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四百八十六章 砥砺前行,方有从容

大明:寒门辅臣 第四百八十六章 砥砺前行,方有从容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大明:寒门辅臣第四百八十六章砥砺前行,方有从容没有同知,没有参政,连个推官都没有,泉州府七县的事全都压在了顾正臣身上。师爷李承义遭遇的打击太大,已是神魂落魄,整日关在小黑屋里不出门,指望他分担点事是不可能了。

身边的吏员里面,也就黄斐、卫敬止有些能力,只不过黄斐主管户房,需要负责安排人到各地买粮入库,手盯着各地田亩垦荒事宜,还接受了新的任务:盘查各县备灾粮仓,确保赈济粮到位。

卫敬止主管礼房,最近也很忙,府学需要修缮,召集生员回来读书,还需要督促各地做好教化事宜,有行善人家,至孝之人,贞洁烈妇,需要核实,该奖励牌匾的奖励牌匾,该奖励牌坊的奖励牌坊……

这样一来,顾正臣身边就没了几个可用之人,像是林白帆、张培、梁桦等人,听命办事可以,让他们分析文书,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就太难了。

无奈之下,顾正臣只能苦熬,上午处理公文,下午审案,黄昏开始会见六房,召见地方耆老,入夜了还得审核账目……

加上泉州府累年积压了不少冤案,年份已久,有些人都已经被判斩首或流放几千里了,想要从这些卷宗里找出问题来并不容易。

无论如何,顾正臣都以坚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一日最多时决断六十余件事,批给七县公文二十六份,处理案件十一件。

一桩桩事,一封封公文,一件件案子,如同砥砺,磨炼着顾正臣。

成长本身就是砥砺前行,而砥砺的过程必然有沉重、痛苦与折磨。不承受这些,如何磨出锋芒?

这和玉不琢、不成器一个道理。

顾正臣从知县到知府,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一个个强劲的对手,积累如山的文书,日复一日,终于有了从容之态。

因为顾正臣的拨乱反正,整顿官场,蠲免两税,安抚民心,兼养济院重塑孝道,匡正府学以正教化,整顿常平仓以应天灾,短短的半个月,泉州府百姓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往日里游走于城内目光无神的百姓,叫卖用力却一脸忧愁的小贩不见了,转而多了许多笑脸。

没有了两税烦忧,顾正臣又摁住了七县,不准擅自征调百姓做苦役,这就让泉州府百姓可以安心垦荒,也能盼着过一个轻松的年。

这一日,赵三七通报:“泉州港水师孟万里孟千户求见。”

顾正臣连忙让其进来。

孟万里恭敬行礼,然后拿出了一份文书双手呈了过去:“顾知府,收到消息,吴总兵的船队明日一早便会抵达泉州港。”

顾正臣接过文书看了看,微微点头,问道:“张指挥使在泉州港治理水军可还顺利?”

孟万里脸色有些异样,呵呵笑了笑:“顺利,很是顺利。”

自从张赫来了之后,不仅强硬接管了水师,还接管了市舶司,连同泉州卫抽调过来的三百军士也被编入其内。

最近这段时间,张赫不断练兵,每日上午都少不了踢人下水,美其名曰训练水性。

顾知府送来了一批渔夫船家,结果也被张赫摁着丢到了水里去,结果看了看,这群人丫的比水师军士游得还快,连潜水都憋得更久,于是乎,水师军士更倒霉了……

张赫是个猛人,谁都招惹不起,索性就任由他折腾。

孟万里想到什么,说道:“顾知府,黄指挥同知有意想一起出航,苦于不好开口,让我等转知。”

顾正臣皱了皱眉:“他身为一卫之长,不应离开。”

孟万里知道顾正臣不会轻易松开,又说出了第二个理由:“黄指挥同知说,张指挥使有功劳,他日再立新功,未必能久留泉州。”

顾正臣凝眸。

黄森屏的意思是,张赫是个有能力的,有能力的容易升官,他若是被调走了,泉州府航海的事总需要有人接手。

换言之,黄森屏想要当张赫的副手。

储兴、孟万里在泉州港属于临时差事,本身是淮安卫的人,一家老小都在那里,不可能长年累月在泉州府。

顾正臣想了想,开口道:“让黄森屏明日与本官一起迎接靖海侯。”

孟万里应声而去。

顾正臣低头沉思,黄森屏有过水上作战经验,让他出海原不需要犹豫,何况如今泉州卫里面还有一个为人正直、忠于朝廷的于四野,黄森屏离开一段时日也不要紧。

问题就出在历史上,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黄森屏将会于明年也就是洪武八年出海,当然,他出海是老朱委派的,以使臣身份。

可问题是,也不知道黄森屏到底遇到了什么事,以至于拖家带口,将整个宗族,连带着不少百姓一起带出了海……

丫的,这就不是偷渡,这是大规模移民啊。

黄森屏那时候做出这个决策,到底与泉州府黑暗的官场有没有关系,与卜家存不存在关系,已无可知晓。以府衙的做派,卜家的强势,欺负下黄家,让其无立身之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玩残一个家用不了多长时间,而那时候的黄森屏也没实力对抗府衙、卜家这种庞然大物,最好的出路,可不就是带人出海……

不过按照顾正臣的猜测,黄森屏极有可能与府衙、卜家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卜家借助黄森屏出使的身份运下货,要不然谁给黄森屏提供的好几条大船?

市舶司的人不是瞎子,你是出使,不是搬家,大明出使小国谁会带那么多人,人家也接待不起啊。

至于黄森屏流落到勃固岛,损失惨重,这其中是不是夹杂着黄森屏带人干掉卜家的人手,借势流亡在外,那就不好说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顾正臣对那一段模糊的、只言片语历史的揣测。

当下的历史与史书中的历史已截然不同。

现在的黄森屏不再是一个不起眼的使臣,而是泉州卫指挥同知,泉州府衙也没了那么多贪官,卜家也彻底被灭了,黄家还好好的,没被人欺负。

最主要的是,市舶司在顾正臣的控制之下,黄森屏根本没机会带宗族与一群百姓出海。

从历史上黄森屏跑出去带了所有人的记载来看,这家伙是个重亲情的,不太可能一个人跑到海外去垦荒,没有基础,没有人手支持,就算他流亡海外也做不成事。

这一世,已大不同。

翌日一早,顾正臣带张培、林白帆赶至泉州港。

张赫、储兴、黄森屏、陈大河等人已在等候,纷纷上前行礼。

顾正臣看着港口停泊的大福船,对张赫问道:“训练得如何了?”

张赫肃然道:“随时可以出航。”

顾正臣看向陈大河、王浮屠等人,见其点头,满意地笑了,对张赫等人说:“等靖海侯送来东西之后,你们需要在五日之内做好最后的出航准备,确系没有问题之后,十一月二十日出航。”

张赫、陈大河等人纷纷点头。

顾正臣走在码头上,似乎想起什么,回头看了看港口岸边,问道:“那些拆下来的大碗口炮搁在哪了,让人送到府衙,找人给熔了打些器物。”

储兴低头,看着鞋子,脚丫的大拇指还不断上翘。

孟万里转过身看风景。

张赫大大咧咧,呵了声:“也不知道是哪个笨蛋竟私自将大碗口炮从船上给拿了下来,我已经让人给重新放了回去。大碗口炮虽有诸多不好,可关键时候也能发挥点作用,运气好时,砸死几个倭寇海贼没问题。”

顾正臣脸色有些难看,看着张赫咬牙切齿。

张赫还不自知:“储兴他们也是无能,这么多大碗口炮被拆下来堆在港口竟还不知道是谁干的!若是让我抓住那个可恶的家伙,非要将他踹下海里不可。”

“顾知府,你似乎身体不适?”

张赫终于察觉到顾正臣的脸色和眼神很不对劲。

顾正臣甩了甩袖子:“你要将我踹下海?”

“啊?”

张赫有些傻眼。

顾正臣愤怒不已:“啊什么啊,我就是你要找到的笨蛋!是我下令拆下来的大碗口炮!林白帆,将储兴、孟万里给我丢水里去!”

储兴、孟万里也跟着傻眼了。

储兴委屈巴巴:“顾知府,是张指挥使命我们搬回去的,你说的,港口听他的安排,这和我们没关系……”

孟万里直点头。

顾正臣才不管这些,这两个浑蛋,明明知道是自己下的命令,竟然不告诉张赫。这里面除了想看张赫的笑话外,恐怕就是不舍得这些破铜烂铁,真将它们当宝贝了!

张赫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自己这些天骂的那个家伙就是顾知府,我的亲娘啊……

不行,储兴、孟万里必须下水,这两个家伙坑我啊!

张赫怒视储兴、孟万里之后,对顾正臣说:“这大碗口炮可是好东西,水师船上有了它,能威慑倭寇海贼,隔好远他们就要跑路了。”

顾正臣哼了声,很是不满地说:“水师要的不是威慑,不是将他们吓破胆跑路,要的是将他们消灭在大海之上!去,将大碗口炮全都给我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