,知道他找到了法子,连忙说:“那我先回宝钞提举司,命匠人先行准备。”

顾正臣微微点头,将费震送出家门之后,对跟过来的张培问:“金陵哪里有琉璃厂?”

张培想了想,开口道:“清凉门外有两个琉璃官窖,专供皇宫所用。”

顾正臣含笑,安排道:“你去工部衙署送个口信,就说我邀李尚书明日下午去琉璃官窖,请让他准大匠蒯明思同行。”

张培应声,转身前往。

顾正臣回到家中,好不容易来金陵住几日,总要抽空多陪陪家人。

顾青青已经成为了一家举人白糖店铺的掌柜,胡大山也是个有能力的,竟然直接派人去福建直接采购甘蔗,现如今原材料、商道、销售都已打通,生意算是真正做了起来。最近半年时间,白糖店铺在金陵多了四家,销售也从最初的紧俏限售转入常态销售。

“哥哥,胡大掌柜想要在句容开一家分店,到时候我和倩儿去当掌柜,如何?”

顾青青渴望地看着顾正臣。

顾正臣想了想,摇头道:“句容不适合开白糖店铺,白糖买卖只适合大城,句容说到底只是小县,百姓舍不得花那么多钱购置白糖。”

刘倩儿低下头,轻声说:“前往句容的商人并不在少数,这些商人可以购置白糖,带至他地售卖。何况在北方滕县、兖州等地,也设有白糖店铺。”

顾正臣看向刘倩儿,暗暗叹了口气:“山东是设了一些白糖店铺,可现如今看,其收益远远不如金陵。依我看,白糖买卖想要扩张,最好是选择苏州、杭州、开封这些大城。再说了,你们即使去了句容,怕也没有空暇见面,忙起来时,你们嫂子都见不着我……”

顾青青看向刘倩儿,无声地悲伤了下。

刘倩儿清楚,顾正臣说的并不是虚言,他现在身兼数职,忙碌的事多得很,哪怕自己去了句容,想来也不容易相见。

只是,不一定相见,距离近一些,也是好的。

刘倩儿低着头,埋下思绪。

张和终于休沐了,与张希婉坐在一棵梧桐树下说着话,见顾正臣、顾青青等人走来,点了点头,闲聊了两句,便转入正事:“朝廷要编纂拼音标注的辞海,宋濂主笔,国子学一干先生,包括你的同乡梁家俊也加入进来。现如今拼音之学已引起重视,宫内皇子也开始学习这门学问。”

顾正臣含笑,从果盘里拿出一个桃子,递给张和,然后又取了个,一口咬了下去,满意地咀嚼,喉结动了动:“编纂好拼音辞海,将其雕版,广行天下,日后学子只需要掌握拼音,便能自主修习,识字进学。这是兴盛文教的千古事,岳父大人能参与其中,定会名垂千古。”

张希婉看着高兴起来的父亲,白了一眼顾正臣,一会父亲飘起来可怎么得了。

张和显然很吃这一套,一脸笑意:“名垂千古这种事就罢了,只是眼下没一个标准,杂乱无序,不知如何编纂。国子学的教授认为,可以采取《说文解字》中的部首之法,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

顾正臣略一沉思,道:“字形为纲,因形立训,这种方式是巧妙的。只是部首编排起来相对繁琐,查找起来也偏麻烦。岳父不妨提出以发音作编排方式,一个音,多少字,全部囊括进来。使用这种方法,虽与《说文解字》中的方式不同,但胜在能集合所有字,且便于不识字之人修习。”

“辞海编纂,以拼音为导引,并非一定要列明从属,分清源流。当以教化先行,扫盲先行。至于讨原以纳流,执要以说详,则可另出辞海以作详解,专供有一定基础之人,意图明其根源之人使用。”

“发音吗?”

张和思考了下,连连点头:“这确实对蒙学弟子更为有利,检索查找更为便利。只是国子学人多口多,声音大起来,未必有人听。”

顾正臣笑道:“岳父大人,国子学的人怎么说不打紧,只要宋师说可以,那就可以。”

张和明白过来。

很多人是可以发表意见,但你们发表你们的想法,用不用,还得看拿主意的人。

这件事上,宋濂是总裁官。

只要说服了宋濂,那就没有人可以再反对。

张和瞥了一眼张希婉,见她正在与顾青青、刘倩儿说话,便对顾正臣低声说:“我年纪也不小了,若是能早日抱上外孙……”

顾正臣无语地看着张和,没办法,这时候只能听着。

张和起身,拍了拍顾正臣的肩膀:“国事要有为,家事也当兴。”

顾正臣没办法,只好点头应和。

张和走了没多久,沐春、沐晟就跑来了,免不了又是一番问对。

翌日下午。

顾正臣前往工部,身上挂着工部主事的差事,没人会拦着。

大匠蒯明思见顾正臣来了,上前行礼:“顾主事,别来无恙。”

顾正臣抬了抬手,笑道:“听闻蒯大匠正在参与皇宫大殿的差事,贸然请来,不知是否唐突,耽误了宫内之事?”

武英殿、文华殿正在营造,皇宫东西两侧就是工地。

蒯明思连忙说:“并不妨事。”

李敏踏着八字步走了出来,对顾正臣直接发问:“你若想讨要琉璃,不需要我亲自跑一趟琉璃厂吧?以你的身份,只要一句话,陛下会安排人给你送去。”

顾正臣行礼,笑道:“若如此简单,又岂敢来叨扰李尚书。”

李敏想了想也是,顾正臣不可能因为一点琉璃的事麻烦自己,只是疑惑地问:“陛下让你接管宝钞提举司,给你限定半个月时间,你却跑来邀我去琉璃厂,说你是自信满满,还是怠工为好?”

顾正臣伸出手,请道:“去琉璃厂,也是为了宝钞之事。”

“哦?”

李敏有些好奇,与蒯明思一起出了工部,上了马车。

“说说吧,琉璃厂有何物与宝钞相关?”

李敏坐稳,拉开帘子看了看外面,又放下帘子。

顾正臣没有隐瞒,直言道:“宝钞制作,当以最大努力杜绝伪造。李尚书、蒯大匠,你们也清楚元廷宝钞是用什么做母版的吧?”

蒯明思微微点头:“通常是在铜板之上雕刻母版。”

在铜板之上雕刻,好过用铁,更容易雕刻出细节,在刷印之后更能展示纹理。自宋时起,除了宝钞之外,一些珍贵典籍,往往也会使用铜版印刷。

顾正臣正色道:“没错,可使用铜版来雕刻,想要展示出更多细节,就需要微雕。比如陛下的头像,头像中的细节,哪怕是一根根胡须,都应该让其展示出来。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微雕必须精细。”

李敏愣了下,惊愕地看着顾正臣:“一根根胡须?这样的微雕,恐怕是不容易实现。工部之中没有如此精细入微的巧匠,至少我没有听闻过如此之人。”

微雕匠人工部是有的,只不过这里的微雕,只是相对而言的微,通常并不是极细小的微,像是那种特别细致的微小雕刻,这玩意用不到宫殿之上,匠人自然也不会在这上面下功夫。

顾正臣笑道:“正因为知道工部没有这等巧匠,所以才去琉璃官窖。”

“那里有这等巧匠?”

蒯明思急切地问。

顾正臣摇头道:“这倒应该没有,不过却有能够帮助微雕匠人的工具,只要找到这个工具,微雕出最小的细节,将不会是难事。”

李敏满是好奇,蒯明思也满是期待。

琉璃官窖,隶属于工部,这也是顾正臣请来李敏的原因,虽说自己有个主事身份,可这个主事没露过脸,也没管过金陵的人和事,万一人家笑脸相迎,推三阻四,那就耽误事了。

眼前的琉璃官窖算不得巨大,真正巨大的琉璃官窖在中都,毕竟皇宫需要使用海量的琉璃饰品,如琉璃瓦,琉璃脊饰等。

只不过中都的琉璃官窖随着中都“皇城”身份的丧失,随烂尾工程关门了。

厂官王枝听闻尚书大人来了,连忙跑了出来,行礼之后,谄媚地笑着:“今日清晨,喜鹊登枝,下官正揣摩着,不想竟应在尚书大人身上。”

顾正臣看了看周围,树都在远处,这附近就没一棵树,不知道你这喜鹊从哪里飞来的。

李敏礼貌性地笑了笑,道:“这位是泉州县男,工部主事,也是宝钞提举司的副提举,今日琉璃窖厂,听他安排。”

“原是泉州县男,今日清晨,那什么……”

王枝笑得很真诚。

顾正臣皮笑肉不笑,看了看窖厂大门,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给王枝:“这上面的东西你看看,琉璃窖厂中若有,你就差人准备,若没有,便差人采买,速度要快。”

王枝接过纸张,展开看了看,眉头微微一皱:“缘何还需要硝石,这石灰、硼砂又是所为何用?”

硝石?

李敏眉头动了动,看向顾正臣。

这小子到底想干嘛,硝石不是制火药的东西,他难道想将这琉璃厂给炸了?不过这里也没硫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