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七十四章 陈同作乱,背后真相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七十四章 陈同作乱,背后真相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陈素根本没听闻过什么打虎知县,顾正臣的那点小小名声丢在大明疆域里,根本不值一提。

“你莫要再劝说,继续留在这里,妻女必会受辱。”

陈素下定了决心。

萧成清了清嗓子:“你们难道没听到消息,唐琥已经不是男人了,想来他以后没力气,也没心思想那些事了。”

陈素愣了下,一脸惊讶。

咔嚓!

茶碗落在地上,破碎的碗片散落,茶水飞溅。

顾正臣侧头看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只是姣好的脸色煞白,毫无血色。

锦娘顾不上去照顾女儿,追问:“你们刚刚说的可是真的?”

顾正臣微微点头:“至少衙役是这样说的。”

陈素想起什么连忙问:“锦娘,你不是说见到唐琥时他已经倒在了地上,难不成当真老天开眼,让他得了报应?”

锦娘想起昨晚之事,当时唐琥一句话都没说,似乎很是痛苦。

陈素连忙喊来伙计:“你们去打探下唐琥是不是病了,最好是去找黄大夫问问。”

伙计答应一声便跑了出去。

陈素来回踱步。

若唐琥当真被废了,那他就不可能再祸害女子,自己也不用带家人离开世居之地惠安县了。

没用多久,伙计便急匆匆跑了回来,惊喜地说:“掌柜,城里已经传开了,说唐琥去了势,已经不是男人了。我去找黄大夫问过,他不肯说,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陈素仰头长笑:“苍天开眼啊!”

锦娘与女儿抱头痛哭,似乎噩梦终于结束。

顾正臣不想打扰这一家人,转身要离开,陈素紧走两步拦住:“这位小兄弟,先前多有冒犯,是我陈素的错,今日遇到这般喜事,可愿赏脸喝上一杯?”

“这不合适吧?”

顾正臣推脱。

陈素摆手:“哪里有什么不合适的,锦娘她们又不能饮酒,多个说话之人,也是好事。”

“好,今日见陈兄也是有缘,那就叨扰了。”

顾正臣欣然答应。

陈素安排伙计去置办一桌酒菜来,拉着顾正臣坐了下来:“顾当家从何处来?”

“金陵。”

顾正臣简单回了句,便感叹道:“昨日进了惠安城,夜间受惊不小。听客栈伙计说,这叫夜啸踏街,还有黑面海寇杀到了城中,这是怎么回事?”

陈素心头去了一块石头,话匣子打开,一脸愤怒地说:“什么黑面海寇,不过是唐家招揽的地痞无赖,打着演训海寇入城抢劫,安排人员伏击、杀海寇的幌子,做的都是抢劫钱财,劫掠女子的无耻勾当!”

顾正臣皱眉。

以演习之名,行抢掠之实!

“这种事县衙不管吗?”

顾正臣问。

陈素苦笑不已:“县衙谁敢管,那唐琥的父亲可是泉州府通判,掌管粮运、家田、水利、诉讼等事项,还有监察知府之权。他若是发一句话,有时候比知府还管用。现在的知县时汝楫,更是认了唐通判当干爹,与唐琥算是兄弟,怎么可能管他的事。”

“时汝楫,此人竟能做出如此不堪之事?”

顾正臣凝眸。

在吏部考功评价中,时汝楫的评价算不得优,但也是中平的结果,这意味着,他干满三年之后,还能在这里继续干三年。

陈素哀叹连连:“洪武元年时,朝廷是派了一个叫宋敏中的好官来惠安,那段时日,惠安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只可惜,好官不长命,不到两年时间便病死在任上。后来时汝楫来了,再后来,便是这唐琥,惠安县是一年不如一年,一日不如一日……”

顾正臣记住了时汝楫,问道:“哪怕是时汝楫包庇,唐通判遮掩,可如此夜啸踏街,劫掠民女,为何消息没有传出去,难道所有到这里的御史都被收买了不成?”

陈素哀叹不已:“这件事,怕是与洪武三年六月的陈同作乱有关。”

“陈同作乱?”

顾正臣没有听说过此事。

陈素深深叹了一口气:“时汝楫虐民,唐琥更是欺民,受害人家数百,不少女子被其糟蹋,以至于只能自尽以保全名节。洪武三年时,唐琥欺辱了陈同之女,其女刚烈,当场撞死在柱子之上。此事激起众怒,陈同带了三百余百姓作乱,若不是唐琥家打手多,加之衙役帮衬,唐琥早就被打死了。”

“后来陈同无奈,带人退出惠安县城,但许多百姓纷纷响应,加入陈同队伍,甚至是周边百姓也因官员欺辱,主动投效,让陈同队伍一时之间壮大。朝廷派了泉州卫千户姚得、龚胜,带了四千军士镇压,陈同率百姓先是打败了姚得,后又击败了龚胜。”

顾正臣心有余悸。

这就是没有失民心的下场,若地方官吏有所作为,就是出一个陈同,也根本拉不起来多少人跟他一起造反。

被欺压的多了,百姓看不到活路了,只要有点火星,他们便会爆出惊人的力量。

洪武三年泉州卫的军士可不是寻常的军士,这些人大部是经历过战争考验的军士,算得上是老兵,可偏偏这些人,竟都被打败了!

这里面恐怕还有卫所**,军士无战力的缘故吧。

“后来呢?”

顾正臣追问。

陈素目光中透着悲伤:“后来,皇帝的驸马都尉调动精兵数万,终将陈同斩杀,那些造反的百姓也成了俘虏。”

“等等,皇帝的驸马都尉?”

顾正臣眨了眨眼,有些迷糊。

老朱的长女临安公主朱镜静今年才十四岁,将会在洪武九年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其他女儿年龄更小。

何况现在是洪武七年,三年的时候,朱镜静才十岁,就一丫头片子,老朱哪里来的驸马都尉?

萧成咳了声,提醒道:“他说的应该是驸马都尉王克恭,其迎娶的是福成公主。”

顾正臣恍然。

老朱是朱重八,在前面还排着朱重一至朱重七,另外还有两个姐姐。

值得一提的是老朱的二姐与四哥。

二姐有个儿子,叫李文忠。

四哥有个儿子,叫朱文正,还有一个女儿,便是福成公主。

王克恭确实是老朱的驸马都尉,他迎娶的不是老朱的亲女儿,却是老朱的亲侄女。

王克恭并不简单,他在洪武三年时,与蔡哲一起同为福建参政,只不过蔡哲在三年十月卒在任上。后来朱元璋便让王克恭暂理福建政务,直至洪武四年时,选派了陈泰作福建参政,王克恭才转任福州卫指挥使。

洪武六年,朱元璋以福建行省事务繁忙为由,一口气又派了两个参政,即高晖、吕宗艺。

目前的福建行省,有三个参政。

明代初期的官员设置有些奇葩,明明尚书只规定一人,可有时候,一个刑部里就有七个尚书,明明规定地方行省就两个参政,可有时候老朱任性下,五个参政也不是不可能。

陈素很是同情被杀的陈同,认为这是一个汉子。

顾正臣不知说什么好,陈同可以说是被逼造反,百姓也是无路可走了,索性豁出去了。只是作为官员,代表的是朝廷,就不能容忍造反的存在,也不能表达对造反者的认可与同情。

否则萧成回去告诉老朱:顾正臣同情造反派,那自己还怎么活?

要知道孟子就说了几句“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的话,老朱差点就要给孟子搬家,孟子可是亚圣,自己算啥?

顾正臣只好板着脸说:“犯上作乱,以民为贼,自是不能为朝廷所容。陈同作乱与夜啸踏街有何关系?”

陈素也不好反驳顾正臣,毕竟陈同死了,为他说话没什么好处:“自从陈同死后,不少造反的百姓被释放回来。而唐琥为了自身安全,招揽了更多人充当看家护院,借着防备再次有人作乱的名头,每隔一段时日便会带人上演一出戏,然后寻机报复当年攻击过唐家的百姓,再后来,便演变为了抢夺财物、抢夺女人的把戏。”

顾正臣一拍桌案,愤怒地说:“这样的人不死,当真是天理不容!”

陈素看着义愤填膺的顾正臣,哀叹道:“可惜恶人多霸道,好人不长命。此番唐琥受了伤,他爹更是个护短的,想来不会善罢甘休。”

“来了!”

伙计招呼着,送来了酒菜,布置好之后,对陈素使眼色。

陈素有些不耐烦,直接拍桌子:“你小子想说什么话,直接说,莫要忸怩。”

伙计郁闷不已,只好开口:“掌柜,府里的唐通判来了,下令关闭惠安四门,派出了县衙所有衙役捉拿伤害唐公子的凶手。还贴出了告示,不准任何人家与客栈收留陌生之人,但有遇到陌生之人,当扭送县衙勘验身份,否则,以窝藏暴民论处……”

陈素无语,自己怎么招来的如此笨拙的伙计,这样的话你能当着他们的面说吗?

顾正臣看着一桌酒菜,起身道:“看来,咱还是先去县衙勘验身份,免得给陈兄添麻烦。”

陈素拉住顾正臣:“你是一个文弱之人,怎么看都不是能行凶作恶的人,吃点酒菜再去也不迟。”

顾正臣指了指萧成,对陈素说:“我是文弱之人,可他有点力气。”

萧成瞪大眼,你大爷,出卖我?

陈素瞥了一眼萧成,呵呵笑道:“他一个老农,挥舞锄头扛扛麻袋还行,怎么看都不像会打人。来,顾当家,先喝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