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四百五十九章 账册重现,输货渠道

大明:寒门辅臣 第四百五十九章 账册重现,输货渠道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萧成回到了二堂,站得倒是笔直,不过时不时抬起手在身上东挠下,西抓下。

顾正臣将信与文书交给秦松:“让承发房今日便送出去。”

秦松领命离开。

顾正臣看向萧成,笑道:“怎么,林白帆还让你吃了亏,看来这家伙倒是个悍勇之人。”

萧成鄙视地看了一眼顾正臣:“我这是半个月没洗澡,痒痒了,你哪里看到我吃亏了?”

“半个月?”

顾正臣嘴角咧了下,看向张培:“今日你陪我去卜家吧,带上他,总感觉丢人……”

张培还没说话,萧成先插了一句:“他上次洗澡的时候还是二十日前。”

顾正臣指了指两人,无奈地说:“赶紧去洗澡,怪不得老子总闻着一股子酸臭味!多烧点热水,老爷我也得沐浴更衣。”

城外,溪后村。

舒娘挺着个肚子,从水缸里打了水,正要淘米,门外传来了说笑的声音。

王大娘隔着篱笆,对舒娘喊道:“顾青天了不得啊,他当真杀了吴康、秦信两个贪官,这也就是你身子不便,否则定能跟着去看看,听说今儿晋江城的酒水都卖断了。”

舒娘将水瓢丢在水缸里,直起腰,笑着说:“那些贪官总算死了,咱们的好日子不远了。”

张氏从房里走出来,骂骂咧咧:“死了几个贪官,还会再出来几个贪官,年年如此,什么时候改过。盼着好日子,还不如盼着你生个儿子出来,长大了也好去耕作,养活咱家。”

舒娘见婆婆如此说,当即低下头。

头胎是女孩,没少受婆婆数落。

不过她也只是一时嘴上说,对小雨的疼爱并不少。

王大娘见舒娘不说话,当即反驳了回去:“张婆子,这话可不对。顾青天是个好官,没了那些衙役动辄上门讨税,衙门里少征调几次徭役,咱们还不好过?听说府衙里设了什么养廉银,黄科在府衙里办事,你不能一边让儿子拿着府衙的好处还说顾青天的不是。”

舒娘见王大娘说的尖锐,连忙开口:“王大娘,你孩子不舒服,刚还在哭。”

王大娘顾不上与张氏说,急匆匆回家。

张氏气呼呼地说:“好官也会变成坏官,官场上哪里有干净的手。”

舒娘知道婆婆这一辈子受了许多苦,元廷时,那些贪官污吏和吴康、秦信等人一样,到处找借口要钱要粮,一点米粒子都要揣走。

活着几十年,就没看到过承平盛世,更没见过爱民的好官。

“好官也会变成坏官,老人家,这话说得对极。”

篱笆外,传出清亮的声音。

张氏、舒娘抬头看去,只见之前买鸡蛋的商人又来了,还是和黄科一起回来的。

黄科抬起门,恭恭敬敬地伸手:“请进。”

顾正臣笑着走入小院,看了看张氏隆起的肚子:“今日登门,也没什么手信,带了些鸡蛋等物,权当补补营养吧。”

萧成将篮子递了过去。

张氏有些不知所措,往日里的商人,怎么还给送礼了?

黄科连忙解释:“这位就是泉州知府,顾知府。”

张氏、舒娘惊讶不已,连忙下跪行礼。

顾正臣一把拦住舒娘,又搀起张氏:“一个孕妇,一个老人,就不要行礼了。本官微服而来,将我当做乡亲便可。”

张氏有些惶恐:“方才老妇口不择言,冲撞了官老爷……”

顾正臣笑道:“你那话是警醒本官,何来冲撞。为官之初,还知道本心,为民为国做点事。可他日在官场久了,见多了尔虞我诈,享受惯了官位所带来的尊贵与权势,难免会生出不良之心,取民脂膏,纵情享乐。到那时,曾经的好官,也不过是菜市口无数百姓唾弃的贪官。”

张氏连忙说:“顾青天是好官,绝不会如此。”

顾正臣笑着摇头。

荣华富贵,滔天权势,谁不想要?

封建时代是手握权力的人享受。权力越大,能享受的越多,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可以享受天下所有,无论是财富,还是女人,无论是建筑,还是美酒。

虽说巅峰的位置只有一个,且打上了老朱家的标签。但巅峰之下一样可以享受无数好处。

许多官员都是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的,为了向上爬,为了巴结,为了逢迎,也为了更好的享受。个人享乐主义不是后世才有的,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官员,而这些官员的起点,很可能是个清官,是个正义的官。

顾正臣不确定五年之后,十年之后,自己是不是也会丢掉眼初心,但很确定,不向上爬,自己就无法改良大明,不取得朱元璋与朱标的信任,自己的抱负与缔造大明盛世的理想,也将无从谈起。

自己不是皇帝,不可能想干什么干什么。

若是自己生来就是朱允炆,朝堂上强势的人全都被砍了,军队中强势的人也都埋了,民间大户也都打扫过了,只要解决了藩王问题,自己想改良大明,动作大点也没几个人能反对……

可惜,自己不是朱允炆。

这一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老朱、朱大郎身边,穷尽智慧与手段让大明嬗变。

黄科见顾正臣有些出神,搬了个凳子,道:“顾知府且坐着,我这就去取东西。”

张氏看着黄科拿了铁锹回房间,顿时明白什么,追入房内,拦住了黄科:“你这是作甚?”

黄科看着母亲张氏,认真地说:“娘,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可以确定,顾知府就是包青天那般的人,他能为民做主。我要将那份账册交给他,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胡本末。”

张氏看了看门口,低声说:“孩子,你可想好了,若是被卜家知道是你藏匿了账册,咱们一家人可就完了。你也不希望舒娘和胡本末的妻子一样被打断腿吧,娘也不希望你坐船的时候船沉了。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吧,莫要提了。”

黄科摇头,坚定地说:“母亲,如今有机会能让胡兄沉冤得雪,我怎能不珍惜?若因畏惧卜家而不前,我这些年来去府衙做差,隐忍至今,又是为了什么?”

张氏看着那定主意的黄科,叹了一口气,指了指西房:“账册我转移了位置,在我的床底下埋着。”

黄科愣住了。

张氏转过身,感叹道:“娘担心有一日你被抓了,熬不住刑交了出去,再没人可以为胡本末一家人申冤。胡本末那孩子,是吃我的奶长大的,和你一样都是我的孩子……”

黄科潸然泪下。

黄科拿出了三本账册,恭恭敬敬交给顾正臣:“胡本末在府衙户房记账时发现了许多问题,不仅府衙官吏在贪污,监守自盗,还将府衙库房作为私人库房,打着公办的名义,暗中将财物转移出去,而接收这些财物的,正是卜家的卜秀。”

顾正臣翻看着账册,这些账册与府衙内存留的账册并不一致,很显然,这是胡本末私下记录的一份账册。

“黄本末过洛阳江,其目的是?”

顾正臣问。

黄科肃然道:“去福州,他想将账册交给行省衙署。”

顾正臣翻过一页,沉声道:“他即便去了福州,怕也没有结果,反而会惹火上身。”

黄科连连点头,却也很是无奈:“除了去找行省衙署,还能找谁?金陵路迢迢,根本不是胡本末可以去的地方。再说了,福州有三个参政,胡本末想着,总会有一个参政是清廉官员,只要有一人愿意调查,那泉州府的事就好办了。”

顾正臣将一本账册交给萧成,又翻开了第二本账册,终于看到了卜秀的名字,而且后续不断出现,其中一笔丝绸竟多达五千匹。

“丝绸?”

顾正臣凝眸。

张氏在一旁说了句:“顾知府来泉州府不久,有所不知,泉州府这些年来两税,四个县缴纳的是粮,其他三个县缴纳的是丝绸。”

顾正臣沉默了。

两税折色丝绸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像是老朱需要棉布,还下令不少地方秋税折色棉布。

折色是官府征用物资,收税的一类方式。

只是泉州府衙要丝绸干嘛,老朱又不需要穿丝绸。而在府衙的账册里面,根本就没有提折色丝绸这件事。

顾正臣盯着卜秀的名字,想到吴康所说的话,恍然大悟。

丝绸不是府衙要的,而是卜家要的!

卜家借助市舶司船只从事南洋贸易,必然需要大量的货物,丝绸在南洋可以说是紧俏之物,卜家并不生产丝绸,也不曾听闻卜家大肆收购丝绸,感情他们的“进货渠道”是府衙!

顾正臣起身,将账册全交给萧成,对黄科道:“有了这本账册,今晚去卜家做客,倒是能多喝杯酒。”

“卜家做客?”

黄科震惊不已,连忙阻拦:“不可,万万不可。卜家利用通判、同知收取货物,通判、同知则收取卜家钱财。如今府尊断了他们的财路,如何能善罢甘休?”

顾正臣深深看着黄科,笑道:“你不是叫黄禾,为何改名为黄科?你都想斗一斗他们,我是泉州知府,还怕他们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